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文化線路考察惠及社會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考察中拍攝的甘肅武山拉梢寺遠景。高大倫供圖

甘肅漳縣墩坪墓地隨葬馬車。高大倫供圖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探險活動,從2005年的康巴地區民族考古綜合調查開始,到2018年甘川文化走廊考察之前,已連續進行了13年。十多年來,四川的古道路我們走得足夠多了,但有一條很重要的古道,我們雖早有想法,卻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這就是甘川文化廊道。

甘川文化廊道主要是指甘肅與四川之間古代物質文化交流的一系列道路體系。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考古學家馮漢驥從海外學成歸國後進行的第一次田野調查——岷江上遊考古調查,大體就是沿著這條走廊進行的。繼後的童恩正早就關注到了中國東北到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指出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大量的文化因素沿著這個地帶傳播。而川西和甘青地區則是這一傳播帶上空間相連的關鍵部分。儘管這一地區地形複雜、地勢險要,但卻無法阻擋早期的人群流動以及大石墓、石棺葬、彩陶、青銅器等文化因素的傳播與擴散。秦漢以後,這些路線似乎不那麼引人注目,但早期佛教文化的傳播是經由這些路線展開,傳統意義上的蜀道支線包括陰平道、祁山道等成為甘川兩地交流的重點。

進入21世紀以來,有幾個因素促使我們更加重視甘川文化廊道。一是在四川汶川姜維城、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零星彩陶,後來又在金川劉家寨發掘出大批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遺存。二是隨著三星堆研究的不斷深入,有學者認為,三星堆玉器的原料和器型受到甘青地區齊家文化的較深影響。三是陝北神木石峁古城遺址中也有和三星堆相似的文化因素。四是經過初步科學觀測,四川境內大渡河、金沙江、岷江流域從新石器到商周時期各類遺存出土的海貝,存在從西北往西南傳播的可能性。同樣是這些流域發掘的石棺墓裡,發現了大量西北文化因素。

鑑於甘川文化廊道的重要性,2018年初,我與時任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輝共同商定並開展了這次考察。這是繼2014年唐蕃古道考古探險嘗試多省區聯合考察之後,我們雙方的又一次合作。除了兩省的考古工作者外,還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參與考察。

長期以來,各省的文物工作者往往對本省的文化遺存熟悉,但對與之相鄰和相關的其他省份的遺存可能缺乏了解。這種情況對於完整和準確地還原古代文化的面貌非常不利。通過跨省區聯合考察,讓參與的專家和考古工作者在一個相對完整的空間下展開科學的考古調查,對這一範圍內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以及相關考古遺存都有了直觀的認識,這無疑有利於進一步研究工作的開展。我們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考察活動的報導宣傳和研究成果的陸續公布,吸引更多的學者、學術機構和沿線各級政府對這條廊道及廊道上的文物遺存給予更高的重視。

自2005年以來,我院組織的考古探險活動走過了14條古道,總行程數萬裡,考察文物數以萬計、不可移動文物點數以千計,新發現文物點數以百計。絕大多數考察都出版了圖錄,累計發表簡報論文數十篇,在高校和考古所、博物館所做的主題報告也有數十場。四川省全國不可移動文物點數量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後從第六名躍居第三名,蜀道和藏羌碉樓在2014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都和我院考古探險中心的工作有一定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一開始我們把古道考察視為探險活動。2007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西安年會提出「文化線路」的概念後,我們立即認識到,已經開展了幾年的考古探險就是文化線路考察研究,這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近年來,各地陸續開展了類似的活動,比如秦直道、萬裡茶道、南嶺道、陝川古道等文化線路的考察。我們最初的摸索也許起到了先行和示範作用。

當下,不少省區市把文化線路的考察、保護、利用作為本區域文物工作的重點,已有數條文化線路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或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我們在考古探險之初沒有想到的,卻也是最令人欣喜的。在文旅融合持續深入的今天,文化線路的研究和保護利用必將迎來新氣象、新局面。期盼我們的發現和研究能儘快轉化成文化旅遊資源,讓社會各界早日享受考古發現的成果。

(作者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長)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雄安新區旅遊線路考察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為展示雄安新區日新月異的建設成果,有效整合雄安新區的文化旅遊資源,打造雄安新區優質旅遊的品牌形象,全面推進雄安新區全域旅遊的高質量發展,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邀請來自全國各地20餘家文旅企業及新聞媒體代表,赴雄安新區開展旅遊線路考察和研討活動。
  • 為成都停留 中外嘉賓考察成都精品旅遊線路
    是感受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還是現代的大都市?既不想錯過經典的打卡地也想感受城市的風貌,線路到底要怎麼定?為本次活動甄選的這條精品旅遊線路不失為一種「最優解」。外籍嘉賓在熊貓基地合影圓滾滾的身材,黑白相間的毛髮,國寶熊貓是中外遊客的「心頭好」。到成都怎能不看圓滾滾?
  • 北京青旅來十堰觀光考察,打造南水北調源頭之旅線路
    為增進北京與十堰兩地文化旅遊交流,推進南水北調源頭旅遊線路在北京落地,12月21日—23日,北京青旅一行32人抵達十堰,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飲水思源 惠遊湖北 南水北調源頭之旅」考察活動。此次考察活動由北京青旅總經理張震宇、副總經理周京傑先生帶隊,各營業部經理一行32人參加,丹江口青旅、武當山康泰國旅安排執行,用三天時間考察了南水北調中線源頭線路的丹江口、武當山的仙山秀水旅遊線路,為2021年上線新旅遊線路做好準備。
  • 文化線路該如何發揮自身的價值?
    [3]任亞鵬,王江萍.關於西南地區苗族傳統聚落中自然要因的考察[J].風景園林,2018,25(11):111-116. 但是,由於水運、馬車等交通方式的式微,大部分的文化線路沿線地區都面臨歷史資源的「富裕」和經濟發展的「貧困」問題。因此,文化線路不僅需要關注文化遺存的保護與修復,也需要關注沿線城鄉治理的共建與共享。文化線路既是展示國家地域文化之路,也是以「共同締造」為核心的社會治理之路。
  • 石家莊網約巴士73條固定線路惠及7萬餘人次
    為滿足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石家莊公交於今年9月1日推出了公交預約出行的新模式——網約巴士,進一步解決了學生、上班族等乘客的快捷出行需求,成為常規公交線路的補充。截至目前,共開闢固定線路73條,完成訂單1615單,惠及乘客7萬餘人次。12月6日16時許,在位於欒城區的石門實驗中學校門口,網約巴士車正在等待乘客上車。
  • 雲南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大賽獲獎線路揭曉
    【專題】「親近自然靜心養性」雲南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大賽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近日,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省旅行社協會承辦的「親近自然·靜心養性」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大賽比賽結果出爐。經過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綜合評選出了精品線路一等獎20條、二等獎30條,創意線路一等獎10條、二等獎20條。
  • 【頭條】習鼎閣戚董事長一行到河南省民權縣考察民權廣場地下項目
    改革開放以來,人防事業取得新的成就,為維護國家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2018年11月18日,全國雷鋒文化聯盟理事長、中擘資產管理集團、北京習鼎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戚董事長等一行到河南省民權縣考察民權廣場地下項目,當地項目負責人熱情接待並陪同考察。
  • 文旅專家齊聚山西,打造「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
    12月2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全國知名旅遊企業和旅遊產品設計專家分赴山西各地市進行為期六天的實地考察,開啟「遊山西·讀歷史」旅遊線路產品優化提升項目和產品設計定向邀請賽兩大項目,從主題、創意、內容、體驗、包裝、營銷等方面對「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提出優化升級建議;並與山西各地市景區聯動,共同設計打造一批「遊山西·讀歷史」高質量旅遊線路產品。
  •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考察組來石門考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3日訊(記者 王章建 鄭凱洲)5月9日,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副理事長、湖南華夏美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一行來我縣考察。高峰一行實地查看了我縣部分水利項目、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及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縣委副書記、縣長郭碧勳陪同考察並參加座談會。
  • 西鹹新區發布四條主題旅遊線路 39家旅行社代表受邀實地考察
    央廣網西安9月4日消息(記者舒隆煥)「千年古都·常來長安」2020西鹹新區文化旅遊(旅行社)推介會9月3日在秦漢新城張裕瑞那城堡酒莊舉辦。西鹹新區發布四條主題旅遊線路,西安市39家旅行社代表走進西鹹新區,考察文旅產業並參加有關活動。
  • ...東協(貴陽)「一帶一路」文化旅遊交流周考察嘉賓走進西江千戶苗寨
    8月27日,2019年中國•東協(貴陽)「一帶一路」文化旅遊交流周系列活動之一——貴州旅遊線路考察活動開始
  • 本館代表團圓滿完成四國文化考察
    ,深入考察了四國的文化和藝術資源,並達成了多個項目的合作意向。 作為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是橫跨歐亞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國際化大都市。10月20日,本館代表團甫一落地,便趕往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土耳其文化旅遊部外聯局第一副局長切琛·阿卡爾先生和館長拉米·阿薩爾先生熱情洋溢地介紹了伊斯坦堡的文物遺產保護現狀,並期待明年六月份能在第七屆國際(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交流分享經驗。
  • 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一行到淮陽區考察文化旅遊項目
    7月22日下午,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一行在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的陪同下,到淮陽區考察文化旅遊項目,並在羲皇賓館北京廳召開合作座談會。周口市、淮陽區領導吉建軍、劉勝利、王少青、劉國連、王宏武、馬明超、胡東河、董鴻、劉大明、鄒松、李俊志和建業集團企業高管陪同考察並出席座談會,淮陽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在龍湖溼地公園科普館,馬明超向胡葆森一行介紹淮陽區文化旅遊發展情況。在龍湖景區和淮陽古城調研考察過程中,胡葆森對龍湖旅遊開發和古城改造項目進行了詳細了解。
  • 從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 | 文化線路在中國
    「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的文化遺產類型寫入國際文件。應該說,隨著學術界對「文化線路」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特別是2014年大運河、絲綢之路申遺成功,人們對文化線路的理解會越來越透徹,文化線路的運用也會越來越廣闊。
  • 「西域勝境神韻黃南」熱貢——河湟文化全季精品旅遊線路踩線活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報導) 11月28日至30日,「西域勝境神韻黃南」熱貢--河湟文化全季精品旅遊線路踩線活動在黃南藏族自治州成功舉辦,陝西、甘肅和青海三地100餘家旅行社參加了此次踩線活動。
  • 2019年新苗商秋季西北(寧夏、甘肅)線路苗木考察開始報名了!
    2019年新苗商秋季西北(寧夏、甘肅)線路苗木考察開始報名了!活動發起背景:未來的園林行業,苗木技術將成為苗木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應廣大新苗商新老客戶的強烈要求,為了更好的幫助廣大苗商做好苗圃的市場規劃、擴大人脈、看清市場,特開啟2019年新苗商秋季西北(寧夏、甘肅)線路苗木考察活動,此次舉辦的2019年新苗商秋季西北
  • 江蘇文旅幹部職工踴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指示精神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並作出重要指示,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幹部職工中引起熱烈反響。南通:無邊波浪拍天來12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江水遼闊,波光粼粼,水運繁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到南陽考察
    市文廣旅局局長白振國向陳星燦一行介紹在南陽鴨河工區發現的一處巖石文(巖畫),「它們雖然載體不同,但其中應有必然的文化傳承。」一番話,引得大家認真品讀、思考、議論起來,這些圓形的凹穴,可是先民結繩記事之後的鑿石爻窩記事法?可是先民佔卜所用?這幾處跨越數千載的近似圖案,要向人們透露怎樣的文化內涵、又蘊藏著多少人類文明的奧秘?
  • 美國瑪格麗特·卡尼博士考察「巨鹿宋城」文化遺址
    瑪格麗特·卡尼博士在考察收藏於居民家中的宋代瓷器。 馬倩倩 攝中新網邢臺5月24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喬娜)近日,美國堪薩斯大學博士瑪格麗特·卡尼,到河北巨鹿考察被譽為「東方的龐貝古城」的宋城遺址。考察期間,巨鹿縣人民政府向瑪格麗特·卡尼博士頒發了「巨鹿宋城文化研究會特別顧問」聘書。年近七旬的瑪格麗特·卡尼博士,是目前研究巨鹿宋城文化最系統最全面的海外學者。1983-1984年專程來中國對巨鹿宋城遺址進行了為期17個月的研究。此後,相繼走訪調查了南京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等世界各大文物收藏機構,1989年完成了《巨鹿—北宋的陶瓷遺產》博士論文。
  • 這個惠及1億人的經驗 值得分享全世界
    映象新聞 這個惠及1億人的經驗 值得分享全世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