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三項不像其他運動,絕大多數都是業餘愛好者,他們不太可能把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投入到這個愛好上。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鐵三人口的主力軍還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他們最初進入這項運動初心,大多是想提高運動表現和運動成績。
在經歷了初期的快速提高後,鐵人會遇到始終無法跨越的平臺期,有些鐵人自信心受到打擊,逐漸遠離了這項運動。
還有些鐵人不斷調整心態,明白了向別人學,和自己比的道理,從而在身體上獲得了新的體驗,在精神上也獲得了新的樂趣和動力。
所有運動的自我突破,都可分為漸進和突進,鐵三也是如此。
專業運動員在年輕時運動成績達到頂峰,隨著年齡的增長已不可能取得比年輕時更好的成績,獲得更好的感覺,他在精神和肉體上經歷了雙重的消耗。
而業餘鐵三愛好者因為沒有在這項運動上投入全部精力,在打鐵過程中才能體會到歷久彌新,不時地產生意外的驚喜,收穫不一樣的體驗。
許多鐵三愛好者在三十歲之後才開始接觸鐵人三項,四十多歲後鐵三成績還在提高,有的甚至在五十多歲才取得了自己最好的成績。這是因為成年後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逐漸強大,更容易適應這種長距離耐力運動。
正是這種漸進的方式,才是鐵三的魅力所在。業餘鐵人的黃金年齡是四十歲左右。許多鐵人的經歷證明,在長期的 鐵三生涯中不斷突破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和專業運動員短促而耀眼的運動生涯相比,業餘鐵人的人生沉穩而悠長。這就是突進和漸進的不同之處。
業餘鐵人也因為沒有像專業運動員那樣超量付出,更能在漫長的鐵三生涯中長久地釋放鐵三能量。
有的鐵人會認為,只要訓練流汗就有效果,不必上強度,他們大多害怕運動中「累」的感覺。中低強度運動雖有效果,但遠沒有突破自己能力邊界達到的效果好。
害怕「累」的人,不能辯證地看待「累」和運動效果之間的關係。適當的「累」是運動的一種正常狀態,完全不「累」的運動是達不到運動效果的。
只有身體習慣了「累」,能夠正視「累」,你的身體承受力和精神意志力才能得到提高,你的運動能力也才能提升一個臺階。只有不怕「累」,你才會在以後的運動中不斷提高運動能力。
鐵人在運動中的突破,並不需要像專業運動員那樣通過超負荷的運動量突破極限。只要相對於自己的運動能力有點小小的突破,就是最大的收穫。
這種突破才是最聰明的,就是小步快跑,每日精進1%,這可是複利效應,真正做到也很不簡單。
這種突破不必額外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量,只需在同樣的運動時間裡,稍稍加大運動強度,就能在以往的運動基礎上提高運動能力。這樣可能會讓身體「累」點兒,但帶來的運動樂趣和動力卻是無窮的。
這裡所謂的加大運動強度,就是在運動時根據自己的體能基礎,適當地增加強度。只要騎車踏頻高一點兒,腿部力量加強一點兒,跑步的步頻加快一點兒,遊泳劃距劃的拉長一點兒,你就會早一點兒觸摸到自己的極限,再伺機突破。
循序漸進,一段時間後,一定會看到自己打鐵能力在提高。這一切建立的基礎是,你需要對自己狠一點兒!
準確的說,你要對自己科學的狠,運動強度的合理分配應是二八原則,即高強度訓練不超過20%,中低強度訓練不超過80%。
老鐵人都會明白,打鐵剛開始慢一點並不是壞事,慢就是快!打鐵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而不是和別人比,按著別人的節奏,認為自己太慢了。
如果你比別人打鐵的時間更長,比別人健康生活的時間更長,慢點兒又如何?
對於鐵三,你需要的是循序漸進,打鐵打得久比打的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