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心積慮的謀劃,只能傷人傷己

2020-12-18 騰訊網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知否》這部劇圍繞著女主明蘭的成長展開,其中夾雜了前朝後宮、官宦人家的愛恨情仇,為我們展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為了家族、自己的未來甚至是朝廷的未來做出的抉擇。

在看著這些爾虞我詐的同時,其實我們也能夠學到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劇中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為孩子、為親人盤算些什麼,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也都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而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出於善意的盤算,就是保護自己的鎧甲,處心積慮地謀劃,最後只能傷人傷己。

處心積慮的謀劃,只能傷人傷己

人生而自私,我覺得這是一件符合人性的事情,所以我從來都不會覺得有人為自己謀劃是可恥或者錯誤的事情,可前提是你的謀劃必須只是為了自己,而不是要以傷害別人為目的,否則,就只能傷人傷己。

就像《知否》中的林小娘、墨蘭、康姨母、小秦氏、朱曼娘,她們都習慣用害別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更是喜歡用別人的犧牲來換取自己的幸福,而她們的結局都不怎麼好。

林小娘處處都要考慮女兒和兒子的利益,通過害死妾室和陷害大娘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為了能夠讓女兒墨蘭高嫁,全然不顧女兒未來的幸福以及整個盛家的名聲。

當墨蘭終於能夠嫁入爵府後,林小娘以為自己的好日子終於來了,可她絲毫沒有考慮過,她教給墨蘭的那些下作手段在梁六郎和伯爵娘子面前根本不管用。

後來,不但墨蘭被厭棄,林小娘也終於因為這些年做過的惡事全部敗露而慘死在了城外。

為了未來去謀劃沒有錯,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比如努力提升自我,比如選擇合適自己的人,而不是這樣「富貴險中求」。

至於墨蘭,作為林小娘的女兒,她完美繼承了她的一切惡習,不顧自己的清白勾搭梁六郎,還在嫁給他後用林小娘同樣用過的方式害死了春柯小娘,直到被發現後她依然沒有醒悟,還在反問:「我小娘就是用這樣的法子一直把持著盛家的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謀劃這件事,真的不是誰都做得來,尤其是想要當個壞人還全身而退,就更是不容易,那需要極高的智商和情商,一般人做不到,也就不要想,否則最後的結局一定不會多好。

當然,這些喜歡處心積慮謀劃的人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狼心狗肺,比如顧廷燁「柔弱不能自理」的外室朱曼娘。

在顧廷燁有錢有勢的時候,她裝柔弱、扮可憐一直在他身邊,處心積慮想要拿到一切,可等到顧廷燁被趕出家門後,她就偷偷變賣顧廷燁的家當,想要逃跑。

後來顧廷燁東山再次,和明蘭一起生活得越來越幸福後,她又一次聯合外人,想要置顧廷燁於死地,甚至不惜拿自己的孩子作為籌碼,最終失去了一切。

而如此陰險的她竟然還不是最讓人噁心的,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兒子承襲爵位,日思夜想謀害他人之策略,用捧殺這一招一直害顧廷,走投無路後在祠堂中放火自焚。

還有康姨母,也是如此,她毒害盛家老太太,在明蘭生孩子的時候想要刺殺她,這種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總覺得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自己的想法,讓她們從來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看看這幾個女人的結局,我們就該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這個道理,因為當你在謀劃著害別人的時候,你就已經在走向絕路了。

這樣的道理並不只是適用於這部電視劇,在現實社會中也是如此。

那些想要通過傷害別人來謀求自己利益的,往往是短小見識之人,他們看起來是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因為現在的欺騙而失去一切。

所以,一定要做個目光長遠的人,做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你要知道,但凡你善良一點,就不會有太壞的結局。

當然,這裡我要強調的最後一點就是,你的善良必須有爪牙,不要被被人隨意欺辱,那樣的你,也永遠不會得到幸福。

出於善意的盤算,是保護自己的鎧甲

我之前就已經說過,為自己謀劃不是什麼壞事,只是你謀劃這件事的目的不能是為了害別人。

在《知否》中,有許多人是出於自保或者是保護別人而進行謀劃,這種出於善意的盤算,我覺得也沒有什麼錯。

比如小公爺齊衡,他是許多人的意難平,明明和明蘭兩情相悅,可是作為國公府唯一的繼承人,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情,迎娶縣主。

他的家庭不允許他為自己的愛情拼一把,只有迎娶了縣主,父親的官途才能平安,母親的郡主身份才更牢固。

而明蘭的父親盛紘更是個膽小怕事的人,處處考量的都是自家的名聲和自己的臉面,就連養大他的盛家老太太被毒害了,他也不敢聲張。

至於他的大娘子王大娘子,雖然本質上是善良的,但也只是會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兒子女兒考慮,不會去考慮別人的利益。

他們幾個人都是在為了自己謀劃,沒什麼害人之心。他們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他們沒什麼宏圖大志,只想本本分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所有的盤算也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這樣的人雖然有點自私,但我覺得比起總是處心積慮害別人的人,還是好了許多,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麼我覺得只要你能夠懂得珍惜,能夠分辨善惡,也堅持做個善良的人,就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最終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當然,與這些只懂得自保的人比較,還有一些人,他們的謀劃也不是為了害別人,但也不只是為了自保,而是會更加成熟、更加全面地考慮問題。

在《知否》中顧廷燁和明蘭就都屬於這種人,作為絕對主角,顧廷燁和明蘭都是聰慧善良、足智多謀的,他們也都想過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可在面對著無法太平的現狀時,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來保護自己和愛的人。

比如明蘭可以在盛家老太太被毒害後用心謀劃,幫她報仇,比如顧廷燁可以為了國家的安危捨身入獄,和官家一起抓住奸臣,保衛國家和朝廷。

他們都牢記著自己的使命,也都為了自己和愛的人拼盡全力去謀劃,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了許多人,也都因此而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電視劇結束的時候,顧廷燁和明蘭站在祠堂門口看著一大家人其樂融融,明蘭說這就是自己想要的日子,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好的日子。

人這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誰都會遇到難跨過的坎,可就如明蘭說的:「人活這一輩子,總會遇到一些坎坷不平的,總不能一瞧見坑窪,就繞過去了」。

所以,我們需要有謀劃的能力,不會任人宰割,這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鎧甲,可我們也一定要記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基於善良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在平凡的人生中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知否》這部劇之所以好看,就是情節飽滿,有著許多坎坷曲折、風雲變幻,讓我們能夠看到不同層級的人用不同的格局過著不同的生活。

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就能夠看出,為自己盤算沒有錯,為愛的人盤算更沒錯,可是我們必須有正確的初衷,也要用對的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用真心換來真情,你也才能夠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順利。

當然,我們一定要選擇聰明、睿智、善良的人為伍,就像是劇中明蘭說的:「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

你一定要記得,當一個人的價值觀正確時,他的本質就不會壞,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去努力,去拼搏,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相關焦點

  • 《知否》告訴我們的5個道理,細細品味,句句在理
    每次寫關於《知否》的文章,都會有人留言說,這是一部我刷了N遍也不膩的電視劇。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老少男女通吃?我覺得,就是它其中蘊含的那些道理,乍聽沒什麼感覺,可細細品味,就會覺得句句在理。我覺得,這部電視劇存在的現實意義,就是教會我們如何生存,讓我們知道許多關於生活、愛情和婚姻的道理。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看看最低處的那能不能忍下去。
  • 不要曖昧,傷人傷己
    因為一次顧客剪髮問題和丈夫發生口角,不小心傷到丈夫,去醫院縫了6針。夫妻關係很緊張。在兩人結婚的第十年,王東的父親得了癌症,需要錢治療。陳雪因為王東兄弟幾個出多出少的問題而不願意出錢。雖然之後出了錢,但王東對陳雪產生了極大的不滿。王東萌生了離婚的想法。幾次協商兩人都不歡而散,最終兩人離婚。離婚後兩人卻仍然住在一起。
  • 《增廣賢文》告訴我們的10個做人道理,學會一半,受用終生
    這裡面10句做人的道理更是書中的精華,如果我們能照著做一定能有更好的生活。1、無錢休入眾就是說當我們沒錢的時候,不要走到人群當中,就算是走到人群中,也要低調。3、力弱任重能力不夠就不要做能力以外的事情,做人最忌諱力弱而負重,因為這樣的話不僅事情做不好而且還會傷害到自己,最終得不償失。
  • 安妮寶貝:如果你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一定要讀懂這個道理
    做人切莫心直口快,不要拿自己是個性情中人,直來直去的性格的藉口搪塞自己的過錯,往往這樣的人,最容易傷人又傷己,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與其費盡口舌的理論,分出對錯,分出高低,還不如任由事情發展下去。在事情的對錯上,旁人往往會站在正確的一方。
  • 做人:莫忘恩,莫失信,莫傷人
    做人,頭頂天,腳踩地,堂堂正正有骨氣。再富,不忘恩,再窮,不失信,再難,不傷人。 做人,說話要算數,不能言而無信,做事要認真,不能敷衍糊弄,待人要真誠,不能虛情假意,為人要本分,不能圓滑奸佞。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坦坦蕩蕩做事,都要品行端正做人,唯有如此,才能獲得眾人尊重和信任。人這一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貧窮時,不忘雪中送炭的人,成功時,不忘攜手打拼的伴,困難時,不忘患難與共的友,富裕時,不忘不離不棄的情。
  • 我從《知否》中學到的五個道理,受益匪淺,分享給你
    可是後來,隨著看得越來越深入,我被這部電視劇中許多樸實又實用的道理給圈粉。看一部劇,讓自己變得更通透,這大概就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知否》的原因吧。那麼今天,再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從中學到的道理,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謹言慎行,避免自己的無心之失傷人傷己
    真正去實踐「謹言慎行」,這也是拷問著我們個人的處事與應變能力。「謹言」,即說話要謹慎,不輕易傷人口不擇言。「慎行」,即謹慎自己的行為。慎行不是不行,而是「三思而後行」,事先將「行的結果、行的後果、行的影響」計劃好。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女人要想活得好,就要讓自己活通透
    是啊,雖然她的通透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女人,總是能夠活得更好。在《知否》中,也有很多通透明媚的女子,就像盛家老太太、張大娘子、如蘭、申氏,海氏,但也有一些過於鑽牛角尖的女人,就像林小娘、墨蘭、蔓娘。她們不同的結局讓我們看到,女人要想活得好,內心就一定要通透。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知否中體現了怎樣的道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相信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這部劇多次提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它出自《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觸龍說趙太后》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並迅速佔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
  • 做人:別忘恩 別失信 別傷人心
    人,由簡單的一撇一捺構成,而做人,則包含了千羅萬象。人這一生,想要活出精彩,就要認真書寫好這兩筆。什麼叫做人?做人便是不忘初心,不失本心,不丟良心。人活一世,可以不完美,但不能忘恩;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沒有誠信;可以不聰明,但不能傷人心。1做人,別忘恩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做人,別丟良心;做事,別傷人心
    做人,無論何時都要謹記,千萬不能丟了良心,一旦你丟了良心,做事就容易傷到人心。01做人,別丟良心最近經常和同事小趙一起約著去公司樓下的早餐店買早餐。看著她仿佛佔了天大便宜的樣子,我也只能輕輕地回一句:「你這樣不太好吧,畢竟老闆做生意也挺不容易的。」但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卻是:你這麼做良心不會痛嗎?為了貪一點小便宜,而枉顧自己的良心,難保不讓人懷疑她的人品。
  • 火箭和快船季後賽的失利,告訴了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
    引言賽場如戰場,競技體育也教會了我們很多的人生哲理。俗話說:」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需精心去處世。『』有時候我們一味地模仿別人,針對別人,吃虧的反而是自己。雄鹿我們暫且不論,就火箭和快船的失利來看,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他們失去了自我,他們沒有做好自己。01火箭成也五小敗也五小
  • 有一種愛叫過分愛,傷己又傷人
    當然了,待雨晴工作完,小白在第一時間,便把徐母調查雨晴戀愛史的事情,原封不動地告訴了雨晴。這下就引起了兩個家庭之間以及徐家母子之間的矛盾了。在最新劇情預告中,一方面,關父(韓童生飾)得知徐母(許娣飾)跑到雨晴公司追問雨晴戀愛史這種事情後,當場找到徐母理論。
  • 《裝臺》閆妮:拖泥帶水的感情傷人傷己,不愛就該果斷拒絕
    圖片來自網絡說起這個學生,從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是一個悶葫蘆,不喜多言,性格孤僻,唯一的興趣就是能走近老師的心裡。圖片來自網絡其實喜歡一個人沒有錯,但是這種扭曲地喜歡會讓人無法接受,所以既然無法接受,就必須果斷地拒絕,因為拖泥帶水的感情傷人傷己。
  • 《知否》:明蘭告訴女孩們的6個道理,字字珠璣,一定要好好記住
    記得當初看《知否》的時候,看見過趙麗穎這樣一條微博,她說:「在與明蘭朝夕相處的6個多月裡,我一直在解讀她並與她對話,是她把我從理想主義拉到了現實主義,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強大不一定要來源於對抗,也可以來源於平衡和包容。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並且與之和解,然後更加熱愛和努力,這才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最奇妙的力量,這種力量,希望和你們一起感受。」
  • 做人千萬不要太鋒芒畢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喜歡事事出風頭,處處表現自己。如果一個人表現的太過於鋒芒畢露的話,也難免會惹人討厭。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學會低調,這樣才會對你的人生和成長有進步。有很多的人,雖然你覺得自己有能力或者有關係什麼的,但也沒有必要太過於鋒芒畢露,不然就會傷人也傷己。俗話說,「槍打出頭鳥」。鋒芒太露,會讓人感覺你太自以為是了,對你就會產生反感,嚴重一點就有可能引起別人強烈的不適。同時,也會讓其他朋友產生嫉妒,然而給你的成長製造障礙。
  • 《知否》中男人們的擇偶觀,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三個道理
    很喜歡《知否》這部電視劇,因為它其中蘊含的道理總是能夠讓我有所感悟。尤其是對於感情問題的那些道理,更是能夠讓我想通很多事情。之前寫了很多篇文章分析盛明蘭的婚戀觀,分析《知否》中各色女性的婚姻和感情,今天我想來說說《知否》中男人們的擇偶觀。
  • 《道德經》16字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只有切身體會,才有身同感受
    我們來到這世界上,第一件事就是「哭著笑看人生」,你的第一聲哭泣代表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然後才是大人教我們怎麼做人,做人是有很大的學問的,不是你能說能道,就能證明你會做人,古老的《道德經》就已經看透了做人的道理,做人也要先從這幾點起,才讓你的人生更加牢固。
  • 厚道,是我們做人的底色,厚道更是我們做人的最高境界
    告訴我們做人尤其是想做一個優秀的人,你不僅要自強不息奮鬥不止,更加要道德高尚做人厚道。今天就和朋友們聊聊做人要厚道的話題。厚道,是我們中國人為人處事,做人做事的道理,厚道做人,是每個人思想品德和素質修養的體現。為人厚道,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又是一個人為人做事的一種原則和理念。厚道就是為人善良,做人真誠,待人寬厚,不誇張,不刻薄。厚道如冬日裡的陽光,又如夏日裡的清風,無論是人品還是德行,都能打動人。
  • 粥煮三分米,做人三分己
    做人亦是如此。待人不可全拋一顆心,七分待人好,三分給自己;七分厚道對人,三分精明護己。為人善良,就像煮粥時候的米,是做人的基本。但善良失了底線就是懦弱;對人好不講分寸就會傷人傷己。將自己一顆心全放在他人處,自己嘔心瀝血,他人卻承受不起,於己是碎心之痛,於人是強加之難。與其為人全拋一顆心,不如留三分給自己。錢要捨得為自己花一份,好的東西記得給自己留一份,把自己安頓好了,才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