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很少有一座城市會與一個建築師的名字密不可分,然而,他的想法總是怪誕奇異與荒誕不羈,他用瑰麗的幻想打造了一個奇幻的建築世界。
有人稱他為天才,有人稱其為瘋子,但是無法否認的是,他是整個巴塞隆納建築的靈魂導師。他就是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
輸在起跑線上的天才
高迪沒有我們所說的主角光環,他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順風順水的成長經歷。
1852年,安東尼奧高迪出生於加泰隆尼亞小城雷烏斯,在家中排行第五,也是最小的孩子,然而家庭並不富裕,且高迪患有風溼,高迪極少與同齡孩子一同玩耍,長此以往,他培養出特別安靜的心性,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琢磨一件事,專注於某一件事情之中,如此細雕慢琢的習慣同樣被高迪帶入了他的建築事業之中。
於是,18歲那年,高迪帶著建築設計師的夢想進入巴塞隆納建築學校就讀,然而命運卻並沒有善待他。上大學以後家裡出了一大變故。在上學的兩年,母親、兄長、姐姐相繼離開人世,這對於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高迪不得不擔負起養家餬口的重任,一面讀書一面賺錢貼補家庭。
高迪與巴塞隆納
安迪對於巴塞隆納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幾乎所有最負盛名的建築物都出自這位被稱作巴塞隆納建築史上最前衛、最瘋狂的建築藝術家——高迪。他所出生的年代,正好是巴塞隆納全面改建的年代,建築設計師這一職業十分吃香,那時的男孩都想快些長大,造出奇妙的建築來。然而,高迪與別人不同的是,他並不想發明什麼,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樣去建築點什麼。
「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這是他日記中所記錄的,不難看出他對大自然的愛是極其強烈的。
通過自己的深造,再加之已經發展了許多年的巴塞隆納,這給了高迪許多的啟發。
初露鋒芒的高迪
我們在諸多巴塞隆納知名建築中都經常能發現高迪痕跡,這其中不乏有他在大學期間參加的巴塞隆納「奇觀」的建造。當時的建築設計,名義上他是幾位大建築師的助手,但是交到他手中的設計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接著就是他的畢業設計,1877年,高迪為母校設計了一個禮堂,當設計方案出來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最後經過學校開會討論還是通過了。
伯樂古埃爾的支持
歐塞維奧古埃爾,當時歐洲有數的大富豪之一,在高迪26歲的時候,他出現了,徹底改變了高迪的命運。
古埃爾認為高迪是難得的建築設計天才,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經濟上,他給予了高迪極大的支持,提供了許多表現的機會。高迪正是在古埃爾的幫助下,將創意發揮的淋漓盡致。最終,高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古埃爾的幫助,他為古埃爾設計了古埃爾公館、古埃爾宮以及著名的旅遊景點古埃爾公園。
接手聖家族大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隨著高迪的知名度不斷提升,1883年,在古埃爾的提議下,他正式接手主持聖家族大教堂的工程。
在高迪的設計中,教堂一共設計了18座高塔,最中央的高塔達到170米高,代表著耶穌基督;其周圍由4座130米米的高塔環繞,代表著4位福音傳道者;北面的一座後塔設計有140米高,代表著聖母瑪利亞;其餘各立面分別設置12座100米高的塔,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
大自然總是給了高迪無限的靈感,大樹和森林成為他的設計靈感來源,教堂內外都使用植物的葉子和樹幹做造型。在整個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理念中,充分體現了安迪所秉承的「直線屬於人類,曲線才屬於上帝」。
上帝和天才的玩笑
1926年的6月10日,這註定是灰暗的一天……
巴塞隆納全城喜氣洋洋,裝飾著彩旗,這是巴塞隆納有軌電車通車的開幕儀式現場。鮮花的電車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開動了,然而電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將一位步履匆匆的老人給撞倒了。
好心人將他送到了醫院,然而並沒有挽回他的生命,送入醫院不久他就斷氣了。終於,有人認出了這是安東尼奧高迪。於是……全程轟動了,這個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大師,就此離開了人世。
幾天後,和慶祝電車通車一般,巴塞隆納又一次全城出動,然而這次卻少了歡樂,這是安迪的葬禮。
聖家族教堂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後一站,也成了他最後的遺憾,他最終被安葬在了聖家族教堂的墓園裡。
然而,他的遺作聖家族大教堂,直到今天依舊還沒有完成。高迪去世之後,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進展緩慢,僅靠個人捐贈和門票收入維繫,中間又受西班牙內戰幹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的建造時斷時續。2010年,建設的進程過半,然而整個建築過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戰依舊未被解決。目前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
最初與最後的美學訴求
高迪的設計生涯中一共有三個風格定位,從東方伊斯蘭風格到新哥特主義再到現代主義風格、自然主義作品。
在巴塞隆納的小鎮上,有兩棟相距只有1.4公裡的建築——文森公寓與米拉公寓。文森公寓是典型的東方主義及早期新藝術風格,而米拉公寓為純粹的自然主義風格。這似乎也正是高迪最初與最後的藝術表現形式。
1883年,31歲的高迪接到文森之家的設計建造任務,這是高迪第一個住宅作品。他不負眾望,設計完成的相當漂亮。文森之家的設計帶有北非的摩爾建築風格和東方風格,還參雜著摩洛哥、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建築風格,令整棟建築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屹立於伊比利亞半島的童話城堡。
1900年,貝雷米拉和露絲塞吉蒙結找到了當時已經頗負盛名的高迪。他們請高迪來設計、建造,並答應給他充分的創作和行動自由。這座佔地一萬一千平方公尺的米拉之家,堪稱高迪落實自然主義最成熟的作品。從裡到外,整個結構既無稜也無角,全無直線的設計營造出無窮的空間流動感。
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著名建築設計師,塑性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大多屬於現代主義風格。如著名的奎爾公園、米拉之家、巴特羅公寓、聖家族大教堂等等。
如今,他已有17項作品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向這樣的天才建築設計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