正史中呂布到底是怎麼死的?曹操真的有想放過他?

2021-01-19 騰訊網

其實在白門樓上,曹操一度決定接受呂布的投降,他諮詢了一個人的意見,在那個人給出自己的意見以後,曹操突然改變主意,下令殺死呂布,那麼大家知道曹操諮詢的是誰的意見呢?至於是誰說服曹操處死呂布,歷史上出現了兩種記載。《三國志》記載稱說服曹操殺死呂布的是劉備:

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三國志

然而在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卻記載稱說服曹操殺死呂布的是王必:

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於是縊殺布。——獻帝春秋

這兩處記載中,不僅僅是勸說曹操殺死呂布的人物不同,二者的勸說側重點也不一樣,劉備勸說曹操殺側重的是分析呂布的性格,劉備對曹操說的是,明公你難道沒看見呂布當初效忠的丁原和董卓的事情麼?原來當初呂布受到丁原重用,效力於丁原,當董卓以重金收買呂布,呂布又殺死丁原投靠董卓,呂布認董卓為義父,董卓也非常喜歡信任呂布,這時呂布卻與董卓的侍女私通,後又受到王允唆使,弒殺董卓。丁原對呂布有知遇之恩,董卓乃是呂布義父,可是呂布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殺丁原弒董卓。

劉備這番話是提醒曹操:呂布這人性格如此反覆無常,見利忘義,連他的主公、他的義父都敢殺,是一匹養不熟的白眼狼,你如果接納呂布,總有一天呂布也會背叛你,使你遭至殺身之禍。

王必則從實際角度出發,指出釋放呂布可能導致的直接後果,王必對曹操說的是,呂布是強大有力的俘虜,他還有很多手下就在外面不遠,不可以釋放他呀。意思就是說,以呂布的武力水平,如果解除對他的捆綁,他完全有能力逃脫圍困,甚至對曹操生命造成威脅,而且他的部眾都在附近,呂布一旦脫身,立馬可以召集部下對曹操進行突然襲擊,釋放呂布如同放虎歸山,是十分危險的行為。無論是劉備還是王必,他們都指出一點——呂布不能放。

那麼曹操最終決定殺呂布,究竟是因為聽了劉備的話還是因為聽了王必的話呢?分析兩段對話可以看出,顯然劉備的話更具有殺傷力,其實王必說的情況,對很多投降曹操的將領都適用,比如呂布部將張遼、割據宛城的張繡,乃至劉備義弟關羽,不也是「勍虜也。其眾近在外」麼?這時候曹操怎麼就不害怕了呢?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如果有意釋放呂布,讓呂布為己所用,就不會害怕呂布反戈一擊。劉備的勸說之言比王必說的要犀利的多,他巧妙的讓曹操自己回憶呂布之前的行為,決定是否釋放呂布,曹操想到呂布之前的白眼狼行為,這才決定處斬呂布。

後來曹操選定繼承人時,詢問賈詡的意見,賈詡的回答與當初的劉備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在想袁紹和劉表父子的事情。原本曹操一直在猶豫,到底應該立曹丕還是立曹植為世子,然賈詡讓曹操想到袁紹廢長立幼,導致袁譚、袁譚兄弟相殘,從而被他各個擊破,劉表廢長立幼,結果立了個廢物兒子劉琮,在他進攻荊州時,坐擁十萬大軍卻不戰而降。曹操一想到這兩個廢長立幼,都沒有好結果,結果自然就決定立曹丕。

同理,劉備曹操想到丁原和董卓重用呂布都沒有好結果,結果自然決定處斬呂布,當然,這兩份史料其實並不衝突,曹操決定是否殺呂布,可能不止問了一個人,或許他們兩個人都問了,但是《三國志》畢竟可信度更高,而且是惜墨如金的,既然他沒有記載王必的勸說之言,自然也是證明了他說的話並沒有起關鍵性的作用,真正起關鍵性的作用的還是劉備的話,所以歷史上三國名將死亡的真相自然是曹操受到劉備的話影響。

參考文獻:

《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三國一首二十四武將排名的打油詩被傳的是家喻戶曉,不管哪個版本的排名,都是呂布在第一,幾乎是沒人能超越的,那麼今天我們來正史看呂布,呂布他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呢?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 《三國演義》縱橫無敵的呂布,在正史中是怎麼樣被記載的?
    正史中的呂布沒有第一猛將的名號,但武藝也是很厲害的。 開篇就說明了呂布非常驍勇善戰,《三國演義》裡呂布縱橫無敵並不是沒有根據的,而且正史裡多次對呂布超強武藝進行了描寫。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正史裡的呂布也是弓馬嫻熟,體力超過常人,號稱飛將軍,而且呂布的坐騎也確實是赤兔馬。正史的呂布武藝有多高,我們通過呂布的戰例了解一下。
  • 呂布的八健將,都是怎麼死的?
    呂布作為漢末三國的一方割據軍閥,之所以能割據城池,名震一方,除了他武藝高強之外,還有一幫人才輔佐他。呂布手下,謀士有陳宮,大將有高順,還有著名的八健將,這八健將分別是: 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這八健將都是怎麼死的呢?
  • 既然正史並沒有貂蟬,那呂布殺董卓的原因是什麼
    在這種環境背景下,董卓被徵召進京,可是沒想到這個辦法完全是驅虎吞狼,何進自己被殺不說,董卓相比十常侍更加囂張跋扈,明目張胆的把持朝政,並且董卓還設計令呂布殺了丁原,並且將呂布收為義子。俗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董卓外有兵權在手,內有呂布貼身保護,他的安全係數大概在當時是最高的了。
  • 正史中的呂布如何評價
    影視作品呂布能打這一點在正史裡是真的,「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騎射特別厲害:「追寇虜,輒在其前。」「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轅門射戟正史裡有:「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和郭汜單挑:「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正史裡根本沒有幾次單挑)。袁紹手下都怕他:「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事露,布走河內。與張楊合。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 三國呂布是怎麼死的 呂布是因何而死
    呂布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呂布,被人們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曾誅殺董卓,擊破張燕,大敗袁術。接下來就由小編來詳解下呂布怎麼死的。  呂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騎都尉、主簿。漢靈帝死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並為執金吾。董卓入京後令其誘殺丁原。董卓得勢後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
  • 曹操說馬超不減呂布之勇,然而呂布和馬超在正史居然是這樣?
    馬兒不死我心難安,這裡的馬兒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押韻的手法,曹操對馬超的讚美正史中呂布沒有拜丁原為父沒有三英戰呂布更沒有千古美人貂蟬情愛。是不是覺得很驚訝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上居然沒有!演義中:呂布威風八面多少名將無不敗倒在他手下,戀貂蟬除董卓也添加一抹兒女情長英雄氣,遙想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一戰呂布一人獨戰群雄,先是以一人之力殺入無人之境打的王匡軍丟盔棄甲,四散潰逃,劉備張飛關羽三英聯手戰呂布更是讓人津津樂道!破董迎陳宮佔徐州轅門射戟救劉備所向披靡更是尊稱三國第一猛將!
  • 演義裡的呂布天下第一,那正史裡的呂布如何?
    呂布字奉先,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在三國演義裡呂布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更有評書排行榜:一呂二趙三典韋,這裡的第二第三可能還有人有爭議,但是第一卻沒有任何人有異議。既然演義裡呂布武勇如此逆天,那正史裡呂布情況如何?
  • 三國正史第一猛將,不是呂布,也不是趙雲
    董卓還沒到,何進就被太監們給搞死了,你說搞笑不搞笑。董卓進京後,直接廢了漢少帝,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天子,造成天下大亂。從那時起,中華大地戰亂不斷,人們平均年齡只有26歲,可想而知,戰爭的殘酷毋庸置疑。在戰鬥中,武將們紛紛崛起,三國中許多武將都流傳至今,他們都十分勇猛過人,在民間還有人為武將進行了排名。
  • 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都是怎麼死的?演義和正史中的結局大不相同
    然而樂進呢,身為五子良將之一,樂進在正史中是一個十足猛人,但是在演義中他的實力卻被大幅度給削弱了。在正史中,樂進作戰,常常是每戰先登,什麼意思呢?就是打仗衝在最前面!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活下來,而且屢立戰功,成為大將,可見樂進的個人戰鬥力是有多麼的強悍!
  • 世之勇將,在真實歷史中,呂布到底是不是第一猛將
    在演義裡面,呂布是不世出的猛將,他的實力冠絕群雄,甚至每次呂布出面,對面都要派上一堆人才能應對他,可見呂布的實力有多麼恐怖。然而演義畢竟是演義,呂布在正史裡面是真實存在的,可他的形象與演義相比,肯定還是會有一些差距的,不太可能完全一樣,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呂布,他到底是不是像演義裡面描述的一樣,屬於天下第一勇將呢?顯然,演義裡面對呂布的武力還是有些拔高了,真實歷史上呂布倒是算不上是第一勇將。
  • 只從正史上來看的話,三國時期誰的武力最強,並不是呂布
    關羽不僅單人作戰的武力厲害,還是個能夠統兵打仗的大將,從他能夠坐鎮荊州來看足可見其才能出眾,但是就是為人性格有點兒高傲,最終只得敗走麥城。但是這種結局並不能夠掩蓋其光芒,關羽一生不僅武力出眾而且為人忠義,千古義絕,被後世尊為武聖也算是對其最高的評價了。第二名大將文鴦,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已經把文鴦描寫得足夠厲害了,所以才有評價說三國前期有呂布,三國後期有文鴦,足可見其驍勇。
  • 呂布之死:呂布怎麼死的? 呂布是被誰殺死的?
    呂布之死:呂布怎麼死的? 呂布是被誰殺死的?文|無謬|轉載  導讀:劉備為何主張殺呂布呢?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三國志》卷七《呂布傳》注引《英雄記》。從中可見,「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乃當時的實情,但呂布並不想割據稱王,這和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確實非常相似,操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 呂布怎麼死的:劉備充當了什麼角色,曹操為何容不下呂布
    不管是誰,大概都不會有人選呂布吧!至少我身邊沒有看到、聽到,也未曾在其他各種平臺或場合中看到為呂布惋惜的。可是在丁原與董卓的戰爭中,呂布被董卓收買殺了對他有栽培之恩的丁原,由此加官進爵,並做了董卓的義子。此後呂布雖然深受董卓信任,但兩人之間也小有摩擦。呂布還與董卓家的婢女有了私情,真是緊張又刺激。
  • 在呂布死了之後,貂蟬究竟去了哪裡?她最後是怎麼死的?
    但是我們根據曹操的性格以及他所做的一些事情,還有後來他對董卓所做的一些行為來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個人,她是為了小說的劇情發展被後人所虛構的。因為在一些人們比較認可的史書中,比如後漢書,這裡面並沒有提到過貂蟬。只是稱之為董卓的侍婢,更沒有交代她的姿色怎麼樣以及她的身世。更沒有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因為她,呂布和董卓兩個人決裂的事情。
  • 三國正史將他視作第一名將,高順的「愚忠」,為呂布殞命值得麼
    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 白門樓上的無言高順,既不苟求活命,也不哈哈大笑,死就死,更沒有素質低下的開口罵人,說些「做鬼也不放過你」的蠢話。 僅僅用沉默表達了對這群演員們最狠的鄙視。
  • 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正史中三國的前八悍將,呂布趙雲都排不上號,關羽張飛只排末尾?
    在小說中,呂布趙雲關羽張飛全部都排在前六名,不過也沒有完全的得到認可,因此有的人認為按照正史的記載,他們連前八名都算不上,也許就關羽可以進第六名。雖然小說中趙雲是個非常有膽識的將軍,但在正史中關於他的非常非常少,甚至對於他的武力只有幾個字或者一句話。他最大的成績可能就是在長坂坡保護劉禪出來,但凡是知道點三國歷史的人都明白,曹操部隊的人並不多,真正打仗的其實是曹純帶領的部隊。他們抓了劉備的兩個孩子,還有非常多的戰利品,因此放慢了行軍的步伐,趙雲才能有機會突出重圍。
  • 三國正史中的四大神射手,為何有魯肅而無黃忠?
    因為學習射箭,不光要有一身蠻力,能拉得動千斤巨弓;還要求射箭者本身有著敏銳的視覺和判斷力。正因如此,在三國正史中,也沒有多少名將能熟練地掌握這門技能,例如《三國演義》中射術高超的黃忠,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並無善射之說,他的高超射術只不過是小說的虛構。筆者根據相關歷史記載,對三國正史中的神射手進行了一個粗略的排名。
  • 正史上的呂布有多牛?難怪陳宮和張遼會一直跟隨,換我也跟隨!
    很多人都喜歡說呂布無能,但其實呢,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呂布無能,顯然就是典型的夜郎自大;甚至而言,說呂布比不上劉備和曹操,都免不了有些可笑!因為,在正史中,呂布的戰績,幾乎是無人能比的。再比如,曹操算是特牛的一個人吧,他手下的徐晃、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那也都是牛人中的牛人;可結果呢,曹操領著這麼多牛人,在兗州之戰中,也差點讓呂布打得交了糧本,更差點徹底絕望了。再後來,曹操和劉備兩人聯手與呂布爭奪徐州,依然打得是一步一個坎,甚至中途差點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