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特工隊》: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情緒消除型父母

2020-12-18 美美的娜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周,我陪孩子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頭腦特工隊》。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深有感觸。

影片中,講述了一個小公主萊利從小在爸媽的陪伴下長大,頭腦中保留著許多甜蜜的回憶。她的內心深處還住著幾個小夥伴。他們是主導萊利的五大情緒:樂樂、優優、厭厭、怕怕和怒怒。樂樂的能力是為小主人帶來快樂的,為小主人營造美好回憶,然而他的小夥伴憂憂很是讓他頭疼,因為他一不小心觸碰到了萊利,使萊利變得悲傷起來。於是樂樂讓憂憂離得遠一些,這樣小主人就會開心起來。後來,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樂樂發現,原來負面情緒也是可以帶給小主人正能量的。

正如影片中所播放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各種情緒主導著我們,孩子亦是如此。然而當孩子負面情緒來臨時,很多家長都會困惑甚至想要消除孩子身上的負面情緒,這是不正確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永遠快樂的,我們不能做情緒消除型的家長,而要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緒,負面情緒也有正面的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影片《頭腦特工隊》中存在的情緒力量,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 負面情緒也有正面的意義:因為一次意外,樂樂帶著憂憂離開了頭腦總部,失去了樂樂的小主人萊利內心崩塌起來。在趕回頭腦總部的路上,樂樂發現了小主人丟失的一個記憶,是在冰球比賽失敗,萊利感到悲傷時,隊友們的安慰給她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原來悲傷也是一種喚醒人們心中團結友愛的力量。

2、 被壓制的負面情緒會反噬:在影片中,樂樂不讓憂憂觸碰萊利,萊利的悲傷情緒沒有找到宣洩口,表面上十分快樂,其實自己把悲傷的情緒都壓抑在心底。然而越壓制負面情緒,越容易被反噬,這也就是後來萊利離家出走的原因。

3、 給孩子一個宣洩口讓孩子釋放情緒:影片的最後,本想離家出走的萊利回到家中,焦急著在找她的父母並沒有責怪萊利,而是輕聲地詢問她:"怎麼了?"感受到父母關愛的萊利瞬間釋放出自己的情緒,哭著告訴爸爸媽媽:"她想念家鄉了。"而萊利的父母並沒有阻止她的思念,而是尊重她,並告訴她:"我們也想念家鄉了。"釋放了情緒的萊利也逐漸開心起來。

一、 負面情緒也有正面的意義:因為一次意外,樂樂帶著憂憂離開了頭腦總部,失去了樂樂的小主人萊利內心崩塌起來。在趕回頭腦總部的路上,樂樂發現了小主人丟失的一個記憶,是在冰球比賽失敗,萊利感到悲傷時,隊友們的安慰給她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原來悲傷也是一種喚醒人們心中團結友愛的力量。

在一次意外中,主導快樂情緒的樂樂和主導悲傷情緒的憂憂離開了頭腦總部,失去了這兩種情緒的小主人萊利內心開始崩塌起來,情緒逐漸失控。

在趕回頭腦總部的路上,樂樂發現了小主人萊利遺忘的一個記憶:萊利的冰球比賽輸了,她感到十分的悲傷。而正是由於她的悲傷,她身邊的隊友們都來安慰她,她也從隊友們的安慰陪伴中感受到了溫暖。

這時候,樂樂突然明白了,原來悲傷也是一種力量,能夠喚醒人們心中的團結友愛。

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負面情緒亦是如此。憤怒可以給人力量幫助我們突破困境;厭惡可以讓我們了解喜好,從而創造個性化的人生;恐懼可以讓我們躲避未知的風險,幫助我們規避危險;憂傷可以助力我們深度思考,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正面對待孩子內心的各種情緒,更要包容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茁壯成長。

二、 被壓制的負面情緒會反噬:在影片中,樂樂不讓憂憂觸碰萊利,萊利的悲傷情緒沒有找到宣洩口,表面上十分快樂,其實自己把悲傷的情緒都壓抑在心底。然而越壓制負面情緒,越容易被反噬,這也就是後來萊利離家出走的原因。

影片中,萊利因為爸爸工作的變動不得不舉家搬遷到舊金山,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小夥伴和熟悉的環境的她只好幻想新家多麼地美妙溫馨。來到新家之後,她的幻想卻破滅了,新家不僅老舊,而且在運送家具的路上還發生了一些意外的事情,萊利的心情變得失落起來。懂事的她為了不讓媽媽擔心,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佯裝出快樂的模樣。

與此同時,在頭腦總部,樂樂一直阻止憂憂接近操控器,怕憂憂會給小主人帶來憂傷。而就在樂樂與憂憂爭奪操控器的過程中,萊利內心已經承受不住了,並選擇了離家出走。正是因為樂樂阻止了憂憂,才使得萊利一直把自己的悲傷情緒壓抑在心中。

在我們身邊,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講"別哭啦,要堅強",甚至是用"不許哭"來拒絕孩子的情緒。這無疑是在告訴孩子,這些負面情緒都是錯誤的。而這樣只會加劇孩子身上的心理負擔,負面情緒得不到宣洩,就很容易會反噬,如同影片中的主人公萊利一樣離家出走。

三、給孩子一個宣洩口讓孩子釋放情緒:影片的最後,本想離家出走的萊利回到家中,焦急著在找她的父母並沒有責怪萊利,而是輕聲地詢問她:"怎麼了?"感受到父母關愛的萊利瞬間釋放出自己的情緒,哭著告訴爸爸媽媽:"她想念家鄉了。"而萊利的父母並沒有阻止她的思念,而是尊重她,並告訴她:"我們也想念家鄉了。"釋放了情緒的萊利也逐漸開心起來。

在頭腦總部,樂樂與憂憂爭奪操控器的過程中,萊利情緒崩潰選擇了離家出走。這時候,樂樂突然明白,想要讓萊利快樂起來,光靠它自己是不夠的,於是他讓憂憂去觸碰萊利的情緒。就在憂憂掌控操控器的時候,萊利終於控制不住哭了出來。從搬家到離家出走,萊利壓抑許久的情緒宣洩出來了。而父母也終於明白了萊利內心的想法,在父母的安慰下,萊利逐漸敞開心扉,真正地快樂起來。

想要讓孩子真正的快樂起來,不是去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包容孩子的情緒,為孩子提供一個宣洩口去釋放情緒。

四、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這麼做

1、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情緒敏感力。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為孩子提供一個宣洩口釋放情緒,是父母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要做的第一步。

2、 從容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很多時候家長都會出現批判的想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以及偏見,是父母從容面對孩子情緒的前提。家長要一步一步地詢問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引導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需求。當孩子願意向我們分享發生的事情時,我們就要跟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與他們一起商量辦法。

3、教孩子正確的發洩方式

孩子的負面情緒終要釋放,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的發洩方式,引導孩子在適當的場合將負面情緒說出來。要告訴孩子,發洩情緒可以,但前提是不能傷害他人、傷害自己、損害物品。要慢慢把這件事情放下,克服它帶來的影響,不能讓壞心情一直支配自己。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消除負面情緒的能力不足,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情緒消除型的父母。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給他發洩的權利,並引導孩子運用正確的發洩方式。

我是美美的娜,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頭腦特工隊》: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消除情緒的家長
    這個周,我陪孩子們看一部電影,叫《頭腦特工隊》。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深。在影片中,他講述了一個小公主萊利從小在父母長大的陪伴下,腦海中浮現著許多。她內心深處還和幾個朋友住在一起。他們是支配萊利的五種情緒:樂樂,卓越、疲憊、恐懼和憤怒。
  • 《頭腦特工隊》:情緒的對立和融合,是自我成長的催化劑
    因為不同的情緒,對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產生的影響,導致各種問題發生的情況很多,每一個動作甚至是面部表情都有一個對應的情緒中樞。《頭腦特工隊》這部「情緒科普番」,就為我們介紹了不同情緒對我們的心理和日常行為造成的不同影響,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能從這部作品中有所收穫。
  • 《頭腦特工隊》:喜怒哀樂皆為人生,釋放情緒比控制情緒更重要
    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弱點,它會通過情緒直觀地表現出來。萊莉的成長過程是很多現實生活中孩子成長的縮影。由於工作等原因,很多家長都無法兼顧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成長階段的孩子在性格上往往最容易出問題。萊莉從搬家後的情緒就極其不穩定,但是她的父母卻始終沒有發現。以至於萊莉最終打算離家出走,去明尼蘇達。
  • 解讀《頭腦特工隊》: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有積極意義!
    《頭腦特工隊》是迪士尼電影工作室和皮克斯工作室在2015年聯合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在全球收穫了6.35億美元的票房,可謂是"叫好又叫座"。這部電影是圍繞著兒童的生活情緒而展開的,揭開了關於兒童情緒變化的神秘面紗。這對於我們家長如何認識兒童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 《頭腦特工隊》:努力讓自己開心吧
    《頭腦特工隊》隨著成長,情緒逐漸增多。情緒控制臺上出現五個主要情緒。我們的快樂和悲傷依然在那裡。《頭腦特工隊》電影裡,萊利的世界始終的單純而美好的。她的快樂情緒一直不停歇地努力著,讓她永遠快樂。她的悲傷情緒也努力控制自己,希望萊利可以永遠不悲傷。她的厭惡、恐懼和憤怒情緒也在試圖像快樂學習,即使根本學不會。這和我們小時候一樣,總歸快樂就夠了。前一秒可能因為不小心摔倒而哭唧唧,後一秒就可能因為一個糖果而開心得不得了。
  • 《頭腦特工隊》:學會適當地釋放情緒,在轉變中學會接納和成長
    萊莉跟著父母從明尼蘇達州搬到了舊金山。這時候萊莉的圈子徹底轉變,從前熟悉的一切都改變。萊莉在頭腦中幻想了新的環境,現實裡卻和頭腦中幻想的世界完全相反,這種現實和幻想的落差讓萊莉很失望。這個時候她不再是以前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她有了情緒的認知,她很不開心,但是她為了父母開心便強忍住內心的不愉快,一直表現得很懂事。
  • 情緒如何影響一生?情緒電影推薦:《頭腦特工隊》
    《頭腦特工隊》中的主要人物,從左至右分別為代表快樂的「樂樂」、代表恐懼的「怕怕」、代表憤怒的「怒怒」、代表厭惡的「厭厭」,和代表悲傷的「憂憂」。圖片來源:《頭腦特工隊》通過精緻的編排和喜劇性的展現,《頭腦特工隊》敘述了一個動人的成長故事,並在其中融入了一些神經科學的基礎原理。這使不少神經學家都撰寫博客,對這部好作品進行點評。
  •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頭腦特工隊》會給你一個可愛的答案,給你展現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用擬人化、卡通化的筆觸形象而生動地演繹了人腦的運作機理,帶你走進頭腦中的奇異世界。《頭腦特工隊》的創意是導演彼特·道格特從自己女兒的成長經歷中找到的靈感。
  • 奧斯卡最佳動畫《頭腦特工隊》告訴你:認知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正文孩子的情緒,在很多父母眼裡是不該存在的東西,但是忽視這些情緒往往也會帶來麻煩。電影《頭腦特工隊》中,一位居住在明尼蘇達的女孩,她的大腦裡住著五個朋友,他們分別是五種不同的情緒,而樂是其中的領導,負責協調女孩的情緒。但是有一天,女孩萊利舉家前往舊金山,陌生的環境又會對她的大腦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呢?
  • 《頭腦特工隊》:情緒要表達出來
    文 | 柒夢圖 | 網絡聽《樊登讀書會》樊登老師偶然講到了《頭腦特工隊》,於是突發奇想,就看看吧。沒想到,真的不負眾望,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01《頭腦特工隊》,講的是每個人都是由大腦裡的情緒控制的,快樂,憤怒,憂鬱,害怕,厭惡,這五種情緒。他們分別叫,樂樂,怒怒,憂憂,怕怕,厭厭。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小女孩,她的情緒是由快樂主導的,其他的是輔助作用。
  • 觀電影《頭腦特工隊》有感
    美國迪士尼2015年上映的新動畫題材電影《頭腦特工隊》以一種擬人化的方式對人體大腦內部的情緒進行了一個生動化的演繹。該部影片是美國一位著名導演曾6次提名奧斯卡且斬獲一尊小金人,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他就是彼特·道格特。該部影片講述了美國的女孩萊莉的成長故事。
  • 《頭腦特工隊》—解讀正確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
    《頭腦特工隊》是一部講述有關頭腦裡五種重要情緒的動畫片,這些情緒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情緒小人代表喜悅、悲傷、恐懼、憤怒和厭惡,他們掌控著我們的大腦,影片中從一戶家庭剛出生的小女孩萊莉的微笑開始,快樂的情緒小人一直引導其它情緒小人要開心,但凡有不開心的情緒出現她都會想辦法去阻止,因為她認為開心才是我們追求的幸福生活。
  • 啟蒙動畫《頭腦特工隊》:快樂與悲傷並存,失去即是成長
    《頭腦特工隊》是一部美國冒險喜劇動畫片,2015年10月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高達8.7分。影片由導演彼特·道格特和羅納爾多·德爾·卡門聯合執導的,是皮克斯第一部沒有反派的動畫,也是其最大膽的作品。2016年該影片獲得第73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
  • 《頭腦特工隊》你了解自己嗎?原來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如此重要
    今天呀,要給朋友們推薦一部非常非常好看的動畫片《頭腦特工隊》——由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成年人才能看懂的動畫片。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十一歲小女孩萊麗——腦中的特工樂樂和憂憂(分別主管開心和傷心的情緒),當然同為頭腦特工的還有怕怕(恐懼情緒)、怒怒(憤怒情緒)、厭厭(厭惡情緒),影片中將人的五種情緒擬人化,隨著劇情的發展,為我們揭示了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和心理學知識。
  • 頭腦特工隊:當情感有了顏色,你要擁抱它們,不管是憤怒還是喜悅
    文/安小辰它作為皮克斯系列一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頭腦特工隊》對於成長的闡釋無疑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可愛的小女孩萊莉出生在明尼蘇達州一個平凡的家庭,自始至終,她都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腦海中保存著無數美好、甜蜜的回憶。當然這些記憶還和幾個與莉莉未曾謀面的夥伴息息相關。
  • 一部腦洞滿分的喜劇動畫,豆瓣分8.7,教你接納各種情緒!
    《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的導演是用一種擬人化的方式來揭示,是誰控制了我們的大腦,揭示了快樂,悲傷,恐懼,憤怒,厭惡……都是我們的情緒,它們每時每刻都在交替著控制著我們的大腦。這些都很真實地反映了生活中的我們總會覺得自己好多事情都是能夠處理的,這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但是也對大家的生活造成了一種束縛,就像頭腦特工隊裡面的樂樂接受不了茉莉的不快樂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大家其實都更喜歡快樂多一點。
  • 《頭腦特工隊》的深處,是人感情的成長
    作為皮克斯出產的一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頭腦特工隊》對於成長的闡釋無疑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首先,劇中由主人公Raily牽引出來的情感總控室成員——Joy、sadness、disgust、fear、anger,每個角色自身都帶有強烈的特點,揭示了人內心的複雜情緒。
  • 一部被低估的皮克斯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
    《頭腦特工隊》是由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3D動畫電影,豆瓣評分8.7,名列豆瓣第174名。曾獲得第73屆最佳動畫長片金球獎。該片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腦洞,把當時最新的心理學成果具體化,用視覺化的效果呈現出思維,變成大人孩子都能理解的形象,不僅讓觀眾獲得了有趣的心理學知識,而且又有人文關懷。
  • 孩子出現畏難情緒,如何讓娃走出舒適區?「腳手架型父母」有妙招
    想要對比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優劣,首先要了解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定義。孩子出現畏難情緒,如何讓娃走出舒適區?「腳手架型父母」有妙招。1)快樂教育與放養型父母與之伴生的是放養型父母。孩子學習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快樂,無論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家長都應該保持旁觀的態度,不引導,不暗示,只是默默陪同。2)應試教育與直升機型父母如果說,快樂教育的主要特徵是鬆散快樂,那麼,應試教育的主要特徵就是嚴肅壓抑。
  • 皮克斯《頭腦特工隊》,這幾個很酷的彩蛋和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對於喜歡看動畫電影的觀眾來說,我們都知道皮克斯製作了許多經典的電影,其中就包括了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頭腦特工隊》。《頭腦特工隊》是皮克斯出品的最暖心,最令人心碎的電影之一。這是一部值得一遍又一遍看的電影,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開始注意到電影中的一些很酷的小細節,和一些有趣的彩蛋。當然,在初次看電影的時候,你想必不會出注意這些,這也是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哪些有趣的細節和彩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