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力量在行動|杉樹助學:讓知識改變命運,用生命影響生命

2020-12-22 新民晚報

「我們都渴望長成一棵樹,枝幹挺直,凌霜不屈;多年後,我們終將長成一棵樹,青松翠綠,風致如故。」對於大山裡的孩子來說,讀書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路徑。他們渴望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去廣闊天地裡肆意翱翔,卻常常因為家境貧寒,束縛了前行的腳步。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看世界,是孟霞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作為「高中助學計劃」的受益者,她始終堅信,用生命影響生命,是愛的延續、善的循環。

圖說:杉樹生的留言紀念冊。楊歡 攝

教育扶貧,精神補「鈣」

在一些偏遠落後地區,囿於自然條件的制約,當地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下,難以擺脫生活上的困境。精神缺「鈣」導致了行為上的惰性,使他們過早地屈從於命運。因此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志。

「那種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動力。」孟霞從小生活在四川省涼山州,是縣城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她看著身邊的姐妹們輟學、成家、生子,深深地明白,知識是改變思維觀念的有效途徑,教育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雖然我爸爸也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他一直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也堅持供我讀書。」母親去世後,孟霞跟著父親一起生活。「知識改變命運」,父親始終掛在嘴邊的這句話激勵著她努力讀書。從小到大,孟霞都是班上的優等生。「以前我只知道要考上一所好大學,用成績來回報父母。但從沒有想過,未來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因為在走出大山前,我根本想像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夢的種子,落地生根

儘管生活過得並不富裕,但在愛的包裹下,孟霞堅強樂觀。「我始終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看看外面美好溫暖的世界。」初中畢業後,孟霞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涼山州民族中學,受到「高中助學計劃」的資助,成為一名「杉樹生」。

杉樹公益秘書長史聯群介紹,在很多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教育只能保障學生念到初中畢業,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考上了高中,但因為家裡供不起,只好輟學。為此,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發起了「杉樹高中助學計劃」,與重點高中合作,成立40-50名學生組成的「杉樹班」。每年會給「杉樹生」提供3000元生活費,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減輕貧困家庭的負擔。杉樹生的選拔標準也很嚴格:地點偏遠,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品德兼優。

3000元並不算多,但對大山裡的孩子來說,卻是「雪中送炭」。「很多人一年也掙不了這麼多錢,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孩子又多,他們只能輟學去打工,幫著貼補家用。」孟霞看著身邊的小夥伴在本該讀書的年紀裡扛起家庭的重擔,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暗自下定決心,等自己學有所成後,一定會幫助家鄉的學生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命運。

圖說:孟霞在工作。楊歡 攝

愛的延續,善的循環

去年6月,孟霞大學畢業了。她成為杉樹公益基金會的一名員工,來到上海打拼,赴一場和自己的約定。

「當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資助人張爺爺常常跟我講,『你長大了一定要去上海看一看,在大山之外,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儘管那時候,孟霞還有些懵懂,但「去上海」的願望在心裡生根發芽。高考成績出來後,她毫不猶豫地在志願欄裡填寫了上海的大學,但最終因為幾分之差,調劑去了河北保定。「但我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約定,大學裡一有機會,就會報名參加上海的活動。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和杉樹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上海』兩個字即意味著方向,又是生活的希望。」

如今,孟霞成為了「杉樹大學助成」的項目專員。她說,很多在校大學生容易陷入迷茫或者被動學習的狀態,尤其是來自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上了大學以後,發現城市生活成本高,自己的知識面窄、見識少、英文水平差、信息化不夠、現代學習工具不熟悉,因而缺乏自信力、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等,導致很大的心理落差和壓力。為此,杉樹公益基金會提供社會優勢資源,幫助杉樹生們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的真正需求,從而更有效地學習和提升相關知識、技能。同時,通過杉樹志願者與杉樹大學生的零距離接觸,讓他們感受到杉樹大家庭的溫暖。

圖說:孟霞(左)和同事一起看留言冊。楊歡 攝

用愛發電,桃李滿園

甲古小華也是一名得到「杉樹高中助學計劃」資助後走出大涼山的學生。幾年前,他因為一部宣傳片被大家所熟識。鏡頭中,小華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書。他說,「如果有一天,我能有成就,會去幫助更多人。」

去年,小華考上了成都大學。節假日裡,他都會打工賺錢掙學費,從不向家裡要一分錢。「我們家好幾口人僅靠幾畝旱地和養豬的收入維持生活。在村子裡,同齡人大多數隻念過小學,十幾歲就輟學打工。所以我很珍惜讀大學的機會,並不覺得辛苦。」疫情期間,學校開啟線上授課。因為家裡信號太差,小華便在附近的山腰上找了一處恰好有輸電線經過的地方上課。

杉樹公益項目負責人了解到,還有很多偏遠地區的學子們和小華一樣,為了順利上網課,需要跟家人輪流使用一臺手機,甚至繞山路去「蹭網」。針對這些家庭困難、無智慧型手機的同學,杉樹公益聯合彤程公益基金會,購買了智慧型手機,並第一時間寄送到學生手裡。

自2015年成立以來,杉樹公益在全國12個省、35個學校共資助5831名高中生。「我們堅信,可以用生命影響生命,讓每一棵杉樹生根發芽,在未來長成參天大樹。」史聯群說。

楊歡

相關焦點

  • 一隻船教育聯合上海杉樹公益發起防火安全知識科普行動
    火災發生後,北京一隻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迅速響應,發起防火安全知識科普公益行動。開展在線公益課程 讓消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4月2日,一隻船教育組織金牌講師為杉樹公益在四川西昌8所鄉村學校支教的65名教師帶來了防火安全知識科普線上課程。
  • 時代楷模張桂梅:用生命改寫三代人命運,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她用生命改變了1800多個孩子的未來,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生命的最高價值。無兒無女、沒有房產,對於她來說,孩子們就是她的一切!20餘種疾病纏身,這些病經常以不同的方式折磨著她。她將所有的錢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為了籌建免費女子高中,她四處求助,她放棄了自己所有的體面與尊嚴,她把自己的榮譽證書複印了一大堆,在大城市的街頭,逢人便拿出來請求捐款……她為了這群孩子付出了太多!但是她從沒有後悔過,她最高興的就是看著這一個個孩子考入大學,將來進入各行各業在為社會做貢獻。
  • 北京一隻船教育聯合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發起防火安全知識科普公益...
    火災發生後,北京一隻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迅速響應,發起防火安全知識科普公益行動,首次為分布在西昌市8所鄉村學校的65名杉樹支教老師進行直播授課。在2個小時的「雲課堂」中,兩名一隻船教育的資深講師運用最新的3D仿真學習系統、動畫視頻等形式對防火安全、應急逃生技能以及法律法規等防火安全知識進行了全方位的細緻講解,並結合具體案例,就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消防安全問題與學員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 溫金銘丨用生命改變生命,用愛溫暖過路人
    受疫情的影響,我已經在家好久了,除了上課、學習以外也只有做做運動、跑跑步,時間久了也開始有些迷茫(會想我以後要做什麼,現在要做什麼)一次偶然我打開了YE的文章,「用生命改變生命」這是我記憶裡最深刻的一句話,也是這句話在我心裡埋下了伏筆。後來有人跟我說:「只要心中有愛,保持初心,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體育改變了我,所以我想要將體育精神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體育,愛上體育,感受體育的樂趣與精神。
  • 陳一丹:感受生命的力量
    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一丹感謝身殘志堅的尼克·胡哲用勵志演講的方式,與中國公益網友進行精彩的互動,為網絡時代的公益事業帶來了一次最好的支持。陳一丹動情地說:「我非常榮幸,代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尼克的演講,感受尼克熱愛生命、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決心。
  • 改變命運格局的九種巨大力量,就看你如何把握
    普通人想改變命運格局,應該靠什麼呢?在我看來,改變命運格局,靠的是對於各種內在和外在條件的藉助與運用。我們常常能聽到這些說法,知識就是力量,目標引導成功;我們還經常聽說,只要堅持,就能勝利;只要有必勝的信念,就能成功;諸如此類的說法很多,其骨子裡所要說明的是改變命運格局,需要藉助很多內在和外在的條件。
  • 鎮平石雕 言石小鎮助學公益行動 助莘莘學子圓夢象牙塔
    鎮平縣玉管委人才管理科科長兼鎮平石雕搬遷及言石小鎮項目建設推進專班王宏星聽到這個消息後,在鎮平石雕界發起了為郭文超助學捐款的倡議書。9月16日,鎮平石雕界在言石小鎮項目部會議室舉行了鎮平石雕協會公益助學行動,鎮平縣部分石雕、景觀石、石制工藝品企業商戶代表、言石小鎮董事會成員、言石文化公司全體員工等積極響應,踴躍參與了本次言石小鎮助學公益行動。
  • 「放飛夢想 讓愛翱翔」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公益助學活動走進...
    每日甘肅網瓜州訊 12月17日上午,原本安靜的瓜州岷縣小學校園,因為一場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公益助學活動,讓整個校園多了一份熱鬧和溫暖,全校117多名學生收到了他們心儀的禮物。捐贈儀式上,岷縣小學的少先隊員代表為富德生命人壽的愛心人士及嘉賓佩戴了紅領巾;富德生命人壽公司代表向岷縣小學的孩子們捐贈了電腦10臺、圖書585冊,美術用品117套;以及圖書架6組,溫暖包117套、愛心馬甲117套、足球、籃球、桌球、羽毛球、排球若干;還有總保額596.7萬元的小海豚愛心保險保障。
  • 《含淚活著》:他想改變命運,卻被命運改變
    她自己在服裝廠工作賺取的微薄工資用來和女兒生活,丈夫寄來的錢一分不動,留著給女兒留學時用。如果說含淚,如果因為只能在社會最底層做苦力,如果像丁尚彪好幾次說到自己「因為沒有文化」,那就必須從更早的命運開始算起了。
  •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並不是一句虛話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並不是一句虛話,即使很多人對此話不以為然,但是知識總能在無數人的人生中發揮它強大的作用。知識不僅僅能讓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科學、學會很多生存技能,更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提高我們的認知,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
  • 安陽廣播電視臺聯合富德生命人壽深入瓦查村開展「小海豚」扶貧...
    原標題:扶貧助學奉獻愛心 放飛夢想讓愛翱翔——安陽廣播電視臺瓦查村扶貧助學公益行動暨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公益活動舉行FIGHT「小海豚」扶貧助學公益活動10月29日下午,安陽廣播電視臺瓦查村扶貧助學公益行動暨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公益活動舉行,全村60名小學生牽手「小海豚計劃」,獲得扶貧助學大禮包。
  • 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哪些?
    可見觀念會影響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改變我們的命運。對人生抱持施捨的觀念會使我們的命運更富裕,貧貪的觀念只有使我們更貧乏。懷抱著愛心來對待世間上的一切,生活是快樂的,世界是美麗的,娑婆就是淨土;如果對世間充滿了嗔恨,清涼的佛土也會變成火宅。我們希望擁有什麼樣的命運,就該培養正確的觀念。
  • 國際社會: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海外華僑華人紛紛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充分體現了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高度重視,極大增強了海內外中華兒女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國戰疫必勝的希望。海外華僑華人將繼續同祖(籍)國人民堅定站在一起,為抗擊疫情出力鼓勁,相信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用愛守望、續航未來」中海基金2020環保·助學公益行動在滬舉行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8日,"用愛守望、續航未來"中海基金2020環保·助學公益行動在上海市閔行區民辦弘梅小學舉行。從現在開始,把握正確的人生航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迎接絢麗多彩的未來。作為弘梅學子,未來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表達我們的感激,用我們的真情回報社會,用我們的奮鬥擔起肩上的責任,努力做一名'誠實篤行 靈動智慧'的新時代好少年!""非常感謝像中海基金這樣的富有大愛和責任擔當的社會組織,在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卻仍堅定不移地投身公益事業,幫助困難群體。你們的捐贈不僅給弘梅小學帶來了物質上的幫助,更是給我們全校師生心靈上的溫暖。'
  • 啟發自我意識與生命力量:我與你與「她"
    無論是原生家庭的成長曆程、規範化的學校教育經歷還是更為複雜的社會場域中與多元主體的持續互動都直接或潛在地影響著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感知、態度與觀念,並顯現於社會交往與自我展示的過程中。某種程度上來看,我們越多地去感知、了解自己的身體,我們也能越多的去了解我們所處的特定歷史語境、具體的社會與個體的互動關係以及施加於我們自身的權力結構。
  • 【助學行動】內蒙古紅太陽公益基金會「陽光少年」關愛助學行動...
    【助學行動】內蒙古紅太陽公益基金會「陽光少年」關愛助學行動走進清水河縣 2020-11-01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9公益日|杉樹公益:因為愛你,所以更要走近你
    距離 99 公益日還有2天,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真愛夢想優秀聯合勸募夥伴——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看看他們的故事吧!正在備課的趙老師我是趙紅明,今年四十九歲,二十多年前,我大學畢業,分配到新疆哈密的一家國營企業,而穩定、安逸的日子,讓我莫名惶恐,我尋思著改變!
  • 臺灣屏東大學林其賢:如何改變人生命運?
    講座現場,林其賢教授為大家講述怎樣才能好好地活,通過現在的一舉一動來改變命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現場觀眾向林其賢教授提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8年8月26日,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舉辦2018年覺群人生講壇第五期,臺灣屏東大學中文系所副教授林其賢在覺群大禪堂做了題為「以終為始的生死關懷
  • 南懷瑾先生:是什麼影響著我們的命運
    在影響命運的因素中,大到有時代環境、社會環境,小到有身邊人的一句話,一個突發奇想的念頭,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命運,使我們的一生發生天壤之別的變化。命運會被許多大大小小的因素所影響,但是主宰命運的人還是我們自己。佛教認為「因緣果報」。即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受因果法則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果。而諺語中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是因果表現的方式。
  • 信陽西亞和美:愛心助學+精準扶貧 用心回報社會
    今年8月底,西亞和美公司員工慰問一名考上北大的學子    2020年8月下旬,信陽西亞和美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陽西亞和美」)愛心助學活動如約啟動。這場持續了12年的愛心助力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暫停,也沒有因為經濟效益下滑而有所遲疑,12年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個本土企業對社會的直接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