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3月,我縣召開經濟領域「四大攻堅戰」指揮保障體系指揮長會議,進一步吹響經濟工作全面推進、加速推進的集結號。為了打贏打好「四大攻堅戰」,半年來,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未來城等經濟平臺,發揚「天天都是拼搏日、季季都是奮發季」精神,卯足幹勁。本月起,《經濟縱橫》將圍繞「四大攻堅戰」主題,報導部分鄉鎮、街道,經濟平臺,企業,謀轉型、促發展的舉措與成效,展現他們的奮鬥風採,敬請期待。
桐廬,擁有「中國水力發電設備製造基地」、「中國針織名鎮」等諸多金字招牌。上世紀80年代,橫村針織產業、富春江水輪機產業,就已初具規模。近年來,由於面臨勞動力短缺、環境成本上漲,產業轉移,貿易摩擦等問題,傳統針織企業、機械製造企業紛紛進入轉型升級陣痛期。今年,企業又遭遇疫情,生產銷售環節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創新科技、創建品牌、轉變銷售模式,成為不少針織、機械製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從製造邁向創造的「法寶」。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思變求新釋放新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富春江加快裝備製造業集聚
盛夏八月的富春江,驕陽似火。在浙江新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裡,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多臺衝床不間斷地工作,雷射切割機生產線上,工人正在抓緊時間趕製「一帶一路」巴基斯坦水電站項目、三峽水電站發電機組的配套產品——磁軛片。據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新發電機產品遠銷亞洲其他國家及歐洲。
新發電機是一家製造生產大型發電機配套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他們也曾經遭遇成長煩惱,遇到發展瓶頸。新發電機採取的提升手段是科技創新。
公司依託科研院所與東電、哈電、機電設計研究院組建科研生產聯合體。公司決策者更以市場為導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技術開發和製造,以自身科技力量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產品開發,並參與武鋼、寶鋼新產品磁覘鋼、磁極鋼的技術應用以及國家技術創新項目中。公司擁有23件實用新型專利。
研發實力雄厚了,生產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走在公司生產車間裡,可以看到許多自動化設備,包括德國羅芬雷射切割機、自動衝床、自動衝槽機、自動去毛刺機、全自動流水溫控塗漆機、電機鐵芯循環加熱爐等先進設備,保障了產品質量。
憑藉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新發電機成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水電設備協會會員單位,還是中國電機協會會員,浙江省機械行業會員單位。
新發電機的發展是富春江鎮機械製造企業轉型升級的縮影。2008年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浙富水電。近年來在強化技術研發、先進位造設備規模化導入的基礎上,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抓住「一帶一路」契機,在疫情面前,逆勢上揚,今年生產產值預計同比增長25%,有望突破10億元。
以新冠科技為代表的拉絲機企業,同樣靠著科技創新迎來新發展機遇,產品供不應求;而以祥龍物流為代表的物流裝備製造業,作為「三通一達」快遞企業總公司年度供應商,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現有產業取得良好發展成績的同時,富春江鎮把握新一輪發展機遇,開拓進取,積極推動裝備製造產業園二期項目的落地生根。
「裝備製造產業園二期項目是我們『123』發展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縣裡也非常重視,極力配合推動,目前產業園二期建設在全力衝刺,農戶已經完成徵遷,林地使用手續已批覆。」富春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章俊介紹。
章俊說的裝備製造產業園二期項目,是該鎮立足工業基礎,承接快遞產業回歸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落地的重要措施,有望加速鎮域零星產業集聚,解決產業發展疲力難題。
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510畝,目前,產業園可研編制、社會風險性評估報告、土方量測繪、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已完成,林地指標已落地,下一步將啟動標準地打造工程。
「企業產能跟不上訂單,需要新的發展空間。」對於裝備製造產業園二期項目的建設,新冠科技已經迫不及待。
產業園還未開建,但是儲備在談製造業項目已經積累10餘個,其中電梯產業園、水力發電設備製造產業園等「152」項目2個,新型人防設備、智能高端汽車零部件、冷鏈物流倉儲、環保成套設備、金屬合金粉等億元項目5個。
深植項目引進的土壤,富春江鎮將以產業園為支撐,全力推動發展載體化、載體項目化、項目落地化,加快裝備製造業的集聚。
橫村打造針織品牌「大平臺」
富春江鎮謀劃了裝備製造產業園,橫村鎮則搭建了中國圍巾城、時尚智造產業園等轉型升級平臺,以平臺支撐產業發展。
從16省道轉入橫村鎮徐家埠路,可以看到右手邊有一幢已經建成的建築物,這就是中國圍巾城。目前該市場主體和室外工程已經全部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修。
圍巾城佔地37畝,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8200萬元,包含文化創意館、產品交易市場、針織創意主題公園等。圍巾城能將周邊分散的針織資源集聚,成為全縣的「針織碼頭」,對針織產業打開內銷大門,帶動針織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圍巾城正抓緊組建運營團隊,招引商鋪入駐。同時,橫村鎮加強與上海東華大學、成都紡專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產學研合作,重點突破針織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品牌打造等,並積極探索網上商城、網紅直播、電子商務等模式,推動線下實體店和線上商城融合發展。
「圍巾城運營起來,我們可以擁有一間自己的店面,無論是做線下展示,或線上直播,都是很好地展示平臺。」橫村針織的企業家們對此滿懷期待,都希望圍巾城早日運營,他們都迫不及待地裝點商鋪,展示自己的產品。
而讓企業家們更激動的是,作為中國圍巾城產業配套項目——圓通智創園項目也籤約落地了。
圓通智創園就在中國圍巾城對面,用地面積約為35畝,涵蓋智慧電商轉運及倉儲配送中心、電商產業園及電商孵化基地、行政綜合辦公樓及其他配套設施等。
圓通智創園規劃設計快遞物流服務、電商新零售運營、培訓和創業孵化、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五大功能模塊,與圍巾城可以形成良好互動。
作為橫村針織產業轉型的主平臺,橫村時尚智造產業園項目也於日前動工建設,施工現場一片火熱。主攻生產、製造、研發的產業園建成後,將集聚標準化廠房、創業創新服務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實現生產車間、品牌門店、電商運營等多種功能,為小微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孵化培育。
平臺規劃的是針織產業的未來,在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企業也在不懈努力。
走進杭州煜凱服飾有限公司,可以看到牆上掛著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校外重點教學實踐基地的牌匾。與高校合作,提升設計研發能力、創建自主品牌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大動作。
從2019年開始,煜凱服飾先後投入資金300多萬元,與東華大學合作進行產、學、研合作,從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到新產品的市場投入全部由研發團隊獨立完成,已招聘專職研發人員5人,成立了10人研發團隊,目前已設計出包括兒童服裝等系列新產品80多種,合作研發全品類服飾近300款,現已完成品牌註冊和VI設計,部分產品即將上線,已與淘寶、小紅書、唯品會等網絡銷售平臺達成初步合作方案,計劃投入600萬元產品進行試銷。
受勞動力成本上漲、貿易壁壘等因素影響,很多訂單紛紛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桐廬金利針織、盛宏服飾等本土針紡織企業幾年前開始走全球化路線,將工廠開到緬甸。
桐廬凱瑞針紡有限公司、桐廬華藝針織有限公司等企業,不約而同進行物聯網改造。
桐廬林佳針織有限公司將更多精力放在打開內貿市場上,依託電商銷售平臺進行視頻直播、穿戴展示,吸引粉絲,帶動內貿銷量。
轉型升級,謀新一輪發展早已成為共識,企業站上制高點,才能在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針織名鎮」、「中國出口毛衫製造基地」、「浙江省針織出口基地」……橫村鎮政企攜手,正在努力擦亮金字招牌,打響橫村針織品牌的「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