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海底,妙不可言!(我們的2020)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21-02-08 湘潭在線

開欄的話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些成就的背後,是腳踏實地、接續奮鬥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我們的2020」欄目,回望2020年的奮鬥足跡,展現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在努力拼搏中實現價值、奉獻社會的精神風採,解碼中國奇蹟的力量所在。

下潛,下潛!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下午5點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高工張偉兜頭被潑了桶冷水——這是載人深潛團隊的傳統慶祝儀式,祝賀海試隊員突破自己的紀錄。作為「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主駕,張偉說:「這輩子都難忘那份痛快。」

這不僅是個人的新紀錄,也是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8天後,「奮鬥者」號完成海試勝利返航。一個多月中,它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馬裡亞納海溝,人稱「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萬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張偉說,第一次抵達萬米深海,巨大的巖石,陡峭的懸崖,長著觸角的海參,外形奇特的鉤蝦,像花朵一樣的白色海綿,還有連生物學家都很難辨別的蝴蝶狀新物種,眼前的場景令人震撼!

5000米、7000米、8000米深度每天下潛,9000米深度隔天下潛,萬米深度隔兩天下潛,「奮鬥者」號的節奏控制得很穩,許多設備保持著零故障紀錄。「奮鬥者」號總建造師、中國船舶七〇二所高工劉帥介紹,這主要緣於潛水器2020年年初就進行了陸上聯調和水池測試,前者發現並解決了40多項問題,後者排除問題20多類。

但水池測試無法模擬深度等真實環境,海試也並非一帆風順。

就在航行途中,「探索一號」母船遭遇兩個颱風、多個低氣壓,用於海底通信的吊陣被打壞。一到馬裡亞納,隊員們就緊急維修吊陣,隨即開展第一次下潛。

生物抓取、開展原位實驗、完成布放回收……這一系列科考作業都離不開靈敏的機械手,可低溫高壓極端環境下,機械手有時無法靈活開合。團隊及時「對症治療」,後幾次海試中,機械手成功抓取大批沉積物、巖石和海底生物樣品,為深淵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奮鬥者」號每次下潛海底作業時間長達6個小時,作業效率大為提升,這得益於潛水器的「快上快下」——下潛和上浮均在3個小時左右。張偉說,潛水器通過自重無動力下潛,但坐底的瞬間幾乎沒有感覺。

這種「沒感覺」的感覺有多重要?

如果「硬著陸」,不僅會撞擊潛水器底部的支架、聲吶和燈,還將對海底環境造成破壞,激起的沉積物會令狹窄的觀察窗視線模糊。張偉告訴記者,通過先進材料工藝及精準控制速度,「奮鬥者」號順利「軟著陸」,如同一片羽毛般緩慢輕柔地落在平坦綿軟的沙地上。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長葉聰介紹,這是我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匯集了國內百餘家單位、近千名科研人員5年的心血,是全球載人潛水器中載員人數最多、海底作業時間最長、作業能力最強的裝備。

而最強裝備的最大挑戰,來自高壓。馬裡亞納海溝壓強為標準大氣壓的1100多倍,相當於指甲蓋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輛小轎車的重量。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高強、高韌鈦合金,能夠抵抗深海的高壓衝擊;「半球焊接」工藝,保證了載人艙焊縫可靠、安全性強;載人潛水器既要潛得深,還要上得來,一款滿足萬米深海超高壓條件下高強度、低密度的固體浮力材料,再加上優化配載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在海底浮力與重力基本平衡……

「這段萬米之路,我們走了20年!」葉聰說,2002年立項的「蛟龍」號實現了從無到有,歷時8年研製的「深海勇士」號實現了從集成創新到自主創新,核心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6.5%的「奮鬥者」號實現了從追趕到領跑,幫助科學家去探索未知深海、揭示人類家園的終極奧秘,「老中青三代深潛人接力奮鬥、厚積薄發,才迎來了行穩致遠、收穫滿滿的2020年。」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我們的2020)
    這些成就的背後,是腳踏實地、接續奮鬥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我們的2020」欄目,回望2020年的奮鬥足跡,展現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在努力拼搏中實現價值、奉獻社會的精神風採,解碼中國奇蹟的力量所在。下潛,下潛!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
  •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團隊: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團隊——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這些成就的背後,是腳踏實地、接續奮鬥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我們的2020」欄目,回望2020年的奮鬥足跡,展現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在努力拼搏中實現價值、奉獻社會的精神風採,解碼中國奇蹟的力量所在。  下潛,下潛!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
  • 能源中國世界之最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中國能源發展有多個世界之最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截至2019年底在運在建核電裝機容量6593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3.56億千瓦、2.1億千瓦、2.04億千瓦、2369萬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120萬處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
  • 2020,忘不了的一句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十大網絡語勾勒網民生活百態網絡用語的語言特色鮮明,是網民抒發情感、表達態度的獨特方式,線上線下流行度都很高。監測語料庫包含網絡論壇、新聞、博客等不同媒體形式語言資源。透過十大流行網絡用語,一幅鮮活生動的網民生活百態圖躍然紙上。十大流行語濃縮時代影像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凝聚時代縮影;流行語更是語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達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11月28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譽歸來!通過20年的發展,我們積累了很多的設計、試驗的經驗,所以這次海試中表現出來的,也是我們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潛水器的性能非常優秀,而且狀態非常平穩。我們實際在海上試驗一共下潛了30次,包括第一階段的17次,和第二次階段的13次,非常好地完成了整個測試工作。我相信「奮鬥者」號將來會提供一個非常完美的科考平臺。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
  • 華為總裁任正非調研華菱湘鋼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任正非調研華菱湘鋼5G應用場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現場深度融合湘潭在線12月9日訊(通訊員 鄧華麗)12月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一行到華菱湘鋼考察調研,參觀了五米板廠智慧中心>>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這2020最長的夜 小英夫妻和你一起跳曳步舞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名詞圖解丨「一六二」工程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市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紀實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汩汩清泉潤民心——湘潭市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紀實湘潭在線1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我們建立健全了常態化動態清零工作機制,逐村逐戶排查死角盲區問題,並實行清單制管理,補齊農村安全飲水的短板。」市水利局主要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該局分7個組先後抽查98個村1034戶農戶(其中貧困戶826戶)飲水情況和69處飲水工程供水情況,對251戶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戶整改完成情況進行了回訪,確保飲水安全問題真抓實改。
  • 新聞調查丨我在國內留學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從7月到9月,三個人不斷地修改方案、尋找場地,預算從最初的50萬砍到了7萬,這其中包括了第一個月的租金和押金。我們是最寂寞的一屆學生。雖然別的畢業生都會這麼安慰你,我們都沒有這個機會的,但是你反問一句,你想有這個機會嗎?他們說不想有。王一婷,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本科2020屆畢業生,同時也是耶魯大學2020級的研一學生,目前她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國際交換生的身份學習。
  • 力合星空·蜂巢部分企業展示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8月30日訊(通訊員 石君)近日,從湖南省科技廳獲悉,由湘潭高新區湖南力合星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承擔的「力合星空·蜂巢眾創平臺建設項目」在「2017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安排表」中明確列出,將獲得專項資金支持。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此次發布的《中國科學院生物資源目錄》,就匯集了中國科學院40個研究所73家生物資源庫館,735萬份生物資源數據,包括生物標本、植物資源、生物遺傳資源、實驗動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資源,形成了完整的數據生態系統 。目前,生物資源數據及相關成果全部通過網絡信息門戶向社會開放共享,有效地促進了生物資源數據的集成、共享以及對國家生物產業的支撐。
  • 送書送課 關愛湘潭未成年人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15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麗)12月14日,雨湖區鶴嶺鎮山界學校的學生拿出《兒童自我保護知識手冊》閱讀,學習自我保護的常識。這是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聯合湘潭市仁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的關愛未成年人「青春自護·暖心護航」送書送課行動,給他們送來的書籍,幫助孩子們掌握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
  • 錦繡小康 | 「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延安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知青舊址外景。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2020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同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討論交流時,回憶起在陝北黃土地的知青歲月。「我那時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你們覺得什麼樣的日子算幸福生活?」老百姓講了幾個心願:「能吃飽肚子」「能吃上純高粱米、玉米面」「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習近平當時和鄉親們說,你們再努力想想呢,將來還想到什麼境界。
  • 湘潭市禁毒辦關愛特殊家庭孩子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2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建強 通訊員 張娜)12月22日,市禁毒辦聯合團市委開展「平安關愛」送溫暖慰問活動,給4戶因毒致困、戒毒表現良好且家有在讀學生的家庭送去幫扶金。嶽塘區五裡堆街道的夏某吸毒多年,患有嚴重肺結核,5年前與妻子離婚後,帶著孩子與母親、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4口靠低保金生活。
  • ...觀察丨「穿越時空」的線上教育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記者 羅韜 攝)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津津)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離不開學習「充電」。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培訓機構遭遇發展困境。然而,線下教育雖然遭遇「寒冬」,線上卻迎來了「春天」,不少培訓機構開始紛紛轉型,為市民帶來多元化的教學體驗。
  • ...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
    此次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央視新聞進行了獨家直播,記錄了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時刻。10000米!「奮鬥者」號潛行深度再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