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璜頂醫院宋潔:與患者「同呼吸」 妙手仁心捍衛「呼吸自由」

2021-01-09 大眾網

  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宋潔

  宋潔(右)團隊在查房

  宋潔(左三)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成修 凌峰 煙臺報導

  一呼一吸間,是患者生命的延續;一分一秒外,是呼吸科醫生與患者「同呼吸、共命運」的仁術仁心。從醫25年,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宋潔秉持著堅定的操守和醫者的憐憫為患者拂去傷痛,為患者化解了無數危機,讓患者得以享受每一次自由呼吸;鞠躬盡瘁,憑藉精湛的技術,她每天都在探索如何更好為患者解決病症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氣管鏡技術進入「無痛」時代

  氣管鏡技術在呼吸疾病診斷及治療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氣管鏡檢查技術從1897年誕生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程,在我國從1954年開展以來已經有60餘年的歷史,應用至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大多數肺部及氣道疾病,如腫瘤、間質性肺病、肉芽腫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都需要通過經支氣管鏡檢查來確定診斷。另外,近20年氣管鏡鏡下介入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中,包括鏡下冷凍、雷射、高頻電、支架置入、肺減容、支氣管熱成型、腫瘤粒子植入、大容量肺灌洗等等,其臨床適應症不斷被拓寬。2018年,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還引進了超聲支氣管鏡,對縱膈腫物的診斷髮揮了絕對的優勢,其虛擬導航功能在肺外周結節診斷中也同樣顯示出很好的優勢。

  目前氣管鏡技術已進入全新的時代,這項技術也被大多數的患者所接受。毓璜頂醫院的氣管鏡技術已經進入「無痛」時代,所謂「無痛」支氣管鏡是指在麻醉醫生參與的靜脈全麻下進行檢查,這種狀態下患者處於睡眠中,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緩解焦慮,避免因緊張、恐懼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同時檢查中患者處於平靜狀態,更有利於醫生操作的順利進行,而全麻過程中使用的麻醉藥物是短效、可逆的,所以做完支氣管鏡檢查後患者會很快甦醒,不會有不良記憶,鑑於以上優點,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在臨床上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得益於這項技術的患者很多。77歲的鄒先生因「診斷肺鱗癌5個月,呼吸困難」到醫院經過CT掃描後發現左主支氣管腫塊較前明顯增大,入院後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在無痛支氣管鏡下發現他的左主氣管內有新生物堵塞氣道達85%。面對患者的病情,宋潔及介入團隊隨後對患者進行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治療,圈出氣管內的腫物,隨後對患者病變的基底部進行冷凍、燒灼,整個過程僅僅40分鐘,術後患者很快清醒、呼吸困難緩解、活動自如。極大的緩解了病人呼吸困難症狀,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眾位患者經她巧治後實現了「自由呼吸」

  36歲的孫先生反覆咳嗽、咳痰伴咯血1年多,久治不愈的他來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求診,經過診療後發現,患者既往有支氣管哮喘30餘年,長期服用「舒利迭」,1年前受涼後出現咳嗽、咳痰症狀。

  憑藉多年的診療經驗,宋潔認為孫先生的症狀也許並沒有表面「那麼簡單」,「當時,我和團隊醫生會診後判斷,患者很有可能是患有變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ABPA)。」

  很快,宋潔團隊對孫先生進行多項綜合性的實驗室檢查,通過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相關檢查,最終確診為患者患有變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ABPA),在給予相關的藥物治療後,患者病情好轉。

  65歲的朱先生反覆咳嗽2年多,並出現咯血症狀,曾在當地醫院以及其他醫院多次就診,初步診斷為肺大皰並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經過一段時間當地醫院的治療後,咳嗽喘息症狀並沒有好轉,反而近半年出現咯血加重的情況。

  今年6月份,因再次大咯血到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就診,通過胸部CT顯示患者肺大皰並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經過積極治療後,朱先生的咯血明顯減輕,但是,CT顯示的肺大皰處炎症表現不能排除腫瘤的可能性,可是由於病人患有慢阻肺,肺功能極差,無法進行下一步的診療,在這種情況下,宋潔帶領團隊人員積極給予病人改善肺功能後,通過支氣管鏡活檢病理後診斷病人為肺鱗癌。而明確的診斷也為患者贏得了下一步進行化療的寶貴時機。

  熱愛和傳承激勵她不斷積累和鑽研

  「活到老學到老,醫學是需要不斷思考,不斷學習的一門學科,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所以,我覺得很有意思。」宋潔笑稱,「因為我父母都是醫生,所以我從小看到我父母為病人治療,讓病人痊癒,我就感覺醫生這個職業很神聖,從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滿足感令我振奮。在我心裡也埋下了將來做醫生,治病救人的種子。特別是大學接觸更多的醫療知識後,我發現我是真地喜歡這個職業。」無心插柳柳成蔭,遵循家族傳統從醫,醫術卻成為宋潔一生的熱愛。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讓流淌在宋潔血液裡醫者仁心的種子萌芽。源於心底最真實的熱愛激勵著她不斷鑽研,如今的她儼然已是煙臺地區呼吸科赫赫有名的專家。

  1994年,在濰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完成學業後,宋潔被分配到長島縣人民醫院從事內科工作。9年的耕耘,宋潔成為了長島醫院內科的骨幹力量。心中始終懷揣著對醫生事業的熱愛和敬意,宋潔醫生又開啟了她的求學之路。2002年,在同學和家人的鼓勵下,宋潔毅然決然的報考了西南醫科大學呼吸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工作7年後的宋潔重拾課本,她沒有一絲慌亂,有著的是對醫學只是更多的渴求,對自己醫學能力提高的嚮往。在2003年底,宋潔成功考入了西南醫科大學呼吸內科專業於2007年順利獲得碩士學位併入職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科。

  自2007年從醫至今,十多年積累的經驗讓宋潔在呼吸危重症、呼吸疑難雜症的診斷及治療方面成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好醫生。但她未曾滿足,而是始終懷著醫生的使命和初心,以回應患者訴求、撫平患者痛苦為目標不斷學習、探索。

  疫情讓呼吸內科更受關注

  近些年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ulmonary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CCM)建設呈現愈發重要且逐漸規範的發展樣態,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推進PCMM專業發展勢在必行。

  近年來,宋潔所工作的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發展成果喜人,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加入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北京中日醫院專科醫聯體,並於2019年順利通過國家PCCM規範化建設評審,被評為全國PCCM科三級醫院優秀單位。科室建設完備,現有醫護人員120餘人,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10人,博士8人,碩士33人。現有編制床位155張,擁有呼吸機、超聲氣管鏡、硬質氣管鏡、多導睡眠監測儀、呼氣一氧化氮等先進設備,設有呼吸重症監護室、呼吸內鏡中心、呼吸綜合診療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監測室,並開設了哮喘、慢性咳嗽、肺結節、肺癌、戒菸、慢阻肺、睡眠障礙等專科門診,年門診量達10萬餘次。

  此外,科室下設八個亞專業組:呼吸介入組、慢性氣道疾病組、呼吸危重症組、肺癌組肺部疾病組、間質性肺疾病組、肺血管疾病組、睡眠呼吸障礙性疾病組,針對不同疾病進行更加精細與專業的研究和交流。

  學科發展,人才先行。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還擔任了青島大學醫學院本科生的教學及臨床見習、實習,印度留學生以及基層醫院醫師進修、住院醫師規範化的培訓任務。在學科發展建設的同時,宋潔醫生與她的同事們以「世界慢阻肺日」義診宣教活動、名醫講堂」直播課等形式,普及慢阻肺的規範化治療知識,加強廣大群眾對疾病防控的意識。

  專家簡介

  宋潔,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擅長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癌、肺栓塞、胸腔積液等疾病的診治,擅長氣管鏡、胸腔鏡診斷及鏡下介入治療技術,專長:肺部感染、肺癌的診斷及治療。個人研究方向是肺部感染的診治。兼任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診斷分會早癌學組副組長,煙臺市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煙臺市呼吸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員。

相關焦點

  • 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宋潔:與患者「同呼吸」,妙手仁心...
    宋潔(右)團隊在查房 膠東在線12月24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一呼一吸間,是患者生命的延續;一分一秒外,是呼吸科醫生與患者「同呼吸、共命運」的仁術仁心。宋潔(左三)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眾位患者經她巧治後實現了「自由呼吸」36歲的孫先生反覆咳嗽、咳痰伴咯血1年多,久治不愈的他來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求診,經過診療後發現,患者既往有支氣管哮喘30餘年,長期服用「舒利迭」,1年前受涼後出現咳嗽、咳痰症狀。
  • 毓璜頂醫院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 患者隔天出院  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進行求助,楊光詩對病人查體後發現,患者跟腱止點近端大約6cm處凹陷,右踝關節蹠屈無力,右足跟站立時無法抬起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 給患者「心」的未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刀尖兒之...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爭奪人命,妙手回春出神入化,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作為一名心外科醫生,卻也恰如他的名字一樣,給心臟病患者帶來了「心」的「黎明」與未來。
  • 腳踏實地做患者「手護神」——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1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楊光詩(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患者隔天出院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主任進行求助,
  •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二科楊瑛團隊:仁術留痕於纖細雙手 仁心傾注於...
    2018年-2019年,楊瑛在MD安德森腫瘤醫院進修學習,從師於國際著名婦科腫瘤教授Ramirez。經過與國外頂尖醫療中心的交流,楊瑛回國後就在煙臺毓璜頂醫院開展了該項手術研究。「衡量腫瘤手術效果不能僅僅是看治癒,還需要看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是不是好」。楊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視,對於條件適合的早期患者,她會採用其擅長的腹腔鏡微創手術。
  • 2020「第八屆妙手仁心·金口碑好醫生」評選收官
    11月初,由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指導,紅星新聞、成都商報社、成都商報·四川名醫主辦的第八屆「妙手仁心·金口碑好醫生」評選啟動,在一個多月的評選中,來自全成都六十餘家醫院的13000多名參評醫生們連闖四關,歷經公開徵集、市民投票、專家評審、專科榜評選、總榜評選等多輪角逐,大家翹首以盼的2020「第八屆妙手仁心·金口碑好醫生」榜單昨日終於揭曉
  • 毓璜頂醫院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煙臺毓璜頂醫院劉宏:與死神搶奪患者生命
    劉宏(左二)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大眾網煙臺·海報新聞2月14日訊 (通訊員 成修 馬瑾 記者 李林) 煙臺毓璜頂醫院早在2015年就已將神經病學與危重症醫學融合目前,省內還少有醫院設置規範化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  2019年2月1日,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的新中心正式啟用,這裡不僅配備了更為先進的儀器設備,醫護人員的配置也更為合理。  「重症監護室是搶救危重病人的一個綜合性的科室,我們的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專門救治神經系統疾病危重病人,它兼有重症監護室優勢的同時,更具有專科性。」
  • 患者性命相託,必須全力以赴——記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
    記者了解到,因為規範化治療,目前毓璜頂醫院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經從十幾年前的20%-30%提高到了50%-60%,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從十幾年前的30%-40%提高到了70%-80%。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一甲狀腺外科主任姜立新 挑戰,疑難雜症迎難而上煙臺毓璜頂醫院作為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除了常規治療,也肩負著為周邊區域解決疑難雜症的責任。
  • 莆田荔城西天尾衛生院林福春:妙手治病仁心救人
    原標題:莆田荔城西天尾衛生院林福春:妙手治病仁心救人 林福春每天認真接診來看病的病人東南網莆田8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朝傑)林福春,1968年出生,1991年從福建省婦幼衛校畢業後
  • 毓璜頂醫院孫世傑團隊:披肝瀝膽只為患者早日康復
    在人體構造中,肝膽胰脾排列緊密、結構複雜,又是癌症高發區,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德藝雙馨高水平的體現,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做到了。  抱著一線希望,劉先生和家人找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孫世傑,診斷後,孫世傑主任決定對病人實施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個手術將是煙威地區首例,手術如果成功將填補煙威地區這一領域的空白。  在手術室和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手術歷經10餘小時順利完成。
  • TVB經典職業劇盤點第五回:妙手仁心在人間!醫生護士是絕對主角
    下面我們就把醫療劇分門別類地來介紹一下—— 一、醫科 1 妙手仁心 《妙手仁心》從1998年到2005年,一共拍了3部。劇情除了救死扶傷,也圍繞「仁愛醫院」一眾醫護人員展開了糾葛的情感線。儘管續集在保證原班之餘,引入新鮮血液,但無論人物性格、情節延續性,還是臺詞都沒有第一部精良。
  • 煙臺毓璜頂醫院馬黎明:刀尖兒之上走春秋
    5月7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如同刀尖在心臟上起舞,風險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共勉。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搏鬥,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
  • 毓璜頂醫院喬廣東:走出乳腺癌的診療迷宮 為患者重塑「完美」人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喬廣東因為他心裡始終惦記的是慕名而來的病人,想的是如何精進自己的技術水平,用一流的醫學手段幫助乳腺疾病患者重塑「完美」人生。  時刻傾聽患者心聲  用先進的醫學技術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早上九點多鐘,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的病房非常忙碌,剛查完房的喬廣東正在解答患者和家屬的病情諮詢。
  • 《妙手仁心》令人回味的經典愛情|都市成年人的烏託邦
    《妙手仁心》最經典的主線是四大男女主角的愛情配對,兩條愛情線分別詮釋了成年人所嚮往的兩種理想愛情。一種是程至美(阿Paul)與唐姿禮(Jackie)之間浪漫而溫情的愛情,另一種是黎國柱(Henry)與江新月(Annie)之間孤傲而悶騷的愛情。
  • 福州御和堂中醫簡介:妙手仁心 守護福州百姓健康
    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使得醫院診療規範、醫療質量、收費標準等多方面有效達到福州市醫保的要求,最終獲得醫療保險服務管理局頒發的「定點醫療機構」牌匾,成為福州地區實現醫保定點的中醫院,解決了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 煙臺毓璜頂醫院成功救治嚴重肝病患者
    據了解,患者趙女士患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病史多年,反覆多次上消化道出血,在其他醫院內鏡下止血治療效果欠佳後到毓璜頂醫院介入治療科住 院治療。經檢查,趙女士肝葉萎縮、肝裂增寬,致使門脈左右支匯合處裸露在肝外,同時合併門脈主幹及腸繫膜上靜脈近端血栓形成,所以手術難 度大,出血風險高。
  • 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喬廣東:為乳腺疾病患者重塑「完美」人生
    2020年,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中心已正式通過歐洲標準(EUSOMA)乳腺中心認證,是全國第二家獲得認證的單位,這意味著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的規範化程度、前沿的技術手段和高水平的服務能力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 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