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2020-12-16 萌媽百寶箱

每年幼升小的關鍵時期,大班孩子的家長們就會特別焦慮,今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情況尤其特殊,幼兒園到現在4月底了,還沒有開學。

但是,不管幼兒園開不開學,孩子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小學的時間是不會變的,所以,幼小銜接這件事家長們還是要重視起來。往年關於孩子幼升小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家長們還能寄希望於幼兒園老師,或是校外多種多樣的幼小銜接輔導班。

今年,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孩子們假期延長在家,只有靠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提前做好關於幼升小的充分準備,才能讓孩子進入小學後順利完成幼兒園小朋友到小學生的角色轉變。

一提到幼小銜接,家長們條件反射似地就想到了學習上的準備,比如學拼音、識漢字、會算術,再還有最讓孩子緊張的面試。

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這些:

「需要教孩子認識多少漢字呢?」

「小學階段的拼音要不要教呢?不教拼音吧,怕孩子落後;教了拼音吧,怕孩子上小學了,上課就不專心聽老師講課,以為自己都會了。」

「算術只會10以內的加減法夠不夠呢?聽說隔壁家老陳家的女兒連乘除法都會了,100以內的加減法更是輕鬆應對了。」

「英語輔導班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呢?沒有線下班,報個線上班是不是也好的,自然拼讀要會的吧?」

這些家長們最關心也最糾結的問題都離不開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前的各種學習上的準備。

但是,親愛的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們提前獲得這些「小學化」知識的準備永遠是無止境的,更不要跟別人家的孩子去做直接的對比,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不一樣,每個家庭教養孩子的最終目標也各不相同。

特別在目前臨近幼升小的最後階段了,更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去比較自己家孩子掌握的這些知識夠不夠,除了徒增緊張感和焦慮感之外,對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的準備真的幫助不大。

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能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孩子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比每天監督著孩子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認識多少個字,背會幾首古詩,算對多少題算術等更重要。

幼升小的孩子,如果在學習方面做足了這三大準備,比掌握多少「小學化」的知識會更受益,也能在整個小學階段,都助力於孩子越學越有勁兒。

第一個準備: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事半功倍,幫助孩子在幼兒園畢業後,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時能夠更快地適應,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並非三兩天就能完成,這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習慣,之所以對人的影響會很大,就是因為習慣養成之後,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不需強迫自己今天一定要去完成某件事。

我們提前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為了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後,不需要大人三催四催,或是想盡各種辦法來讓孩子好好學習,快點做作業。

比如說,讓孩子養成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玩樂的時候好好玩的習慣,這樣就能讓孩子在上學後,習慣學習的時候能夠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先專注在學習上,不要做作業的時候想著玩,而玩耍的時候又惦記著作業沒做完,大人要罵,老師要批評。

第二個準備: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我們從小就會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然,學習這件事也不例外。為什麼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就是因為自主學習是孩子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狀態,當孩子明白了學習是自己的事,就會在小學階段自主自覺地預習和完成作業,而家長只不過是一個輔助的作用。

比如幼兒園大班的階段,孩子們會有一些家庭作業需要完成,或是有些孩子已經開始學拼音、寫漢字、做算術題了,這些可量化的學習作業,我們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先獨立完成,最好不要全程陪著孩子做,最糟糕的就是孩子做一題,問一下家長對不對,或是孩子遇到不會的時候,做錯的時候,我們迫不及待地教對的答案給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在學習和寫作業時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我們要儘量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他們創造一個安靜又獨立的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減少對孩子的打擾,就是在保護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培養孩子適應自主學習的過程。

第三個準備: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會好好學,也才會學得好。從小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最簡單的一點就是不要逼著孩子學習,就像我們吃飯一樣,被逼著吃進肚子的食物總是不那麼美味。學習知識也一樣,填鴨式的學習是既枯燥,又低效的。

我們要怎麼做呢?先做孩子學習的榜樣,大人喜歡學習,就會傳遞給孩子一種學習是快樂的信息。比如每天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來閱讀,而不是我們讓孩子看書看一個小時,自己卻在邊上玩手機。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能夠呵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從小時候的親子閱讀到識字後的自主閱讀,我們不僅要在家裡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也要鼓勵孩子一起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的收穫,這樣有互動的閱讀學習才能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當然,孩子關於幼小銜接的準備也不僅限於這些準備,我今天所分享的這三大準備主要是關於孩子在幼升小階段,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化」知識重要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還沒開園,幼升小宅家這樣做準備,比識漢字、學拼音更重要
    很多家長都認為高中升大學,初中升高中比較重要,殊不知現在幼兒園升小學都非常的嚴峻了,每年到孩子幼升小的重要階段,很多大班的家長們都非常的焦慮,而且今年還有疫情的影響,現在都五月初了,很多幼兒園都還沒有開園。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識漢字需要先學拼音嗎?
    還是識字的問題,該先學拼音還是先學漢字呢?酒窩的經歷(不能說是經驗,因為不知道用另一種方式是否會更好。)是先漢字。兩歲多的酒窩,字卡和積木一樣,是玩具如前所述,她在幼兒園就已認得很多漢字,但一年級前沒接觸過拼音。
  • 一年級的小學生還在為學拼音、識漢字苦惱嗎?除了學語文教材,還...
    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學拼音、識漢字是重點。但是,很多小朋友馬上要學完拼音了,效果卻不好。這是為什麼呢?拼音主要有三個作用:識字的拐杖、為說普通話正音、幫助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漢字的機會遠遠高於拼音,甚至不少孩子已經在學齡前認識了一些漢字。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進入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並不像當初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孩子經常會在拼讀或給漢字注音上栽跟頭。除了學校老師的拼音教學,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拼音輔導。1、孩子是否對拼音學習感到頭疼?上述的問題你都會嗎?
  • 孩子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用這個方法教,比報班更靠譜!
    朵媽陪娃前些天,凡凡媽在教她家小可樂拼音的時候,忍不住和我吐槽:「這拼音怎麼教啊,可樂怎麼都聽不懂,我去考個博士都比教這個容易多了!」嗯,拼音確實是個大麻煩,不像數學,孩子們都有數感,拼音感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在幼小銜接中,拼音也是一個大難關。畢竟,在遊戲中學習拼音,可以提升孩子對學拼音的興趣,而且很多小遊戲也是意外的好玩。
  • 幼升小更應重視習慣養成與情緒過渡
    「一歲半背熟《弟子規》,能看懂英文原聲動畫片」……面對刷屏的神童級別幼升小簡歷,不少準備幼升小的家長對幼小銜接班躍躍欲試,希望藉此提升孩子的知識水平,讓孩子能儘早適應小學生活。提前掌握超齡的知識,孩子就能成為牛娃嗎?教師和專家提醒,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幼升小來說,知識過渡只是冰山一角,孩子的習慣養成、態度與情緒過渡更應該受到重視。
  • 孩子即將幼升小!這8套一年級漢語拼音練習題,務必提前備上
    孩子即將幼升小!這8套一年級漢語拼音練習題,務必提前備上拼音學習對於小學低年級同學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不少孩子在幼兒園和暑假就已經接觸到拼音知識,為的就是能夠在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快速地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更好地掌握好對漢語拼音的學習。
  • 準備上一年級,拼音和造句是關鍵,合理訓練孩子的語文
    一定有很多媽媽想讓孩子對幼升小能有一定基礎,我簡單和媽媽們說一下幼升小語文都應該掌握什麼,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忙!我特意找了一份人教版一年級的教學大綱。這可以看到小學的第一年在語文學習中孩子需要掌握什麼內容。
  • 小唐尼都會寫拼音感謝中國網友了,可見,學漢字,拼音才是基礎
    很多家長看來這個微博,深深感慨道: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但自己家裡的這些小神獸卻連自己的母語中文都學不好,我們都知道,學好中文,學習漢字,說普通話,都必須有紮實的拼音基礎,但是現在的孩子拼音都是什麼水平呢?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很大,有3點不同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這代父母上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學生字,我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基本遇到生字都是用字典查一遍,按照上面的讀音來念的。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不過,雖然小學的課本改了,但幼升小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還是要提前學一點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考慮,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先教識字還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先教孩子拼音?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我家孩子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怎麼了?」這幾個微差父母別不重視
    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語文教科書已經將書中的識字順序微調為「先學漢字,後學拼音」。雖然教材有一些變化,但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們家長還是要讓孩子提前「預習」拼音。我當時就在想:「是按照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孩子讀書好一些,還是按照現在的課本先教孩子學拼音好一些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先認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別很大?
  • 這個暑假幼升小別忘了學拼音,家長這樣教,孩子學得又快又紮實
    孩子在上學前要學拼音嗎?諮詢了當小學老師的同學,她給我的建議是別的都不用學,一定要學會拼音,上學後,拼音教得特別快,可以說是一晃而過,如果沒有基礎的話,上一年級的上半年會特別吃力。事實也是這樣,有幾個同學在幼兒園沒有學拼音,暑假在家也沒有自學,學拼音的時候難度重重,不知道該怎麼組合起來拼,跟不上進度,同學家長都反應孩子感到很累。
  • 如何帶孩子快速掌握拼音!讓孩子學拼音不再煩惱!
    在英語教學時,老師會突顯它們各自的特點,同時也會告訴學生:這是英文字母,那是漢語拼音,在英語裡要念「ABC」,在漢語裡應讀「啊波次」。教學環境不同,會讓孩子把字母形狀和不同的發音建立聯繫,在孩子大腦中定格:讓孩子在英文環境中,說出英文讀音,在漢語環境中,說出拼音。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剛進校門的孩子一上來就學習拼音,普遍感覺壓力較大,很多孩子會有挫敗感和畏難情緒,家長也十分焦急。我們來看看部編版的一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識字」,先認識「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這些基本字、常見字。據調查,90%的兒童在入學前都認識「天」和「人」,80%的學生認識「地」。相信他們對這一單元其他的字也不陌生。
  • 幼小銜接的老母親中意它:爆款拼音啟蒙書,幼升小學拼音不發愁
    但千萬不能報太多了,一兩門孩子感興趣的,足矣,讓娃多玩會吧。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很多父母已入手的拼音啟蒙書。大家都知道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學會了拼音就能讓孩子自己認讀課本中的生字,並流暢地讀下來。
  •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這幾天,各小學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了暑假階段。老師們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同學們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有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有些無奈,說這次考試班上成績不太理想,閱卷的時間發現有很多同學在拼音這一塊上出錯,前面的基礎題失誤,後面看圖寫話,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也出現拼寫錯誤,這位老師也抱怨「腦殼疼」,也有五年級的老師附和說:我們班上也有不少同學在拼音上出錯,丟些「冤枉分」,所以這個暑假就給他們布置了拼音作業,假期裡自我提高,把拼音知識補上去。
  • 父母在家就能帶著孩子輕鬆學英文及拼音字母
    對於幼升小的孩子,很關鍵的一個就是拼音的學習。拼音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它會伴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羅媽媽也在文中多次強調,其實孩子幼升小銜接班學習的重中之重就是拼音,其他的父母都可以教。之前羅媽媽給大家推薦的學拼音的方法,是通過網上的一些教程,包括一些專門的拼音APP裡去學習,今天羅媽媽就通過教具的方式讓孩子先學會字母。把字母先掌握好,為後面孩子學習拼音夯實基礎,順便提一句,這幾組教具對於孩子學習英語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