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瀏覽疫情地圖,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疫情地圖出自中國人和他團隊之手。
共同社華盛頓6月26號報導,在新冠病毒全球蔓延之際,所有的權威機構和媒體都在引用一個數據來源,那就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追蹤數據網站。這個網站即可以進行實時的追蹤,顯示全球疫情的蔓延情況。
這份地圖是全球都在刷的網紅地圖,是來自於31歲的中國籍博士生董恩盛和他的團隊之手。他通過視頻連線採訪接受了路透社的報導。他表示說該網站的統計速度能夠勝出的主要原因是從世界各地能夠細緻的收集信息以及團隊做好數據確認的工作。
董恩盛網站的運營負責人之一,由於忙於博士的課程,他表示抽出時間來做網站很不容易。那麼根據美國國務院的介紹,在美學習的留學生當中,中國籍的最多,董恩盛也是其中一人。
董恩盛在山西太原市出生並長大,在重慶市的西南大學學習地理學。畢業後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生院學習,學習的是統計學。那麼去年是進入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他強調說地理學和傳染病研究密切相關。
今年的一月他的副教授勞倫加德納詢問他是否知道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他說我和另外一位中國博士生杜鴻儒都知道這些,而且之前也看過丁香園的數據。導師就問說要不要做一個統計網站,基本當天晚上我們花了7到8個小時都做好了。一個是因為我們本身都是中國人,對家裡的疫情都比較擔心。再一個也是我們的另一個出發點,是跟我們的專業相關。因此呢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數據收集起來,然後把一個疾病從出生到最後被人類戰勝了美國過程記錄下來。
董恩盛說,最初地圖的數據是完全靠手動整理,每天最多更新4到5次。而隨著疫情的發展,這樣的方式變得不可持續。在團隊努力之下,進入到3月以後,數據已經實現了基本每20分鐘便可以自動更新一次,並且輔以人工審核。
在確保準確性的基礎上,提高數據的時效性。數據最大的來源就是各個國際機構以及政府公布的數據內容。導師方面也是就驗證信息的準確性給予了指導。
我們的團隊編寫了一個程序,這個程序的作用就是從各個數據源來收集數據,在整理成統一的格式更新的伺服器當中,更新程序的同時,我們也在這個程序當中擁有的一塊人工可以處理的部分。任何一個地方,比如說死亡案例或者是確診案例出現了下降的情況,這就是一個異常。我們要人為的去檢查,保證數據的準確。
董恩盛說有一次義大利的某個地區的居民聯繫他說自己所在地的感染人數沒有得到正確的反應,於是他們要求對方發送一些資料之後再進行人工驗證。
此外為了不斷完善可視化的效果,研發團隊對數據地圖進行了多次改版,各項標註都充分考慮到了用戶體驗,團隊設計考慮到例如每一個用戶放大地圖到一定程度的話,他就會發現紅色的點兒消失了,這樣的用戶就不會把他所在的地方還有紅色的點或者是說和新冠病毒的病例一對一的聯繫,讓他們心裡會覺得舒服一些。
4月份的時候呢,疫情地圖網站的訪問量就累計達到了160億,平均的日訪問量達到10億之多。董恩盛說,下一步他們將更加豐富地圖的數據指標,更是為全面的直觀的展現全球疫情的情況。他也希望世界各國可以進一步的加強合作,早日控制疫情的蔓延。
數據網站上的地圖顯示,疫情最初是在中國等東亞地區,隨後向歐洲、美國蔓延。董恩盛說現在換成我中國的家人開始擔心我了。他對共同社說,他本來今年應該跟未婚妻結婚,但是由於疫情的緣故不得不夠推遲,等待疫情平息之後,他還希望和未婚妻一起去觀看東京奧運會。
針對川普政府對本次疫情最早蔓延的中國的屢次指責,董恩盛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追蹤網站的開發團隊,有來自各個國家的人,為了抗擊新冠疫情,國際社會應該多合作一些。」
我是科技小V不歪,點讚+關注了解更多科技資訊,歡迎留言交流討論,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系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