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小流域治理經驗談:2大策略下1780平方公裡的改變

2020-12-22 環保在線

  2020年9月15日至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在固原市召開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第二次推進會。
 

  會前還實地考察了渝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六盤山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涇河源鎮河北村鄉村治理和全域旅遊、三關口生態治理工程、陽窪流域生態治理項目、紅河鎮柴溝流域產業發展項目、彭陽縣生態城市建設項目情況。
 

  說起彭陽,不僅曾是「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區首個生態建設模範縣」等稱號的獲得者,還被列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及第八批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
 

  由於山多川少,溝壑縱橫,又歸屬黃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重點地區,因此長期以來寧夏都很重視彭陽水環境治理和流域治理工作。
 

  彭陽確立了「生態立縣」的理念,通過一系列策略,力爭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先行者。
 

  策略一:水土治理單元化
 

  【把每條小流域既作為一個完整的水土治理單元,又作為一個經濟開發單元,實行山、水、田、林、路、草統一規劃、綜合治理。】
 

  例如,以農田為主的「糧袋子工程」,以庫壩為主的「水源工程」,以林草為主的「生態工程」,以道路為主的「通道工程」。這種統籌山水田林路草的規劃模式,結合了工程、生物、耕作等各種措施,有幾個典型的例子。
 

  即「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的陽窪流域立體生態治理模式,「上保、中培、下開發」的南山流域生態開發模式等。業界仔細研究過彭陽這種小流域單元治理思路,以及其重點圍繞的「七大工程」——
 

  以農田為主的「溫飽工程」,以窖壩池為主的「集雨工程」,以林草為主的「生態工程」,以道路為主的「通達工程」,以生態移民為主的生態修復工程,以景觀型為主的「精品工程」,以致富型為主的「惠民工程」。
 

  這也關係到接下來要說的↓↓
 

  策略二:「流域治理+精準扶貧戶」機制的探索
 

  【以生態林與庭院經果林相結合,實行山、水、田、林、路、澇池、庭院經果林、流域廁所、垃圾點等綜合治理】
 

  「天變藍、山變綠、地變平、水變清、人變富」,這是彭陽對標的準則,也是「生態立縣」理念的具現化。以新農村建設為主,實施生態移民和精準扶貧工程,在縣域內形成了田格化的道路網絡,山頂、山坡、庭院、河谷川臺等各個角落,構成新圖景。2018年,彭陽的旱作梯田就入選了「中國美麗田園」的10個梯田景觀之一。
 

  至此,彭陽縣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成果顯著。如紅河鎮柴溝流域,治理項目總投資1.17億元,造林綠化3300畝,水庫聯蓄聯調灌溉用蓄水池、水源工程等已完成。
 

  如茹河流域,在實施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系統工程基礎上,連通10座水庫,林木覆蓋率由3%提高到28.7%。同時,茹河彭陽全境汙水實現一級A標準排放,水質由劣Ⅴ類變為Ⅳ類。
 

  據彭陽縣人民政府的數據顯示,共治理小流域134條1780平方公裡,治理程度由1983年的11.1%提高到76.3%。

相關焦點

  • 幾代造林人接力為彭陽山川著綠裝
    「最初,為了恢復植被、改土治水,縣裡推行農業『三三制』(農、林、牧各佔三分之一),摸索出小流域治理的『1335』模式。」彭陽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相見德說,「即戶均1眼井窖,人均3畝基本農田,戶均3頭大家畜,人均5畝經濟林。」李維平欣慰地看著自己栽下的小樹苗。
  • 彭陽:讓古老藥業煥發新機
    37年來,彭陽縣勵精圖治,堅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植樹造林,林木累計保存面積從建縣初的27萬畝增加到203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7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6%,小流域治理程度提高到76.3%。    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中藥材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走進彭陽】彭陽解放後建置沿革
    城陽區(六區):楊坪(一鄉)、上窪(二鄉,今城陽)、陽窪(三鄉,今堡子崾峴)、海巴(四鄉)、上王(五鄉)、野王(六鄉)6個鄉   王窪區(七區):何峴(一鄉)、草廟(二鄉)、羅窪(三鄉)、官廳(四鄉,含今交岔鄉境)、石岔(五鄉)、王窪(六鄉)、店窪(七鄉)7個鄉       1950年2月
  • 彭陽老區:手機買水正在改變生產生活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信息化項目經理成雪夫介紹彭陽縣「網際網路+農村飲水」概況彭陽縣城鄉供水公司工程師楊國昌向記者演示用手機軟體管理供水泵房記者採訪了解到,彭陽縣委和政府堅持創新驅動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攻堅克難補短板,創新突破強監管。
  • 國外流域地區開發與治理經驗
    推動長江經濟帶的治理和發展,不僅可以縮小我國地區差異,優化經濟結構,也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國外流域地區對江河治理和規劃管控起步較早,從早期注重航運開發和洪水治理到現在強調資源的綜合利用、環境治理與保護,在各異的發展背景下,這些國家形成了一些開發治理經驗。
  • 【過年在固原】山水田園·錦繡彭陽
    古色歷史彭陽、紅色革命彭陽、綠色生態彭陽,跨越時空,交織成絢爛的人文景觀和壯麗的自然景觀,並由此催生豐富多彩、內涵深厚的旅遊文化。  「一轉眼,來彭陽快10年了,我已經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彭陽人。和每一名彭陽人一樣,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愛她的悠久歷史,愛她的革命精神,愛她的綠水青山。」彭陽縣縣委書記趙曉東在彭陽工作多年,親身參與並經歷彭陽發展變革。
  • 下大氣力「大保護大治理」
    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這是近半年來,總書記繼兩赴黃河實地考察、主持召開座談會之後,再一次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黃河在總書記心中的分量之重,由此可見。
  • 流域治理視角下合流制雨季超量混合汙水治理策略
    在分析集中式城鎮排水系統應對峰值流量系統性欠缺基礎上,結合雨季峰值流量特性,總結了歐美發達國家在雨季超量混合流量處理方面主要的技術路線、解決方案和運行控制模式,並就我國流域治理大背景下下一步實施雨季峰值流量處理在立法及排放標準方面提出了建議。
  • 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丨山水田園 錦繡彭陽
    「一轉眼,來彭陽快10年了,我已經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彭陽人。和每一名彭陽人一樣,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愛她的悠久歷史,愛她的革命精神,愛她的綠水青山。」彭陽縣縣委書記趙曉東在彭陽工作多年,親身參與並經歷彭陽發展變革。
  • 武漢啟動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湯遜湖治理
    作為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湖北省武漢市湯遜湖水域面積47.6平方公裡,歷史上兼具調蓄、灌溉、航運、城鄉供水等多重功能,但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演變,湯遜湖沿湖排汙、水質惡化等問題開始出現,水環境治理及保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綜合治理難度大,如何科學治水?
  • 【網信】疫情期間,「網絡流言」3大傳播特點+4大治理策略
    【網信】疫情期間,「網絡流言」3大傳播特點+4大治理策略 2020-03-2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郊社區治理困境及其策略
    年代,我國就提出了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的號召,經過近三十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但尚未達到理想效果。由於城郊社區治理環境的根本性改變,導致現行的城郊社區治理體制在實踐中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因而遭遇了一系列治理困境。
  • 城市河道生態治理與景觀提升新策略 —「複式藍線管理」
    城市河道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如下:1、水位變化劇烈河道的水位線變化大,城市河道同時面臨著洪澇災害和乾旱缺水的挑戰,河道喪失水資源調蓄功能。2、水質惡化城市汙水排放、雨水徑流汙染等造成城市河道水質惡化、黑臭。3、河道生態系統質量下降河道、河岸及生態緩衝帶內的生物多樣性單一、生態系統質量下降,生態服務功能低下。
  • 熱巴防守策略可算「經驗之談」,2對位數據真不差
    在數據上,霍華德在今年季後賽中場均能得到7.2分5.5籃板0.4助攻和0.6封蓋的數據表現。 那麼對熱火來說,該如何限制湖人這對內線組合也就成為他們能否在總決系列賽中不會落太大下風的關鍵所在
  • 領導幹部談綠水青山 | 澄江市市長範永光談高原湖泊水生態治理
    在撫仙湖的生態治理過程中,澄江市始終堅持的原則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同時,著力抓好「三件事」。其一,抓好環保體制機制改革。2016年1月,澄江市對撫仙湖徑流區實行全面統一託管,改變了撫仙湖管理「九龍治水」的局面。
  • 雲研討︱古代國家治理能力與救災經驗
    此次會議主題為「古代國家治理能力與救災經驗」。本次討論會由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所烏雲高娃、王申、吳四伍主持。會議採取報告人主講、與談人點評的討論形式,共有8位研究人員一起做了深入討論,奉獻了一場難得的學術盛宴。目前,全球正遭遇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大疫,中國抗疫實踐體現了獨特的救災路徑,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優秀傳統文化與歷史救災經驗的作用不容忽視。
  • 三星S3手錶新款先鋒版1780經典版1780元
    (中關村在線 濟南行情)三星Gear S3智能手錶,近日在經銷商濟南順諾手機數碼店促銷,版本包含先鋒版和經典版,報價1780元,聯繫電話:15666665328 / 13698603133防水等級IP68定位功能支持,GPS+GLONASS傳感器心率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環境光傳感器,氣壓高度計WiFi支持,802.11b/g/n 2.4GHz
  • 彭陽縣關於生態移民的成功經驗與成效
    依託彭陽本地特色,引進產業合作項目,建設產業示範基地,鄉鎮建成扶貧車間5個,種植果園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193畝,鼓勵移民創辦農家樂28家,引導移民發展手工業、藥材、紅梅杏、蘋果等特色產業。同時,緊抓閩寧協作政策,利用勞務合作機會,促進移民向東部發達地區轉移就業。有效解決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的問題。三是牢牢把握閩寧協作機遇加強移民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