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發展,青年優先。為進一步激發青年成長發展工作活力,促進青年優先發展,全力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實施試點工作,引導內鄉縣廣大青年和青年集體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結合青年發展實際,創新開展「青春單位」創建活動,在內鄉縣範圍內開展青春機關(窗口)、青春廣場、青春小區、青春村居、青春學校創建工作。
自青春單位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內鄉縣各機關單位、社會群眾的的積極響應。經廣泛發動創建、規範評比推薦、嚴格逐級審核、社會公示等環節, 歷時六個月選出49家青春單位。
10月21日上午,內鄉縣青春單位命名表彰儀式在縣眾創空間隆重召開。各有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和受表彰單位負責人共計8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宣讀了《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關於命名「青春單位」稱號的決定》,縣衙博物館、地質廣場、菊城豪庭、餘關鎮子育村、內鄉復興學校等單位分別被命名為青春機關(窗口)、青春廣場、青春小區、青春村居、青春學校。
獲獎單位合影留念
受表彰的青春單位負責人紛紛表示,青春不負時代,一定會以此次命名表彰為契機,引領帶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青春單位的創建中來,讓青春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徵程中綻放出絢麗光彩。
附件:「青春單位」評選標準
「青春單位」創建評選共分青春機關、青春廣場、青春小區、青春村居、青春學校五類,分別設定了創建評選標準。凡是在內鄉縣轄區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服務窗口、城市廣場、居民小區、學校、村居,符合「青春單位」評選條件,均可參加評選。評選成功後在參選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和文明村鎮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和表彰命名。
青春機關的創建評選標準主要包括:一是申報單位黨團隊組織是否健全,能否正常開展黨團隊活動;二是青年思想引領是否到位,青年大學習參與成效;三是申報單位40歲以下青年職工人數佔比至少在50%以上;四是是否參加過救助貧困學生、助力脫貧攻堅、雙創等志願服務活動,每年活動次數不少於5次;五是服務青年有一定集聚作用,服務青年標識明顯,在青年中有一定影響;六是三年內無違法亂紀現象,單位職工未受黨政紀處分。
青春廣場的創建評選標準主要包括:一是地理位置優越,原則上位於城區或鄉鎮中心位置,青年聚集比較集中,廣場日常舉辦的活動中青年參與率達60%以上;二是設計合理,有青年元素植入,各類設施完好,功能齊全,使用方便;三是服務青年標識明顯,各類體育器材、健身設施配備到位,能夠正常使用;四是綠化良好,乾淨整潔,內外環境美觀宜人,適宜青年人居住;五是能夠定期開展以服務青年為主題的交友聯誼、志願服務、服務就業創業等各類活動,每年不少於5次。
青春小區的創建評選標準主要包括:一是青年居住較為集中,小區常住人口40歲以下青年佔比達50%以上;二是物業管理規範,能夠為青年創業就業、相親交友、居住生活提供便利服務;三是環境優美,綠化良好,體育器材等設施配備齊全;四是能夠設計開展以服務青年為主題的交友聯誼、志願服務、服務就業創業等相關活動,每年不少於3次。
青春村居的創建評選標準主要包括:一是村(社區)黨組織兩委班子健全,團組織健全並錄入智慧團建系統,能夠正常開展各類黨團活動;二是產業發展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民風淳樸,能夠開展「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典型選樹活動;三是能夠因地制宜,為在村(社區)和在外務工青年求學、成長成才和創業就業提供有效服務;四是村(社區)有文化活動廣場,文化設施完善,文化活動活躍,定期組織青年開展關愛農村青少年、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每年不少於5次;五是近三年內無違法亂紀現象,村(社區)幹部未受黨政紀處分。
青春學校的創建評選標準主要包括:一是符合建立黨組織、團組織條件的按要求建立黨團組織,有團組織的要錄入智慧團建系統,組織架構規範,組織生活有序開展;二是40歲以下青年教職工人數佔比在50%以上,積極參與青年大學習活動青年參與率不低於90%;三是少先隊組織建立規範,少先隊輔導員作用發揮積極,能夠按照要求組織少先隊員開展各類主題隊日活動;四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校園建設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有序開展;五是學習宣傳先進典型,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和雷鋒精神;六是校園文化品牌有特色,校風、教風、校訓、學校精神等校園文化氛圍濃厚;七是近三年內無違法亂紀現象,教職工未受黨政紀處分。
部分獲獎單位青年風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