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華工登上了「迦太基人」號

2021-02-23 半人馬
「華人勞工們邊往下爬,邊朝故土投去了最後一瞥。一種無可撫慰的悲痛擊中了他們。對於華人來說,最悲涼的莫過於背井離鄉。有些人預感到自己再也看不到遼闊的華夏大地了。無論帝國待他們如何薄情,可究竟是故土。這聖潔的故鄉,腳踏泥土大地,頭頂神之居所,那連綿的平原,開春的稻穀地,壯美的群山,那野性難馴、兇猛狂暴的河流。這片故土教人熱愛,教人留戀,在每一個狠心棄之遠走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故鄉的小村莊,那裡的祖宗祠堂等待著他衣錦還鄉。」

早在公元874年有一批從河南逃荒的百姓一路走到了粵省境內、廣州以西的一片山谷,當他們看到眼前的清涼歡樂的河流,秀美的山峰,適合精耕細作的肥沃的土壤時,他們決定留下來了,可是河谷裡已經有了一群精明強悍的南方居民,於是他們分地而居,已經在河谷低洼地帶的低地族就被稱為了原住民,而把高地佔為己有的河南人就成了高地族,人稱客家人。就這樣他們經歷祖祖輩輩一直生活到1865年。

寫到這裡,我們回顧一下十九世紀重要的那二十年在華夏大地上發生著哪些事:

1839: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1842:中英《南京條約》籤訂,中國開放五口通商,割讓香港島。

1843: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籤訂。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1851:清朝人口達到43610萬。洪秀全於廣西金田村起事,建號太平天國。四子奕詝登基,年號鹹豐。

1853:太平軍攻佔南京並在此定都,改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曾國藩於湖南編練湘軍。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楊秀清被殺,自此太平天國漸趨敗落。

1860:英法聯軍再次入侵,攻佔天津。鹹豐出逃熱河,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61:鹹豐崩於熱河,長子載淳登基。11月,慈禧發動政變,逮捕肅順等顧命八大臣,開始掌控實權,史稱「辛酉政變」。

1862:設立同文館,培養外文人才。

1864:洪秀全病逝。曾國藩、曾國荃率領湘軍攻佔天京,太平天國失敗。

1865: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設翻譯館;在南京建立金陵機器製造局。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研製成功。

同樣在1865年,惠普爾醫生來到廣州以西這片山谷來招工,他想要的工人是他聽說以能幹活能吃苦的聲名遠播的客家人,於是由客家人和原地人組成的這支三百人的華工隊伍登上了「迦太基人」號,向著「檀香木之國」出發,然後有了開篇他們登船的那一幕。

火奴魯魯《郵報》登載了一篇關於載滿華工「迦太基人」號抵港的報導:

「華人在所有工種中的表現均遠於懈怠懶惰的夏威夷人。他們吃的少、遵守紀律、不易染病、頭腦聰明,很快便可精通新工種。一旦接受訓練,他們就能成為極好的木匠,對農活天生熟練。顯而易見,僱主須保持威嚴,不可隨意鞭打華工,尤其不可優柔寡斷,因華工與所有東方人一樣,均敬愛行使嚴厲權威之人,反之則遭其鄙視輕蔑。

華人勞工如此可貴,能為我群島的種植園所用實屬幸事。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勤勉的華工一旦合同期滿,攢足工錢,便將返回中國。他們勤懇工作的好名聲將傳遍群島,而他們帶走的則是在別處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財富。蔗糖種植行業歡迎中華天朝子民。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我群島真正的繁榮將從今天開始。」

以上內容節選自我正在讀的《夏威夷史詩》,我已讀了六百頁,還剩六百餘頁,雖然這是書裡的內容,但這部小說,它不愧為一部史詩,且不說它的文筆細膩,結構大氣磅礴,只說這故事情節,以及對各個民族的了解至細微處,都足以令人佩服的五體投地,比如對於華工這一部分。

中華民族一直是勤勤懇懇的民族,既有聰明才智,又歷經磨難,在那些戰亂的日子裡、饑荒的年代中,容忍、勤勉、聰慧、吃苦耐勞、心靈手巧早已寫在基因裡,當年的人民生活在戰火硝煙中,迫不得已背井離鄉去遙遠的異國討一份工,他們到了夏威夷,到了美國,到了巴拿馬,到了加拿大,他們無處不在,縱然當初的帝國對他們薄情,迫使他們離開故土,可如今的中華民族早已完成偉大復興的很多步,從遠走他鄉討生活變成西方人蜂擁而至來我國討一份生活,身為中華兒女,我驕傲。

在書中過百樣人生,從作品中了解人性,於閱讀中成長。

今天我要推薦的就是James A. Michener的《夏威夷史詩》,看到一半就寫文推薦實在是因為好看的不能等,此文寫完時又讀了上百頁,等我再寫來分享給你們。

相關焦點

  • 社長梁建鋒領隊 尋找華工歷史足跡
    紀念華工參與建築的橫貫美洲鐵路開通150周年,尋找華工歷史足跡。由喜悅假期主辦,星島日報及星島中文電臺媒體贊助,由星島日報美西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喜悅假期總裁及旅遊達人哈裡陳領隊的150周年華工鐵路紀念特別旅遊團,8日在東灣愛默維爾(Emeryville的)乘坐美鐵啟程出發。
  • 接舷戰在海戰中的第一次應用:不可一世的迦太基人被羅馬人暴揍
    位於今天突尼西亞的迦太基是腓尼基人於公元前814年在北非建立的城市,是當時地中海上的一個大型商業樞紐。腓尼基人在古典時代被認為是航海高手,迦太基的強盛就是建立在其強盛的海上貿易的基礎上。
  • 迦太基的毀滅
    在坎尼之役前後的三場戰役中,羅馬損失了20%的十七歲以上男性公民,幾乎全部正規軍以及30%的元老院議員,羅馬一度瀕臨亡國。然而在公元前202年,漢尼拔在扎馬會戰中戰敗,迦太基軍隊陣亡兩萬人,被俘兩萬人,第二次布匿戰爭以羅馬大獲全勝而告終。
  • 古代軍事戰略大師迦太基人漢尼拔
    軍營裡長大的迦太基貴族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與地中海南岸接壤的一個文明古國,迦太基主要由腓尼基人構成,他們立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隨著古羅馬勢力的擴張,他們與羅馬人的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
  • 迦太基:一個海上帝國的興衰
    原創 天下布武 歷史心發現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歷史心發現】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公元前三世紀的一天,清晨。除此之外,迦太基人還引進了外國神,比如埃及的果神,樹神,農神,冥神奧西裡斯和他的妻子魔法女神伊西斯。 這張圖畫著迦太基神靈的圖騰,舉雙的人形為航海女神阿施塔特。航海與商業:迦太基人的命脈開頭就講到,腓尼基人是一個海洋民族。迦太基人作為腓尼基人的一支,自然不會在這方面落後。
  • 探索《全面戰爭:競技場》北非古國神秘的迦太基文明
    在這個舞臺上,玩家將以指揮官的身份,親歷羅馬、希臘、迦太基、蠻族等不同歷史文明,使用他們的特色兵種,爭霸世界。而在其中,神秘的迦太基古國對於許多玩家而言恐怕最為陌生。它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的呢?它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特色兵種呢?在接下來,我們就將為玩家一一解答。
  • 迦太基覆亡對後世的啟示
    作者:張榮豐 兩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國家迦太基是地中海地區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迦太基最早的競爭對手是希臘,競爭最早的舞臺是西西里島。當時雙方各自在島上建立殖民地,因此引發利益爭奪與摩擦,終於在公元前480年爆發了希梅拉之戰,迦太基大敗。
  • 讓羅馬人和迦太基人這兩個死敵聯手?皮洛士大王堪稱古代歐洲第一拉仇恨之人
    (在西班牙)後,真的做到了雞犬不留,羅馬人在迦太基廢墟上撒鹽的故事更是千古流傳(這只是一個詛咒儀式,類似於厭勝,真要全撒,賣了羅馬都弄不到那麼多鹽)。皮洛士抵達時,錫拉庫薩正被迦太基的五萬大軍和一百艘戰艦打得岌岌可危。皮洛士已經在希臘世界和義大利打出了天王巨星一樣的名氣,他所到之處到處都有希臘粉絲加入。迦太基人也緊急和羅馬人聯盟,藉此對付這個新敵人。
  • 迦太基復仇記:羅馬如何面對史無前例的危機
    文:劉思公元前240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迦太基人被羅馬人打敗,不得不退出西西里島,並承諾永不再進入義大利水域,同時還需要在10年內賠償羅馬3200萬塔倫(約350萬美元)。誰能想到就在三十多年前(公元前278年)羅馬和迦太基還是盟友,雙方共同驅逐了皮洛斯的軍隊,羅馬得到了義大利南部諸城邦,迦太基得到了西西里。然而蜜月太短暫,打臉來得太快,可以想像哈米爾卡·巴卡登上西西里籤下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時,內心是怎樣的憤怒、恥辱。
  • 哈米爾卡:那個經常說「迦太基必須毀滅」的人,給了我很高的評價
    因為之前的迦太基可以囂張的宣稱,沒有迦太基人的同意,羅馬人不許在地中海洗手。可惜的是,迦太基在戰敗後,就再也喊不出這樣的話了。除了喊不出這樣的話之外,迦太基在地中海的控制權被嚴重削弱了。哈米爾卡聽到了迦太基當局給自己的回覆後,估計是覺得迦太基當局那幫人會設法給自己的軍隊扣工資。想到了這裡,哈米爾卡在送自己的軍隊去北非前,特地把軍隊分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隊。為什麼哈米爾卡要這樣做呢?
  • 華工又火了!1400萬廣州人都為它驕傲!
    如果你以為華工就只是個網紅印象君告訴你那你可就錯了來看看印象君怎麼誇華工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4人宿舍有空調和獨立衛浴華園西湖的晚霞,見過的人都說美~它就像一幅油畫,還有著不同的顏色,淺藍→深藍→橙色→火紅……糟糕,是心動的感覺!
  • 古歐洲史:迦太基海軍強大到控制地中海,為何卻敗給了羅馬軍團?
    好在羅馬人的運氣不錯,不久後墨西拿城中爆發的僱傭兵事件給他們送來了「請柬」。墨西拿城,位於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半島一水相隔的墨西拿海峽西岸,公元前8世紀為希臘半島的移民所建,屬於西西里島城邦敘拉古的勢力範圍。
  •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在這次大戰役前,雙方曾一度進行和談,可是合約很快就被撕毀了。扎馬之戰爆發的準確時間可以根據日食發生的日期推算出來。因為戰鬥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曾經發生了一次日食。生活在迦太基境內的努米底亞人倒向了羅馬,他們的騎兵明顯強過迦太基軍。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
  • 盛極一時的海洋帝國「迦太基」為何失敗?
    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二世紀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布匿戰爭就是這樣的一場較量。羅馬人的勝利使之成為"世界性政治力量",從此之後西方將由雅利安人而非閃族主宰, 其未來面貌將主要由希臘羅馬文化而非閃族文化塑造。布匿戰爭圖與之相對應的迦太基,是迦太基人建立的一個商業據點。但是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盛的城市,成為迦太基人所有據點中最為繁榮強大的一個,幾乎超過了迦太基人在亞洲的所有據點。
  • 迦太基人的哀嘆:明明我才是地中海霸主,羅馬是怎麼打贏的?
    但實際情況,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戰爭圍繞西西里島展開,這個已經被迦太基人控制了一大半的島,其東部地區的墨西拿,實際上是羅馬和迦太基勢力的緩衝地帶。只要墨西拿存在,雙方就不容易擦槍走火。但是,因為墨西拿和西西里強國敘拉古之間的矛盾爆發,羅馬和迦太基都捲入進來。
  • 羅馬共和國的對手——迦太基的戰鬥力如何?
    在他們崛起期間,羅馬軍隊遭遇到了許多其他的不同於他的軍事結構,其中最致命的是,迦太基僱傭軍和馬其頓步兵方陣。今天就來看看他如何在公元前三世紀戰勝迦太基人。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迦太基將軍來說,最主要的挑戰就是利用這些獨特的風格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將它們融合成一個連貫的力量。他們的步兵主要來自利比亞腓尼基人、伊比利亞人和高盧人以及希臘人和其他以僱傭兵方式被招募的人。
  • 迦太基神將漢尼拔的徵戰一生
    導語:漢尼拔巴卡在公元前247年出生,在迦太基的歷史上是一位出色的統制官。年少的他並沒有孩童一般的童年,有的自己有跟隨自己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前往西班牙進行徵戰。他在父親的要求下發下誓言要與古羅馬人對抗。
  • 迦太基的漢尼拔為什麼打不過羅馬?
    這使得他既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又能訓練新招募的士兵,並確保部隊有充足的糧食和強壯的馬匹;他還能找到銀兩以應付那些不安分又難滿足的僱傭兵。這一切都需要過人的精力、非凡的遠見與敏銳的洞察力。迦太基士兵們早已經習慣了醒來時就睡在身邊的將領。為了拯救迦太基,漢尼拔心中始終燃燒著一團熊熊烈火。現在,他取得的偉大勝利已經將羅馬的敵人們吸引到他身邊,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為他的國家除掉最為痛恨的敵人。
  • 突尼西亞之戰羅馬慘敗,迦太基人是如何做到的?深度動員和外來和尚
    雷古魯斯在突尼西亞與迦太基對峙前文我們提到過,迦太基人派出大批人手攜重金到地中海周邊各地招募僱傭兵。隨著這些人的回歸,大量僱傭兵也抵達了迦太基,在這些傭兵之中,有一位斯巴達人贊提帕斯。抵達迦太基之後,贊提帕斯研究了迦太基人的幾次戰例,又考察了周邊地形地貌和迦太基的軍隊情況後得出結論:迦太基人的失敗不是因為羅馬人太強,而是因為自己太蠢。呵,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不恭的言論很快驚動了迦太基人,元老院將贊提帕斯召來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