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導航:因為聯考在即,所以現在每發一篇文章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生怕為大家錯過什麼了。或是把大家原本作畫思路帶偏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初次看到我文章的同時,能把我前面發的文章的翻一下,因為我不想前面的心血大家像翻書一樣,翻過去就翻過去了,我認為這對大家,對我們都是一種損失,一種浪費;我更希望,還沒關注我的朋友抓緊關注一下我,這樣大家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學習到有營養的繪畫知識和第一時間了解到各大美院的招生情況。(前面文章要略,素描類:素描靜物17種畫法合集,素描五官畫法,素描三大面五大調子,素描襯布,素描罐子,瓶子盤子畫法,素描人物頭像,素描常見靜物分析,素描空間塑造;速寫類:速寫人物站姿畫法,速寫人物動態線,速寫之虛實,疏密,長短,曲直;色彩類:色彩關係,色彩知識,色彩造型表現,色彩你構圖,九大美院專業設計詳解等,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發現,我發的文章都是關於某一處的特別分析和作畫步驟,比如頭像,酒瓶,耳朵等,其實,大家只要能認真看完每一篇文章,不管是在校的美術生還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愛好者,我想現在都應該進步很大。那麼今天我們我就來看看手部到底該如何才能真正地畫好。
一:手部結構。手部結構包括腕、掌、指三部分,刻畫時要注意先整體分大塊面,再細分各塊面。手掌具有整體的厚度,各手指之間有著規律的比例關係。
二:手部骨骼。手部的骨骼結構由腕骨、掌骨和指骨組成。腕骨構成整個手腕的結構,由八塊小骨組成,橢圓形結構,位於手掌和前臂之間,是連接手掌和前臂的關鍵轉折部位。這個部位在繪畫過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在繪畫時要認真研究和了解手腕的結構。
掌骨由五根小骨組成,成放射形狀從腕骨處連接,前端連接著指骨。手的背側因前臂肌肉的肌腱通過腕部伸向各個手指,因此手臂屈伸時,肌腱顯露得非常明顯,繪畫時可以畫出一些筋絡,使得手部更加自然生動。
三:手部肌肉。手部的肌肉連動手腕、手掌、手指,使手部可以靈活運動。比較重要的幾塊肌肉為:掌短肌、小指側肌、橈側腕長伸肌、指間肌、手指伸肌腱等。
四:手部比例。正面:手掌佔整個手部長度的3/5,成正方形;四指佔2/5,且每根手指中的三段指骨比例都是相等的;拇指居手掌的中段和食指第一節的中段部位,且兩段指骨比例相等。
背面:手掌與四指的比例是相等的,四指中每根手指的第一節的比例與第二,第三節的比例總和是相等的,第二節與第三節也是相等的;拇指比例位置基本不變。
五:手部表現。在表現的時候先把它看作一個個整體,手掌就像個四方的方塊,不能活動,有五根掌骨,成發射狀;大拇指像個鉤子,活動範圍最大,要特別控制,有兩根指骨;四指像四根並排在一起有一定弧度,能彎曲活動的線,每根手指有三根指骨。
對人物手部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從整體上認識手部的形態變化。要想獲得準確的形象,就必須對手部各部位的比例關係有正確的認識,時刻從手部的整體結構出發。強調局部時,要用參考線來衡量手部各關節之間的距離。在確定手的角度時,要用參考線正確地把握傾斜角度。
六:作畫步驟。
1、概括出手的形態,將手指與手掌的分界線找出。
2、分出四個手指,並粗略的找出骨點位置。
3、具體描繪出四個手指, 注意虛實關係,畫好骨點和手指關節點。
要知道,手部與頭部一樣是一張優秀人物速寫的基礎。考試中,畫出一雙形體結構準確生動的手,是為你考卷加分的最佳途徑之一,對於手部,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本文完!再次感謝大家耐心的看完本篇文章。所有的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僅憑一篇文章就可以一下子學會。所以,大家還是要多看,多學習,多交流,多練習。如果大家覺得文章好的話,也可以幫忙轉發,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會後悔!
溫馨提示:本文整理自藝術升,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