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預熱調研實錄:青山綠水出好茶 茶旅融合產業興

2020-12-26 東南網

東南網9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國際茶日」賀信精神,發揮福建作為海絲核心區的獨特優勢,推動海內外茶文化交流互鑑,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同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助力中國茶產業拓展海外市場,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的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將於2020年11月在福州舉辦。

「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是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更好地舉辦茶王賽,9月15日至9月16日,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組委會調研組赴三明市沙縣、泰寧展開調研活動。

以茶為媒 講三明故事

2020年9月,來自三明沙縣的林忠平獲得「三明市十佳制茶大師」稱號。早在2019年,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被評定為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林忠平是沙縣紅邊茶的非遺傳承人。

在沙縣,制茶氛圍濃厚。2017年由沙縣農村農業局主持編纂的《沙縣茶志》正式出版。沙縣茶葉站站長告訴記者,這本茶志是繼建甌之後,閩中第二部縣級茶葉專志。前已註冊了山富、宏苑、菁英、峰露等茶葉品牌。

東南網記者了解到,沙縣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古時的沙縣琅口是閩西北最大的茶葉交易集散地,現時是全國產茶重點縣、福建省多茶類生產縣之一。截止2019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5600噸。

在沙縣做茶有些尷尬。林忠平說,「鐵觀音做不過安溪,巖茶比不了武夷。」林忠平告訴記者他和紅邊茶「有緣」。

沙縣紅邊茶在烏龍茶中屬佼佼者,歷史悠久,後絕跡,林忠平從2016年開始,花了3年多時間,翻閱大量史籍及相關資料,走訪十多位80歲以上對沙縣歷史茶行有所印象的老人,收集、整理紅邊茶的歷史典故,探尋紅邊茶母樹的「芳蹤」。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紅邊茶於2010年「重見天日」,林忠平成功研製紅邊茶。

如何把有歷史的紅邊茶再融入更多的沙縣文化?林忠平一邊做茶一邊思考。2015年,李忠平將沙陽八景的圖文介紹全部印在紅邊茶的內外包裝上。原來,沙縣歷史上有「沙陽八景」記載,為沙縣的八個景點,相傳為宋代名臣李綱所取。李綱貶謫沙縣期間,足跡遍及沙縣各地名山勝景,並為其取名「沙陽八景」。

「喝茶的同時,喚起沙縣人的記憶,讓外人了解沙縣歷史文化。」這是林忠平的初衷,今後,還要融入更多沙縣文化。

現在,一座紅邊茶體驗館落於沙縣夏茂,文化館從序廳到尾廳,一幕幕都展示了沙縣紅邊茶的歷史淵源、技藝傳承、制茶工藝等,受到遊客的大讚。

2019年,三明市委提出打造紅色、綠色、工業、文明三明的「四張名片」,林忠平緊跟市委腳步,推出風展紅旗如畫系列的沙縣紅邊茶,將紅邊茶的外包裝改成以紅色主題為主,印有「風展紅旗如畫——三明」的字樣,宣傳三明文化。

以旅興茶 茶香引得客人來

與沙縣不同,三明泰寧的茶葉歷史短、產量少,僅有茶園總面積2.3萬畝,茶葉年產量1100噸。在茶產業上如何破題?

「泰寧利用旅遊大縣的優勢,在旅遊中推動茶產業的發展,同時茶產業又反向促進旅遊的發展。」泰寧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黃顏明告訴記者。

泰寧著力發揮生態效益帶動引領經濟社會效益的作用,打造以巖茶為主、紅、綠結合的茶產業。東南網記者了解到,泰寧立足資源優勢,將種植面積選在丹霞地貌、高海拔以及大金湖沿線的小自然季風氣候區域。「水分足、多雲霧,成就了茶樹的最佳生長環境,保障了茶葉的綠色環保、無汙染、純天然,泰寧巖茶在業界的口碑也越來越好。」黃顏明說。

泰寧茶葉質優名氣小,如何打開市場?

泰寧鼓勵發展特色化民宿產品、休閒採摘園、觀光茶園、康養藥場、旅遊特產等項目,打造了數條精品旅遊線路和茶鄉綜合體。

在泰寧縣梅口鄉鏡元生態康養園內,茶園蔥綠,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記者既可遠觀丹霞山景、金湖湖景,又可近看茶園風光,茶景相融。

山水之間,坐落著一座民宿,為這金湖美景多添了一分愜意。「現代化民宿風格,溫暖簡潔,為遊客提供一份大自然下的小自在。」福建綠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華告訴記者。

鏡元民宿的努力實踐是泰寧縣推動茶旅融合的一個縮影。在茶民宿方面,泰寧根據不同需求,打造了多種風格的民宿。位於梅口鄉的另一民宿,狀元茗舍採用清代古民居建築,打造古風古香的特色民;而大龍鄉晟境民宿採用文革時期石屋構造,結合現代理念進行改造的民宿。

以旅興茶。福建狀元茗茶有限公司的陸總算了一筆帳「我們特地統計過,來我們民宿內居住過得遊客,有70%都會在園內購買茶葉,其中又有20%的遊客會再次找我們購買茶葉。因為民宿的興起,我們年產值大約有增加約270萬。」

旅遊業讓泰寧壯美山川轉化為發展紅利,下一步,泰寧縣將擺脫「企業擺攤」的模式,建立「政府搭臺」新路子,推動泰寧茶旅融合新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茶葉,帶給三明的不僅僅是產業的振興,而是真正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這張「綠葉」的健康發展,使三明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內涵。

相關焦點

  • 青山綠水育好茶,沙縣、泰寧兩地好茶不斷
    臺海網9月1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國際茶日」賀信精神,發揮福建作為海絲核心區的獨特優勢,推動海內外茶文化交流互鑑,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同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助力中國茶產業拓展海外市場,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的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將於2020
  • 融媒體傳播國際範十足—福建日報全媒體報導唱響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開幕式當天,《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頒獎在福州舉行》《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世界傳播》《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探索新時代茶產業傳承和發展》《外國友人在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體驗茶文化》《海內外茶人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海絲茶韻」文藝表演在福州舉行
  • 融媒體傳播國際範十足——福建日報全媒體報導唱響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12月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11月30日,以「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開幕式當天,《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頒獎在福州舉行》《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世界傳播》《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探索新時代茶產業傳承和發展》《外國友人在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體驗茶文化》《海內外茶人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海絲茶韻」文藝表演在福州舉行》《「海絲國際杯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
    頒獎儀式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東南網1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以「海絲茶道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論壇包含開幕式、主旨演講和「茶農的幸福生活」「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海外傳播」3個分論壇,還配套舉辦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福州宣介、「海絲茶韻」文藝演出、茶藝品鑑會等活動。
  • 謝裕大茶葉:青山綠水育好茶 茶旅融合興產業
    黃山毛峰核心產區安徽出好茶。在中國十大名茶中,出自安徽的茶葉就佔了四成。「中華老字號」「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日前,記者走進黃山毛峰核心產區的黃山市徽州區,在謝裕大茶博園裡探索該品牌成為行業龍頭的奧秘。謝裕大生態茶園謝裕大茶博園是安徽省首家茶葉博物館,佔地面積6000餘畝。外觀深展徽州建築文化精華,內裡與現代簡約設計細膩融合。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明日將在福州開幕 將進行全球視頻直播
    東南網11月29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為助推海內外茶文化交流互鑑,同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助力中國茶產業拓展海內外市場,11月30日,以「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將在福州悅華酒店開幕,論壇將使用中英雙語主持並全程提供同聲翻譯
  • 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參會僑胞:向世界講好中國茶故事
    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常務副會長林祥華: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我將繼續發揮身為海外僑胞的獨特優勢,積極為中外茶葉貿易、茶文化交流牽線搭橋,助力家鄉茶葉、茶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阿根廷福清會館會長陳世金: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茶葉已經成為「清新福建」的一張亮麗名片。相信未來福建茶將重現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經典與輝煌。
  • 「品讀雙世遺 漫遊武夷山」:武夷山市在福州成功舉辦茶旅文化品牌...
    活動現場歌舞表演(央廣網記者 萬存靈 攝)央廣網福州11月30日消息(記者萬存靈)作為「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品讀雙世遺 漫遊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宣介活動11月28日至29日在福州舉辦。
  • 《中國好茶 黑白對話》 吹響茶行業融合創新的號角
    11月26日,由湖南廣播電視臺·茶頻道全程發起策劃的全國首屆《中國好茶 黑白對話》 高峰論壇於廣州益武茶博會隆重舉行。論壇聚焦中國茶產業融合創新,為茶行業發展再添新動力。
  • 好一杯福建茶!
    閩茶,在「一帶一路」中亦發揮著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福建多次組織重點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閩茶海絲行」。2019年,中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上,福建7個茶葉區域品牌入選「2019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排行榜」。  如今,茶產業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省現有茶葉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3家,34個茶葉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
  • 《中國好茶 黑白對話》吹響茶行業融合創新的號角
    《中國好茶 黑白對話》 吹響茶行業融合創新的號角11月26日,由湖南廣播電視臺·茶頻道全程發起策劃的全國首屆《中國好茶 黑白對話》 高峰論壇於廣州益武茶博會隆重舉行。論壇聚焦中國茶產業融合創新,為茶行業發展再添新動力。
  • 茶旅融合風光好 美麗溮河全域興
    如今,當地將茶葉和旅遊結合,不僅可以體驗採茶、制茶、品茶,還能賞茶藝、遊茶山、品美食、居民宿,實現了鄉村經濟由「一產為主」轉變為「三產共融」,由單一供給轉變為多元供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探索出了一條以「茶旅融合領航革命老區振興」的溮河道路。
  • 以茶促旅 以旅興茶 茶旅融合,修水縣挖掘茶業發展新動能 茶旅融合...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修水臺 鄧冬)近年來,修水縣堅持"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融合"的發展思路,通過產業興茶,融合促茶,品牌造茶和科技助茶,紮實推進茶葉旅遊融合發展。寧紅集團是修水縣的一個知名茶葉企業,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 茶旅融合項目籤約儀式在重慶長壽湖舉行
    摘要:近日,「與湖同香,共享長壽」長壽區茶旅項目籤約儀式在長壽湖鎮舉行。長壽區委書記趙世慶在致辭中表示:希望政企攜手,打造以茶種植,茶旅遊、茶文化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共同做優壽茶品質,做響壽茶品牌,做亮壽茶文化。
  • 2020杜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 中華茶文化(茶產業)全球推廣」啟動...
    他強調,致敬中國茶!致敬中國茶人!致敬一切愛茶的人們!我們希望讓70億人愛上中國好茶,我們更有責任讓70億人愛上中國好茶!因為茶文化既是中國的,同樣更是世界的!全國工商聯原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原副市長孫安民在致辭中說:「我國茶產業從業人員超過7000萬人,綜合產值超過7000億元,作為最重要的扶貧產業之一,茶產業帶動了大量農村人口就業和大批貧困縣發展。」
  • 周江勇調研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
    周江勇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調研時強調大力傳承弘揚茶文化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今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赴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委全會精神,大力傳承和弘揚茶文化,以西湖龍井茶為主體,全力打造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平臺,加快推進茶行業全域提升、全面提質,進一步以茶興業、以茶惠企、以茶為媒,不斷增強杭州「茶都」的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戚哮虎、許明、王宏、陳國妹參加。
  • 閩北做好茶「業」文章 茶山成為「金山銀山」
    東南網9月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文/圖)8月17日至20日,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組委會調研組到訪南平建陽、松溪、政和、建甌、武夷山等地,實地了解茶產業、茶企發展情況。幾片小茶葉,致富大文章。醉心茶韻,追求卓越。茶旅融合,茶葉扶貧。放眼閩北,連綿茶山已然成為「金山銀山」。
  • 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2日下午,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在深圳茶博會期間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潮州市農業農村局、世界茶聯合會、深圳市潮汕商會、茶道新生活、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共同主辦,茶道新生活擔任總策劃。
  • 安徽舉行2020第十三屆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為進一步推動徽茶產業發展,更好地發揮茶產業在富民興皖中的重要作用,2020第十三屆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簡稱茶博會),將於8月28日至31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今天上午,我們邀請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省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汪斌同志到會,介紹展會的籌辦情況,有那些特色和亮點。出席今天發布會還有主辦單位之一、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梁仁枝同志,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 相約國際茶日 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成功召開
    本報訊(記者 於飛)5月21日上午,相約國際茶日,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在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二樓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主辦。旨在營造首個國際茶日的濃厚氛圍,讓茶文化深入人心,讓更多的人「品茯茶,享健康」,從而推動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穩勝、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勳受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