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膽草,見過嗎?除溼,驅蟲,止血.治痢疾、誤食螞蟥、刀傷出血

2021-02-22 太極本草

心膽草

來源產地

為柳葉菜科植物長籽柳葉菜的全株。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生於林下溝邊溼處及沼澤地。

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別名日本柳葉菜、水朝陽花、小對經草、對葉草、水蘇、蒿子杆針

【性狀】

根狀莖上生多數鬚根。葉對生,上部互生,近無柄,完整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5cm,寬約2cm,先端鈍尖,邊緣具不規則疏齒。花單生莖頂葉腋。蒴果線狀長圓柱形,長達6cm,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先端具一簇淡棕黃色種纓。氣微,味微苦。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莖被短腺毛,幼枝較密,莖基匍匐,節處生根,上部直立。葉下部對生,上部互生;近無柄;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cm,寬1-2cm,先端鈍或知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不規則疏齒,脈上被短腺毛,綠以後漸轉為紫紅色。

花兩性,單生於葉腋,淡紅紫色,長4-8mm;花萼裂片4,外被腺毛;花瓣4,寬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4三;子房下位,柱頭棒狀;4深裂。蒴果圓柱形,長3.5-6.5c,,被短腺毛;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較薄,密被小乳突,桂冠褐色,先端具一簇淺黃褐色種纓。

花期8月,果期9-10月。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澀,涼。

除溼,驅蟲,止血。

治痢疾:心膽草一兩。煎水,加糖服。

治誤食螞蟥後腹脹:心膽草五錢,煎水服。

治刀傷出血:心膽草種子冠毛敷傷口。

《中華本草》

味苦;辛;性涼

清熱利溼;止血安胎;解毒消腫。主痢疾;吐血;咳血;便積血;月經過多;胎動不安;癰瘡癤腫;燙傷;跌打傷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調敷或取種子冠毛敷。

相關焦點

  • 小接筋草,見過嗎?止血,續筋。用於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止血,續筋。用於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中藥大辭典》 味苦,性涼。" 止血,續筋。治趺打損傷,外傷出血。 散風和血,消腫止痛。
  • 小接筋草,見過嗎?止血,續筋.用於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止血,續筋。用於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中藥大辭典》味苦,性涼。"止血,續筋。治趺打損傷,外傷出血。散風和血,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中華本草》微苦;涼;平歸心經止血;續筋;祛風除溼;消腫止痛。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蕁麻疹
  • 地柏枝,見過嗎?止血,清熱利溼.治創傷出血,淋病
    別名地柏、油麵風、鋪地金牛、百葉草、爛皮蛇、巖柏草、石柏、巖柏枝、孔雀毛、土黃連、石金花、山扁柏、細葉狼雞、紅雞草、並草、發治草、高腳紅蘿蔔、夾韋草、帥石草、石掌柏、四葉菜、巖花、石松柏、千步還陽、百葉草、百葉卷柏、傷寒草、曲蘭草、軟雞草、撥雲草、黃疸卷柏、金花草江南卷柏,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0-20cm。
  • 如意草,見過嗎?溫經通絡,止血接骨,外用治開放性骨折
    清熱解毒,溫經通絡,活血止血,接骨。用於跌打損傷,咳血;外用治乳腺炎,刀傷,開發性骨折,疔瘡腫毒。《中華本草》辛麻;微酸;性寒。清熱解毒;散淤止血。主瘡瘍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開放性骨折;外傷出血;蛇傷《中藥大辭典》辛麻,溫。溫經通絡,止血接骨。外用治開放性骨折。
  • 白花蟛蜞草的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補腎,益陰.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傷出血,鬚髮早白,白喉,淋濁,帶下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補腎,益陰。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傷出血,鬚髮早白,白喉,淋濁,帶下,陰部溼癢。①《唐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塗發眉,生速而繁。②《日華子本草》: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並蠶瘑。③《滇南本草》:固齒,烏須,洗九種痔瘡。④《綱目》:烏鬚髮,益腎陰。
  • 牛西西,見過嗎?涼血止血,內治內出血,外治疥癬,脂溢性皮炎
    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吐血,咯血,鼻衄,牙齦出血,尾、十二指腸出血,便血,紫癜,便秘,水腫;外用治疥癬,瘡癤,脂溢性皮炎。《中藥大辭典》酸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活血止血,通便,殺蟲。治痢疾,肝炎,慢性腸炎,跌打損傷,內出血,血小板減少症,大便秘結,癰瘡疥癬,膿泡瘡,湯火傷。
  • 天王七,見過嗎?根治風溼腰腿痛;葉治刀傷出血;果調經止帶
    治勞傷,風溼腰腿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白帶。《中華本草》味苦;性平祛風除溼;行氣活血;消食。主風溼腰腿痛;勞傷;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食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天王七葉為忍科植物莛子藨的葉。
  • 小白藥,見過嗎?止血,接骨,生肌.治外傷出血、刀槍損傷、骨折
    收斂止血,生肌,接骨。外傷出血:研末外敷。刀槍傷、瘡癤紅腫: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冷開水調敷。收斂止血,生肌,接骨。治外傷出血,骨折,刀槍傷,瘡癤紅腫。《中華本草》澀;微苦;涼止血;接骨;生肌;解毒。主外傷出血;刀槍損傷;骨折;瘡癤紅腫
  • 儀花,見過嗎?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創傷出血
    根、葉:外用治外傷出血。 根3~5錢,水煎服,或浸酒服。根外用研末外敷,葉鮮品適量搗爛外敷 《南寧市藥物志》: "散瘀,消腫,止痛,去積,壯筋骨。治跌打,沙麻,消食。"
  • 地澀澀,見過嗎?活血散瘀,止血.治跌打內傷、外傷出血、燒燙傷
    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經不調,跌打內傷;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蛇咬傷。《中藥大辭典》味酸澀,性平。"活血止血,清熱解毒。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湯火傷。《中華本草》味甘;苦;澀;性平歸肝經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
  • 小柿子,見過嗎?葉治溼疹、皮炎、皮膚瘙癢;根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炎
    《全國中草藥彙編》苦、澀,涼。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用於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胃腸炎,痢疾,月經過多,崩漏,白帶,痛經;外用治外傷出血,瘡癤,溼疹,皮膚瘙癢,燒傷。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或曬乾研粉撒包。《中藥大辭典》"苦澀,涼。"收斂止血。治月經過多,崩漏,痛經,白帶,痢疾,腹瀉,黃疸,預防流腦。"
  • ​地澀澀,見過嗎?活血散瘀,止血.治跌打內傷、外傷出血、燒燙傷
    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經不調,跌打內傷;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蛇咬傷。《中藥大辭典》味酸澀,性平。"活血止血,清熱解毒。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湯火傷。《中華本草》味甘;苦;澀;性平歸肝經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浸酒或研末。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 鐵線草,見過嗎?走經絡,強筋骨,舒筋活絡.治半身不遂,手足筋攣
    清熱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絡。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風溼骨痛,蕁麻疹,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瘡癰,小腿潰瘍。全草0.5~1兩,根狀莖1~2兩,水煎或泡酒服。
  • 血母,見過嗎?活血止血,理氣止痛。治咳血、咯血、嘔血、衄血、尿血...
    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瀉;外用治燒傷。 活血,止血,理氣,止痛。>痢疾,瘡癤,蛇咬傷,外傷出血。 《中華本草》 味苦;性涼;小毒 活血止血;理氣止痛;清熱解毒。
  • 蜈蚣草,見過嗎?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治風溼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癱瘓
    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風溼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蜈蚣咬傷,疥瘡。根狀莖2~4錢。外用全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中藥大辭典》淡;苦;涼歸肝;大腸;膀胱經風除溼;舒筋活絡;解毒殺蟲。主風溼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感冒;痢疾;乳癰;瘡毒;疥瘡;蛔蟲症;蛇早咬傷《中華本草》苦;平祛風除溼;舒筋活絡。
  • 蘭花石參,見過嗎?祛風除溼,補虛止血.治風溼痺痛、癱瘓、破傷風
    《中華本草》味甘;性溫歸肺;肝經祛風除溼;補虛止血。
  • 蠍子七,見過嗎?能清熱解毒,止血,活血
    止血,活血,止瀉。治吐血,衄血,血崩,白帶,痢疾,跌打損傷。《中華本草》苦;澀;性涼歸脾;胃;大腸經清熱解毒;止血;活血。主咽喉腫痛;乳蛾;痛瘡腫毒;溼熱洩瀉;痢疾;赤白帶下;吐血;衄血;崩漏;腸風下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腰痛;關節疼痛
  • 這草藥,既可治手腳生瘡,又可治蕁麻疹,還可治關節腫大
    清熱解毒,利溼止血。主治癰瘡腫毒,乳癰,痢疾,溼疹,外傷出血。1、治癰瘡腫毒,刀傷:紫薇鮮葉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2、治溼疹作癢:鮮紫薇葉搗爛,紗布包擦。或幹葉煎水溫洗。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主治小兒胎毒,疥癬,血崩,帶下等。1、治肺結核咳血:紫薇花,魚腥草等量,研末,每次服9g。(《青島中草藥手冊》)2、治風丹(蕁麻疹):紫薇花30g。煎水煮撈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