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左二)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大眾網煙臺·海報新聞2月14日訊 (通訊員 成修 馬瑾 記者 李林) 煙臺毓璜頂醫院早在2015年就已將神經病學與危重症醫學融合,專門設置了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目前,省內還少有醫院設置規範化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
2019年2月1日,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的新中心正式啟用,這裡不僅配備了更為先進的儀器設備,醫護人員的配置也更為合理。
「重症監護室是搶救危重病人的一個綜合性的科室,我們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專門救治神經系統疾病危重病人,它兼有重症監護室優勢的同時,更具有專科性。」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主任劉宏說,「神經ICU患者多病情危重複雜、伴有意識障礙、病情變化快、死亡率和病殘率高等特點,專科性更強的重症監護室能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服務,更能有效救治患者。」
一場持續44天的搶救
為孩子奪回了媽媽的生命
27歲的王女士剖宮產後,接連出現發熱、頭疼的情況。在被緊急送進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時,她已經發熱十幾天、頭疼5天,意識喪失、肢體抽搐兩個多小時。頭顱部位的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王女士的左側額頂葉靜脈型腦梗死,並伴出血,左側頸內動脈、橫竇、乙狀竇上下矢狀竇血栓形成。
「王女士的情況非常危急,發病兇險,已存在意識障礙、癲癇持續狀態、偏癱、顱內高壓,可能發生腦疝等多種情況,致死、致殘的機率很高。」劉宏立即率領醫護人員展開了急救,脫水降顱壓、抗凝、抗癲癇、保護臟器功能、維持水電解質及出入量平衡等治療步驟有條不紊地陸續展開……
但王女士的病情非常嚴重,癲癇頻繁發作,醫護人員隨即調整了抗癲癇藥物的治療方案。不久後,王女士又出現肺部感染,醫護人員又為她調整了合理的抗生素,加強了祛痰措施,並給予調節腸道菌群失調、補液、維持水電平衡等措施,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氣管內治療。
儘管多種措施陸續施展,王女士卻一直處於生死邊緣,甚至又出現了呼吸衰竭,持續20多天依靠呼吸機輔助呼吸。「進重症監護室的患者,可以說是生死難料,在重症監護室接連治療十幾天的人都不多,但這位王女士在我們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住了44天!」至今回憶起來,劉宏也忍不住心有餘悸,「每天都在積極並小心翼翼的進行治療,如履薄冰,當時她的家屬也幾乎絕望了。」
這44天裡,王女士被24小時特級護理,身邊布滿了各種精密儀器,意識、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多種生命體徵的數值被實時監測著,寸步不離的醫護人員根據她的病情實時救治。「比如說在她使用呼吸機的那20多天裡,醫護人員必須時刻監護,及時調整呼吸機的模式和相關參數。」劉宏解釋,「還有翻身扣背、預防壓瘡、口腔護理、預防泌尿道感染、被動活動四肢的護理等,這些都是髒活累活,但是為了儘可能挽救這年輕的生命,我們醫護人員都盡職盡責的工作,沒有任何怨言,因為這是我們的使命,沒有選擇的餘地。」
作為膠東地區實力最強的綜合性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有著相對的優勢—頂尖專家多。搶救王女士的44天裡,神經內科多次組織感染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等眾多相關科室的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共同制定最為穩妥、有效的治療方案。
王女士出院時神志清醒,能流利表達意願,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顱高壓症狀也全部消失了,可以在別人的攙扶下下地行走。她不清楚的是,她的病情有多麼的複雜多變,在這44天裡她相繼出現了11種併發症,每一種都足以奪取她的性命或致使她終生殘疾,正是劉宏和她的團隊向死神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才最終奪回她的生命並痊癒。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是一種罕見類型的腦卒中,約佔成人腦卒中的1%—2%。」劉宏說,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壯年身上,發病率極低,每一百萬成年人中為三到四人,每一百萬兒童中約為七人,女性主要集中在20歲到35歲的育齡期,主要跟懷孕、分娩、口服避孕藥物有關。
劉宏(左四)在查房
手足麻木沒當回事
卻是罕見嚴重急症
46歲的趙先生血壓偏高,但他一直沒當回事,也沒有治療。直到他發現持續好幾天手足、唇舌都麻木了,才慌忙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診。趙先生以為這些病症就是高血壓引起的,萬萬沒想到,住院兩天後,他的病情持續加重,不僅四肢無力,還出現了胸悶、呼吸無力,他隨即被轉入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靠呼吸機來輔助呼吸。
「他的病是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我們稱這種病為『吉蘭—巴雷症候群』,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左右。」劉宏說,「一開始,患者可能只是出現肢體麻木無力的情況,很容易被忽視。但這種病進展非常快,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為四肢無力,甚至累及呼吸肌麻痺導致死亡,即便是治療及時,也有20%的患者嚴重失能,也就是肢體活動不靈,死亡率高達5%左右。」
吉蘭—巴雷症候群成為目前急性鬆弛性癱瘓的最常見原因,是神經疾病的嚴重急症之一。劉宏和他的團隊迅速給趙先生予人免疫球蛋白調節免疫治療的同時,給予促進神經修復、抗感染、祛痰等對症性的治療措施。這一次,綜合醫院的實力也再次得到體現,感染科、呼吸內科的專家也前來支援,多次會診後提出了相關建議,趙先生的肺部感染、糖尿病、葉酸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壓、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多種併發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治療21天後,趙先生的病情終於穩定,並被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最終,趙先生在住院39天後終於出院,經過在家堅持康復鍛鍊一個多月後,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劉宏(左一)團隊研究患者病情
只有生和死兩個選項
每天都與死神殊死搏殺
神經系統重症監護和治療,是阻滯患者疾病的繼續發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的關鍵。自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成立的那一天起,為神經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系統並且高質量的醫學監護與救治,就落在了劉宏和她帶領的團隊肩上,這要求該團隊不僅具備神經科專業知識,同時具備ICU專業技能,要求護理隊伍具備更加專業的護理技能、更高的專業素養、人文關懷,且要具有奉獻精神,醫護要有迅速有效的團隊協作能力。
神經系統疾病原本就複雜多變,進入到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的危重患者更是已經在與死神握手,可以說,這裡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但是這裡也是一個離希望更近的地方,這裡每天都在締造生命的奇蹟。
近年來,劉宏和她的團隊救治過各種危重患者,被蜱蟲叮咬而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患者也曾在這裡被治癒。因蚊蟲叮咬所致的流行性乙型腦炎也與死神擦肩而過。
不難想像,這裡的治療極其複雜,並且勞累,因為每一次的搶救都事關一條生命的存亡。所以,這裡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劉宏和她的團隊用高超的醫術和高強度的工作,與死神搶奪著患者的生命。
在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所有人都承擔著體力與腦力,智商和情商的多重考驗,收穫著喜悅和讚美,也迎接著悲痛和失落。在這個高強度的工作中,這個複雜的環境裡,NICU人並沒有時間去考慮太多,他們只是單純地堅持著「敬畏生命」,對每一位患者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謹記性命相託的責任之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劉宏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她十分注重業務學習,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掌握國際前沿學術觀點,使得她在搶救患者時行動果斷。她心系患者,當清晨第一縷陽光進入病房,早已出現她忙碌的身影,密切關注每位患者病情變化;即使下班,只要監護室遇到特殊情況,她準能在最短時間內趕來。由於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的特殊性,患者家屬不能時刻陪護,劉宏深刻理解病患家屬對患者病情強烈的知情慾望,即使患者病情瞬息萬變,她總能及時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熱情友善、坦誠相待,不僅增加了家屬的信任度,也保證了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如今,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具有床位18張,醫護人員28人,配備先進的床邊監護設施、呼吸機、營養泵、纖支鏡、叩背機、氣壓治療儀、除顫儀、心肺復甦器、轉運呼吸機、轉運監護儀;可以完成床邊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PICC、有創血壓監測、顱內壓監測、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纖支鏡治療。
相關連結:專家簡介
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監護室主任劉宏
劉宏,煙臺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青島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內科急救及神經內科臨床、教學工作近30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先後在解放軍總醫院、華西醫院進修。熟練掌握神經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如腦血管病、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等。尤其擅長對各種急危重症疾病的搶救治療。目前任山東省卒中學會神經重症分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神經重症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營養學組成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腦功能信息與數據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及煙臺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攻方向為神經急危重患者的監護及規範治療。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SCI文章4篇,參與科研三項,立項省市級以上課題2項,參與編寫論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