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看過錢塘江大潮,經商創業要有聽潮信的機敏
人與自然的關係,滿眼裡不只是同類,更要看到自然的偉大而奇妙,看看周邊的環境,花草樹木,是自身生活的自然環境,它對人有最基本的影響,基本的感官,認識物的存在,四季變化,才會對環境有敏銳的感知。
自然環境孕育天機
古人的詩句都是借物喻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是對身外之物的深刻認識,對環境的感知容易進入誤區,容易忽略環境的變化和影響。
很多人去錢塘江觀潮,水滸中介紹「潮信日夜兩次到來,從不耽誤時刻。今天是八月十五日,合當三更子時潮來。因為它從不失信,所以叫『潮信』。」水滸中魯智深圓寂就是聽到了潮信,遇潮而圓、遇信而寂。潮信的運行非常準時,該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有自己的規律。
潮信來時要有應變力
很多人觀潮離得很近,潮信來時波濤洶湧,巨浪拍岸,江水湧上江堤,沒有經驗的人期待看得仔細,最後成了落湯雞,聰明的人都早早跑的遠遠地,潮信來時預知結果有了應對的準備。
賺錢的信息滿天飛,很多信息不夠真實,很難辨別,每個信息來時都要用心辨別,準備好預案,避免犯錯誤有損失。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運行周期,關鍵節點務必抓住,特別是在農牧業領域非常的關鍵,沒有把握好關鍵的節點,莊稼種不好,收成也不會有保障。
24節氣的運行本就有自己的規律,每個節氣確定都是古人觀察自然的智慧成果。
做生意看風口,要有預判,遵循客觀規律,機會來時順勢而為,奮不顧身地抓住機會,敢於拼搏敢於勝利。
商業經營熟知人性,主動發現時機
入社會發展,對各地的風土人情要有基礎了解,人類生存個體的哲學,和自身所處的環境人文背景經濟狀況民俗民風家庭關係等有相關性,西方的民主以人性為根基,正因人性本惡,需要制衡的規則;正因人性向善,才有發展的可能。
《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帶著王廟村的一幫農民脫貧,而丁元英設計了一個讓各道工序的農戶之間實行小農經濟的買賣關係的生產模式。這樣一環制約一環,誰出問題誰承擔損失。避免大家一起吃大鍋飯和滋長吃大戶的心態;
強者深諳人性,他們對人性的洞察洞若觀火。懂得巧妙的引導,解決思想問題,打造強大的動力。
傳統文化蘊含掌控時機規則
道是任何事物的發展基本規律,是物的屬性是客觀存在的,是不變的,道作用物會因人的意志、時間、地點和條件等等屬性展現形式而不同,其本質屬性是不變的,像孫悟空會72變都是術,本體還是只猴子。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違背規律的文化。
強者相信規律,強者相信天道物競天成。懂得取捨之道,以果導因利用規律,從而避免破格獲取自然而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