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註:視頻與下面內容不完全對應)
公元550年,北朝的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
有一年出現了日食,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麼後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
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
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倖免。
消息傳來,東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準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為玉碎,不能瓦全。」
「逐他姓」則生,「不逐他姓」則死,最終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殺,表現出對自己人格尊嚴的堅決維護。後來,這一典故被抽象出來,含義也大大升華,用以比喻寧願為高尚、正義的事業做出犧牲乃至獻身,也不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來一直沿用。
成語解釋成語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解釋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近義詞寧死不屈、至死不屈、不屈不撓、百折不撓反義詞忍氣吞聲、屈膝投降、苟且偷生、卑躬屈膝造句咱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能突圍就突圍,萬一出不去,他們拼到底吧。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轉發朋友圈,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吧。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孩子學習與家庭教育方法分享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