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一位養貓的鏟屎官都會面臨貓咪驅蟲的問題,這也是許多貓咪家庭的一項長期固定開銷。
每一位養貓的鏟屎官都會面臨貓咪驅蟲的問題,這也是許多貓咪家庭的一項長期固定開銷。由於對寄生蟲的了解不足,很多鏟屎官在面對貓咪驅蟲問題的時候都感覺無所適從。驅蟲力度不夠不足以消滅寄生蟲,驅蟲過度又怕對貓的身體有影響,另外還要面臨給貓咪餵食體內驅蟲藥的技術難度,很多鏟屎官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些貓咪驅蟲的知識,為貓咪選擇合適的驅蟲方法吧。
首先鏟屎官們需要了解的是寄生蟲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所以要明確寄生蟲類型,然後對症下藥。
貓咪咪驅蟲—體外寄生蟲
跳蚤、蝨子
跳蚤和蝨子是貓咪身上最為常見的寄生蟲,跳蚤對貓咪的影響,不僅僅是叮咬貓咪和吸食貓咪的血液這麼簡單。跳蚤身上很可能會攜帶絛蟲的卵,貓咪在舔毛的時候,很容易吞食跳蚤,這有可能會導致貓咪體內感染絛蟲,這也是貓咪感染絛蟲最常見的途徑之一。
耳蟎
耳蟎也是貓咪的常見寄生蟲,常見程度僅次於跳蚤。耳蟎主要寄生在貓的耳朵內部,會讓貓咪感覺耳朵巨癢無比,貓咪會瘋狂搖頭抓耳,耳道裡還會分泌褐色的分泌物。耳蟎在貓咪之間具有高度傳染性,所以一旦發現貓咪感染耳蟎,需要及時治療。
貓咪驅蟲—體內寄生蟲
絛蟲
絛蟲是貓咪最容易感染的體內寄生蟲之一,絛蟲的主要特徵使在貓咪的糞便中能發現白色的節片,貓咪的肛門也有可能會附著,而且會刺激貓咪的肛周皮膚。分辨貓咪是否感染絛蟲,可以通過觀察貓咪的日常行為和糞便,如果發現貓咪出現屁股癢,在地面上摩擦屁股,或者在貓咪糞便裡發現白色的節片,很有可能感染了絛蟲。
蛔蟲
貓蛔蟲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且體型較大的體內寄生蟲,從貓咪的日常行為很難判斷是否感染蛔蟲。蛔蟲貓咪的傷害比較大,除了爭奪貓身體裡的營養外,蛔蟲還很容易在內臟中遊走,造成貓嘔吐、腸壁出血、腸扭曲甚至穿孔等問題。所以,如果觀察到貓咪吃的很多,但依然身體消瘦,腹部較大,還經常發生嘔吐、便血等現象,就需要考慮貓咪是不是感染了貓蛔蟲。
貓咪驅蟲——驅蟲方法
為貓咪進行首次驅蟲時建議進行全面的內外驅蟲。首次驅蟲完成後,根據貓咪餵養習慣和生活環境,進行定期驅蟲。如果貓咪的生活習慣良好,並且生活環境乾淨整潔,基本不外出,可以每2-3個月進行一次體內、體外驅蟲。但是不能因為貓咪不外出就一直忽略驅蟲問題,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注意觀察貓咪的身體和糞便的情況。如果貓咪經常外出到草地上玩耍,捉蟲子吃,或者有可能接觸衛生間的積水,夏天建議每個月一次內外驅,冬季可以適當減少驅蟲次數。
相比傳統體內+體外的驅蟲模式,更推薦使用廣譜內外同驅的驅蟲藥愛沃克,可以同時防治貓咪的體內、體外寄生蟲。非常適合新手鏟屎官,內外同時守護很方便,滴劑也解決了餵食內服藥物的難題。另外,根據不同體型的貓咪,愛沃克滴劑有兩種不同劑量可供選擇,也解決了許多鏟屎官不會掌控劑量的問題。
關於貓咪驅蟲各位鏟屎官一定要正確對待,為了貓咪的健康,對科學養貓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