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高質量發展!致敬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周年!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資本市場而立之年再出發。在新發展格局下,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根據自身的優勢、特點、不足,將會尋找哪些新的突圍和發展方向?它們有哪些創新、升級的戰略思考?又會怎樣穿越周期再出發?

《投資時報》記者 安喆

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至今,中國資本市場已步入第三十個年頭。

30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資本市場經受住了各種複雜情況的考驗,過程中,不僅實施了股權分置改革、多層次市場建設、註冊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舉措,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1990年的零戶起步,到2020年的1.74億戶,中國股市開戶數不斷刷新紀錄;從1990年不足100億元,到2020年逼近80萬億大關,中國股市市值呈現指數級增長。

30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資本市場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不僅形成了股權債權、現貨期貨、公募私募、場內場外市場的有序發展,亦構築了豐富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等板塊協調發展的市場格局。

30年來,從1990年的「深市老五股」「滬市老八股」,到2020年超過4100家,中國上市公司已覆蓋國民經濟90個行業大類,市值達77萬億元,居全球第二;滬深兩市的股票日均成交額,從最初的幾十萬元,發展到每日數千億元,居全球第二;從最初的每天僅幾筆或是幾十筆的手工櫃檯交易,發展至電腦自動撮合交易,中國資本市場日均成交高達4600多萬筆。

30年來,身處資本市場的各大上市公司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與參與者,隨著2020年6月創業板註冊制開始施行,標誌著中國上市公司在量上將進一步放開,並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越。

與此同時,30年來,金融機構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破浪前行,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為廣大投資者創造了收益,並且為資本市場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同樣是資本市場的建設者和參與者,在資本市場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0年來,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中國資本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隨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在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外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資本市場的發展亦提出了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新的要求,資本市場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改革發展有了新的行動指南。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資本市場而立之年再出發。在新發展格局下,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根據自身的優勢、特點、不足,將會尋找哪些新的突圍和創新發展方向?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還有哪些創新、升級的戰略思考?它們會怎樣穿越周期再出發?

為了探尋答案並鼓勵、表彰中國資本市場30年進程中的優秀者,《投資時報》社聯合標點財經研究院自2020年10月開啟「乘風破浪——中國資本市場30年」大型專題策劃暨評選活動以來,收到了大量的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的參評案例。

經過前期緊鑼密鼓的推進,數輪評審、選拔,一批為新時代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特別貢獻、在創新發展方面屢有建樹的機構和企業脫穎而出。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園集團、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銀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等一批不同行業的龍頭公司、領軍企業,喜獲《投資時報》社與標點財經研究院頒發的「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特別貢獻獎」;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我愛我家、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司喜獲「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創新發展獎」;中宏保險執行長兼總經理張凱等則獲得「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卓越女性領袖」等個人獎項。

相關「乘風破浪——中國資本市場30年」大型專題策劃的深度報導及優勝者案例精選,將於12月21日起,陸續在《投資時報》報紙、官網、官微,及移動端20餘個主流新媒體平臺構築的矩陣式傳播體系刊發並揭曉,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資本力量:致敬資本市場三十周年 細說行業新龍頭
    &nbsp&nbsp&nbsp&nbsp三十年前的12月19日,隨著浦江飯店敲響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的第一聲銅鑼,中國股票市場就此誕生!三十年崢嶸歲月,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股市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成就世界金融史的奇蹟。
  • 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受邀參加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在不斷走向規範化、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進程中,依然面臨諸多的挑戰和機遇。對於江西而言,如何把握時代機遇,推動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是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 2020年12月26日,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將在南昌召開,主題定為「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
  • 資本來襲 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繼2019年首屆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召開之後,由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江西日報社主辦,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承辦的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南昌召開,主題定為「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這一年度財經盛會引起業內外強烈反響,更成為江西資本市場12月份的熱關注事件。
  • 財經話劇《大贏家》,致敬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成立30周年,亦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為紀念資本市場改革歲月、浦東崛起輝煌歷程,一部財經主題的話劇《大贏家》將於11月27日起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開啟首演。大合影該劇以時間為縱線,記錄了四個大學同學在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改革浪潮中不同的人生軌跡。他們每個人的夢想、選擇、改變背後都刻著時代印記,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和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輝煌歷程。
  • 「三十而立」的資本新篇——記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三十年春華秋實,彈指一揮間,中國股市從稚嫩的蹣跚學步,艱辛求索,風雨兼程,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相得益彰。回望1990年12月19日,上海浦江飯店。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響亮的鳴鑼聲中,吹響了資本市場探索的號角!
  • 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本報訊(左陽天)12月26日,由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西日報社主辦,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大江新聞客戶端承辦,以「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為主題的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昌市舉行。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王涵:註冊制和科創板強化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閆鵬) 「如果說過去多年資本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加大融資,那麼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讓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價格發現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涵在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 ...隆重揭曉,致敬中國資本市場30年,評審專家如此解讀中國資本市場…
    2020年,砥礪奮進的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創立30周年的輝煌時刻,為了見證和記錄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的光輝歷程,更為表彰和點讚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代表,證券時報特別發起「資本市場30年·尋找區域經濟領頭羊」的評選活動,從全國(除港、澳、臺地區之外)的31省市、自治區按比例選出最具代表的上市公司明星。
  • 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26日召開 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將來...
    倏忽三十載,櫛風沐雨,篳路藍縷。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在不斷走向規範化、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進程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對於江西而言,如何把握時代機遇,推動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是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
  • 與資本市場共成長 「數說」證券業三十載跨越式發展
    三十載櫛風沐雨,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我國證券公司群體與資本市場一道破浪前行,共同成長。  30年來,我國證券公司從無到有,不斷壯大。證券公司始終把握資本市場「看門人」、直接融資「服務商」、社會財富「管理者」、資本市場「穩定器」等定位,通過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同時,恰逢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有哪些振奮人心的改革與創新?上市公司發展經歷了何種變化?金融機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我愛我家獲評「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創新發展獎」
    (原標題:我愛我家獲評「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創新發展獎」) 櫛風沐雨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資本市場三十而立 證券業朝「三化」方向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資本市場三十而立 證券業朝專業化、國際化、科技化方向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李文 周尚伃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京召開。
  • 「萬企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提速路徑」
    2018年8月,針對工業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供給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並存;質量效益不夠高,技術產品模仿和「跟跑」的多、獨創和「領跑」的少;創新能力不夠強等問題,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萬企轉型」行動,以提升創新能力為主要動力,以強化質量標準為引領,不斷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檔次和品牌影響力,這也成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 【資本市場三十年】邵宇:「開放」和「創新」是中國資本市場今後...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閆鵬)來到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周年的時間點,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展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將有兩大關鍵字,一是繼續開放,另一個是持續創新,創新將更多體現在制度創新。
  • 趙志偉:後疫情時代 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
    在致辭中,趙志偉表示,過去三年中國累計吸引外資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後疫情時代,隨著中國率先走上經濟復甦之路,中國市場和中國機遇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趙志偉指出,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開市到今天,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從當初的8家增長到了4000家,總市值由當初僅28億,到今天已經突破80萬億。
  •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仁堂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中醫藥行業發展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努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用科學的頂層設計指導高質量發展。2019年年初,同仁堂集團聘請世界知名的第三方機構開展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特別報導】專訪華泰聯合董事總經理勞志明
    編者按:   自1990年滬深交易所開業至今,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步入第三十個年頭。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改革與開放的雙重動能下破浪前行,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三十而立」的中國資本市場如何在中國經濟疫後復甦中發揮作用?過去經歷過的挫折、走過的彎路,對市場未來發展提供哪些啟示?改革開放不止步,而立之年再出發,未來的道路又該怎麼走?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原標題: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何評價中國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