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聯賽已經從球迷的視野中消失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對於往年看慣了比賽的球迷而言非常難受,而且按照國內的趨勢,CBA聯賽很有可能會推遲到5月份,因此球迷心中的鬱悶都更多了,因此只能依靠觀看中國籃球隊參加國際賽事來打磨時光,比如觀看中國女籃的奧預賽,但中國女籃的比賽早就結束,因此最近球迷又將目光盯向了亞洲杯預選賽。
雖然這一次的亞洲杯預選賽沒有中國男籃的身影,但是來自中國的球隊卻有兩支,而其中一支在亞預賽第一輪的比賽中創造了非常耀眼的成績,以超過104分的成績擊敗了對手馬來西亞男籃,讓球迷對這支球隊充滿了希望,而這一支球隊就是中國臺北男籃。
可能是由於第一場比賽的成績太好,讓球迷對於第二輪中國臺北VS日本男籃的比賽非常期待,雖然中國臺北男籃球員陣容不是太好,但日本男籃也並非完全體,日本好幾位在NBA打球的球員都沒有回國,因此在球迷看來雙方的水準是相同的,而且靠著前一場的大勝,中國臺北男籃只要再次擊敗日本男籃,幾乎就穩拿出線名額了。
不過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多,雖然在開局的時候,中國臺北男籃的表現非常出色,但是在後半段的時候,由於體能上的差距,日本男籃完全取得了優勢,靠著內線壓制,外線騷擾讓中國臺北男籃完全失去了反擊的機會,最終以96-57戰勝中國臺北男籃,落後39分,讓中國臺北男籃僅次於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成為亞預賽上的第三笑話。
也靠著這一次的比賽,讓球迷鬆了一口氣,此前因為CBA聯賽的緣故,參加亞洲預選賽的中國男籃是一支完全由大學生和年輕球員組成的球隊,但因為對手日本男籃與馬來西亞男籃的要求,比賽被推遲,因此何時能夠進行補賽不得而知,但是即便中國臺北男籃實力再差,那麼至少也會強過由大學生和年輕球員註冊的中國男籃,因此雖然那個時候沒有推遲比賽,很有可能中國男籃會慘敗在日本與馬來西亞男籃手中,
不過這一場比賽的失利還是讓國內球迷非常失落,尤其是發現還有一名中國球員幫助日本男籃比賽時,失落的心情就變得更嚴重了,張本天傑,一位來自中國,卻選擇加入日本國籍的球員,在本場比賽中拿到了7分3個籃板,雖然成績不算好,但他日籍華人的身份卻讓國內球迷看得最不舒服,畢竟即便是改了國籍,但其他國家還是潛意思將他當成華人球員,幫助其他國家打贏自己的母國,無論是哪個國家的球迷都會看得不爽。
中國臺北男籃在最近幾個賽季似乎陷入了低谷,除了一個陳盈駿外,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球員,完全失去了昔日亞洲強隊的風採,可能中國臺北男籃也如中國男籃一樣,在出現了黃金一代後,因為人才斷層陷入了低谷,唯一不同的是中國男籃底蘊足,想要崛起很容易,但中國臺北男籃卻因為地方小,再加上對於籃球似乎並不看重,因此想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非常艱難,即便是當年的中國臺北黃金一代,也只是出現了兩三位頂尖球員,而不像中國男籃的黃金一代,整支球隊的球員都是,當初如果不是在第四節體能跟不上,北京奧運會上還真有可能擊敗美國夢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