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沙拉木的啟蒙恩師,新疆阿勒泰地區二中的王濤教練,於北京時間昨天下午六點左右,在帶隊訓練時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王濤中等個頭,中等身材,中等樣貌,因為常年在室外帶體育課,膚色比普通人要黑得多。總之,看起來是一個極普通的邊城漢子。他不苟言笑,無論談及什麼話題,都是板著個臉,嘴角微微向下,不怒自威,他說「在訓練場上嚴肅慣了」。就是這麼一個「了無趣味」的人,竟然非要在我乘火車離開阿勒泰時,強行塞過來滿滿一塑膠袋食物,麵包、泡麵、水果應有盡有。
王濤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 126 團,18 年前他石河子大學畢業去到阿勒泰,成為了「祖國最偏遠地方的一個小的體育老師」,艱苦的行軍從此開始。「我一個外鄉人,要是不幹出點成績來,沒人瞧得起。」王濤如此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態。
在地區二中,他首先是一名體制內的體育老師,其次才是校隊主帥。兩重身份,意味著他必須拿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正常備課、帶課,正常寫教案。完成本職工作之後再利用課下、周末和節假日訓練隊伍,這麼些年下來,得到的報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曾經在阿勒泰註冊打球的西爾扎提告訴我,他在王濤老師身上「看到了對籃球的熱愛和堅持」。王濤剛到地區二中的時候,學校裡的一切都十分簡陋,連槓鈴都沒有。2006 年之前,學校沒有操場,只有一條 300 米的土跑道,「那塊地是翻漿地,凍土化了之後翻上來,地上全是泥漿,每年 5 月 20 號之前都用不成。」面對不利的客觀環境,王濤發明了不少「中用不中看」的土辦法:沒有槓鈴,他從廢品站買回兩個拖拉機輪轂,自己造;沒有室內體育館,他就讓學生們在教學樓裡跑上跑下:沒有訓練用的皮筋,就用衣服替代,綁著人拉著跑;學生們跑水泥地跑得髕骨疼,他就去買牛骨給大家熬湯,「大課間讓孩子們吃個大饅頭喝上一大碗骨頭湯,一個多月都好了!」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王濤把一批又一批的體育特長生送進了大學,其中就包括 2009 年畢業的,以自治區體育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的王海翔,他是阿勒泰第一個考上北體大的人。如今,王海翔又回到了地區二中,從王濤手裡接過了校隊主帥的接力棒,這是後話。王濤也曾想過離開,到更廣闊的世界裡去施展抱負。2006年,他短暫地出走,在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教體育、帶籃球隊,三個月後又被莫倫波「追」了回去,還帶回了 4 個從烏魯木齊一路追隨過去的學生。「跟著我吃了兩年半的苦,全都考入大學,兩個西安體育學院,一個新疆師範大學,一個石河子大學。」王濤說。那段時間,王濤還沒有成家,住在學校分配的安置房裡。幾個烏魯木齊孩子的營養問題是他的一塊心病,離家800公裡,又「吃不上好一點的飯菜」,王濤只能逼著自己下廚給他們操辦營養餐——倒是把廚藝給歷練出來了。每逢周末,他會買兩隻大公雞「做滿滿一大鍋」,幾個孩子吃得只剩雞骨頭。有一次他煮了一大鍋風乾牛肉,幾個孩子實在吃不動了,面面相覷,最終還是被他逼著全部吃進了肚子裡。
「過去這麼多年了,每次去烏市或者路過,他們都會開著他們的酷路澤、奔馳接我送我招待 我。他們從來都認為阿勒泰是他們的第二故鄉,每個暑假都會帶上老婆孩子過來看我。」王濤說。「跟我三年,你說孩子考不上大學我怎麼跟他們的爸媽交代啊?所以我必須傾盡全力。」王濤說。每送走一屆學生,他都會失落一個多月,直到新一屆的學生進來之前,這種失落都不會平復。
王濤帶隊,不光給隊員立規矩,也給自己立規矩,「帶隊訓練的時候我絕不喝水,你要說搬個板凳坐著?那也不可能。」儘管他腰背都是傷,左膝還經歷過後交叉韌帶重建、半月板摘除的手術,他也沒有給自己破過例。王濤左膝受傷是在 2009 年,手術後,他只在家躺了半個月就「復出」了,每天拄著拐杖被球員們攙扶著來到球場,照常帶領大家訓練。沒有誰是天生的好教練,更沒有誰窩在山溝溝裡就能成為好教練,王濤後來能力來源於他孜孜不倦的學習,他到處拜師學藝,學體能訓練、技戰術訓練、心理激勵的招招式式。西爾扎提還在新疆三隊時,有連續3年的寒暑假都跟著王濤,據他回憶,阿勒泰地區二中的訓練水平跟新疆三隊「差距不是很大」,因為「王濤教練老是去廣匯跟我們的教練請教、學習,他是特別願意虛心請教的那種人」。之所以在阿勒泰註冊,是因為平時在三隊沒什么正規比賽可打,在阿勒泰可以出戰全疆的中學生籃球賽。
王濤與恩師澤維科沃
長期在新疆男籃梯隊主抓青訓的老帥曹新,曾在 CBA 球隊擔任過主教練的克羅埃西亞人澤維科沃(後來加盟新疆男籃梯隊),中國臺灣高中豪門松山高中主帥黃萬隆.都是王濤汲取養分的對象。有那麼一段時間,他每到周末就乘火車到烏魯木齊觀摩曹新和澤維科沃的訓練課,澤維科沃後來稱讚他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喜歡學習的年輕教練」。
就這樣,王濤逐漸練出了識人的本事,也總結出了一套適合啟蒙階段球員的訓練、比賽之道。王海翔總結王濤的帶隊之道:「我們就練 『快、準、狠』,這是根據高中生比賽的特點來的,在高中生比賽中,60%以上是轉換進攻。我們要求每個隊員得勝任兩個位置,掌握幾套戰術,擅長防守反擊,講究攻防效率。」這不禁讓人想起阿不都沙拉木成名之前,空手走位、攻防轉換、兇狠的拼搶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寶,不知道與高中時接受的啟蒙教育有沒有必然的關聯。阿不都沙拉木是阿勒泰地區二中的驕傲,是王濤教練生涯中最得意的弟子,當初他在野球場上發現阿不都沙拉木的時候,後者還只是一塊未經任何雕琢的璞玉。
那時,阿不都沙拉木還是一名九年級學生,籃球基本是零基礎。王濤在院子裡轉悠的時候偶然發現,這個孩子不僅身高臂展出眾,而且跑位極為出色,「有人從上線突破,他從底線做接應,他掌握的時機特別好。這個時機,沒有一定的頭腦是擺脫不掉防守人的,去早了,人家防守就到了,去晚了,球到了人沒到。」在王濤看來,對時機的把握是一種天賦,是球商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個多學期之後,阿不都沙拉木憑藉優異的文化課成績考 進了這所當地最好的高中,正式開啟了專業的籃球道路。在地區二中,阿不都沙拉木得到了心理、身體、品質上的多重淬鍊,愈發成熟起來。
「我一直告訴他,不要懼怕任何人,兩米的你不要去膽(方言,意思是害怕)他!」王濤情緒突然激動起來,目露「兇光」,「你根本不可能認慫,我的球員,在場上永遠是哨子不響就勇往直前。拼籃板球,一個人拼不過就兩個人搶,兩個人拼不過就三個人搶,不要害怕,不要被那些又喊又叫的陣勢嚇住。不要管他,你上你的籃,肘子支起來,膝蓋抬起來。你遇到澳洲球員,他又狠,你不把肘子架他臉上,他不就把你給放倒了?」
除了抓籃球,王濤還抓學業,即便是阿不都沙拉木也不能例外,哪怕是他到新疆廣匯青年隊試訓的時候,王濤也沒忘記囑咐他帶上作業。「打籃球不一定要特別高大,身體素質也不一定要多好,它是一項非常需要動腦的運動,文化成績越好,進步的空間就越大。如果你成績不好,當你通過體育鍛鍊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再想上一個臺階會非常的難。」
有時候,王濤看著電視上的阿不都沙拉木使出「後仰跳投」的絕技,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那不就是我當初教他的動作嗎?現在他還在用的很多面框、左側,背身、後轉身、投籃、 跳步的動作是我手把手教的。」「我能帶出沙拉木、西爾扎提和艾孜麥提這樣的隊員,說句玩笑話,上輩子修的什麼福啊, 走了狗屎運了。「王濤說罷又話鋒一轉,「但是如果我不堅持這18年,也不可能帶出來這樣的球員。」走出兩名職業球員,連續6年在全地區籃球賽中問鼎,2015-2017年連續三年打進全疆前三, 這是阿勒泰地區二中男籃的成績單。但王濤沒有滿足於眼下的成績,相反,他還將「觸手」伸向了梯隊建設——這是不少國外高水平高中採取的方法,目的是為一線隊儲備更多後備人才。
西爾扎提(後排左二)和艾孜麥提(後排右一)也曾在王濤隊中
其實,他的梯隊建設從2012年就開始了。之所以必須搞梯隊,是因為地區二中沒有初中部,如果不搞梯隊,王濤所能掌握到的就只有高一到高三年齡段的孩子,有時候他挺無奈,「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沒有人給我培養梯隊。」沒有梯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球員們開蒙太晚— —阿不都沙拉木和阿爾達格爾都是上了高中之後才開始接觸正規的籃球訓練,如果早點接受正規、系統的訓練,成就或許會比現在還高。他既是球探、又是梯隊教練還是一線隊教練,隨著工作深入開展,他越發感到分身乏術。更令他感到棘手的是,他現在現在不僅是體育老師、校隊教練,還兼著體音美、心理教研組組長,教學工作、行政工作均勞形勞心。在家庭當中,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每天帶完訓練還得燒火做飯、輔導作業。他越發感覺到有限的精力不足以支撐起自己的雄心壯志。「家裡我可以拋棄,可以放開,但是外圍怎麼辦,外圍這些關係你不去維護嗎,文體局、教育局你不去跑嗎?領導你不去談嗎?家訪你不去嗎?(沒有教練組)根本不可能了。要想把隊伍一直做下去、做強,必須有教練組,現在不是一個人打拼的時候,你不是三頭六臂啊。」 王濤說。於是就把得意門生王海翔從內地勸了回來,由後者主抓一線隊,而他本人則主抓梯隊建設。
王海翔指導隊員訓練
王海翔接過了師父的衣缽,也過上了無償加班帶隊的生活,放學後、周末、節假日,他每月能拿到手裡的補助不過區區300元而已。即便如此,王濤還是經常教育他要「牢騷少一點,少說多做」。嘴上這麼說著,他心裡卻清楚得很,自己虧欠這個年輕人太多了,「我是總讓馬跑啊跑啊,卻不給草吃啊。」他們的訓練營收費不高,平均一小時學費15元,而要知道,阿勒泰的物價跟烏魯木齊相差無幾。家庭條件特別差的(比如低保戶)不收費,重點培養的好苗子不收費。
如今,不僅是阿勒泰,甚至連外地的有天賦的孩子也慕名而來。有個奎屯的孩子,暑假裡跟著王濤練了一個月,開了學之後天天念叨著要回來,父母拗不過他,只能輾轉560公裡,每個周末搭通宵火車到阿勒泰練球。這個孩子不到14歲,身高1米88, 體型和腦型都讓王濤回憶起小時候的阿不都沙拉木,他想:孩子家庭條件一般,來回跑著不 是個事。於是便四處走動,促成了這個孩子的轉學,吃住跟球隊在一起,上學在附近的一所初中。這樣一來,減輕了他父母不少的壓力。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阿不都沙拉木,但在阿勒泰,在阿勒泰地區二中,熱愛籃球的孩子們與阿不都沙拉木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