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科學家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講話內容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同時這對以少兒編程為代表的,致力於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教育從業者來說,無疑是非常振奮的消息。
隨著人工智慧浪潮快速席捲各行業,編程作為人工智慧的基礎,逐漸成為青少年適應未來高度智能化社會的必備技能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務院、教育部先後發布政策,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各地教育部門也積極響應,今年8月7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通告》,將在2020年秋季學期選擇部分中小學試點開設人工智慧課程;7月,浙江省發布消息,八年級新增Python內容,大數據、人工智慧、程序設計與算法按照教材規劃五六年級開始接觸。
與此同時,少兒編程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獲得了大量青少年和家長的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少兒編程教育機構核桃編程付費學員突破200萬,同比增長超過200%,成為付費學員規模最大的少兒編程教育機構。另據《新10後coder觀察報告》數據顯示,7-12歲的青少年群體是學習少兒編程的主力軍,20.77%的孩子在編程上投入的時間超過語文、數學、英語等K12學科培訓以及其他興趣培訓。
與其他學科相比,少兒編程教育具備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保障學習成果的同時兼顧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對青少年「好奇心」的引導和「科學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作為少兒編程行業的領導者,核桃編程基於青少年發散思維的規律,採用了劇情闖關式教學,課程中帶有生動有趣的科普劇情,建立了一套圍繞計算機科學素養、人工智慧素養相關的科普知識體系,同時開設闖關式、項目式、互動式課堂,讓青少年在生動有趣的遊戲闖關過程中掌握編程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不僅如此,核桃編程致力於以科技手段促進編程教育,憑藉首創的AI人機雙師教學模式,實現規模化因材施教,啟發中國孩子的學習力。核桃編程聯合創始人兼CTO王宇航表示:「核桃編程的終極目標是在中國普及編程教育,通過正向引導來讓中國廣大學生的學習力實現質的飛躍和提升。我們始終秉持『讓每個孩子愛學習、會學習,讓優質的教育觸手可及』的使命,希望通過創新的AI人機雙師教學模式,把好的教育形式推廣出去,讓每一位孩子熱愛學習並學有所得。」
值得關注的是,核桃編程學員不僅編程能力出眾,數學成績也十分優異,並在各大全國性活動當中取得驕人成績,其中在國內最具含金量的數學活動——2020華數之星青少年數學大會中,33名核桃編程學員在數學測試中斬獲金、銀、銅獎,佔報名學員的90%,並有兩支核桃編程戰隊入圍最終的全國總評活動。基於學員的優異成績和表現,核桃編程獲得由華數之星組委會頒發的「全國校外優秀數學教育百強機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