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2020-12-16 騰訊網

導語:8月6日晚,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命令,宣布45天後禁止美國個人或公司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交易。這被認為是美國對字節跳動全球業務的全面封殺。在此之前,川普已經同意由一家美國公司接管TikTok在美業務。

一些網上的聲音並不理解TikTok面對川普封殺所做的努力和犧牲。有人認為TikTok應該直接退出美國市場,專注國內發展,也有人不認同字節跳動的全球化嘗試。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

圖:漢尼拔像

沒有人走過的路

迦太基是一個傾向於和平的商業民族,以航海和貿易為主,跟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共和國隔海相望,中間隔著西西里島,這是迦太基重要的糧倉。

羅馬共和國以民主制度聞名於世,設有元老院、公民大會和執政官,組成了三維政治架構。這樣的框架影響深遠,美國參議院Senate就源自羅馬時期的元老院,國會山(Capitol Hill)來源於代表古羅馬政治中心的山丘。

可以說,那時的羅馬就如同現在的美國。它擁有強大的軍團組織,不斷擾亂地中海的商業活動,阻斷交通路線,逼迫迦太基籤訂貿易協定,並且搶奪了物產豐富的西西里島。與此同時,羅馬也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對周邊的城邦和部落有著很強的政治輻射力。

在漢尼拔之前,迦太基和羅馬就已經進行了一次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他繼承了父親的權力,成為迦太基的軍事統帥,一邊負責國內事務,同時準備出徵海外。

漢尼拔集結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軍隊,並用一種更加平等的關係將不同族群和語言的人們凝聚在一起。他給西班牙人放了一整個冬天的假,以示信任,並向腓尼基人承諾,給與他們公民資格。除此之外,還有眾多部落,也加入了漢尼拔的陣營。

公元前218年,30歲的漢尼拔集合隊伍,有10萬之眾。軍隊先是翻越了庇里牛斯山,又兵走險招,挺進阿爾卑斯。高大的戰象踏向積雪的群山,未知的命運需要漢尼拔的判斷力和耐心來拆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複雜的地形和山地部落的侵擾讓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失去了半數軍隊,但卻贏得戰機,打破了羅馬人的作戰計劃。

「要麼發現一條路,要麼走出一條路。」漢尼拔說。相比於羅馬軍團在陸戰領域的工程優勢,漢尼拔的特點是他的戰略思維。敏捷的行軍,往來倏忽的冒險作戰,造就了一支具有現代意味的移動化軍隊。當時的這支軍隊代表了一種嶄新的模式,讓滯重的羅馬軍團難以抵擋。

接下來的8年時間裡,漢尼拔在義大利半島取得了提基努斯河會戰、坎尼戰役等重大勝利。坎尼戰役中,羅馬傷亡慘重,死者名單包括一名共和國執政官、超過一半的軍團將領和五分之一的政府議員。漢尼拔的兵鋒直指羅馬城下,當時城裡的貴族已成驚弓之鳥,貴婦們整日以淚洗面,紛紛奔向寺廟,以秀髮拂拭神像。

漢尼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給迦太基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和戰利品。他像是一枚嵌入義大利半島的釘子,讓羅馬兵團不可戰勝的神話徹底成為過去。羅馬人明白勝利無望,不再與漢尼拔正面交戰,而是尋求其他手段,試圖消耗和拆分這個可怕的對手。

孤掌難鳴的遠徵

公元前210年,漢尼拔37歲,創業遠徵已歷八年。這一年,他仍然取得了局部戰役的勝利,但羅馬軍團的體系核心依舊完整。雙方陷入僵持狀態。當時,漢尼拔有兩個選擇,繼續留在義大利半島,保存有生力量,或是直接撤回到迦太基本土,守成保業。

如果留在義大利的力量能夠保存下來,在維持牽制力的基礎上,漢尼拔有可能改變整體的勢力格局,將義大利半島、西班牙和北非串聯起來,成為那個時代的「國際化」巨頭,同時打造一個開放的地中海商貿格局。

而如果從義大利撤退,長期來看,將會付出遠甚於此的代價。因為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整個地中海。迦太基所控制的西班牙礦產豐富,是最大的一塊肥肉。漢尼拔遠徵的牽制力是迦太基得以發展的基礎。

圖:漢尼拔遠徵路線

漢尼拔需要增援。只不過,國內的輿論對他的狀況並不支持,就像現在一樣。漢尼拔一方面要應對國外瞬息萬變的戰局,另一方面也要面對國內各種各樣的陰謀論和猜忌。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呢?為什麼漢尼拔要一直待在國外?當時流行的一個論調是,「打勝仗的將軍是不會伸手要錢的,而是送錢回國,給他的人民。」

同樣是在210年,漢尼拔的一生之敵大西庇阿出場。西庇阿家族勢力廣泛,雖然已經有兩位將領被迦太基的軍隊打敗,但整體勢力仍然雄厚。大西庇阿並不大,當時只有24歲,稚嫩的面孔給人一種溫和的假象。

雖然年輕,但大西庇阿還是取得了元老院的政治支持,負責開闢新戰場。正如當年漢尼拔從西班牙翻越阿爾卑斯突襲羅馬一樣,大西庇阿也試圖複製漢尼拔的成功模式,從義大利半島反方向奇襲西班牙,從而牽制漢尼拔。

從英雄到「叛徒」

自此之後,迦太基的格局不斷惡化。漢尼拔已經在外出徵了十五年,因為缺少增援,越來越難以為繼。羅馬人得以恢復力量,於公元前203年跨越地中海,進攻迦太基。漢尼拔只好撤離義大利,回到北非本土。

迦太基與羅馬達成了求和協議,而圍繞在漢尼拔身上的謠言並沒有終止。有人聲稱,漢尼拔無比貪婪,打仗時習慣於將戰利品據為己有。

更嚴重的指控是,漢尼拔在兵臨羅馬城下的時候,明明可以跟對方決戰,卻與羅馬達成秘密協議。沒有人提及漢尼拔當時的困境,也沒有人質疑為何不增援。叛徒、投降派,種種汙言惡語指向這位一心想要抗擊羅馬的名將。古羅馬傳記作家奈波斯曾說,「如果沒有本邦人的憎恨,那麼他似乎有可能打敗羅馬人。」

不僅如此,還有人向羅馬政府送信,控告說漢尼拔與那些反對羅馬的國家暗通往來。羅馬人對漢尼拔的慘痛記憶再次浮現,戰神一日不死,羅馬就不會安寧。他們派遣代表團,趕赴迦太基,要求將漢尼拔帶回羅馬,進行制裁。

無奈之下,漢尼拔只好流亡西亞,試圖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繼續自己的遠徵。但遺憾的是,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有足夠的實力和意願去挑戰羅馬的權威。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84年,64歲的漢尼拔面對羅馬人的追捕,最終服毒自盡。

然而,這並沒有讓羅馬人停止徵服的步伐。

圖:迦太基遺址

「迦太基必須毀滅」,這是當時著名的一句話。沒有了漢尼拔這樣的對手,羅馬更加肆無忌憚地向外擴張,直抵迦太基腹地。公元前146年,迦太基的城池被摧毀。據說,當時羅馬人在廢墟和田野裡撒滿了鹽,讓這片土地不再生長任何作物和草木。

迦太基失去了改寫時代格局的機會。漢尼拔也曾經無限接近過那個國際化的目標,但國內的猜忌與短視葬送了這一切,讓他的遠徵留下無盡的遺憾。相比之下,羅馬則繼續擴張,進入帝國時代,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絕對霸主。

博爾赫斯曾經說過,「落在庭院裡的雨,也曾落在迦太基」。現在,歷史的雨水仍然沒有終止,TikTok 的團隊也面臨著當年漢尼拔的困境。

——寫於川普頒發總統令意在封殺TikTok全球業務之際

(作者:明山)

相關焦點

  • 古代軍事戰略大師迦太基人漢尼拔
    軍營裡長大的迦太基貴族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與地中海南岸接壤的一個文明古國,迦太基主要由腓尼基人構成,他們立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隨著古羅馬勢力的擴張,他們與羅馬人的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
  • 迦太基神將漢尼拔的徵戰一生
    年少的時候經常接受嚴格且艱辛的訓練,在多年之後他成為了迦太基最厲害的軍事家,他的軍事表現使得他到現在依舊成為了良好的參考模範。少年的漢尼拔一直為對抗羅馬準備著公元前六世紀,迦太基成為了北非地區實力強橫的國家,這一切的都是因為漢尼拔積極與羅馬開展。在漢尼拔的年幼的時候,"第一次布匿戰爭"正在猛烈地開展。
  • 迦太基的漢尼拔為什麼打不過羅馬?
    現在到了羅馬的盟友們反叛的時候了。幾年之內,南義大利諸城邦和西西里的敘拉古人就相繼叛離了羅馬,投靠了漢尼拔。只有幾個南部拉丁部落仍然在抵抗漢尼拔。對羅馬而言,更加糟糕的是漢尼拔在康尼戰爭剛結束時就向馬其頓派出了使者,讓馬其頓國王答應了援助在義大利的迦太基人。漢尼拔完美地結合了作為一個政治家應該具備的判斷力和遠見以及一個軍事家所具備的處理多變的軍事形勢的超強能力。
  • 漢尼拔在義大利以一軍敵一國的時候,迦太基本土到底在幹啥?
    直到大西庇阿進軍非洲之前,迦太基本土一直比較安全。 那幾年無動於衷的就看著 漢尼拔兄弟倆一個在伊比利亞一個在義大利浴血奮戰? 感覺第二次布匿戰爭與其說是羅馬和迦太基的戰爭,不如說是羅馬與巴卡家族的戰爭。
  • 你可以不知道迦太基,但你必須要知道漢尼拔?
    布匿戰爭共發生三次,在布匿戰爭裡,羅馬和迦太基都損失極為慘重,最終以古羅馬的勝利告終,古迦太基失去了除北非領土之外的所有領土。前146年,古羅馬終於攻破迦太基城,標誌著古迦太基的滅亡。真正讓迦太基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就是和羅馬發生的三次「布匿戰爭」,雖然三次和羅馬交戰一次都沒贏。
  • 假設歷史•漢尼拔攻陷羅馬 迦太基能贏布匿戰爭嗎
    公元前218年,有著西方戰略之父美稱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在位於今天西班牙境內的殖民地,一手挑起和羅馬共和國之間的第二次全面戰爭。
  • 曾經讓古羅馬恐懼的北非大將漢尼拔,迦太基真值得他去效忠嗎?
    想必很多人也清楚,這就是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戰爭,期間誕生的主角自然就是有著「軍事天才」稱號的漢尼拔了。 迦太基是起源於北非突尼西亞沿岸的一個文明,時間大約在公元前八百年左右,可以將其看成是腓尼基文明的繼承者之一。他本質上和古希臘一樣是一個城邦制的國家,雖然有國王,但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時候元老院就徹底統治了迦太基。而後憑藉自身優異的條件,迦太基一步步的統治並稱霸了地中海一代。
  • 開場勢如破竹,為何還輸了第二次迦太基戰爭?漢尼拔:小看了羅馬
    漢尼拔:背水陣、火牛計我都會用》一文,我們明白漢尼拔不缺謀略,那麼為何漢尼拔再第二次迦太基戰爭中,還是以失敗告終?我們首先要明白漢尼拔的第一步戰略,漢尼拔進入羅馬之後,採取的是分化瓦解戰術。這裡我們可以從以下事例中看出,再拉西美諾湖之戰之後,他很仁慈地對待羅馬的同盟者,沒有勒索贖款而釋放他們回家去,以便安撫他們的市鎮。
  • 迦太基人的璀璨之星——漢尼拔
    漢尼拔出生在迦太基的一個軍事貴族家庭,他出生的時候,正值羅馬和迦太基在地中海上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的時候,這場戰爭讓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實力大損,此消彼長,羅馬的實力則蒸蒸日上,漢尼拔的命運也似乎已經註定要為迦太基的霸權而戰。
  • 亞歷山大與漢尼拔,壯舉相同卻面臨迥異大敵的悲劇
    在波瀾壯闊的古典時代,如果要說最讓人覺得激動不已的徵途,莫過於以一國之力摧毀橫跨歐亞非的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以及憑一己之力,幾乎滅亡羅馬共和國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而漢尼拔的進軍,就堪稱是神來之筆了,儘管從西班牙到義大利北部的路程,對漢尼拔組織的軍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傷,特別是在阿爾卑斯山時,當地惡劣的環境讓迦太基軍隊大量減員,但不得不承認,當漢尼拔出現在羅馬人的戰略後方時,基本將羅馬人的戰略部署打了個稀巴爛,同時還避免了正面應對羅馬共和國佔盡優勢的海軍力量。
  • 「一生只敗一仗」的漢尼拔,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次戰敗!
    第二次布匿戰爭,又被稱為漢尼拔戰爭。對於羅馬人來說,這長達16年的戰爭,最大的敵人就是迦太基「戰神」漢尼拔。 我們今天試著聊一聊,漢尼拔為什麼沒有打贏羅馬?
  • 迦太基覆亡對後世的啟示
    墨西拿的居民分為兩派,分別向迦太基和羅馬求援,從而引起了迦太基與羅馬之間的第一次大戰,史稱為第一次布匿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二十四年,最後迦太基戰敗,並以撤出西西里島收場。 戰敗後,迦太基雖然放棄了西西里島,但接著轉向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發展。
  • 羅馬共和國的對手——迦太基的戰鬥力如何?
    靈活、嚴謹的紀律和優良的裝備,這些帶領羅馬軍隊走向成功。在他們崛起期間,羅馬軍隊遭遇到了許多其他的不同於他的軍事結構,其中最致命的是,迦太基僱傭軍和馬其頓步兵方陣。今天就來看看他如何在公元前三世紀戰勝迦太基人。
  • 戰略之父-漢尼拔.巴卡
    要談漢尼拔的故事,就得重新把迦太基和羅馬的恩怨給再梳理一遍,這也是讀書筆記本身的意義所在。要聊清楚前因後果,時間的跨度應是從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戰爭開始,至公元前202年第二次布匿戰爭末期西庀阿戰勝漢尼拔的扎馬會戰的結束。至於僅維持3年的第三次布匿戰爭,強弩之末的迦太基完全戰敗變成羅馬的行省,已經是故事的最後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 迦太基復仇記:羅馬如何面對史無前例的危機
    01被灌輸仇恨的孩子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迦太基爆發了嚴重的僱傭軍叛亂,羅馬人趁此機會火上澆油,混水摸魚,悍然支持叛亂者奪取迦太基要塞,進而兼併撒丁尼亞和科西嘉島,在迦太基千瘡百孔的心上狠狠插了一刀誰能想到就在三十多年前(公元前278年)羅馬和迦太基還是盟友,雙方共同驅逐了皮洛斯的軍隊,羅馬得到了義大利南部諸城邦,迦太基得到了西西里。然而蜜月太短暫,打臉來得太快,可以想像哈米爾卡·巴卡登上西西里籤下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時,內心是怎樣的憤怒、恥辱。
  • 歷史上北非的迦太基帝國如何被羅馬帝國推翻的?
    導讀:迦太基是一個奴隸制城邦國家,由腓尼基人在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建立。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當羅馬崛起於亞平寧半島,帝國開始擴張。兩國為了領土和商業利益產生了矛盾並最終激化。長達百餘年的布匿戰爭爆發了。
  • 【西班牙史末】」羅馬夢魘「漢尼拔的徵服
    迦太基的首都迦太基城漢尼拔將2萬名士兵派往迦太基,以掩蓋其真實戰略意圖。12000名步兵、3000名騎兵和21頭大象留守西班牙。不斷有高盧人加入漢尼拔的軍隊,其人數多達64000人,其中步兵60000人,騎兵4000人。與此同時,在撒丁尼亞和科西嘉,也相繼爆發了由迦太基人支持叛亂,兩座島嶼的沿海地區,有許多腓尼基和迦太基的定居點和殖民地。叛亂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才被陸續平息。
  • 在遠徵迦太基的行動中,這位羅馬指揮官讓迦太基很痛苦
    >5部分講漢尼拔回到迦太基1公元前204年,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佔據絕對優勢的羅馬開始遠徵迦太基(位於北非)。因為他要同時面對迦太基軍隊和西法克斯的軍隊。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形勢變好一點,西庇阿決定假裝和迦太基和談。由於此時的優勢在迦太基和西法克斯這邊,因此迦太基和西法克斯相信西庇阿是真的想要和他們和談。
  • 【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
    本來這一小小衝突,也就算完了,不想這卻是拉開了羅馬和迦太基的三次「布匿之戰」的第一次戰爭的序幕,沒想到第一場大戲就居然持續了漫長的23年。人和人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交往一定需要謹慎,看到現在許多國際爭端如兒戲一般,的確很讓人感慨。
  • 作為羅馬的最強對手,迦太基的覆滅為何如此徹底?
    無論是從民族文化還是歷史遺蹟來看,迦太基人就像是瞬間消亡於歷史之中。為什麼迦太基的覆滅如此徹底呢?01 商業帝國迦太基迦太基的崛起本質上是腓尼基人大航海時代的產物。迦太基所處的北非中部恰好處在地中海商貿的核心區域,是整個環地中海商貿圈的中轉站和物流集散地。因此,這個作為腓尼基殖民子邦的城市在建立之初便快速超越了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母邦,崛起為坐擁整個地中海財富的商業帝國。極盛時期的迦太基在非洲北部、西班牙南部、撒丁島以及西西里島上都擁有商業殖民地,可以說擁有了整個西地中海的制海權,勢力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