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手術再上新臺階!煙臺毓璜頂醫院成功救治嚴重肝病患者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添禕

近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該醫院介入治療科成功採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為一位嚴重肝硬化門脈高壓合併門脈血栓的難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該手術方式創傷極小,完全恢復後甚至找不到手術切口 ,術後恢復快,且治療效果極佳,遠期效果好。

據了解,患者趙女士患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病史多年,反覆多次上消化道出血,在其他醫院內鏡下止血治療效果欠佳後到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住 院治療。經檢查,趙女士肝葉萎縮、肝裂增寬,致使門脈左右支匯合處裸露在肝外,同時合併門脈主幹及腸繫膜上靜脈近端血栓形成,所以手術難 度大,出血風險高。

醫院介入治療科姜文進、王濤副主任在鄭延波主任的帶領下,術前根據患者肝臟的特殊情況,仔細分析患者病情及影像學檢查,進行詳細的術前手 術方案設計和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過程中,經肝右靜脈穿刺門脈左支、成功地於肝右靜脈和門脈左支間植入TIPS專用的VIATORR支架,開通了肝 內分流道同時栓塞了食管及胃底粗大的曲張靜脈。術後劉先生的門脈壓力梯度(PPG)從術前23mmHg降至術後9mmHg,下降了50%以上,顯著降低了 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的風險,術後3天即康復出院。

煙臺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姜文進副主任介紹說,肝硬化門脈高壓的嚴重併發症包括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頑固性腹水和門脈高壓性胃腸病等, 其本質就是門脈壓力升高,降低門脈高壓是治療的根本。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內科藥物、內鏡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及外科斷流分流手術等。

TIPS是在頸部穿刺一個約4mm的小孔,經頸靜脈路徑進入腔靜脈至肝靜脈,送入特製的穿刺針在血管造影機的監視下經肝靜脈穿刺門靜脈,穿刺成功 後,利用球囊擴張穿刺道,最後植入TIPS專用覆膜支架,建立門靜脈-肝靜脈-下腔靜脈的分流道,從而降低門靜脈壓力,從根本上消除了引起出血 的原因,同時栓塞食管及胃底曲張靜脈,通過微創手術一站式完成門脈的分流和斷流術,達到和外科手術相同甚至更優的效果。

姜文進副主任介紹說,TIPS手術於上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在1993年即完成了首例TIPS手術,是國內較早開展該手術的醫院 ,但由於早期技術和手術器械等原因導致術後併發症多,未得以普及推廣。隨著手術技術的持續進步和手術器械的發展,特別是TIPS專用的 VIATORR支架的問世,目前TIPS治療技術越來越成熟,因手術創傷小,併發症發生率較少和嚴重性較低,對分流道狹窄閉塞等術後併發症處理手段 較多等優點,已成為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僅次於肝移植的最有效手段。該技術對食管靜脈曲張急性出血的患者在初次藥物聯合內鏡治療後預防再出 血治療或再出血的挽救性治療、反覆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且經藥物及內鏡治療無效者、門靜脈高壓症致頑固性腹水或難治性肝性胸水、門靜脈高壓 合併門靜脈血栓、肝竇阻塞症候群等諸多病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據悉,此例手術成功,是煙臺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在嚴重肝硬化合併門脈血栓的疑難TIPS治療領域邁出堅實的一步,標誌著醫院的TIPS手術水平 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煙臺毓璜頂醫院胸外科成功開展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00餘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胸外科彭笑怒、於曉鋒、黃海波等醫療團隊,在麻醉科及東區手術室護理人員通力配合下,成功開展各類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00餘例
  • 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學科合力救治 危重症患者生死線上「返程」
    水母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燈火通明的重症監護室,滴答作響的儀器聲和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構成了每個ICU患者的24小時。看似平靜的外表下,藏著接踵而來的生死瞬間,就像呂麗(化名)一周前所經歷的那般。提到呂麗(化名)的名字,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個學科的大夫們心頭一緊。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悄無聲息的手術室,透過高倍顯微鏡,特殊的手術針線縫合著那些細如髮絲的血管和神經組織,一雙靈巧的手正在拯救另一隻手。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 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 煙臺毓璜頂醫院劉宏:與死神搶奪患者生命
    劉宏(左二)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大眾網煙臺·海報新聞2月14日訊 (通訊員 成修 馬瑾 記者 李林) 煙臺毓璜頂醫院早在2015年就已將神經病學與危重症醫學融合目前,省內還少有醫院設置規範化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  2019年2月1日,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的新中心正式啟用,這裡不僅配備了更為先進的儀器設備,醫護人員的配置也更為合理。  「重症監護室是搶救危重病人的一個綜合性的科室,我們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專門救治神經系統疾病危重病人,它兼有重症監護室優勢的同時,更具有專科性。」
  • 毓璜頂醫院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患者性命相託,必須全力以赴——記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
    經過五個小時的手術,姜立新成功將胃上及肝臟上的腫瘤切除,並且術後按照之前制定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化療方案,劉先生恢復的非常不錯。「姜主任您看,我現在一頓飯能吃二十個餃子!」身體恢復的劉先生還經常給姜立新發微信報告好消息。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 腳踏實地做患者「手護神」——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1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楊光詩(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患者隔天出院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主任進行求助,
  • 給患者「心」的未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刀尖兒之...
    馬黎明(左四)在查房 膠東在線5月7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如同刀尖在心臟上起舞,風險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共勉。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爭奪人命,妙手回春出神入化,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黃波濤:與時俱進才能不辜負患者的期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勤勤懇懇實幹出來的手足外科專家手足顯微外科作為煙臺毓璜頂醫院的特色科室,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精細化操作,手部神經系統錯綜複雜且細如髮絲,手術中黃波濤常常要在顯微鏡下要在1毫米的血管上縫合十幾針針。
  • 國內頂級外科大咖齊聚,煙臺毓璜頂醫院這4天的手術直播不容錯過
    作為膠東地區最優質醫療資源的集中之地,也是區域內疑難危重疾病最高水平診治之地,值煙臺毓璜頂醫院130周年院慶之際邀請國內頂級外科大咖聯合手術演示也是其信心與底氣的體現,得益於腔鏡技術和微創手術起步早、發展快等優勢,此次手術直播也有助於全國更多同行了解煙臺甚至膠東地區的診療水平。
  • 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喬廣東:為乳腺疾病患者重塑「完美」人生
    2020年,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中心已正式通過歐洲標準(EUSOMA)乳腺中心認證,是全國第二家獲得認證的單位,這意味著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的規範化程度、前沿的技術手段和高水平的服務能力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 毓璜頂醫院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 患者隔天出院  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進行求助,楊光詩對病人查體後發現,患者跟腱止點近端大約6cm處凹陷,右踝關節蹠屈無力,右足跟站立時無法抬起
  • 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田茂洲: 做真正讓病人安心的手術
    田茂洲  煙臺齊魯網3月22日訊「每一次手術都是一次嚴格的考試。」這是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田茂洲博士在從醫二十年生涯中總結的一句話。那時的田茂洲剛從山東醫科大學畢業,也從那時起,他便「嫁」給了毓璜頂醫院,心也和心外科連在了一起。20年的時間,見證的不止是田茂洲的成長,更是醫術和技術上的成熟。
  • 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成功攻克TIPS手術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何萃報導:10月22日,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肝病科成功為一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經頸靜脈門體靜脈分流(TIPS)手術。  十月中旬,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肝病科收治了一位反覆腹脹的患者徐某。
  • 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團隊:專注於為腫瘤患者「照準減副」
    2003年,宋軼鵬碩士畢業後回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組建放療科。20世紀初,放療患者的副作用還十分嚴重,很多人都堅持不到治癒的日子。宋軼鵬在煙臺市率先開展了「調強放療技術」——治療效果更精準、副作用更小。彼時,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幾家醫院能開展調強放療,但憑藉著夯實的腫瘤學專業能力、精湛的放射醫學技術、紮實的解剖學功底,宋軼鵬專家團隊成功了。
  • 毓璜頂醫院普外兒外科主任呂忠船及團隊:膽大心細,練就懸壺醫匠
    不輕易向複雜病例低頭,不隨便放棄每一位患者,但同時在手術的各個環節中嚴把關,做到細心、耐 心和有愛心,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普外兒外科口碑得以延續的「秘訣」。正是這樣的用心,讓毓璜頂醫院普外兒外科向危重症及老年胃腸癌患者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煙臺毓璜頂普外兒外科呂忠船和團隊每年經手的胃腸手術 在500-600臺,各類疝手術量達200餘臺,但去年一年呂忠船和團隊所負責的普外兒外科沒有出現一例嚴重的術後併發症。
  • 煙臺毓璜頂醫院馬黎明:刀尖兒之上走春秋
    5月7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如同刀尖在心臟上起舞,風險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共勉。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搏鬥,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
  • 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宋潔:與患者「同呼吸」,妙手仁心...
    2018年,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還引進了超聲支氣管鏡,對縱膈腫物的診斷髮揮了絕對的優勢,其虛擬導航功能在肺外周結節診斷中也同樣顯示出很好的優勢。目前氣管鏡技術已進入全新的時代,這項技術也被大多數的患者所接受。
  • 百年薪火傳承 世紀杏林毓秀,煙臺毓璜頂醫院建院130周年
    1914年,煙臺毓璜頂醫院正式開業,設置床位100張,佔地面積8653平方米,建築面積6262平方米,全部建築都採用優質花崗巖,依照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築理念設計,配有冷、暖水供應。醫院倡導技術創新,每年開展新技術百餘項,廣泛應用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D影像/列印技術、導航手術等技術項目,不斷打造優質、精品技術。器官移植、腔鏡手術、內鏡診療、介入診療、輔助生殖、精準醫療等技術的層次和規模處於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或前列地位,成為醫院的特色品牌。技術進步鑄就學科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