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

2021-01-22 春風十裡不如 年少的你

寫在前面:

        今天說到了公眾號,小穎同學告訴我她輔導班的老師從她那知道了我的公眾號並且關注了,我的公眾號又多了一位粉絲,甚是欣喜😄 而欣喜之餘就是慚愧,因為公眾號內容更新並不多,只是在感觸極大時才有感而發,所以我說,要好好寫公眾號的內容啦,哈哈。


        昨天王鈺堯同學發來的讀書筆記讓我有所思考,也恰好今天讀了朱光潛的《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談到了讀書,幾經結合,必須要說一說我對讀書的感受。雖然一個青少年時期讀書並不多的人談讀書還是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有些感受不吐不快。也許我的感受能代表一部分人,也許能給一部分同學一點啟發。

        昨天鈺堯發來他的讀書筆記,對他摘抄的那句話的理解我不是很贊同,就讓他把原文發給我看看,想聯繫上下文語境看看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於是我們就那句話的理解互相交換了意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回過頭我發現他的書非常乾淨,一筆沒動。



        我不太能理解:那句話都已經被摘抄到他的筆記上了,難道那不是他當時讀起來感受很深的一句話嗎?難道不要隨手畫下來嗎?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這樣做,除非我手邊沒有筆。我讀書時,手邊必定要放一支筆,讀到欣賞的句子要畫下來,覺得很好的詞語要圈出來,特別有感觸的地方一定要寫上我當時的感受,可能是對文中語言的賞析,或是對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剖析,總之一定要寫下來。再次翻看我讀過的書時,我也一定要再看我寫過的批註,覺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這樣讀完的書,我才感覺我真的讀了。反過來,如果哪一本書讀完了沒有任何標記,我會覺得我仿佛沒有讀過它。

        然而現在我因沒那麼多時間讀書,很多書都只能用手機聽,利用做家務、坐公車的時間聽我想讀的書,然而聽書最遺憾的就是不能隨手圈畫和記筆記,尤其是聽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尤其是聽到特別欣賞的句子。如果是做家務還好,我會立馬停下手中的活,去書中翻到剛聽的那句話,趕緊在旁邊做上標記,有感觸的地方要寫上自己的靈感與感悟,生怕這靈感會因不能及時記錄而消失了。如果是在坐車,無法做筆記,我會特別難受,甚至感覺遺憾。所以,於我而言,我是不能理解,讀完一本書它還像剛買回來一樣新的。

        再說今天讀到的《致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分享給青年朋友關於讀書的建議,他說:「關於讀書方法。我不能多說,只有兩點須在此約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但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記著這兩點,其他瑣細方法便用不著說。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我用哪種方法收效較大,不是一概而論的。你自己終究會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別人決不能給你一個方單,使你可以『依法炮製』。」



        關於記筆記這點,真的是不能更贊同了。做筆記的確是迫使讀書深入、仔細思考的途徑之一。如果一本書讀完後依然嶄新,我真的不能確定這個人在讀這本書時進行了多少思考,反之,如果讀完後書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批註和筆記,我相信他的思考一定不會少(先不管思考的質量如何)。所以,這也是在上學時,我要某些同學每天把他讀的書、做的批註拿給我看的原因。

        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讀書方法和感受,可能是屬於最笨的一種吧,就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各人天資習慣不同,你到底要用哪種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到底哪種方法最適合你,會使你收效最大,我想,還要在不斷地閱讀和積累中自己去品。老師的願望就是,你始終對讀書保有一份熱愛,而你所愛讀的,也恰好是一本好書。


        最後還想談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同學有時候會問,老師,我正在讀的這本書馬上就要讀完了,接下來不知道要讀什麼書了,求推薦。其實我讀過的書也不多,而且我讀的未必適合你們,那獲得推薦書目的方法有這樣幾種:其一是教材推薦,每冊教材都要額外推薦四本名著,每一課課後還要推薦幾本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書籍,這些推薦的書都可以放心閱讀,都是經典。其二,如果教材推薦不一定符合你胃口的話,還有一種好方法就是請同學推薦,你的周圍同學誰喜歡讀書你最了解,去問他們都在讀哪些好書,你們的感受一定能互通、理解,聽聽身邊小夥伴發自內心的書評,看是否能激起你的閱讀欲望,這也是減少選書失誤率的最實際的方法了。第三,不知是否有人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讀書是一種連鎖反應,你所讀的一本好書裡往往會提到另外一些書目,讓你很有欲望去讀,甚至這本書還沒讀完你就迫不及待想要讀裡面提到的那些書了,這樣你的閱讀就無縫連結了。比如我們在讀的《傅雷家書》中傅雷傅聰父子倆就提到了好多經典書目,其中就有非常適合我們讀的《人間詞話》,它對傅聰產生了很大影響,每每看到傅聰的感嘆我都覺得每個青年真該去讀讀《人間詞話》。再比如今天我讀的這本書裡朱光潛先生也給青年人列出了一系列書單:



        看到這些你還會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讀什麼書而發愁嗎?從中選一本自己聽起來比較感興趣的,去百度搜索書目簡介和書評,很快你就會有目標的!

        最後的最後,假期是我們靜心讀書的好時機,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沉醉閱讀,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關於讀書的一些淺見
    說起讀書,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缺求知慾,但是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品讀幾本書的時間,很多人都沒有。我也一樣,所以最近嘗試著「擠出"一些時間來,讓自己讀幾本書,在這個過程中,我慶幸自己做到了,於是對於讀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淺見,希望能夠得到朋友們的批評和指正。首先是關於內容的記憶。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讀書有用無用這個現在自不必說,從古到今,但凡被稱讚有才情的女子,哪一個不是自小博覽群書。當年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得眾人拍手叫好,後世的才女也因此被稱為詠絮之才。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3關於讀書,三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然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 讀書奇招多!來看古時南京關於讀書的那些事兒
    實際上,歷代文人墨客在南京留下的和讀書有關的名勝史跡、逸聞軼事還有很多。明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起來聽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雁講述南京歷史上,關於名人和讀書的那些事兒。讀書奇招多——冬天棉被裹腳進木桶保暖,夏天伸腿進大甕避蚊蟲關於刻苦讀書,「頭懸梁錐刺股」是最常用的一個典故。古人們勤奮讀書的故事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歷史上,南京人勤奮讀起書來,比起「頭懸梁錐刺股」也不遑多讓,各種奇招層出不窮。
  • 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 關於讀書的格言名言
    讀書歷來是人們仰慕的事情,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又將臨近世界讀書日了;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嗎?且隨世界節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讀書日是第幾個:24個; 2019年讀書日日期:04月23日 星期二  活動衍生  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
  • 關於讀書與夢想的作文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那是鄧小平年輕的時候說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讀書只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和願望,可是鄧小平讀書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熱愛讀書,就像古代的文人一樣。漢代孫敬讀書非常勤奮,從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讀到皓月東升,中間一刻也不休息。
  • 2020年中總結,不經意的三個感悟:關於讀書、關於做事、關於做人
    聽了朋友的話,我翻看了一些過去的總結,發現絕大部分是關於職場的,關於職場的得失,關於職場的收穫和感悟。怎麼聊的全是職場呢?作為一個職場人,似乎有一點無奈,當然,還有一絲絲苦笑。這次年中,總結點什麼呢?坐下來後,一時倒不知如何動筆。
  • @河北人 世界讀書日來了,這些關於讀書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負薪掛角、懸梁刺股、囊螢映雪……古人勤奮讀書的典故不勝枚舉,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和小編一起了解下這些關於讀書的典故,看看我國古代名人是如何刻苦讀書的!負薪掛角漢朝人朱買臣家裡很窮,靠上山打柴到集市叫賣為生。他在背柴往集市走的途中,高聲讀書。他的妻子為此要和他離婚。
  • 關於努力讀書我們要知道的事,快來看看努力讀書的原因
    讀書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讀書也不限於小孩時期,讀書這一件事情可以從幼兒到老人,我們都可以不斷的在進行學習。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努力讀書,我們要知道的事,我們努力讀書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努力讀書是為了見證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 關於讀書的成語 與讀書有關的成語典故
    3.映月讀書 [yìng yuè dú shū]    【解釋】: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    【出自】:《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 資深語文老師: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中小學生都看看,受益匪淺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學習資料: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建議中小學生都看看,無論對語文學習還是素養提升,都是受益匪淺。讀書是一場心靈旅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愛上閱讀。說到讀書的好處,每個人都能說出很多,比如古詩詞中的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再比如國外名言「不讀書的人,想就會停止」「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關於讀書,古今中外有太多的經典!
  • 關於讀書,請記住這五句人生格言,很有用!
    讀書,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筆者喜歡讀書,讀史書能讓我明理,以史為鏡,可知興替;讀古詩典籍,能陶冶自己的品格,讓自己也沉浸到古人詩歌的美好意境;讀名著,自己更能感受名著中的金戈鐵馬,關河山嶽……所以,在筆者看來,讀書的好處很多。關於讀書,筆者要給大家分享以下五句格言,希望對您有所啟迪。
  • 名言摘抄大全:關於讀書學習的名言與英語勵志名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與英文勵志名言,希望大家喜歡!名言摘抄匯總讀書學習名言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美國)2、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3、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4、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 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50條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顧炎武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朱熹  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魯迅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 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秘密在這裡
    其實他們成功的秘密就是閱讀的秘訣,他們都「會」讀書,能將別人的東西化作自己的東西。可能你們又有疑問了:怎樣做才能會讀書?最近我在多如牛毛的讀書軟體中選中了一款精品APP--流書,它就能幫你學會讀書,不僅能提高你的閱讀效率,還能讓讀書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 關於讀書,你不得不讀的四類書籍
    我們有很多不得不讀書的理由,或許是為了在職場中提升個人競爭力,或許是為了開闊眼界積累談資,或許是為了修身養性填充思想,亦或許是為了節省經費消磨時間。愛讀書是一種極為良好的習慣,但我們的生命時光畢竟有限,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裡獲取到更多的知識?
  • 關於努力讀書我們要知道的事,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的答案。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學習而讀書,有的人是為了提升自我。讀書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放在每一個人身上,讀書的意義都是不同的。但優秀的書籍所帶給我們的意義也是大同小異的。人生在世,不過是一個又一個24小時。
  • 關於讀書、研究和論文……
    一、讀書的特點和要求1.要有計劃研究生讀書計劃應該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專業讀書計劃。研究生專業培養方案管 著研究生大的讀書計劃,三年的讀書計劃。研究生要立足專業,將來靠專業所學安身立命。這是長期的、大的讀書計劃。第二個層次:研究方向讀書計劃。研究生在第二個學期、至遲在第三個學期要儘快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擬訂研究方向的讀書計劃。
  • 漲知識:26個關於勵志讀書的詩句(收藏良品)
    讀書的意義在於可以把苦澀的文字變成有靈魂的血液融入生活的肌理,於是在平凡中生根開花。以下是26個關於勵志讀書的詩句,與大家共勉。1、《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7、出自唐代顏真卿的《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8、出自唐代劉禹錫的《浪淘沙·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100句,建議收藏!
    32、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35、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47、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程端禮9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96、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 世界讀書日,鄭酒師為你分享關於酒的名句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人間四月芳菲天,唯有讀書不可辜負。酒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文學作品中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今天與大家分享有關酒的句子,一起醉在文學的世界裡吧!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詩經》關於酒的描繪就不少。《鄭風·女曰雞鳴》有道: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描繪了一幅夫妻白頭偕老、琴瑟和鳴的美好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