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街頭極限健身 追求體能「無極限」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

  街頭極限健身  玩的是「無極限」

  廣州有群極限健身愛好者  街邊公園挑戰身體極限

  從左到右分別是:鄧文俊、廖永樂、莊佳樂、陳二仔。

  廖永樂展示健身動作。

  莊佳樂在健身器材上做出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引體向上25個,然後立馬做伏地挺身50個,接著雙力臂10個,垂懸舉腿10個……」聽到比賽內容,觀看2017年「奧體杯」極限健身冠軍挑戰賽的觀眾們都不禁發出一陣陣「哇」的驚嘆聲。對於許多人而言,街頭極限健身是個陌生的名詞,人們只有親眼看到選手們展現出不可思議的體能迸發,才能體會到這項運動的震撼。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活躍在廣州公園、街頭的一批街頭極限健身愛好者:他們中有從事這項運動五年、希望成為世界冠軍的創業青年,也有因為街頭健身而克服嚴重網癮的大一學生,還有在半年內瘦下三十斤的勵志猛男……如今他們也正在為下一次的比賽拼搏,如同以往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我的夢想是世界冠軍」

  莊佳樂從2012年開始接觸街頭健身,是一幫愛好者中最早的。最初為了長高,他總是在學校裡吊單槓。後來在網絡上看到國外的健身網紅在單雙槓上玩得花樣百出,他驚訝極了,「原來我們的人體經過訓練後能做到這些動作!」

  震撼之後,他不由地想嘗試。於是,從引體向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鍛鍊體能開始,到看視頻自學動作,莊佳樂一步一步地開始了極限健身訓練。「一開始慢慢去學靜態的還有動態的動作,從每一個細節去發現怎麼訓練身體的肌肉,然後就慢慢玩到現在。」莊佳樂說,當時每天練兩三個鐘頭,每個動作都要練一兩個月。

  就在莊佳樂慢慢體會到健身的樂趣時,他在2014年受傷了。由於太過熱衷健身,他的肩膀疲憊到極限,導致了關節勞損。肩膀每天到了晚上睡前就劇痛難耐。醫生建議他不要再練了。

  「健身是為了什麼?」情緒低落的他不由湧現出崩潰、絕望的想法。在長達一年半的恢復期中,他慢慢找到了答案:熱愛。每完成一個動作,他心裡都會有一種滿足的成就感,對莊佳樂而言,街頭健身已經是一種習慣,「可能到我老了,也會繼續堅持下去吧!」

  未來的他,會繼續向著世界冠軍的夢想前進。「所謂『極限健身』,其實就是『沒有極限』。比如一個動作開始定20秒,以後就要定50秒,甚至破吉尼斯紀錄。達到了一個極限,就去突破它,這就是街頭極限健身。」

  網癮少年變形記

  在這幫健身愛好者中,19歲的廖永樂年紀最小。看上去外向健談的他在健身前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癮少年。網癮嚴重到什麼地步?「當時玩到一種『見不到我爸媽』的境界。」廖永樂稱,寒假時,他通宵達旦地玩遊戲。「沒出過房間,一個星期都沒見到媽媽的面。」

  很偶然的一次,他看到網上熱門的街頭健身視頻。一開始興趣寥寥的他覺得動作頗為簡單:「這都能算熱門?那我也可以啊。」結果他嘗試了一下卻發現根本做不到。骨子裡不服輸的性子一下子就上來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自己不可以?」

  一開始,他在寢室做鍛鍊,卻受到了全班男孩子的冷嘲熱諷。「來,我做兩個給你看。」「不要練了,來跟我打遊戲吧,練這種沒有用的……」打擊的聲音不絕於耳。「我這個人很不服輸,那時候就更憤怒了。」廖永樂在那個暑假,咬著牙每天練至少三個鐘頭,每天做四百個伏地挺身。「那時練得很猛,暑假結束一回去,人家都說我變壯了。」他的性格也變好了,從前內向沉默,對自己極度不自信,如今廖永樂覺得終於能夠抬頭挺胸地生活了。

  從肥仔到猛男  半年減30斤

  今年3月,鄧文俊在某運動軟體上傳了一張對比照,獲贊上千。照片左邊是去年9月份拍攝的,那時的他大腹便便,而在右側,僅僅半年時間後,他就變成了身材壯實的肌肉猛男,胸肌、腹肌清晰可見。他告訴記者,最胖的時候體重達到160斤,花了兩個月時間瘦了十幾斤,街頭健身半年後練出了一身肌肉。

  鄧文俊的發胖源自兩年前的一次受傷。他最初曾在健身房鍛鍊過1個月,看到國外一些街頭視頻後就對街頭健身充滿了興趣,「又有肌肉又能玩動作,又能耍酷又這麼帥氣,就想練好這個。」當時對照著教程視頻,每天嘗試著練。到了2015年3月,鄧文俊練得過於激烈,結果導致肩關節間隙拉長。

  「當時一用力撐就會痛,我就停了一年半,一直嘗試找找肩關節康復的辦法。」因為一鍛鍊就痛,鄧文俊徹底停練了。「那時候看著同伴個個都練得那麼好,自己很頹廢。好像就墮落了,開始打遊戲,不運動,晚睡。也很少再和原來的夥伴一起,感覺聊不到一塊兒了。」

  去年9月份,鄧文俊的肩傷恢復,但是身材卻走了樣。他心想:「以前我可以,現在為什麼就不能練回來?」於是他從跑步開始,2個月時間下來,他瘦了十多斤。體能慢慢恢復後,他開始做力量訓練,控制飲食,睡眠規律,慢慢跟上了朋友們的腳步,最終他在半年內瘦下了30斤。

  在鄧文俊看來,街頭健身的樂趣在于堅持。自己的父親從小就要求他「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這種意識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做事要有始有終,」他嚴肅道,「減肥能否成功,還是要看自己願不願意付出,去做出改變。(文 記者 李波 圖 記者 楊耀燁)

相關焦點

  • 南京街頭極限健身」愛好者:挑戰不可思議
    南京有一群「街頭極限健身」愛好者:挑戰不可思議,抗衡地心引力「Street Workout」,一個挺洋氣的名字,代表著一項時尚運動,南京街頭一群熱愛這項運動的年輕人,把它翻譯成「街頭極限健身」。
  • 鄭州小夥街頭極限健身 強悍另類吸引眼球(圖)
    中新網鄭州3月28日電(記者 門傑丹)近日,鄭州一些年輕人頻頻出現在街頭進行極限健身,他們強悍張揚動作中透出的力與美,秒殺眾多路人眼球。3月28日,接受採訪時,這些年輕人稱,極限健身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和健康的身體,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充滿激情,希望各個年齡段有興趣的人能加入進來,享受挑戰自我的樂趣。
  • 極限健身五大神技,高空極限只是表演
    全文字數: 429閱讀時間: 2 分鐘極限健身是體操健身進階方式,是危險性與觀賞性並存的一項運動。就極限健身的訓練項目來講,它本身的表演性是大於實用性的。極限健身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街頭極限健身,還有一種是高空極限健身。
  • 組圖:劉德華為拍戲挑戰體能極限 自曝平時不健身怕練太強壯
    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29日報導,金馬影帝劉德華在監製及主演新片《拆彈專家2》中挑戰體能極限,向來親力親為的華仔,為電影拍攝各種動作場面。不過劉德華表示平日其實很少健身:「因為我不想練得太強壯,主要都是做有氧運動。」
  • 街頭極限健身都是花架子?看完這個視頻要被打臉
    由於對街頭極限健身的不了解,一直有人認為街健鍛鍊效果很差,完全不能與健身房中的器械訓練相提並論。為了驗證街健是否真的只是花架子,靠幾個表演性質的動作隨便擺拍一下,小編特意從Youtube上找了一個播放量接近千萬的街健選手對戰視頻。
  • 健身千萬不要追求極限,要循序漸進
    對於剛開始鍛鍊健身的朋友們來說,與其關心運動過量或者運動極限,你更應該關心的是自己有沒有達到該有的強度。動到極限,怎麼看「極限」?1.有氧抗阻,高強度才有高保障!從訓練強度看為保證更好訓練效果,建議保證強度,堅持到極限有氧訓練:高強度保持在80-95%HRmax(最大心率)力量訓練:採用半程組、TMF訓練法,堅持到徹底力竭事實上,比起運動強度太大,大多數人碰到的真實情況是,訓練強度根本不夠!2.力量訓練,極限狀態怎麼看?
  • 「魔鬼周」變臉,極限體能向極限多能轉變
    從單純練體能向全面錘鍊反恐作戰能力升級,武警獵鷹突擊隊著眼實戰提升特戰訓練質效——突破極限,特戰尖刀越磨越鋒利解放軍報訊近日,記者在武警獵鷹突擊隊「魔鬼周」極限訓練現場看到,突擊隊員在臨機設置的情景中展開技戰術對抗,以往以磨鍊「鐵腳板」為主的體能訓練內容被帶有實戰背景的戰術課題取代,特戰尖刀在突破心智極限中越磨越鋒利。「『魔鬼周』極限訓練是反恐訓練的高級形式,是對特戰部(分)隊整體作戰能力的全面考驗。」
  • 極限體能強健英雄團隊
    原標題:極限體能強健英雄團隊  極限體能練不練?   未來戰場在呼喚!   盛夏黃昏,暑氣未退。陸軍第41集團軍某炮兵團營區裡,一派極限體能訓練的火熱場景。五公裡長跑,除了正常攜帶的裝具外,戰士們身上還另加了沙袋背心和綁腿。
  • 極限運動健身有哪些危害嗎
    有的人會通過體育運動,如跑步等來達到健身減肥的效果。也有人會想通過極限運動健身。極限運動可以鍛鍊人們的毅力同時,也可以增加人們的膽量。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接下來我們就來祥細了解下部份極限運動健身有哪些危害吧。
  • 街頭極限健身現南京 一起"street workout"
    小區、公園裡,隨處可見各種健身器材,南京有一群運動達人用這些器材,玩起了「街頭健身」,在這些簡單的器材上面,練就各種高難度動作,還完成了絲毫不輸健身房的體能訓練,長期堅持下來,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 9歲女童橫渡瓊州海峽惹熱議,兒童挑戰極限體能運動不提倡
    近日,來自廣州的9歲周姓女孩在全家人歷時一年的策劃之下,與「大部隊」一道跟隨導航船,橫渡瓊州海峽。在長達二十餘公裡的流程之中,小女孩一路鬥水母、抗海流、頂暴雨,耗時13個小時最終成功登陸對岸。女童橫渡瓊州海峽,不可效仿小姑娘橫渡瓊州海峽經媒體報導後,迅速掀起了社會熱議。
  • 肌肉大佬們的最愛,死亡極限2.5,健身最猛的練法
    作為健身忠實愛好者的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死亡極限2.5」的訓練方法呢?所謂死亡極限2.5,意思就是訓練到連2.5kg的啞鈴都舉不起來的程度。我們都知道,一般健身房最輕的啞鈴就是2.5kg,如果連2.5千克的啞鈴都舉不起來,說明這時候肌肉狀態處於真正的力竭。
  • 英派斯攜專業健身器材 賦能中國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
    來源標題:英派斯攜專業健身器材 賦能中國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 近期,在山東日照舉行的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吹響中國體育復工復產的號角,中國賽艇領軍人物張亮挑戰有滑軌陸上賽艇30-39歲年齡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以2小時19分20秒8
  • 練體能 強素質——廣西梧州邊檢站開展極限體能訓練
    官兵進行拖輪胎體能訓練    為進一步強化官兵體能素質,錘鍊部隊戰鬥力,9日,廣西邊防總隊梧州邊檢站組織開展極限體能訓練,確保部隊隨時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在體能訓練前,這個站組訓骨幹組織官兵做好充分的訓練前熱身運動,防止官兵在訓練中出現拉傷的情況。此次體能訓練,組訓骨幹根據訓練方法,結合實際執勤需求和現有的器材,先後開展了拖輪胎跑、攀越障礙、陡坡衝刺、極限搏擊等高強度體能訓練。
  • 史無前例 極限震撼|珠澳最高雙塔,即將開啟垂直極限競速攀爬挑戰賽
    跳傘、翼裝飛行、攀巖……這些令人腎上腺素激增、荷爾蒙爆棚的項目,都稱極限運動。極限運動因超高的難度和給人帶來超強烈的感官刺激,全球體育愛好者無不為之瘋狂!不論是「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還是建通天巴別塔、登珠穆朗瑪,登高問天,都寄託著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美好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 8塊腹肌,女學生極限健身秀驚呆楊冪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8塊腹肌,女學生極限健身秀驚呆楊冪
  • 極限運動 到底是「作死」還是「追求夢想」?
    《徒手攀巖》劇照。該片記錄了「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霍諾德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關於這部電影是否應該拍,一直有倫理問題在爭論。聯想起今年5月,珠穆朗瑪峰迎來密集死亡潮,登山季中遇難者達到11人,令人無比惋惜。對於極限運動,大眾與其愛好者的看法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走向兩個極端。為何兩者間會出現如此大的態度鴻溝?極限運動又是否有其存在的意義呢?
  • 聊聊那些極限運動
    我們聊了很多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聊那些流行在街頭巷尾的極限運動,和少有人嘗試甚至不為人知的極限運動吧~一般的,極限運動通常會使人們逐步離開傳統的體育場館,走向荒野,縱情於山水之間,向大自然尋求人類生存的本質意義。
  • 青年「尚能戰士」 挑戰體能無極限
    第二屆省直機關青年「尚能戰士」體能挑戰賽日前在福建省田逕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室內田徑場舉行,比賽吸引了32個省直機關單位的52支隊伍,約350人參加。散打世界冠軍林慧敏說:「這是一種運動體能賽 其實就是倡導大家全民健身 平時要注意鍛鍊 健康很重要。」
  • 直擊東莞武警反恐骨幹極限體能訓練
    圖片來源:人民武警報  近日,武警東莞支隊精心挑選反恐骨幹組織進行極限體能訓練。他們科學制定訓練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負重越野10公裡、200米砂石地低姿匍匐、極限搏擊、泥潭綜合基礎體能訓練、泥潭摔擒等12項科目的訓練,真正把部隊打造成為一支「軍事特別過硬、反應特別靈敏、作風特別頑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