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做好茶「業」文章 茶山成為「金山銀山」

2020-12-22 騰訊網

省僑聯下派松谿縣鄭墩鎮南坑村第一書記李雨(左)和茶農交流。

東南網9月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文/圖)8月17日至20日,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組委會調研組到訪南平建陽、松溪、政和、建甌、武夷山等地,實地了解茶產業、茶企發展情況。幾片小茶葉,致富大文章。醉心茶韻,追求卓越。茶旅融合,茶葉扶貧。放眼閩北,連綿茶山已然成為「金山銀山」。

據了解,系列活動將於11月上旬在福州舉辦,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為深入了解我省豐富的茶文化及茶企資源,更好地舉辦茶王賽,組委會組建了調研組,赴全省主要茶產區開展調研。

守正創新弘揚茶文化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南平產茶歷史悠久,並積累了許多制茶技藝。截至目前,南平全市共有茶文化有關非遺項目37個,現有茶文化有關國家級傳承人3人,省級16人。

大紅袍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遊玉瓊是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中唯一的女性,在她看來,傳承人不是一個頭銜,而是責任和義務,「要把這門老祖宗的手藝傳給後代,讓更多人看到它」。

楊豐是政和白茶和工夫紅茶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項傳承人,他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還不斷地傳播白茶文化,編著了《政和白茶》一書。南平茶青聯會長季素英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匠心茶人」,她帶動了一批年輕人加入到手工制茶行列中。「作為新一代茶人,需要把制茶技藝傳承下去,讓中華優秀的茶文化能發揚光大。」季素英說。

在技藝傳承過程中,南平茶企還通過新技術手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遊玉瓊的兒子方舟著手把茶葉生產技藝過程的各項數據模式化和標準化,更好地幫助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過去技藝傳承靠師傅的手口相傳,現在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傳承,讓茶葉生產不再靠天吃飯。」方舟說。

去年,「福建建甌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揭牌,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建立在茶產業上的科技小院,構建閩北烏龍茶「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陽區注重茶葉技術集成,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茶葉生產、加工等環節的應用。

據了解,南平全市目前建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茶葉)優勢區1個,設立國家及省級茶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4個,建立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茶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茶山成農民致富「靠山」

跨界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的茶葉長勢不錯,茶青收購價格也有所增加!」在松谿縣鄭墩鎮南坑村的茶園裡,省僑聯下派第一書記李雨和茶農陸文山聊起了家常。南坑村是縣級貧困村,李雨和村幹部制定了龍頭牽引、科技幫扶、繁榮市場的三項舉措,去年順利實現脫貧出列目標。

陸文山用一個帳本記錄著每次賣茶青的收入。「2007年收入只有1萬多元,最近幾年達到了4萬多元。」陸文山說,茶山已成了家裡的致富「靠山」。

2013年,武夷山黃村茶企茶農抱團發展,成立了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把零散、小規模的茶葉生產經營戶集中起來,實行規模化經營。「我們的理念是幫老百姓賣茶、做老百姓喝的茶。」合作社理事長黃正華說。

湛峰茶業則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農戶一起致富奔小康。

南平還深入挖掘茶文化資源,推動了茶與旅遊、健康養生、文化創意、會展等跨界融合,實現茶葉生產銷售和生態旅遊雙豐收,推動鄉村振興。在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觀光園裡,遊客不僅能學習茶文化,還能體驗茶製作技藝。「通過旅遊項目,促茶葉消費的同時,也撬動住宿、餐飲、土特產等產業的發展。」香江茗苑總經理鄒傑春說。

松溪龍源生態茶莊位於福建省級自然保護區祖墩鄉,茶山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當地旅遊的網紅打卡地,進一步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

在南平,全市約80%的鄉鎮、50%的行政村、45%的農戶近35萬人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活動,茶產業已發展成為南平綠色發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支柱產業。

相關焦點

  • 芒洪馬廠村:背靠一座金山銀山,手持兩顆「搖錢樹」
    「背靠一座金山銀山,手持兩顆搖錢樹」,這是馬廠村黨總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建設中戰鬥堡壘作用的體現。馬廠村全體村民於2003年搬遷後,老馬廠點大山的自然資源得到恢復,群眾在這大自然的饋贈中收穫了「金銀」;百姓種下的茶樹、草果現已搖出「錢」來。抓好隊伍建設
  • 劉盛:「金山銀山」的堅定守護者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辦環保案的劉盛時常在心裡念叨這句話,油然而生一種工作自豪感。自區局開展「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以來,劉盛在嚴打犯罪主動仗中忠誠履職,接連辦理多起環境汙染案,成為「金山銀山」的堅定守護者。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維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精細平衡
  • 我州做好「森林三防」工作護好「金山銀山」
    為響應國家大森態戰略行動,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切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踐行「綠水青山就金山銀山」理念。我州認真做好「森林三防」工作護好「金山銀山」。一是防控森林火災,守好綠水青山。我州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履行森林防火職責,紮實開展森林防滅火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印發森林防火通知、公告及教育宣傳片加強教育宣傳、強化輿論引導,做到「森林防火人人盡責」;加強值班值守,做好風險排查,強化管控與預警做到科學指揮安全防滅火工作。通過推廣森林「防火碼」實現聯防聯控,及時發現森林火災風險,對危險源頭進行精準防控。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
  • 四時新雨蕭蕭下 不盡幸福滾滾來——把綠水青山鑄成金山銀山的騰衝...
    騰衝市自被授予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以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為旨歸,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堅持試點先行、示範引領,以「六個轉化」具體實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速,雲南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持續鞏固。
  • 十二年茶山整治 「兩山」理念生動實踐
    為確保茶產業可持續發展,遏制違法違規開墾茶山勢頭,我市從2008年開始,持續十二年,以高壓震懾態勢,對違規違法開墾茶山「零容忍」,實現違規違法開墾茶山面積「零增長」,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大早,護林員王峰就來了位於武夷街道溪洲村大變洲的山上巡查。眼下這片鬱鬱蔥蔥的林子曾經就是一片非法開墾的茶山。
  •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情深意切地為一個小山村的發展把脈問診,也為工業大省浙江的生態省建設登高望遠。9天後,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
  • 安順紫雲:5萬畝茶山「明前」採摘忙
    板當鎮茶英村的茶葉基地,採摘的人群點綴在茶林間。遠眺,似一個個流動的舞者,近看,她們笑靨如春花開。 茶農正在採摘茶葉。 每到三月,在紫雲壩羊鎮、板當鎮的茶山高眺,綠色盡收眼底,薄霧輕饒雲間,採茶人在茶林間穿梭,一幅產業結構調整的鳥瞰已成現實,一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遠景已帶福一方百姓。 「防疫不鬆勁,產業不慢拍。三月,正是明前茶採摘的時期,每天對採摘工人進行體溫檢測、進出場消毒、防護檢查,是我們要做的頭件事。」
  • 杭州,綠水青山就這樣變成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首次明確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是事關浙江乃至中國未來的重要戰略思想。綠水青山如何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多年來,杭州牢記「兩山」理論,厚植生態文明之都的優勢,在保護改善環境的同時,致力於發展綠色經濟,使杭州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的創新轉型之路。
  • 「兩山」之路15年(十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實踐
    正在這時,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讓他們堅定了關停礦山走綠色發展這條轉型之路。   他們不但關停礦山,還對停採後的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對被破壞的土地進行復墾利用。我們所在之處,就是在保留的廢棄礦山上建成的礦山遺址公園,這裡記錄著餘村綠色發展的歷程,也讓我們見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所開闢出的新的發展渠道。
  • 奉化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滕頭經驗...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馳而不息抓好環境整治,久久為功涵養生態環境,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把美麗浙江建設得更有詩情畫意。寧波市奉化區滕頭村是「全球生態500佳」「世界十佳和諧鄉村」,堅持黨建引領和村民共建,從樸素地、自覺地追求生態發展之路到系統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系統研究滕頭的發展軌跡、特點和經驗,對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 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雲南古六大茶山
    然而在號稱「山國」的雲南,西南邊陲之地的西雙版納成為了普洱茶的發祥地、原產地、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清朝普洱貢茶的採制、採辦中心,談到這裡,就不得不談起葳蕤的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蠻磚、革登、莽枝和攸樂,這古六大茶山有著數千年的茶葉種植歷史。
  • 青春作伴好還鄉 稽東青年農創客在「綠水青山」裡收穫「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這個論斷,從生態文明的高度,不僅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更是刷新了中國人民的發展理念。看到很多山民辛辛苦苦做好的乾菜、筍乾等特產往往是自用一些、送人一些,一年下來基本沒多少收入。裘華烽萌生了收購林特產品,再加以分揀包裝後在網上銷售的想法。憑著不怕吃苦的勁頭,裘華烽走村串戶收購農特產,在親朋好友們的幫助下,克服了創業初期的種種困難,現在網店已經辦得紅紅火火:去年全年的銷售額達到了400多萬元,現在每天的銷售量在1萬元左右,上個月就有1000多斤乾菜發往了韓國。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主席在與黑龍江代表團的討論中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2021年1月23日,習主席在張家口市考察冬奧會籌辦工作,與滑雪愛好者合影,勉勵參加滑雪冬令營的少年兒童。2022年2月4日,冬奧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拉開帷幕,屆時全世界的冰雪項目運動員將齊聚北京和張家口,這是繼2008年夏季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又一場盛會。
  •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一幅秀美恢宏的綠色畫卷在神州大地鋪展。
  • 【春茶採摘正當時】黔南茶山春色美
    如今,茶產業已成為平塘縣的支柱產業。「大約一周後,平塘縣的茶園將可全面開採。」陳安明說,去年,平塘縣累計新增茶葉種植面積4100畝,完成茶葉提質增效3萬餘畝。茶葉產量累計達6003噸,產值9.492億元。「今年,我們預計全縣茶葉產量達6500噸左右,產值達10億以上。」
  • 右玉縣努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劉成根  辛泰攝)  努力將「綠水青山」的環境優勢,轉化為建設「金山銀山」的現實生產動力,這是右玉縣的工作主題。今年以來,右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經濟發展全過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彰顯右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鮮明特徵和獨特優勢。  大力度開展生態建設。今年,該縣高標準實施荒山造林、公路沿線退耕地綠化、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生態項目,完成大片造林10.24萬畝,封山育林1.87萬畝,通道綠化提升80.5公裡,村莊綠化22個。
  • 湖南省報業協會「美麗湖南·沅陵行」——金山銀山看沅陵
    湖南省報業協會「美麗湖南·沅陵行」——金山銀山看沅陵武陵山、雪峰山,逶迤千裡到沅陵,隔著沅水遙相望。這片古老的綠水青山,就是新時代沅陵的金山銀山。11月27日至29日,湖南省報業協會舉行「美麗湖南·沅陵行」採訪活動,來自省內30多家報社100餘個媒體平臺的社長、總編、記者齊聚美麗的沅水河畔,共同探尋沅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之美、發展之美。
  • 【老包說茶】金鼎古茶山:古茶聖地 探險樂園
    金鼎山共有生態茶園面積6.6萬餘畝,其中有古茶麵積近15000畝。古茶園零星分散,多在村寨邊、房前屋後種植為主,部分茶園以茶糧間作,茶園管理粗放。茶樹品種多為有性系群體種,品質混雜,有7、8個之多,樹齡大多為數百年以上。金鼎古茶山的很多茶樹成為茶商用於單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