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說到了公眾號,小穎同學告訴我她輔導班的老師從她那知道了我的公眾號並且關注了,我的公眾號又多了一位粉絲,甚是欣喜😄 而欣喜之餘就是慚愧,因為公眾號內容更新並不多,只是在感觸極大時才有感而發,所以我說,要好好寫公眾號的內容啦,哈哈。
昨天王鈺堯同學發來的讀書筆記讓我有所思考,也恰好今天讀了朱光潛的《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談到了讀書,幾經結合,必須要說一說我對讀書的感受。雖然一個青少年時期讀書並不多的人談讀書還是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有些感受不吐不快。也許我的感受能代表一部分人,也許能給一部分同學一點啟發。
昨天鈺堯發來他的讀書筆記,對他摘抄的那句話的理解我不是很贊同,就讓他把原文發給我看看,想聯繫上下文語境看看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於是我們就那句話的理解互相交換了意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回過頭我發現他的書非常乾淨,一筆沒動。
我不太能理解:那句話都已經被摘抄到他的筆記上了,難道那不是他當時讀起來感受很深的一句話嗎?難道不要隨手畫下來嗎?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這樣做,除非我手邊沒有筆。我讀書時,手邊必定要放一支筆,讀到欣賞的句子要畫下來,覺得很好的詞語要圈出來,特別有感觸的地方一定要寫上我當時的感受,可能是對文中語言的賞析,或是對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剖析,總之一定要寫下來。再次翻看我讀過的書時,我也一定要再看我寫過的批註,覺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這樣讀完的書,我才感覺我真的讀了。反過來,如果哪一本書讀完了沒有任何標記,我會覺得我仿佛沒有讀過它。
然而現在我因沒那麼多時間讀書,很多書都只能用手機聽,利用做家務、坐公車的時間聽我想讀的書,然而聽書最遺憾的就是不能隨手圈畫和記筆記,尤其是聽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尤其是聽到特別欣賞的句子。如果是做家務還好,我會立馬停下手中的活,去書中翻到剛聽的那句話,趕緊在旁邊做上標記,有感觸的地方要寫上自己的靈感與感悟,生怕這靈感會因不能及時記錄而消失了。如果是在坐車,無法做筆記,我會特別難受,甚至感覺遺憾。所以,於我而言,我是不能理解,讀完一本書它還像剛買回來一樣新的。
再說今天讀到的《致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分享給青年朋友關於讀書的建議,他說:「關於讀書方法。我不能多說,只有兩點須在此約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但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記著這兩點,其他瑣細方法便用不著說。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我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不是一概而論的。你自己終究會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別人決不能給你一個方單,使你可以『依法炮製』。」
關於記筆記這點,真的是不能更贊同了。做筆記的確是迫使讀書深入、仔細思考的途徑之一。如果一本書讀完後依然嶄新,我真的不能確定這個人在讀這本書時進行了多少思考,反之,如果讀完後書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批註和筆記,我相信他的思考一定不會少(先不管思考的質量如何)。所以,這也是在上學時,我要某些同學每天把他讀的書、做的批註拿給我看的原因。
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讀書方法和感受,可能是屬於最笨的一種吧,就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到底要用哪種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到底哪種方法最適合你,會使你收效最大,我想,還要在不斷地閱讀和積累中自己去品。老師的願望就是,你始終對讀書保有一份熱愛,而你所愛讀的,也恰好是一本好書。
最後還想談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同學有時候會問,老師,我正在讀的這本書馬上就要讀完了,接下來不知道要讀什麼書了,求推薦。其實我讀過的書也不多,而且我讀的未必適合你們,那獲得推薦書目的方法有這樣幾種:其一是教材推薦,每冊教材都要額外推薦四本名著,每一課課後還要推薦幾本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書籍,這些推薦的書都可以放心閱讀,都是經典。其二,如果教材推薦不一定符合你胃口的話,還有一種好方法就是請同學推薦,你的周圍同學誰喜歡讀書你最了解,去問他們都在讀哪些好書,你們的感受一定能互通、理解,聽聽身邊小夥伴發自內心的書評,看是否能激起你的閱讀欲望,這也是減少選書失誤率的最實際的方法了。第三,不知是否有人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讀書是一種連鎖反應,你所讀的一本好書裡往往會提到另外一些書目,讓你很有欲望去讀,甚至這本書還沒讀完你就迫不及待想要讀裡面提到的那些書了,這樣你的閱讀就無縫連結了。比如我們在讀的《傅雷家書》中傅雷傅聰父子倆就提到了好多經典書目,其中就有非常適合我們讀的《人間詞話》,它對傅聰產生了很大影響,每每看到傅聰的感嘆我都覺得每個青年真該去讀讀《人間詞話》。再比如今天我讀的這本書裡朱光潛先生也給青年人列出了一系列書單:
看到這些你還會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讀什麼書而發愁嗎?從中選一本自己聽起來比較感興趣的,去百度搜索書目簡介和書評,很快你就會有目標的!
最後的最後,假期是我們靜心讀書的好時機,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沉醉閱讀,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