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跌至7萬多的藍鳥,為什麼月銷不及軒逸零頭?

2020-12-18 燕趙女司機

同樣是日產旗下的A級轎車,軒逸的單月銷量動轍三四萬,2019年累計終端銷量達到465715輛,在今年3月份依然達到了23937輛,撐起了品牌的半邊天,而藍鳥呢?對比之下,猶為慘澹,3月銷量僅為1629輛,不及軒逸零頭。

日產藍鳥採用日產軒逸同平臺,所以兩款車在製造標準,以及整車的工藝方面,均是有著高度的一致性。毫不誇張地說, 藍鳥是日產軒逸的換殼車型,品質一樣的可靠。但是和日產軒逸的暢銷相比,藍鳥可謂是十分慘澹的存在。

現如今,9.59-14.39萬的日產藍鳥也只能靠降價來維持銷量,從車主之家的報價來看,多地終端優惠在2萬左右,參考最低價,入門版車型僅7萬出頭。為何同樣是日產出身,而且在綜合素質以及產品力方面均十分出色的藍鳥,難以在銷量方面得到突破呢?

有人說藍鳥的銷量之所以差,很大原因在於設計太過於前衛,或許確實如此。藍鳥的造型設計脫胎於日產的家族式V臉,只不過藍鳥的這個V型鍍鉻條格外的粗壯,顯得尤為激進,格柵部分又比常規的要更加瘦一些,配合上兩側 稜角分明角度上揚的頭燈,使得藍鳥的正臉看起來比較凌厲。

由於藍鳥主要針對年輕消費市場,為了突出「誠意」,車身側面並沒有採用普通三廂轎車造型,其有點溜背風格的造型,加之頗有「特色」的C柱造型,極具辨識度的同時也不乏爭議,喜歡的人對這種設計頗為認可,不喜歡的人則認為是一大「敗筆」。車尾部分,尾燈造型也有點小氣,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不少網友評論稱:「尾巴醜出了新高度」、「一開始還覺得挺好看的,看多幾次發現真的挺醜的,特別是側邊車身好醜」、「藍鳥一直比不過軒逸,原因就是外觀」等。或許藍鳥也只是日產的一個試驗品,如今日產已經全面走向運動化,至少在新天籟、新軒逸都是如此,但是在後兩款車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設計愈加協調也愈加成熟。

內飾部分跟外觀一樣,風格同樣比較偏運動化,中控臺使用了不規則設計,微微向駕駛座傾斜的中控臺也更方便駕駛員操作,紅黑的搭配進一步提升了運動氣質。不過在材質上面,車內塑料感比較強,關不太顯檔次。中控臺上,從中高配開始才配上了7英寸的顯示屏,同時所有的多媒體調控都在上面,其實並沒有太多特色,也沒什麼好說的。

配置方面,入門版本只有雙氣囊,全系車型都沒有前後駐車雷達,只有次頂配和頂配才有倒車影像,手動版的兩款車型都沒有配備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自動款要在中配以上車型才有配置。入門版本車型輪轂材質還是鋼的,塑料方向盤和織物座椅,以及單色行車電腦顯示屏,全系滷素大燈,入門版本車型還沒有霧燈……配置不豐富,自然談不上便捷舒適。

空間方面,4683*1780*1465mm的車身長寬高,以及2700mm的軸距,在緊湊型轎車細分領域也是符合主流的表現。但是為了給前衛的造型讓路,導致日產藍鳥的車內空間受到擠壓,使得其空間得不到很好的優化。尤其是後排空間,更是比較雞肋。對於非常在乎車內空間的中國消費者而言,這點很難接受。作為一款家用車的話,確實不如軒逸那麼實用舒適。

動力方面,藍鳥全係為一臺1.6L發動機,也就是軒逸的那臺,動力還是夠用的,畢竟其車重只有1.2噸左右。自動擋匹配的是CVT變速器。運動不足、平順有餘。整套動力系統更偏向於家用,跟運動化完全沾不上邊。底盤方面也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而諸如思域、昂克賽拉、凌渡等運動化車型,都採用的是多連杆獨立後懸。如果說年輕人是主要目標群體,那麼"藍鳥"的三大件就太不走心了。

眾所周知,日系車有個優點,那就是相對穩定。都說「開不爛的豐田車,玩不壞的本田發動機」。從穩定性來看,東風日產旗下多款車型也算是經久耐用,不過藍鳥卻並非如此。

據全國眾多藍鳥車主反映:藍鳥在行駛過程中底盤異響非常嚴重。行駛過程中總會有莫名其妙的響聲,不知道是裝配水平低下,還是故障產生的前兆。另外,藍鳥的胎噪、風噪也比較大。雖然它們都不會直接影響到行駛安全,但卻會著實影響到行駛品質。

綜合來看,雖然終端價格不高,但是其「個性」的造型設計讓不少人「唾棄」,加之日產歷來的大空間優勢沒有得到繼承發揮,同時配置表現也較差勁,動力還是以家用代步為主,跟它的定位明顯不符。綜合產品力很一般,而同價位下,如果要追求家用、經濟性,其實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更傾向於同門的軒逸。

相關焦點

  • 為相貌所累的日產名車,銷量不及小弟軒逸零頭,新藍鳥路在何方?
    80至90年代,尼桑藍鳥Bluebird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銷售,那時的它也算得上日系豪車,老闆級的座駕。空間方面,藍鳥LANNIA由於C柱奇怪的造型導致後排頭部空間非常有限,而且後排腿部空間也跟軒逸有一定的差距,雖然它的後排地板沒有太大凸起,但中間座位照樣坐得不舒服,因為前排中央扶手箱過於靠後了,已經嚴重侵佔了後排中央位置的空間,另外後排座椅比較平直,包裹性也不太強,坐得時間稍長會感到疲憊。
  • 出自同門的兩款日系家轎,藍鳥和型軒逸銷量為什麼差了24倍之多?
    作為東風日產實打實的銷量主力軍,自1959年誕生至今已經更迭到第十四代車型的日產軒逸,是緊湊型家轎市場領域的「爆款車型」。 今年上半年,軒逸系列車型的銷量超過了20萬輛,在6月份的銷量為53761輛,市場表現相當亮眼。
  • 藍鳥已經跌至「冰點」,但為啥還是遭人嫌棄!
    藍鳥已經跌至「冰點」,但為啥還是遭人嫌棄!在從以前的溫和轉向徹底的運動設計之後,新一代的軒逸並沒有失去它的市場份額,它的銷售業績仍然相當出色,前三個月的總銷售額甚至在整個汽車列表中排名第一。然而,比軒逸走得更早的藍鳥卻不同。
  • 都是日產兄弟,為何軒逸能火,藍鳥卻只賣出181臺
    日產軒逸為何這麼火,長期霸佔著緊湊型級別的榜一,更是以月銷量5萬臺的成績碾壓各路對手。 不知道是諷刺還是什麼原因,軒逸的同門兄弟藍鳥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銷量不僅慘澹,更無法理解的是月銷售181臺,別說是軒逸的銷量零頭了,說藍鳥是日產車我都有點懷疑了。
  • 2021款東風日產藍鳥上市,這款軒逸的兄弟車型離退市一步之遙
    曾經,擁有一臺藍鳥轎車,是中產階層人士的標配。不過,隨著日產的發展,藍鳥的定位也發生了改變。9月28日,2021款東風日產藍鳥正式上市,新車由上款車型的5款配置縮減至2款配置,售價分別為12.59萬元和13.39萬元。作為年度改款車型,新車在外形方面相比現款並無什麼改變,依然是非常前衛的造型設計。家族化的V-Motion前臉辨識感十足,狹長的大燈組進一步增加了犀利感。
  • 軒逸:你買的不是軒逸?而是一臺「帶來幸福的藍鳥」
    當然了,東風日產的車型軒逸談不上是「萬世之作」,但是作為「經典」來說,它更像是「最具代表性」、「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作品」。今年7月份,十四代軒逸正式上市,帶給筆者的感覺不僅僅是驚豔,感覺它更像是那一臺「帶來幸福的藍鳥」。第一次和軒逸發生交集的那一天,是筆者女朋友的生日。下著大暴雨,正準備披上雨衣開著家裡那臺老「嘉陵」去找她的時候,一臺奇怪顏色的日產車停下來了。
  • 降到8萬的藍鳥,還是在被人嫌棄?
    (注意:Bluebird和現在的軒逸才是"一脈相承"。)2016年,東風日產全新藍鳥問世,但LANNIA新藍鳥與Bluebird是兩個概念。至於東風日產為什麼要重啟藍鳥這個品牌,無非是"Bluebird藍鳥"在中國消費者群體中有地位、有情懷,東風日產想利用地位、情懷來加強他們對"LANNIA新藍鳥"的認識,從而增加銷量。
  • 軒逸太貴了,退而求次入手日產藍鳥,朋友們這價格我買貴了嗎?
    由於預算有限,無奈之下只能去看經典軒逸,經典軒逸其實也不錯,只不過外觀內飾稍微醜了一點,看上去廉價一些。看經典軒逸的時候順便問了一下旁邊的藍鳥,銷售給我的答案挺讓我意外的,說是現在藍鳥和經典軒逸的價格基本上持平,追求性價比的話,推薦我們也可以考慮藍鳥。
  • 當初被寄予厚望的藍鳥,為何成了日產最失敗的車型?
    藍鳥這款轎車,在推出之時就被日產寄予了厚望,無論是新穎設計和還是藍鳥這個名字本身,不過2016推出的新藍鳥卻把路子徹底走歪,慘澹的銷量不到軒逸的零頭,11月份甚至只有181臺的數據,說它是日產旗下最失敗的車型一點也不為過,儘管如此日產還是以年為頻率給藍鳥更新,捨不得停產。
  • 還要啥軒逸!2020款日產藍鳥上市,油耗5.3L,配沙發座椅
    在國內緊湊級轎車市場中,日產軒逸憑藉優秀的燃油經濟性和舒適的乘坐體驗一直佔據著同級新車銷量的頭幾把交易。然而它的同門兄弟日產藍鳥的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上市多年銷量卻一直不溫不火,與軒逸的銷量有著巨大的差距。
  • 從藍鳥到第14代軒逸,為何銷量一直居高不下?
    提到軒逸,眾所周知了吧。作為家用熱銷車型,銷量一直居高不下,但是關於軒逸的發展歷史,又有多少人了解呢?軒逸一共有14代,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軒逸的發展歷史。說起軒逸的歷史,首先不得不提軒逸的前世——藍鳥!
  • 同樣主打省油,顏值更高的伊蘭特和「銷冠」軒逸,選哪個?
    翻看11月國內轎車銷量榜單,排在榜首的日產軒逸特別搶眼,不是因為排名(因為軒逸長期佔據銷冠的位置),而是單月6萬多臺的驚人銷量成績,比排在第二的新朗逸(46664臺)還多出近2萬臺。有人說,軒逸的成功,在於省油和舒適,單就省油來看,同級還有其它選擇,比如豐田卡羅拉,還有今天我們要聊到的現代伊蘭特。
  • 月銷2萬+,車長近5m跌至14萬越罵越火!
    但夢想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對於大多數成家立業的男人而言,買車並不完全是為了自己,而更多的是為了家人,因此買車首先會考慮這臺車是否符合家用,所以空間、舒適性、安全性以及性價比也成為了買車時首先考慮的四大條件,然而縱觀整個汽車市場,雖然車多但是符合這四大條件的車並不多。
  • 東風日產藍鳥上市 售價10.59-14.39萬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10月26日,東風日產藍鳥正式北京正式上市。造型前衛的藍鳥搭載與軒逸同款的1.6L自吸發動機,共推5款車型。根據發布會現場最新公布的消息,東風日產藍鳥售價區間為10.59-14.39萬。新車售價相比此前公布的預售價更低,目前來看性價比不錯。
  • 月銷3輛仍在堅持!完勝A4故障幾乎為0,從28萬跌至21萬,還是無人識
    導讀:這款車月銷3輛仍在堅持!完勝奧迪A4、寶馬3系,故障幾乎為0,從28萬跌至21萬,還是無人識!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三年前,廣汽謳歌旗下的謳歌TLX-L上市,2.4L 暢享版最低配車型指導價格為27.98萬,2.4L 鑽享版頂配車型指導價格為37.98萬。謳歌TLX-L不僅實現了國產,而且專門為國內市場消費者進行了加長,但是銷量卻不盡人意。
  • 12月汽車銷量,軒逸再破6萬,皓影躋身榜單前三成最大黑馬
    千呼萬喚,12月的汽車銷量終於出爐了,在此前乘聯會已經預估過,12月的零售銷量在231萬輛左右,從實際銷量來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確銷量達到了228.8萬輛,年底繼續了這股購車熱潮,對各大車企來說也算是平穩收官。
  • 2020款日產藍鳥完成改款,面向市場,起售價9.59萬
    很多人還不信,但一說車名,大家可能都明白過來了,這款車型就是日產的藍鳥車型,是不是很個性?全新一代的2020款藍鳥車型,已經在去年11月份完成中期改款,上市銷售。全新的藍鳥車型,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這款新藍鳥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亦或者是油耗做得都相當的不錯,性價比非常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從5499跌至4399,蘋果A13+iOS14,月銷144萬臺排名第一
    在機構統計的《12月京東自營手機銷量排行榜》中,iPhone11以月銷144萬臺的成績,排名第一。 邁入2021年後,iPhone11在第三方平臺又迎來了降價,64GB版本已經從5499元跌至4399元。
  • 探店|東風日產軒逸等四款轎車 平均優惠2.2萬
    第14代軒逸是基於日產全球CMF平臺打造的首款緊湊型轎車,得益於平臺基因,其車身重心降低了17mm,採用至高1.5GPa超高強鋼安全車身,整車980MPa以上超高強鋼使用比例高達27.2%,同時採用多通道Zone Body區域車身結構,前懸架區域的U型半框結構改為全框副車架,後懸架關鍵零部件強度得到加強,轉向系統優化了主銷後傾拖距和助力曲線。
  • 11月的軒逸hold不住,銷量突破至6.5萬,銷量火爆的原因找到了!
    2020年11月,也是軒逸大展宏圖的一個月,在這個月,軒逸創造了奇蹟,單月銷量達到了6.5萬輛,可以說,一款車比其他品牌所有車型加起來還有多,撒歡了的軒逸惹不起,軒逸為什麼取得如此高的銷量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軒逸車輛質量優秀?超過其他所有的競爭車?「汽車概況FLY」認為,這不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