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像丨浦東激蕩30年 從昔日爛泥渡到國際金融中心

2020-12-14 大眾網

  老浦東人的記憶中有這麼一首民謠:「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爛泥路邊有個爛泥渡鎮,人行道過,沒有好衣褲。」那條每逢雨季就水漫金山的爛泥渡路,就是今天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寸土寸金的「銀城中路」。

  蜿蜒黃浦江,把上海分割成了浦東、浦西兩塊。上世紀90年代以前,浦西是人口稠密的繁華都市,而浦東大部分地區則是阡陌農田、低矮棚屋。「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句老話就是當時上海人心態的真實寫照。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向全世界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在浦東大道141號曾是工人俱樂部的二層小樓裡,浦東開發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了。

  從此,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重鎮上海,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再度迎來歷史機遇,也展開了20世紀末中國最神奇的畫卷。改革和創新,是這片土地巨變的源泉。30年來,黃浦江兩岸的成長故事,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

  總監製丨駱紅秉 姚永暉 王姍姍

  監製丨耿志民 朱勤效 劉幗軼 劉洋

  製片人丨韓任偉

  編導丨彭裔然

  剪輯丨苗佳亮

  配音丨姚宇軍

  編輯丨寇琳陽

  資料丨鄧青燕 徐堃 劉芃芃 張春暉

  製片丨楊波 肖媛

相關焦點

  • 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市場的大門一打開,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等「全國第一」持續湧入、落地紮根,整個區域徹底告別破舊的爛泥渡,一躍成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以學者視角觀察著浦東開發開放的過程:「當時的上海有巨大的經濟結構轉型負擔,需要借浦東的開發開放帶動整體發展。
  • 滬上高校師生: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成就 令人倍感振奮
    復旦大學全面提升科研原創能力,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以建設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為抓手,在人類表型組、腦與類腦智能、新一代集成電路製造等重大科技命題上形成新突破,努力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解決實際問題,爭取為上海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浦東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浦東時報推出「我們的30年」特刊!小布帶你先睹為快→
    卷 首 語30年前,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開放浦東。30年鬥轉星移,30年滄海桑田。30年前,這裡阡陌縱橫,蘆葦搖曳,「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30年後,高樓萬丈平地起。如今浦西浦東,萬國建築群和摩天大樓隔江相望,站在黃浦江畔的外灘眺望過去, 420.5米高的金茂大廈,492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632米高的上海中心,浦東陸家嘴區域的三幢摩天大樓,勾勒出魔都優美的城市天際線。
  • 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
    30年巨變彰顯制度優勢  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其中一條「爛泥渡路」的模擬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弄堂狹小、電線雜亂,折射出當年老百姓生活的拮据。
  • 30年,浦東給世界創下一個奇蹟!
    為了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黃浦江東岸畫了個圈,宣布浦東開發正式起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上海市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也隨之成立。
  • 昔日棚戶區今日陸家嘴,記錄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42年
    2020年,是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節點之年。在此之前,始終沒有一本書能夠完整地講述這段歷時42年的曲折歷程。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填補了空白。12月2日,新書專家座談會在上海中心舉辦,它所講述的故事也從這片土地開始。
  • 從外灘移居陸家嘴,「老上海」渣打銀行見證國際金融中心崛起|浦東...
    1991年,12家外資銀行上海分行獲準開業,外資銀行首次進入中國,渣打銀行上海分行也在這一年呱呱墜地。渣打銀行與浦東的緣分始於1997年。這一年,包括渣打銀行上海分行在內的外資銀行紛紛進駐浦東,安營紮寨。這是因為此前一年,人民幣業務開始對外資銀行開放,外資銀行真正走進中國市場。
  • 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上海...
    30年巨變彰顯制度優勢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其中一條「爛泥渡路」的模擬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弄堂狹小、電線雜亂,折射出當年老百姓生活的拮据。開發之初危棚簡屋的「爛泥渡路」,如今已成為高樓林立、綠草如茵的陸家嘴金融城核心區,從「爛泥漫流」變成「財富奔湧」。
  • 【首席觀察】怎樣長成一朵「時間的玫瑰」 國際金融中心初成 而立浦東下一步怎麼走
    英國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上海已位列第三名。其實是一年兩次跨越。2020年3月,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公布,上海首次晉升全球第四。9月25日,第28期GFCI 公布上海躋身三甲。而今年恰是實現「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英國智庫公布的排名不只是佐證,還是一種「點讚」。
  • 跨境商品30分鐘就能買到 浦東建國際消費中心有新招
    原標題:跨境商品30分鐘就能買到 浦東建國際消費中心有新招   國內
  • 我在浦東新區為完成國家賦予浦東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盡綿薄之力
    浦東而立再出發!祝我最愛的浦東始終以探索者的姿態勇立潮頭,把握新機遇,繼續創造開發開放新奇蹟!在我看來,選擇了浦東,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爛泥路邊有個爛泥渡鎮,人行道過,沒有好衣褲。」這是老一輩浦東人記憶中的一首民謠,30年過去了,昔日的爛泥渡成了今天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寸土寸金的「銀城中路」。
  • 奮鬥與夢想出版,全景展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崛起之路
    「常常有人問我:你書寫了40多年的上海金融,你覺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崛起了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一點不容懷疑。」在《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前言中,作者謝衛群寫道:「這本書跨度42年,但不是編年史。
  • 上海中心:豎起來的外灘綠色的垂直城市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上海中心大廈,一座矗立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2008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2014年8月3日全面結構封頂,建築主體119層,順利到達632米最高點,刷新申城天際線,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綠色、智慧、人文,上海中心大廈以其建築理念的創新,獨步上海之巔。2020年1月6日,上海中心大廈入選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
  • 上海浦東新區,浦東新區新面貌,以及上海國際金融大廈
    一年多前,浦東只有零星的銀行網點,大量的金融活動都在浦西進行.現在,您漫步在東昌路、浦東南路、浦東大道,到處可見銀行的新開門面和大字招牌這裡有十家中資金融機構的浦東分行,如中國銀行浦東分行、交通銀行浦東分行等等我們熟悉的各專業銀行,也有我們不太熟悉的招商銀行浦東分行、太平洋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
  • 這家在中國一個世紀的「全能」銀行 又拿了三個第一丨浦東30年
    摩根大通,全球知名的跨國金融機構, 1921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分行以來,已在華經營了一個世紀,見證了中國百年的滄桑巨變和浦東30年的發展奇蹟。摩根大通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積極參與者,成為外資金融機構多項在華業務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 ...30年,我也是見證者」!專訪《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設計師韓秉華
    誰能想到今天的浦東能發展得如此繁榮,浦東開發開放30年,我也是見證者。」圖說:韓秉華查看《新時代的浦東》郵票印製 受訪者供圖韓秉華拿著《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的設計圖稿,指著5枚連票表示,這套郵票中間的1枚是橫方票,略大於左右兩邊的豎形票,採用中央向兩邊擴射,描繪東海之濱和穿越上海的河流——浦江之東水景如畫的勃勃生機,呈現新時代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宏圖,融合國際大都市的磅礴氣勢,「5枚郵票均以簡化的標誌性建築為基礎元素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浦東30年滄桑巨變,成為全球企業「引力場」
    2020年,上海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這一年的1月7日特斯拉位於浦東新區的超級工廠首次向社會用戶交付新能源車型Model浦東,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這樣說:「國際的這種公司非常願意到上海來,我想也是得益於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有利於企業聚集和企業共享的網絡體系和文化氛圍。它既可以實現這種生產配套的便利化,物流、金融、零部件的供給,營銷網絡的共享,浦東是非常健全、非常完善的。
  • 助力浦東新發展,交行上海分行持續灌注「金融活水」
    來源:經濟日報30年,浦東身上的「開放」烙印,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最為閃亮的路標。2020年,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同時向「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邁出關鍵一步。1994年,交行上海浦東分行貸款4000萬美元,支持建設5A智能化大廈——「上海證券大廈」,以實際行動助力上海又一新地標的誕生。1997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大廈拔地而起,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遷入營運,一個高效開放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了新的篇章,也奏響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前奏。
  • 浦東再啟航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30年後,浦東從昔日阡陌縱橫的農田,變身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34億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80的GDP。網民點讚:「這才是最牛90後」。新區三十正青春,浦東更向潮頭立。
  • 勇當探路尖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綜述之一
    30年來,浦東創造性地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開發開放的生動實踐,在一片農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誌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本報今日起推出系列綜述,報導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成就與經驗。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開放浦東,由此掀開了浦東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