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添禕
近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該醫院介入治療科成功採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為一位嚴重肝硬化門脈高壓合併門脈血栓的難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該手術方式創傷極小,完全恢復後甚至找不到手術切口 ,術後恢復快,且治療效果極佳,遠期效果好。
據了解,患者趙女士患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病史多年,反覆多次上消化道出血,在其他醫院內鏡下止血治療效果欠佳後到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住 院治療。經檢查,趙女士肝葉萎縮、肝裂增寬,致使門脈左右支匯合處裸露在肝外,同時合併門脈主幹及腸繫膜上靜脈近端血栓形成,所以手術難 度大,出血風險高。
醫院介入治療科姜文進、王濤副主任在鄭延波主任的帶領下,術前根據患者肝臟的特殊情況,仔細分析患者病情及影像學檢查,進行詳細的術前手 術方案設計和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過程中,經肝右靜脈穿刺門脈左支、成功地於肝右靜脈和門脈左支間植入TIPS專用的VIATORR支架,開通了肝 內分流道同時栓塞了食管及胃底粗大的曲張靜脈。術後劉先生的門脈壓力梯度(PPG)從術前23mmHg降至術後9mmHg,下降了50%以上,顯著降低了 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的風險,術後3天即康復出院。
煙臺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姜文進副主任介紹說,肝硬化門脈高壓的嚴重併發症包括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頑固性腹水和門脈高壓性胃腸病等, 其本質就是門脈壓力升高,降低門脈高壓是治療的根本。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內科藥物、內鏡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及外科斷流分流手術等。
TIPS是在頸部穿刺一個約4mm的小孔,經頸靜脈路徑進入腔靜脈至肝靜脈,送入特製的穿刺針在血管造影機的監視下經肝靜脈穿刺門靜脈,穿刺成功 後,利用球囊擴張穿刺道,最後植入TIPS專用覆膜支架,建立門靜脈-肝靜脈-下腔靜脈的分流道,從而降低門靜脈壓力,從根本上消除了引起出血 的原因,同時栓塞食管及胃底曲張靜脈,通過微創手術一站式完成門脈的分流和斷流術,達到和外科手術相同甚至更優的效果。
姜文進副主任介紹說,TIPS手術於上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在1993年即完成了首例TIPS手術,是國內較早開展該手術的醫院 ,但由於早期技術和手術器械等原因導致術後併發症多,未得以普及推廣。隨著手術技術的持續進步和手術器械的發展,特別是TIPS專用的 VIATORR支架的問世,目前TIPS治療技術越來越成熟,因手術創傷小,併發症發生率較少和嚴重性較低,對分流道狹窄閉塞等術後併發症處理手段 較多等優點,已成為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僅次於肝移植的最有效手段。該技術對食管靜脈曲張急性出血的患者在初次藥物聯合內鏡治療後預防再出 血治療或再出血的挽救性治療、反覆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且經藥物及內鏡治療無效者、門靜脈高壓症致頑固性腹水或難治性肝性胸水、門靜脈高壓 合併門靜脈血栓、肝竇阻塞症候群等諸多病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據悉,此例手術成功,是煙臺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在嚴重肝硬化合併門脈血栓的疑難TIPS治療領域邁出堅實的一步,標誌著醫院的TIPS手術水平 達到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