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主席的得力助手,在湘江戰役中,成為犧牲的最高將領

2020-12-18 歷史客棧

在紅軍長徵路上,湘江戰役堪稱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戰,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損失慘重。

其中,紅五軍團第34師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與幾十倍的敵軍血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第34師師長是陳樹湘,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第34師政委程翠林。

(圖:《絕命後衛師》中的程翠林)

程翠林是湖南瀏陽人,論資歷,稱得上是紅軍元老級的人物,早在1927年就跟著主席參加了秋收起義,並跟著主席一起登上了井岡山,一直都是主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了長徵之路,程翠林擔任紅五軍團第34師政委,奉命擔任後衛阻擊任務,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離。

11月29日,第34師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紅八軍團,並在完成任務後搶渡湘江,與大部隊會合。當然,上級考慮到任務的艱巨性,囑咐程翠林,一旦無法渡過湘江,可以就地返回湘南開展遊擊鬥爭,保存革命力量。

儘管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但此行之艱難,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在返回途中,34師遭到桂軍的飛機轟炸,損失慘重,更致命的是,在渡過灌江後,34師因選錯了進軍路線,導致行軍任務被嚴重耽擱,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們錯失與紅18團換防的最好時機,同時也給了敵軍充分的布防時間。

次日,還沒等34師抵達駐防地點,湘江就已經遭到了敵軍的全線封鎖,這也意味著,搶渡湘江的機會非常渺茫!

因此,程翠林和陳樹湘下令,在完成軍委縱隊的掩護任務後及時渡江。然而,部隊卻先後在江東和灌陽洪水箐一帶陷入重圍,在突圍過程中傷亡慘重。

更慘的是,剛剛逃出「虎口」,接著卻又陷入「狼穴」。

1934年12月3日,剛剛突圍成功的34師,在全州縣文塘新樹村與桂軍兩個師遭遇,程翠林在指揮反擊時,突然遭到敵軍炮擊,當場犧牲,年僅27歲,也是在湘江戰役中直接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同時犧牲的,還有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

然而,戰鬥到這裡還遠遠沒有結束,政委程翠林犧牲後,擔子全落在了師長陳樹湘的肩上,經過一番苦戰後,陳樹湘雖然帶隊突圍,但身邊卻只剩下200來人。

即便是這僅存的200來人,也依舊沒能倖免!

原來,就在他們向湘南轉移的途中,又多次遭到民團和保安團的襲擊,整個34師幾近全軍覆沒!

師長陳樹湘因重傷被俘,但為了不被敵軍羞辱,陳樹湘在被押往長沙的路上,英勇自盡,壯烈犧牲,年僅29歲。

多年以後,總理在回憶起湘江戰役時,仍然痛心地說:「我們一個師被截斷了,得不到消息,都犧牲了。」

1996年,紅軍長徵勝利60周年時,在廣西桂林興安縣修建了一座湘江烈士紀念館,被列為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2016年10月,央視播出了一部電視劇《絕命後衛師》,講述的就是第34師在湘江戰役中的悲壯故事,在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上,獲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大獎,並榮獲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

相關焦點

  • 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指揮員簡介(部分)
    1934年10月,隨部參加長徵;11月底,在湘江戰役中英勇犧牲。程翠林,曾用名程翠霄、程朱林。1907年,生於湖北陽新。1927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紅四軍、紅一軍做政治工作。參加了井岡山和贛南、閩西地區的遊擊戰爭。1933年後,任紅七軍團三十四師一零二團政委,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政治部主任、政委。
  • 他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
    《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火熱播出,很多觀眾都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偉大勝利和偉大犧牲而動容。中國人民志願軍自1950年10月入朝作戰,至1959年全面退出朝鮮,前後歷經兩個作戰階段,十餘次大戰役,最終將戰線控制在了三八線,逼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籤署了停戰協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初入朝作戰時,共有6個軍。
  • 此人雖是上將軍銜,但曾位列大將候選人第十名,是彭老總得力助手
    第一上將蕭克,資歷老、戰功高、職務也高,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都認為他應該是大將銜。其實還有一位上將,他的條件也很過硬,授銜之前職務也很高,也立過很多戰功,而且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他也是彭德懷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從現有資料上來看,當年15位大將候選人之一,也是他,排在第十名。他就是開國上將張宗遜。
  • 他是抗日戰爭中我軍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被譽為紅軍的戰術大師
    抗日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在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英勇善戰、不畏犧牲的高級將領。他們為了自己的祖國和家園不被日本侵略者所蹂躪,拿起槍桿,披上戰衣,為了國家的民族解放而前僕後繼,誓死殺敵。左權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 血戰湘江最後成功突圍的團長,獲主席接見,後當了大軍區副司令
    在紅軍長徵歷史上,有一場以河流命名的戰役,史稱湘江戰役。在該戰役中,紅軍血灑湘江傷亡慘重,隊伍 從出發時的八萬餘人,銳減至3萬餘人,時至今日在當地依然有「三年不飲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 法。在這次血戰中,負責掩護主力突圍堅守到最後時刻的隊伍是哪一支呢?它就是隸屬於紅五軍團,由師長陳樹 湘率領的紅三十四師。
  • 湘江戰役打的有多慘,五萬多名紅軍官兵的鮮血染紅湘江
    二萬五千裡長徵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在長徵途中也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再沒有比湘江戰役更慘烈的戰役了。1934年11月,紅軍突破了國民黨第三道封鎖線,蔣介石又命令湘軍、黔軍、桂軍等數十萬部隊圍剿紅軍。桂軍攻勢最猛,而且桂軍還和紅軍進行了相當激烈的白刃戰。實際上,白崇禧並沒有和紅軍決戰,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力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桂軍仍然是紅軍主力中的一員。
  • 他本是國軍旅長後成為紅軍軍團長,犧牲後主席給他遺孀一個特權
    1955年授銜的時候,有三位原國軍起義將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這是對他們起義使人民免受戰亂之苦的肯定,也是對他們順應歷史潮流的褒獎,其實早在紅軍時期就有一位國軍旅長毅然參加了紅軍,還成為紅軍的軍團長,他的名字叫董振堂。國軍中年輕的旅長董振堂,字紹仲,1895年出生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
  • 他是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37歲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子女如何
    01抗日戰爭時期,很多人奉獻出了生命,有最普通的戰士,也有高級將領。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八路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左權。1905年3月15日,左權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就幫家裡幹活兒。後來,他被調到了新12軍擔任軍長一職位。1931年年初,在紅1方面軍總司令部擔任作戰參謀一職,後因能力出眾升為參謀處長。後來,去了紅五軍團第15軍擔任政委,再後來成為兼任起了軍長。次年,受到迫害被撤了職,被調到了學校當教官。幹了一年半左右,去了紅一軍團當參謀長去了。
  • 紅軍長徵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遵義城下灑熱血   紅軍山上翠柏青——中央紅軍長徵中犧牲的職務最高將領、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軼聞
  • 紅軍戰鬥力最強的兩個軍團,參謀長都犧牲了,而軍團長都成為元帥
    從軍校畢業後,就正式開始他的革命戰爭生涯。並且參加了由毛爺爺領導的秋收起義,之後又一起上了井岡山。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時,徐彥剛就開始他的參謀工作生涯,先從基礎做起,擔任過營,團,師,軍參謀工作。參加過井岡山保衛戰,以及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成為軍團長林總的得力助手。
  •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在抗戰時期,出現了許多驍勇善戰的將軍,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捨生忘死,他們從侵略者手中奪取原有的幸福生活,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美好和平的生活,都是無數的愛國英雄用生命換來的,他們不僅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6年後妻子改嫁,如今子女何在?
  • 他是湘江戰役少數倖存者之一,55年授中將,死後不進八寶山
    他是湘江戰役少數倖存者之一,55年授中將,死後不進八寶山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後最艱苦的一仗,英勇無畏的紅軍將士最終突破了敵人設防最嚴密的一道封鎖線,取得了勝利。
  • 紅軍軍長血戰9天9夜壯烈犧牲,主席特批60萬元、50畝地給其家人
    長徵中,紅五軍團一直擔任全軍的後衛,每到危難之際,都是這支隊伍拼盡全力阻擊敵人,保障長徵隊伍的後方安全,特別是在紅軍損失最嚴重的的湘江戰役中,紅五軍團所屬的紅34師為掩護主力渡過湘江,最終全軍覆沒。長徵後期紅五軍團縮編為紅五軍,西路軍行動中紅五軍在血戰高臺戰役中全軍覆沒,軍長董振堂也壯烈犧牲,後來在董振堂的追悼會上,主席深情地說:「路遙知馬力,他是一位堅決革命的同志」,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這位英雄的事跡。董振堂從1931年參加紅軍,到1937年犧牲,六年軍旅生涯中為紅軍發展作出的貢獻很多,首先就是發動寧都起義。
  • 盤點十八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軍級將領
    文/王國棟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一共有136位少將以上將領戰死沙場(不含追贈的將領)。但是因為國軍的軍銜比較混亂,因此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在抗日戰爭中戰死的軍級以上將領。如有遺漏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補充。(註:本名單以戰死的時間先後排序。)
  • 二戰時,各國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這位犧牲後日軍停火默哀
    先來說說盟軍陣營,首先是我國,在抗日戰場上,我國陣亡的最高將領,是張自忠將軍,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擔任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並且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大型戰役。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後正式參戰,成為了二戰轉折一個重要因素,而他們陣亡的最高將領,是1886年出生的小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中將,他在1908年畢業於西點軍校,並且在1940~1944年任阿拉斯加防區司令,後任第十軍團司令。
  • 湘江戰役中,故布疑陣嚇跑國民黨兩個師的將軍是誰?
    在長徵的途中,要說哪場戰鬥是最慘烈的,那一定就是湘江戰役了,這場慘烈的戰鬥讓紅軍隊伍從最開始的8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如果桂系白崇禧的另外兩個精銳師趕到戰場的話,那傷亡一定會更大。李壽軒那為何白崇禧的這兩個精銳師未能到達湘江戰場呢?這就離不開今天要說的李壽軒將軍了。
  • 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張自忠:曾被誤解成漢奸,忍辱負重以身殉國
    1940年5月16日,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在抗日戰場上壯烈犧牲。張自忠將軍生前是上將銜陸軍中將,犧牲後被追授為二級上將,他不僅是中國抗戰史上犧牲的軍銜最高的將領,也是整個二戰盟國陣營中犧牲的軍銜最高的將領。
  • 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和成功渡過湘江的原因
    前面大致介紹了中央紅軍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的經過,也統計了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的指揮員和戰士人數,今天我們就來大致分析一下,中央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以及能夠成功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原因。(一)損失慘重的原因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國民黨軍的兵力、部署和紅軍的路線、兵力、輜重等兩個方向來分析。我們先從紅軍本身的情況來分析,紅軍損失慘重的原因。
  • 湖南賣菜農成紅軍師長,帶全師血戰湘江,為不做俘虜扯斷腸子犧牲
    湘江戰役是紅軍在長徵時期經歷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當時紅34師為掩護大部隊的撤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全師6000多人到最後只剩下了幾百人,就連紅34師師長陳樹湘也壯烈犧牲。提起陳樹湘,或許很多人不了解。其實他早年只是一個在街頭賣菜的菜農,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他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大的貴人,從而參加了革命。陳樹湘是長沙縣福臨鎮人,從小就隨著父親以種菜為生,因為陳樹湘經常去長沙清水塘賣菜,久而久之毛主席成為了他的常客,受主席的感染陳樹湘也在不久後投身於革命,並在1925年參加了共產黨。1927年時他參加了秋收起義,在紅軍開始長徵之時陳樹湘就已經成為了紅34師師長。
  • 葉成煥:劉伯承得力戰將,24歲犧牲,臨終之言「哎,隊伍呢?」
    當然,戰爭是殘酷的,我們雖然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也數不勝數,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精神,是永遠值得後人敬重的,他們的英名、事跡和功績也是永垂不朽的。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革命先烈們,不乏有八路軍的優秀將領,比如抗日虎將、深受劉伯承器重的優秀年輕指揮員——葉成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