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000000000斤!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20-12-12 湘潭在線

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生產,國家加大對水稻生產的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全年雙季稻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756萬畝,增長5.3%,成為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玉米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受華北地下水超採區實施季節性休耕限採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小麥播種面積比上年減少522萬畝。

(二)豆類面積大幅增加,薯類面積穩中有增。2020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74億畝,比上年增加778萬畝,增長4.7%。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1.48億畝,比上年增加825萬畝,增長5.9%。2020年,全國薯類播種面積1.08億畝,比上年增加103萬畝,增長1.0%。

二、糧食單產增加0.9公斤,增長0.2%

2020年,全國大部農區氣候條件較為適宜,病蟲害發生較輕,有利於糧食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儘管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和颱風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各地加強田間管理,積極抗災減災,農業災情對糧食生產影響有限。糧食產量實割實測抽樣調查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長0.2%。

(一)小麥單產增加,玉米持平,稻穀略減。2020年,全國穀物單產420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長0.4%,其中,小麥單產383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長2.0%;玉米單產421公斤/畝,與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澇災害的影響,稻穀單產470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0公斤,下降0.2%。

(二)豆類、薯類單產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類單產13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長2.5%,其中,大豆單產13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長2.3%。2020年,薯類單產276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長2.6%。

三、糧食產量增加113億斤,增長0.9%

2020年,夏糧和早稻產量分別為2857億斤和546億斤,比上年增加25億斤和21億斤;秋糧產量9987億斤,增加67億斤。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增加113億斤,增長0.9%。

(一)稻穀、小麥產量增加,玉米略減。2020年,全國穀物產量12335億斤,比上年增加61億斤,增長0.5%。其中,稻穀產量4237億斤,比上年增加45億斤,增長1.1%;小麥產量2685億斤,比上年增加13億斤,增長0.5%;玉米產量5213億斤,比上年減少2億斤。

(二)豆類、薯類產量均增加。豆類產量458億斤,比上年增加31億斤,增長7.3%。其中,大豆產量392億斤,比上年增加30億斤,增長8.3%。薯類產量597億斤,比上年增加21億斤,增長3.6%。

多數省(區、市)糧食增產。2020年,全國31個省(區、市)中26個增產,其中,河南、山東、山西、河北、新疆糧食產量均增加10億斤以上。

2020年,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能源中國世界之最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中國能源發展有多個世界之最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3.56億千瓦、2.1億千瓦、2.04億千瓦、2369萬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120萬處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策劃:趙承監製:鄔煥慶統籌:謝良、杜宇、楊進欣記者:劉羊暘設計:張晨光新華社國內部出品>>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2020,忘不了的一句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監測語料庫包含網絡論壇、新聞、博客等不同媒體形式語言資源。透過十大流行網絡用語,一幅鮮活生動的網民生活百態圖躍然紙上。十大流行語濃縮時代影像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凝聚時代縮影;流行語更是語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達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名詞圖解丨「一六二」工程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送書送課 關愛湘潭未成年人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15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麗)12月14日,雨湖區鶴嶺鎮山界學校的學生拿出《兒童自我保護知識手冊》閱讀,學習自我保護的常識。這是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聯合湘潭市仁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的關愛未成年人「青春自護·暖心護航」送書送課行動,給他們送來的書籍,幫助孩子們掌握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
  • 力合星空·蜂巢部分企業展示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8月30日訊(通訊員 石君)近日,從湖南省科技廳獲悉,由湘潭高新區湖南力合星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承擔的「力合星空·蜂巢眾創平臺建設項目」在「2017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安排表」中明確列出,將獲得專項資金支持。
  • 這2020最長的夜 小英夫妻和你一起跳曳步舞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湘潭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歸屬湘潭在線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湘潭在線新聞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製、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或利用湘潭在線新聞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湘潭在線新聞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視為侵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湘潭市禁毒辦關愛特殊家庭孩子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2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建強 通訊員 張娜)12月22日,市禁毒辦聯合團市委開展「平安關愛」送溫暖慰問活動,給4戶因毒致困、戒毒表現良好且家有在讀學生的家庭送去幫扶金。嶽塘區五裡堆街道的夏某吸毒多年,患有嚴重肺結核,5年前與妻子離婚後,帶著孩子與母親、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4口靠低保金生活。
  • 華為總裁任正非調研華菱湘鋼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任正非調研華菱湘鋼5G應用場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現場深度融合湘潭在線12月9日訊(通訊員 鄧華麗)12月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一行到華菱湘鋼考察調研,參觀了五米板廠智慧中心>>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保健品不保健 律師出手追款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3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建強)「那個錢已經退給我了, 5976元一分不少,謝謝你!」3月23日上午,79歲的唐大爺走進湖南潭州律師事務所,感謝徐玉蓮律師幫他維權。唐大爺患有失眠等10多種疾病,3月10日,他在家中看電視時,養生節目中宣傳了一款保健產品,他感覺可以治療自己的疾病,於是撥打了諮詢電話。
  • RCEP開啟全球新視界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面向未來,中國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套完整的概念,國內與國際兩個層次不可偏廢。國內大循環重視國內市場消費,國際大循環在當下則更加重視區域,特別是與中國經濟聯繫密切的東亞地區。
  • 「展現出中企的良好形象」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觀察丨「穿越時空」的線上教育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記者 羅韜 攝)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津津)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離不開學習「充電」。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培訓機構遭遇發展困境。然而,線下教育雖然遭遇「寒冬」,線上卻迎來了「春天」,不少培訓機構開始紛紛轉型,為市民帶來多元化的教學體驗。
  • 新聞調查丨我在國內留學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因疫情滯留在國內的留學生們正在怎樣繼續他們的學業?他們的困惑和煩惱是什麼?柴璐:這會是一種遺憾嗎?王一婷: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消息就說還有這種操作,我們就給學校發郵件,就說我們可不可以也這樣在國內學校上課。
  • ...鎮為退役軍人打造「溫馨港灣」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當好「娘家人」 貼心服好務——湘潭縣青山橋鎮為退役軍人打造「溫馨港灣」湘潭在線12月2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振宇 通訊員 楚兵)大風、降溫,12月12日,湘潭縣邦富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素良因擔心牛群受凍,
  • 各地開展活動讓群眾近距離感受民警工作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勞動者之歌|在一根鋼絲繩上爭毫釐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從業30多年,周家榮通過不懈努力成長為鋼絲繩製造技能大師在一根鋼絲繩上爭毫釐從業30多年,貴州鋼繩集團公司二分廠職工周家榮從一名學徒成長為國內一流的鋼絲繩製造技能大師、全國勞模。「榮譽的背後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態度。生產航空用繩時,一根鋼絲繩有200多根細鋼絲,最粗的4毫米,最細的0.2毫米。」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我們的2020)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長葉聰介紹,這是我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匯集了國內百餘家單位、近千名科研人員5年的心血,是全球載人潛水器中載員人數最多、海底作業時間最長、作業能力最強的裝備。而最強裝備的最大挑戰,來自高壓。馬裡亞納海溝壓強為標準大氣壓的1100多倍,相當於指甲蓋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輛小轎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