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鮮少對外開放的三大核心實驗室揭開「神秘面紗」,這裡有超過2800名員工,他們心懷「造出超越用戶期待的高品質產品」的願望,並為此「吹毛求疵」、「錙銖必較」。
據李松梅介紹,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理念,一汽-大眾早在2003年就從德國引進了AC測評,並為員工規劃高效的職業發展通道。自引入AC評測以來,一汽-大眾已開展評測90期,256人通過AC走上經理崗位。
「被譽為『選人神器』的AC評測,通過科學、嚴謹、公開、透明的方式,真正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選出來,為一汽-大眾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汽-大眾人力資源部部長李松梅自豪地表示。
近日,「一汽-大眾品質之旅——『眾創未來』媒體青年營」在長春開營,來自全國的30名「90後」記者,深入一汽-大眾長春基地,通過參觀三大核心實驗室,以及學習人才培養體系等,了解一汽-大眾對產品品質和人才的不懈追求。
三大核心實驗室揭開面紗,確保品質「錙銖必較」
本次活動,一汽-大眾鮮少對外開放的三大核心實驗室,揭開了「神秘面紗」。據介紹,三大核心實驗室包括整車安全試驗室、質量保證檢測中心和匹配分析測量間,這裡共有超過2800名員工,他們心懷「造出超越用戶期待的高品質產品」的願望,為此他們「吹毛求疵」也「錙銖必較」。
擰緊技術
作為大眾集團第一個在海外獲得認證的整車安全試驗室,一汽-大眾車輛安全中心集先進設施、核心技術及完備試驗項目於一體,不僅可進行整車碰撞實驗,還能對車身、氣囊、安全帶等安全性能裝備進行實驗和分析。活動現場,一汽-大眾正在進行速騰左20%碰撞試驗,隨著巨大的撞擊聲和四散的零件,在場的媒體紛紛發出驚呼,「以前也看到過C-NCAP碰撞測試後的車輛,沒想到現場這麼震撼。」
一汽-大眾對安全的投入,可謂不餘遺力。「安全試驗需要各種各樣的假人,由於密集分布的傳感器和壟斷等原因,每個假人造價都很昂貴。」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實驗室的假人可以滿足多種安全試驗,總價值在5000萬元以上。」
在質量保證檢測中心,一汽-大眾展示了擰緊、工業CT、色譜質譜分析、材料氣味評價方法等技術。而作為汽車製造的「幕後英雄」,一汽-大眾匹配分析測量間以精確量化的質量標準,展示了嚴謹的工匠精神。據介紹,一汽-大眾檢測儀器精確度高達20微米,相當於頭髮絲六分之一的大小,要求零部件尺寸公差不能超過0.5毫米、發動機等精密零部件尺寸精度更精確到微米、且力求確保零部件100%合格。「我們這一套檢測儀器差不多要1500萬元,也會伴隨一款車型的全生命周期。」
分析測量間
AC測評選拔優秀人才,打造車界「黃埔軍校」
一汽-大眾的嚴苛要求,也造就了大批的汽車人才。在業界,一汽-大眾素有車界「黃埔軍校」之稱,如長城汽車副總裁柳燕、小鵬汽車公關總經理李鵬程,以及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尤靜等業內精英都曾在一汽-大眾學習和工作過。
一汽-大眾人力資源部部長李松梅介紹人才發展體系
據一汽-大眾人力資源部部長李松梅介紹,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理念,一汽-大眾早在2003年就從德國引進了AC測評,並為員工規劃高效的職業發展通道。自引入AC評測以來,一汽-大眾已開展評測90期,256人通過AC走上經理崗位。
以前,上海和杭州等南方的大學畢業生都不願意來一汽-大眾,現在這些地區的招聘會擠得滿滿當當,他們認為有了AC測評的標準,每個人都能獲得公平的升遷機會。李松梅表示,「經過十多年本土化內化過程,AC測評成為了一汽-大眾科學嚴謹、公開透明選拔人才的重要標尺。」
一汽-大眾生產管理部主管物流規劃工程師劉國際
此外,在車市下行的當下,成本優化成為汽車企業渡過寒冬的戰略要點,其中物流也是重要的一環。一汽-大眾生產管理部主管物流規劃工程師劉國際介紹了E-Lane項目,他指出,E-Lane通過車身流、訂單流和物料流形成「三流合一」的規劃與管理,達到提質增效、精益管理的效果。「E-Lane模式目前已經在成都工廠應用,將助力捷達品牌全新起航。」 劉國際自信地表示。
展望未來,一汽-大眾方面負責人表示,面對汽車產業新四化的挑戰,一汽-大眾將繼續肩承「造價值經典汽車,創卓越出行服務,促人、車、社會和諧」的企業使命,在為消費者打造高品質產品的同時,還將持續開展更多交流活動,搭建更多元的交流平臺,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長遠穩健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智文)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