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講述湘江戰役紅色故事

2020-12-16 婺城新聞網

  本報訊(浙江共產黨員雜誌記者逄潤鵬、黃國中)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雖然湘江戰役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所迸發出的激蕩人心的強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時空,深植時代……」11月10日,「迎接建黨百年——湘江戰役『紅色故事會』」在廣西桂林舉行。

  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報集團等主辦,浙江共產黨員雜誌全案策劃的紅色故事會自2018年12月以來,先後走進浙江的大中小學、紅色教育基地等開講十餘場,並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累計吸引受眾200多萬人次。今年,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指導下,以「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紅色故事會從浙江走向全國,陸續走進江西弋陽方志敏烈士家鄉、廣西桂林湘江戰役紀念地等地。

  湘江上遊桂林市境內的興安、全州、灌陽是長徵中湘江戰役的主戰場。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苦戰5晝夜,最終從興安、全州之間強渡湘江,突破國民黨軍隊的第4道封鎖線,成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此次活動以廣西黨史專家講解《長徵是一場理想信念的遠徵》開場。隨後,舞臺劇《長徵》為大家傾情演繹了紅軍渡湘江、爬雪山、過草地、會師陝北的壯舉;《漫長的守護》講述了硝煙過後,一家三代39年為犧牲紅軍戰士守墓的感人故事;《傳奇將軍李天佑》再現了一名桂林農村的放牛娃追隨紅軍長徵,並成長為「老虎連長」和一代名將的傳奇經歷;《血色湘江》謳歌了6000餘名戰士血灑湘江東岸、兌現了「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錚錚誓言……

  生動的表演、深情的講述,讓觀眾沉浸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中。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吉表示,故事會以情景再現的方式,通過將黨史故事化,將故事形象化,展現了湘江戰役的偉大革命精神,激發了大家對英雄的敬仰、對黨的熱愛。

  本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兩新組織黨工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紅旗出版社、當代廣西雜誌社等主辦,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誌社、桂林市委組織部、桂林市總工會、桂林市委黨史研究室等承辦,桂林兩新黨建紅色學院協辦。

責任編輯:鄭劍

相關焦點

  • 銘記湘江戰役歷史 學習傳承長徵精神
    11月25日至11月28日,北海市紀委監委根據幹部培訓計劃和實施深入開展「塑形鑄神鍛鐵軍」行動的工作要求,組織市、縣(區)紀檢監察幹部共50人赴湘江戰役發生地開展「堅定信念守初心  砥礪奮進擔使命」專題培訓,引導紀檢監察幹部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政治品格、激發奉獻精神、強化擔當實幹,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
  • 浙江「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宣講活動」走進廣西桂林
    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湘江上遊桂林市境內的興安、全州、灌陽是長徵中湘江戰役的主戰場。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苦戰5晝夜,最終從興安、全州之間強渡湘江,突破國民黨軍隊的第4道封鎖線,成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本次故事會以廣西黨史專家講解《長徵是一場理想信念的遠徵》開場。
  • 《閃光的記憶》:講述紅色文物背後的故事
    朱淑華講述「半條被子」背後的故事革命歷史文物主題節目《閃光的記憶》近日在湖南第一師範(舊址)大禮堂舉行啟動儀式。《閃光的記憶》將以紅色文物及其承載的故事為切口,邀請各地紅色紀念館的年輕講解員和各行各業青年代表作為「志願講解員」,與來自全國各個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文物一起組成「紅色巡展團」,前往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紅色紀念館和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知名院校,以貼近年輕人的表達方式講述一件件紅色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 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柳州市中小學校首映禮成功...
    廣西新聞網柳州12月24日訊(記者 黎瑩瑩 李濟坤)12月24日下午,廣西文化精品、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柳州市中小學校首映禮暨觀影布置會在柳州市德潤小學成功舉行。在觀影前,德潤小學給全校學生組織了紅色主題班會課,讓學生們了解紅色電影的歷史背景,進一步了解這一段歷史故事。在儀式現場,學生們表演了《特殊的升旗禮》精彩節目,引得現場一陣陣掌聲。首映禮儀式結束後,柳州市德潤小學共2400名師生們觀看該影片。電影的情節曲折、扣人心弦,師生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回顧了湘江戰役,體驗了一遍悲壯的烽煙往事。
  • 他曾是主席的得力助手,在湘江戰役中,成為犧牲的最高將領
    在紅軍長徵路上,湘江戰役堪稱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戰,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損失慘重。其中,紅五軍團第34師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與幾十倍的敵軍血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次日,還沒等34師抵達駐防地點,湘江就已經遭到了敵軍的全線封鎖,這也意味著,搶渡湘江的機會非常渺茫!因此,程翠林和陳樹湘下令,在完成軍委縱隊的掩護任務後及時渡江。然而,部隊卻先後在江東和灌陽洪水箐一帶陷入重圍,在突圍過程中傷亡慘重。
  • 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和成功渡過湘江的原因
    前面大致介紹了中央紅軍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的經過,也統計了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的指揮員和戰士人數,今天我們就來大致分析一下,中央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以及能夠成功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原因。(一)損失慘重的原因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國民黨軍的兵力、部署和紅軍的路線、兵力、輜重等兩個方向來分析。我們先從紅軍本身的情況來分析,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
  • 遊暐之:血染的湘江 永恆的信仰 ——原創歌劇《血色湘江》獻禮新時代
    《血色湘江》劇照 粟國光 攝  在中國,無人不知「紅軍長徵」,無人不曉「遵義會議」。然而,恐怕有人不知道,長徵的勝利,遵義會議的召開,取決於一場戰役,就是「湘江戰役」。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等重要場合多次對湘江戰役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紅軍將領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英雄事跡作出高度評價。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又對湘江戰役烈士遺骸收殮保護和紀念設施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 血戰湘江:紅色,血液凝就
    我懷著敬佩之情看了一部紅色電影《血戰湘江》。《血戰湘江》詳細而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廣西北部地區走過的296公裡艱難而光輝的歷程,》塑造了紅軍領導人的光輝形象,深刻揭露了「左傾」錯誤給紅軍造成的慘痛損失,生動反映了紅軍將士特別是34師官兵顧全大局、勇於犧牲,奮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的英雄事跡。
  • 《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仙葫學校放映
    教室內,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記者何淞熒攝    教室內,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記者何淞熒攝    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易三鈺攝
  • 湘江戰役打的有多慘,五萬多名紅軍官兵的鮮血染紅湘江
    二萬五千裡長徵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在長徵途中也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再沒有比湘江戰役更慘烈的戰役了。1934年11月,紅軍突破了國民黨第三道封鎖線,蔣介石又命令湘軍、黔軍、桂軍等數十萬部隊圍剿紅軍。桂軍攻勢最猛,而且桂軍還和紅軍進行了相當激烈的白刃戰。實際上,白崇禧並沒有和紅軍決戰,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力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桂軍仍然是紅軍主力中的一員。
  • 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指揮員簡介(部分)
    在湘江戰役中犧牲師級指揮員8人,團級指揮員14人;由於資料原因,無法一一列出相關指揮員的事跡和年份,只能做簡介。蔡中,又名蔡忠、蔡鍾,湖南攸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新縣600餘名小講解員講述紅色故事
    本報訊(記者尹小劍見習記者李振陽通訊員王麗君)「1930年,根據中央指示精神,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根據地形成之後,迫切需要一個指揮中心,新集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於是紅軍決定攻打新集……」近日,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巨幅展牆前,11歲的楊茗睿正落落大方地為遊客講述
  •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信仰力量
    講解員正在深情演講。1935年1月至3月,紅軍長徵四渡赤水,位於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在這裡傳頌,匯集成一首首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詩。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
  •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幹部培訓班赴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紀念館和靈渠開展...
    11月28日下午,中國僑聯文化交流幹部培訓班近70名學員來到桂林興安縣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紀念館和靈渠開展現場教學。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副部長邢硯莊,《海內與海外》雜誌社副社長何長松等出席現場教學活動。
  • 湘江戰役,蔣欲驅虎吞狼;白崇禧放紅軍過境,為何還是損失慘重?
    摘要: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徵中損失最大的一戰,紅軍主力長徵出發時8萬餘人,經過湘江一戰只剩下3萬多人,本文將從湘江戰役的戰前背景、戰場態勢、雙方決策、戰鬥經過、戰役影響等多方面來講述這場慘烈的戰役,用作戰地圖來還原整場戰鬥。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講述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圖)
    在平津戰役紀念館裡,「90後」姑娘葉浩林是一名「紅色革命歷史」講解員,從事講解工作近3載,她用精彩的解說打開了一扇扇穿越歷史的天窗,用聲音講述紅色文化,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她也用自己的努力、行動淬鍊蛻變成為紅色的「移動名片」 。
  • 《湘江1934·向死而生》走進桃源路小學(組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7日訊(記者 王飛 實習生 易芳如)11月26日,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校園巡迴放映走進南寧市桃源路小學,千餘名師生在各班教室、多媒體教室集中觀看此片。隨著影片開始,整個校園瞬間安靜下來。
  • 大家看過 有中國版《血戰鋼鋸嶺》之稱的《血戰湘江》嗎?
    眾所周知好萊塢在2016年出品的《血戰鋼鋸嶺》一經播出大獲好評,斬獲2項奧斯卡大獎,影片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在衝繩戰役中冒著戰火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其實在2017年我國也拍攝了一部史詩級戰爭大片,叫做《血戰湘江》,又名《第四道封鎖線》,絕對的好看,是可以媲美《血戰鋼鋸嶺》的存在,看完保準你熱血沸騰。影片講述了1934年長徵時期紅軍34師掩護黨中央和群眾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
  • 講述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山西青年報2020年11月27日06版:校園...
    講述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   本報記者 龐勇     為了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根」和「魂」,使他們從紅色基因中汲取道德滋養和文化精髓,真正使紅色基因在全校學生中融於血、入於腦、立於心、見於行,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朔州市懷仁市峪宏中學於11月23日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演講比賽。
  • 湘江戰役中,故布疑陣嚇跑國民黨兩個師的將軍是誰?
    在長徵的途中,要說哪場戰鬥是最慘烈的,那一定就是湘江戰役了,這場慘烈的戰鬥讓紅軍隊伍從最開始的8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如果桂系白崇禧的另外兩個精銳師趕到戰場的話,那傷亡一定會更大。李壽軒那為何白崇禧的這兩個精銳師未能到達湘江戰場呢?這就離不開今天要說的李壽軒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