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桌球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一位運動員,她一直到17歲才打進國家隊,但是在進入到國家隊那一年,就在全國桌球錦標賽中獲得了女單冠軍。
她19歲的時候就打進了全運會女單決賽,決賽中不敵名將焦志敏,獲得了亞軍。
漢城奧運會前夕,在第一次上報的參賽人選名單中,她赫然在列。但是,在確認資格的最後一刻,她卻被拿下。
她就是我國桌球名將戴麗麗。她為什麼會在確認奧運資格的最後一刻被拿下呢?
漢城奧運會,是桌球項目首次成為比賽項目,當時中國女乒對這塊奧運金牌是勢在必得。
但是當時的中國女乒優秀的人才太多了,何智麗、戴麗麗、焦志敏、李慧芬和陳靜都有參賽資格。套用現在的一句話,就是當時的中國女乒教練組陷入了甜蜜的煩惱中。
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第一次上報的奧運參賽名單是焦志敏、戴麗麗和陳靜。
而當時的世界排名第一的何智麗和李慧芬榜上無名。
這引起了何智麗的強烈不滿,要知道,當時的何智麗不僅僅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且還是上一年的新德裡世乒賽女單冠軍。
何智麗找到了媒體,將自己無緣漢城奧運會的事情透露出去,同時,何智麗還揭開了一個在國乒多年的一個公開的秘密,那就是讓球。
何智麗表示,自己因為在新德裡世乒賽沒有聽從領導的讓球命令,如今遭到領導的打壓報復,才無緣參加漢城奧運會。
原來,在一年前的新德裡世乒賽,當時的何智麗、管建華和戴麗麗共同打進了世乒賽的女單四強,同時另外一個四強選手是韓國選手梁英子。
半決賽,何智麗對陣管建華,戴麗麗對陣梁英子。
但比賽前,教練組按照慣例召開了會議,有教練提出,何智麗曾經輸過梁英子。萬一戴麗麗在半決賽不敵梁英子的話,誰在決賽中迎戰梁英子更加有利呢?
最後,教練組領導一致決定,要何智麗在半決賽中讓球給管建華,由削球運動員管建華在決賽中消耗梁英子的體力,從而達到戰勝梁英子的目的。
並決定,由何智麗的教練在賽前,通知何智麗讓球。
距離開賽還有五分鐘的時候,何智麗的教練將要何智麗讓球的決定告訴了何智麗。
何智麗當時就懵了,何智麗說,我混雙比賽已經讓球了,這次單打比賽我不讓了。
等到領導知道何智麗決定不再讓球,想要宣布何智麗因傷退賽的時候,已經遲了,何智麗和管建華的比賽已經開始了。
最終,何智麗以3-0的比分戰勝了管建華,賽後,管建華當場痛哭,說你要是不讓球,也早點告訴我啊,兩個人真槍實彈的打一場啊。現在以這樣的方式輸球,實在是憋屈!
而何智麗的勝利,不僅僅是管建華生氣,這個時候還影響到了另一場半決賽,戴麗麗和梁英子的比賽。
當時的戴麗麗和梁英子比賽進行到了決勝局,戴麗麗以18-12的比分領先,眼看勝利在望。
然而,這個時候戴麗麗突然發現教練和記者都跑向何智麗和管建華那邊的賽場,扭頭一看,發現是何智麗贏了。
戴麗麗一片茫然,不是說好的讓管建華贏嗎?如果是管建華進入到決賽的話,戴麗麗非常有可能會贏下管建華,這樣的話,自己就可以獲得世乒賽單打冠軍了。
然而,何智麗進入到決賽的話,戴麗麗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何智麗的對手。
這一刻,誰也不知道戴麗麗在想什麼,或許我們可以陰暗的想,既然你何智麗進入了決賽,我即便進入決賽也不是你何智麗的對手,那好吧,就讓梁英子進入決賽,看你能不能戰勝梁英子吧。
就這樣,戴麗麗連丟9分,梁英子以21-18的比分逆轉戰勝了戴麗麗,進入到決賽。
決賽中,領導不允許任何教練為何智麗做場外指導,僅有張燮林和焦志敏趁何智麗上衛生間的時候,簡短的交代何智麗,決賽中不要想太多,要堅定自己的戰術,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戰勝對手!
在一向被稱為一切以大局為重的國乒,就因為何智麗沒有聽從領導的讓球命令,就不允許任何人為何智麗做場外指導,這真的是以大局為重嗎?
決賽中,何智麗頂住巨大的壓力,戰勝梁英子獲得了世乒賽的女單冠軍。
然而,奪冠後的何智麗,迎來的並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回國後的批鬥大會。僅有焦志敏對何智麗說:阿何,你也太不容易了。
因為這一刻,焦志敏感同身受,焦志敏在自己的八年職業生涯中就遭遇了五次讓球!
在批鬥何智麗的大會上,戴麗麗對何智麗破口大罵,認為是何智麗幹擾了自己和梁英子的比賽。
對此,何智麗並不認同。何智麗表示,自己不讓球,確實對不起管建華,但是和你戴麗麗有什麼關係?你自己和梁英子的比賽,不管我和管建華誰贏,怎麼能干擾到你呢?是你自己出了問題,憑什麼對我破口大罵?
所以,在第一次上報的奧運參賽名單中,沒有上榜的何智麗揭開了自己和國乒以及戴麗麗的恩恩怨怨,這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最終,為了平息這一紛爭,在最後時刻,將戴麗麗拿下,由李慧芬頂上,最後,焦志敏、李慧芬和陳靜三人參加了漢城奧運會的比賽。當然,何智麗無論如何,國乒教練組都不會讓她參加奧運會的。
直到八年之後,已經32歲的何智麗才第一次參加了奧運會的比賽,不過那個時候的何智麗,已經改名小山智麗,代表的是日本隊了。
而戴麗麗在得到自己徹底無緣漢城奧運會之後,沉默了良久,最後說:我要回家!
就這樣,曾經一度有望參加奧運會的戴麗麗,就此黯然退役。
事實上,漢城奧運會,改變了好幾個人的命運,何智麗因此退役遠走日本,而參加了漢城奧運會的焦志敏,因為在奧運會半決賽中讓球導致心灰意冷,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退役,第二年遠嫁到了韓國。
而即便是最終奪冠的陳靜,也因為在決賽中沒有按照領導的指示讓球,回國後遭到排擠,最終不得不宣布退役,八年後再戰奧運,已經是代表中國臺北隊了。
正是經歷了漢城奧運會的風波,從此以後,國乒已經很少再有領導安排讓球的事情出現了。
如今的運動員,能夠在場上各憑本領去爭奪勝利,無論勝負,都無愧於心。和她們那一代老運動員相比,現在的隊員們確實是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