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前不久,有三個男人拖著一棟「房子」跑遍韓國的每個角落,從一望無際的大海到滿眼綠色的森林,路過的所有自然景觀,都自然而然的成為他們的庭院。
什麼?拖著一棟房子?
你沒看錯,這正是房君最近在追的一部綜藝《帶輪子的家》,豆瓣評分高達8.5。
廚房、客廳、衛生間、鬆軟的床,打開天窗就能看見星辰大海,打開門就能望到無敵海景。
不僅如此,房間裡還有備用水箱、電池時刻救急,保證日常所需。
這樣的房子,並非突發奇想,它在國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的生活起居體驗,也被稱作「Tiny House」。
那麼它與房車有什麼不同?
房車通常給人的感覺是旅行供給站,而多變的Tiny House是帶著家一起去旅行,任何美景都能成為自家前院,疲憊是轉身又是溫暖且熟悉的家。
這三個男人拖著Tiny House,隱於自然,邀請三五好友,一日三餐,把酒言歡,享受慢悠悠的節奏。
你以為接下來會出現歲月靜好的場景?錯了,他們把日子過得一地雞毛,但很好笑,也讓人心生羨慕。
01
帶輪子的一家三口
把原本美好的生活變成一地雞毛
喏,就是這三人。
大哥成東日,他是「請回答」系列裡雷打不動的成爸爸,也是家長本長。
每天操心行程規劃,邀請各種朋友來玩。
安排人手,分工合作,偶爾也會親自下廚,給大家露一手。
二哥金熙元,電影裡的反派角色,綜藝裡的「醜朋」擔當,曾出演過《來自星星的你》自帶笑點的樸警官。
看起來人高馬大,氣場十足,卻在大哥的威懾力下淪為「工具人」,是司機、跑腿的,洗碗工......
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卻格外有喜感。
最後就是顏值擔當,年紀最小的弟弟,呂珍九。
童星出身,《德魯納酒店》的經理具燦星,還曾在劇中和成爸爸演過父子。
不像角色中那麼精明能幹,生活中的他迷迷糊糊的。
第一次做飯就翻車了,從網上學習湯料理,熬了兩個小時,最後嘗嘗味道不對。
為了挽回這鍋湯,呂珍九胡亂操作一波,胡椒、羅勒葉,只要是手邊的調味料全部往裡放,最後搞成一頓黑暗料理。
還有他精心準備的甜米露,忘了放冰箱裡,打開行李後不僅漏了,還因為天氣原因熱餿了。
而節目組更是卯足了勁,還邀請到了《請回答1988》的原班人馬。
一位是成爸爸的女兒德善,李惠利,另一位是成家的老鄰居,羅美蘭。
她們的到來,就像回到了自己家裡,沒有半點架子。
李惠利直接躺著化妝,翹著二郎腿,哼著小曲,這畫面讓很多網友直呼這不就是我嗎?
不僅如此,她還大口吃飯,嘰嘰喳喳的,無時無刻都在大聲呼喊東日為「爸爸」,接受來自爸爸的各種投喂。
在玩遊戲的時候,她就像是個孩子,因為輸贏還漲紅了臉。
相反,露營達人羅美蘭,在到達帶輪子的家那刻起,就燃起了「豹子女士」的氣勢。
哥哥們在買菜做飯,她就開始布置場地。
搭帳篷、擺桌椅,還自帶烤肉工具,展示廚藝。
房君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三口正圍著爐灶,羅美蘭和惠利等不及了,乾脆偷偷煮起了泡麵。
趁三人不注意的時候順利拿灶取鍋,一氣呵成,等到吃的時候,還要做出一副正在欣賞海景的悠哉模樣。
這樣調皮搗蛋的小心思,像極了小時候父母做飯時偷吃零食的我們。
當最後真相揭開時,隨之而來的是一家人的一頓爆笑。
當然,這世上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是毫無煩惱的,他們也不例外。
比如忘記關燈,家裡成了蚊子窩,幾個人看著這密密麻麻的場面,都一臉懵。
還有他們正在吃著烤肉唱著歌,突然發現洗手間正在漏水,地板都淹了。
有時,一不注意,房子排水管脫落,洗菜水直接從房子下面漏出來了。
煎肉餅想撒點胡椒粉,呂珍九不小心倒了半瓶,瞬間,滿屋子都是嗆人的胡椒味,一邊咳嗽一邊奪門而逃。
在煙火氣的慢節奏生活中,生活本真的東西也慢慢顯露出來,就像網友評論時說道:「一瞬間,想把所有美好的詞語送給這小小的家」。
沒有撕X,沒有尬演,也沒有博人眼球的狗血劇情,只是一家三口開著車拖著一棟房子,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停下,招待朋友、買菜做飯、聊天調侃,這些生活瑣事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02
帶輪子、可移動的15㎡家
僅花11W
當然,這部綜藝除了三個自帶笑點的男人和一地雞毛的日常瑣碎外,最大的看點就是這棟帶輪子的、可移動的家。
這個小木屋層高4米,寬2.4米,屋內面積不足15㎡,有蓄電蓄水的位置。
如果跑到荒無人煙的地方也不怕,衛生間邊上有個160L水箱,接一次水能堅持3天左右。
桌板下方有排隱藏的櫃體,專門存放電池。
小房子的底部裝了好幾個輪子,一家三口無需打包就能拖走全部家當,看膩了此處風景,就換個地方。
雖然屋子的外觀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室內的設計和布局卻十分精巧!有很多地方值得loft小戶型借鑑。
門窗框、天花板、牆壁和柜子全用了白色,地板、桌面則用木板打造,整個屋子讓人感覺更加統一。
兩面牆都有窗戶,門也是採用玻璃推拉式的,採光非常好,躺在舒服的沙發,就能看到外面的風景。
一進門的這組白色沙發可以變成一張床,白天是休閒場所,晚上將底部柜子拉出,鋪上墊子就是一張床,很寬敞舒適。
二層也有兩張床,頭頂上各有一個天窗,打開就可以欣賞到星辰大海。
也因為有窗戶和大面積的留白,給睡覺區域賦予自然的呼吸感,而且不顯的擁擠。
平時白天都會用一個白色軟簾做遮擋,與整體風格保持統一,看上去不突兀。
接下來,就是餐廚一體化空間,東西非常齊全,最上面是一排吊櫃,增加了收納空間,杯子、還有一些不經常用的廚房用品會放在裡面。
有意思的是,吊柜上有一排調料展架,輕鬆一擰就能拿下來,方便又節省空間。
櫥櫃右側放著熱水壺和日常的雜物,下面有個小小的嵌入式烤箱,一家三口完全夠用。
灶臺下是抽屜,收納筷子勺子。
這裡還有個細節,一般房車為了方便,都會準備冰冷塑料碗筷,而這個家裡,用的都是有分量的瓷碗瓷碟。
櫥櫃對面是伸縮桌板,打開它就成為一個萬能吧檯,可以放置物品,也能當作餐桌、操作臺,不用時收起來,非常實用。
最後是不到2㎡的衛生間,馬桶、轉角置物架、花灑、洗手池,小地方塞下不少東西了。
設計以白色作為空間主調,搭配一面大鏡子,視覺上更寬敞清爽。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到15㎡的家,想要的功能一樣也不少,效果也是超乎想像。
最讓人驚訝的裝修總費用,只需要11W人民幣。
很多人看完都表示羨慕,也有人覺得不切實際,Tiny House是需要相關部門的登記才能上路,美國更是處於灰色地帶,既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對這類房屋留出土地。
雖然這種生活理念在國外很受歡迎,卻不符合多數人對家的定義:家要有地基,要固定在一個地方......
的確,我們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但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居住空間在不斷壓縮,比如在香港、東京,家變成一個個小格子,幾十平米,甚至幾平米。
面積小了,家如何才能像家呢?
03
「帶輪子的家」值得借鑑的擴容術
這也是房君介紹這部綜藝的原因,15㎡,很小的空間,住下5口人,卻幾乎沒有擁擠感,這恰恰是小戶型需要解決的痛點。
擁擠、狹小、採光差,小戶型面臨的種種缺憾,其實都能在這個「帶輪子的家」找到借鑑模板。
1、整體色調和光線
這個不到15㎡小木屋,看上去絲毫不覺得壓抑,反而寬敞明亮,因為大面積的留白和採光,有擴大空間的效果。
對於小戶型來說,面積小,朝向不佳,窗戶小,昏暗的房間會顯得更加侷促。
所以我們要從色彩上下功夫,可採用白色,米色作為背景色,裝飾品點綴內部空間,不過儘量不要超過3種顏色,以免造成擁擠雜亂感。
也可以像前兩天房君介紹的32㎡設計師的家一樣,採用大面積金屬和玻璃元素,空間看上去更加寬敞明亮,僅適用於氣溫高的城市,不然會感到冰冷。
還有就是採光,自然光的進入能使空間通透明亮。
如果窗戶不大,可以移開窗戶周圍的家具,避免雜物或花草佔據光線,同時儘量拉開窗簾,迎接更多的陽光。
巧用鏡子增加採光也是不錯的辦法,將鏡子懸掛在正對窗戶的牆上,反射的光線還能增加採光,絲毫不顯擁擠。
同時在選擇窗簾時,越輕薄越好,比如小木屋衛生間的百葉窗既不佔地,也能烘託氛圍,讓空間更加整潔。
2、可伸縮、摺疊家具
變形家具永遠是讓小戶型具備多元化功能的利器。
比如小木屋這個沙發床,可以根據居住需求,隨意變化,可坐可躺,靈活便利。
藏在牆裡的床——墨菲床,白天能把床翻到牆上,不佔空間,晚上拉出來能睡覺,讓整體看上去更美觀。
很少開火的小戶型,還可以考慮摺疊餐桌,平常非常小,滿足倆人就餐完全沒問題,偶爾來些親朋好友吃個飯,也能把桌面撐開來使用,簡單方便。
除了可伸縮的家具外,玻璃摺疊門也是小戶型的首選。
前不久房君分享過小朋友錢的老房改造,為了增加客廳採光、擴大臥室面積,牆面用玻璃摺疊門替代,美觀又實用。
隔斷的四扇窗可以全部展開,完全不阻礙南北通透的格局。
3、關於收納
還有老生常談的收納,也是小戶型的重中之重。
小木屋櫥柜上的調料展示架,讓房君印象最深,拿取方便,還能解放臺面空間,增加下廚的效率。
當然,還有掛杆,磁吸掛鈎,可以收納下廚工具,給抽屜或櫥櫃騰出一些空間。
同樣廚房中很多小物件,比如抹布、餐墊,可以用帶掛鈎的夾子懸掛起來,更容易找到。
說到衛生間的收納,小木屋的轉角置物架,將雞肋角落充分利用,放些衛浴用品,不佔地還很實用。
也可以把它搬到客廳,擺放一些書本,再放盆綠植,收納兼美觀於一體,成為空間最美的裝飾。
以上都是收納小件物品,如果說真正能拯救小戶型的收納神器,榻榻米算是一個。
很多人都會將榻榻米放在較小的房間裡,可以兼具休閒室、客房、書房功能。
同時還擁有更多的儲物空間,床墊下方通常可以做成抽屜和置物格,可以放一些過季的衣物和床品,超大的容量堪比2個衣櫃。
很多人都說,十幾平米的小戶型住的太憋屈,但其實,只要你用心去經營,再小的面積也能帶給你幸福感。
正如大哥成東日所說的:「家,不管多大多小,只要聚在一起,就自然有溫暖。」
生活裡缺的,並非抓不住的、流逝的時間,而是願意慢下來,與自己、與家人相處。
這,才是我們最嚮往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