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背後有什麼故事?讓省委書記深情講述

2021-01-20 大河網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才有真情。

記者 朱殿勇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

根兒深,乾兒壯

守望著北疆……」

4月1日,在鄭州舉行的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王國生給與會文藝工作者代表深情講述了軍營歌曲《小白楊》創作背後的故事。

「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有位戰士把回鄉探親時媽媽送的20棵楊樹苗,栽種在邊防哨所,戰士們跑到很遠的地方取來黑土栽培,拉來河水澆灌,洗臉不用肥皂,節約下水來澆樹,雖然精心呵護,但由於環境條件惡劣,最後只活下來一棵樹,和戰士們一起守衛著邊防。作家到邊疆採風時聽到這個動人的故事,被深深感染,於是就有了歌曲《小白楊》的歌詞。」

王國生說,「這首歌歌頌了邊防戰士用青春守衛邊疆的家國情懷,之所以膾炙人口、廣泛傳唱,就是因為它是來源於生活的真實故事,是作家深入生活發掘出來的,當我們知道了創作背後的故事,帶著感情再去唱,感覺就大不一樣了。」

隨後,王國生完整、熟練地給大家吟誦完這首歌的歌詞,代表們自發地用掌聲回應。

「在艱苦卓絕的延安時期,《兄妹開荒》的創作就直接取材於陝北秧歌。」

「在物質匱乏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新貨郎》,就是歌唱家郭頌和售貨員一起推著小車到鄉下送貨而創作的東北民歌。」

「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間,帶領劇團走遍大半個中國進行義演,一架『香玉號』飛機彰顯了高尚的愛國情懷。」

……

王國生不時用生動的故事詮釋著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應怎樣肩負起責任擔當和偉大使命。

他說,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才有真情。只有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採風問俗、體察民情,才能真正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在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恢宏實踐中,中原大地正在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謳歌、去創造。」王國生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聚焦中原大地火熱的實踐,用心感悟黨和人民的奮鬥歷程,深入體驗河南發展的滄桑巨變,用文字、畫筆、旋律、影像,展示出彩河南人的光輝群像,描繪鄉村振興的山水畫卷,講好「買全球、賣全球」的時空故事,創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文藝作品,在與中原更加出彩同頻共振中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

講話結束時,王國生向與會代表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97歲高齡的馬金鳳老師、85歲高齡的高潔老師等老藝術家表示致敬!」

代表們的掌聲久久不息。

書記講過的那些故事

1、焦裕祿的故事

2018年3月23日,王國生在蘭考調研時,對隨行的幹部說:「焦裕祿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標杆,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從中讀出信仰,悟出政德,幹出實績。」他為大家再次講述了焦裕祿的故事,當年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在日記中寫道,「作為一個革命戰士,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他對黨忠誠、一心為民,他不讓家人看「白戲」、制定「幹部十不準」,都體現了一個黨員幹部的為政之德。

2、「油三代」的故事

2018年11月4日晚,王國生在出席「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活動時和大家分享了他在青海工作時的小故事。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他到海拔3860米的青海油田宣講十九大精神,問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為什麼回高原工作,女大學生回答說,她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在油田幹了一輩子,他們一家人已經和石油事業分不開了,自己甘做「油三代」。王國生說,三代人不忘初心,為黨的事業接續奮鬥,這就是讓人感動的好故事。

3、張玉滾的故事

在2018年第22期《求是》雜誌上,王國生撰文講述了一位鄉村教師如何成就出彩人生的故事。2001年,師範畢業的張玉滾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幹就是17年。學校的教師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默默耕耘,始終堅守。他的事跡並不驚心動魄,卻感人至深,張玉滾的堅守和奉獻,讓平凡的事情有了非凡的價值和意義。

4、出彩河南的故事

2019年3月6日上午,在北京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舉行聯組會議,並向中外媒體開放。王國生為記者講述了一個個出彩故事:去年一年河南就有117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最美教師」李芳在關鍵時刻以血肉之軀阻擋失控車輛,保護了學生;16.5萬名淅川移民捨棄小家守護綠水青山;瑞貝卡從一個遊走於鄉間「找頭髮換針」的貨郎攤,一步步成長為發製品國際一線品牌;「好想你」把一顆大棗打造成了「網紅」食品......王國生說:「今天的河南,有講不完的出彩故事。」

相關焦點

  • 在家聽聽,一首歌背後的故事
    許多歌曲我們都是一聽就過,從不曾知道,其實在那些動聽的歌曲背後,也有著一個個或感人、深刻、心痛的故事。 了解這些背後的故事,再去聽那些歌兒,你只會覺得更加的耐人尋味了。
  • 《丁香花》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原來那麼悽美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麼憂鬱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相信不少80、90後都聽過這首網絡歌曲,這首是由唐磊填詞編曲的《丁香花》一夜之間火遍全國,不少女孩被它悽美的歌詞感動的熱淚盈眶,唐磊也憑藉著這首走紅網絡的校園民謠,拿到了2004年第十二屆東方風雲榜「香特莉之夜」
  • 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一首《釵頭鳳》是洪塵根據陸遊和唐婉的詞再作曲編曲演唱的。背後訴說的便是陸遊和唐婉那悽婉無奈的愛情故事。二十歲的陸遊和自家表妹唐婉結為伴侶。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遊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儘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
  • 《閃光的記憶》:講述紅色文物背後的故事
    朱淑華講述「半條被子」背後的故事革命歷史文物主題節目《閃光的記憶》近日在湖南第一師範(舊址)大禮堂舉行啟動儀式。《閃光的記憶》將以紅色文物及其承載的故事為切口,邀請各地紅色紀念館的年輕講解員和各行各業青年代表作為「志願講解員」,與來自全國各個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文物一起組成「紅色巡展團」,前往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紅色紀念館和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知名院校,以貼近年輕人的表達方式講述一件件紅色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 這兩首被無數人誤認為情歌的歌,背後的故事卻讓人淚目
    但是今天喵小姐就和大家來聊聊這些被無數人誤認為情歌的歌,感受這些歌曲背後的故事。第一首:莫文蔚《忽然之間》對於這首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不管是從歌詞「我明白太放不開你的愛,太熟悉你的關懷,分不開,想你算是安慰還是悲哀」中,還是在莫文蔚溫柔的聲音中,仿佛都在訴說著痛失愛人的心情,於是不少人認為這首《忽然之間》屬於苦情歌。
  • 1999年,張宇寫下《雨一直下》,卻鮮有人知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在華語樂壇上,張宇一直有著「情歌王子」的稱號,他創作的每一首歌都飽含深情,直擊人的靈魂深處。從《用心良苦》到《一言難盡》,從《消息》到《月亮太陽》,爆發力又兼具深情的「宇式情歌」,讓他成為了華語樂壇的風雲人物。1999年,張宇又發行了一首歌,名字叫做《雨一直下》。
  • 知道了背後的故事,再聽楊坤這首歌,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作者:異趣盎然不需要解釋,音樂就是有這種魔力,聽了,或漠然;或是感動。當《I Love You 》的旋律響起,加上楊坤獨特嘶啞的煙嗓深情演繹,我瞬間淚崩!為什麼這首歌如此打動了我?是楊坤那段講得自己的故事,還是那感傷的歌詞,抑或是悲傷的樂曲?又或是這首歌,讓我想起了什麼?心靈就這樣被這首歌溫暖著、心疼著楊坤這首歌是唱給陪伴他那段艱難旅途的愛人的,整整八年之久,是她黙黙地救援他在北漂時的一切生活。他那時還沒火,不算太出名,但那個深愛的人一直陪伴他,從不言棄。
  • 我翻開了歌背後的故事,不禁潸然淚下……
    每首歌背後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秘密,一個故事,聽一首歌,讀背後的故事,不禁潸然淚下......在這裡,我想和大家一起去讀讀《烏蘭巴託的夜》背後的感人故事。先讓我們了解下烏蘭巴託烏蘭巴託,是蒙古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科技中心。
  • 《演員》這首歌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很動聽,值得一聽
    今天我們要說的一首歌,就跟演員的職業有關,它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名字就叫《演員》。我們先來看一下《演員》的創作背景《演員》由薛之謙創作,並首次升級製作人,這首歌大約製作了一年半的時間,當時薛之謙開會在北京、上海、臺北等城市奔波,真的做到了盡力而為,讓歌迷們銘記在心。
  • 深情講述湘江戰役紅色故事
    雖然湘江戰役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所迸發出的激蕩人心的強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時空,深植時代……」11月10日,「迎接建黨百年——湘江戰役『紅色故事會』」在廣西桂林舉行。  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報集團等主辦,浙江共產黨員雜誌全案策劃的紅色故事會自2018年12月以來,先後走進浙江的大中小學、紅色教育基地等開講十餘場,並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累計吸引受眾200多萬人次。
  • 《Faded》火遍全網,在這首歌背後,竟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每一首歌的背後,似乎都有著一段或美好,或悽涼的故事,《Faded》這首歌十分火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首歌的背後有著一段比悲傷更悲傷的真實故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這首歌是挪威電子音樂製作人Alan walker(艾倫·沃克)製作的歌曲,中文名是《憔悴不堪》是一首以電音的基本旋律作為主體輔樂的曲子。2015年11月25日發行了《fade》的女聲填詞版本《faded》。整首歌在原曲基礎上加上了女聲,空靈的女聲配上電音,使這首歌更加完美。
  • 一首歌居然降低了日本的自殺率,這首歌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
    但2013年,一首歌的出現慰藉了許多人的心靈。據說,這首歌拯救了許多當時人生陷入絕望的日本人。這首歌有一個並不正能量的名字——《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如此撕心裂肺的歌名,從一個命運多舛的歌手口中唱出,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中島美嘉曾經貴為日本一代歌姬,卻在巔峰時期遭遇了失聰的打擊。
  • 那些歌背後的故事,聽完這首歌,仿佛過完了一生
    有時候,我們聽一首歌,看到這歌詞,覺得似乎有一段回憶湧上心頭。你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悸動,就好像你就是歌曲中的主人公,在演繹著作詞人為你譜寫的劇情。最好的歌曲是什麼樣子的?大概就是聽完這一首歌,仿佛過完了一生。
  • 這首歌很美,但背後的故事太戳心
    感動這首歌是最近最感動我的一首歌,第一次聽到《可樂》這首歌的名字,我以為這是一首像可樂一樣充滿青春的歌。直到我知道了《可樂》背後的故事,才發現這是一首悲傷又充滿依戀的歌。《可樂》背後的故事《可樂》是趙紫燁(原名趙浴辰)在2014年唱的一首歌。這首歌是他寫給他母親的歌曲,站在他繼父的角度寫給他母親的歌。
  • 《Faded》火遍網絡,這首歌的背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每首歌的背後,似乎都有一個美麗或悲傷的故事,這首歌《Faded》很火爆,但很多人不知道這首歌背後有一首真實故事比悲傷還悲傷,值得我們深思。恐怕所有喜歡電子競技的朋友都聽說過《Faded》,這首電子歌從空靈開始,在高潮時興奮不已,並以長時間的回味結束,沒有音樂感的人會不由自主地聽陶醉。從去年到現在,一部電音神曲《Faded》火爆遍布全球。
  • 分享一下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每首歌的創作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故事背景的,我來分享一下這首歌的故事以及我的小小感悟吧。《光輝歲月》這首歌是beyond黃家駒的歌。這是beyond 90年去非洲回來寫的歌。這首歌的主要意義是寫給黑人總統曼德拉的,在非洲回來之後黃家駒了解到黑人總統曼德拉的故事,對其故事有敬仰之情,所以決定寫的這首歌,整個歌詞都圍繞著曼德拉的人生歷程。
  • 林俊傑的這首歌,她們都說了些什麼?
    這首歌則是由孫燕姿填詞來完成對女性愛情心緒的訴說,再由林俊傑以男生的角度去講述女生的愛情觀,兩個人的合作就像是男生與女生的一次深度對話。最初,林俊傑想創作一首「很有故事」的歌曲,因此他想到了孫燕姿。他認為孫燕姿外表堅強,但內心細膩,能夠引起大眾的強有力共鳴。因此他打電話邀請孫燕姿作詞,二人在電話中聊了歌曲的概念,林俊傑與孫燕姿最終把歌曲名稱定為《她說》。
  • 今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有誰知道《芒種》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嗎?
    芒種的「芒」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是指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即是收穫也是播種。《芒種》的原唱趙方婧,曾在某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中,解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芒種」二字的諧音就是忙種,是忙於播種的意思。這個節氣也預示著農民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
  • 說說《國產凌凌漆》周星馳自彈自唱的這首歌背後的感人故事
    長大了才明白那才是高級的表演方式,還有每個小人物背後的辛酸。《國產凌凌漆》,從小看到大,不知道多少遍了。再次看來,又發現了很多。凌凌漆執行任務,參加聚會,自彈自唱了一首張學友的《李香蘭》(《秋意濃》前身)。「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說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 原來林俊傑《修煉愛情》這首歌背後有這麼感動的故事!
    這是林俊傑《修煉愛情》的歌詞,這是一首你聽了就會上癮的歌曲,但是你知道在這首歌的背後,有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詳細說說。也許你是第一次看這個故事,那正好可以了解一下。如果你已經知道這個故事,那也可以重新溫習一下。偶然一個機會聽到林俊傑的一首「修煉愛情」,其中的MV描述了一對戀人因意外而生死相離,結尾處還標註「故事改編自JJ不曾提起的一段回憶」。MV怎麼和空難聯繫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