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亞預賽上,一直也屬於中國的球隊迎來了慘敗,繼2年前以40分的差距輸給了對手後,在2年後再一次迎來了一次大分差的慘敗,中國臺北男籃以39分的分差輸給了日本男籃,讓國內球迷覺得很鬱悶,畢竟考慮到一些歷史問題,輸給日本隊總會讓國內球迷感覺有些不爽。
雖然有部分球迷找出了種種解釋,比如中國臺北男籃的陣容並不是最強陣容,球員的組成也都是來自CBA以及臺灣SBL聯賽,真正代表臺北最高球員水準的ABL球員一個都沒有參加,但日本男籃可也是殘缺陣容,三位在NBA聯賽打球的日本國手一位都沒有回歸,或許在日本籃球界看來,亞預賽這樣級別的賽事,似乎並不值得三大國手親自出馬。
其實在這一場比賽開始前,球迷覺得兩支球隊的實力應該相差不大,日本隊雖然在最近幾年擁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中國臺北男籃在此前可是創造了104分的分差,也讓球迷覺得中國臺北男籃肯定非常強,而且在兩支球隊以往的交手記錄中,中國臺北男籃也是勝多敗少。
雖然不一定能贏,但至少球迷都不覺得會有39分的差距,但事實證明,人的確是最擅長創造奇蹟的生物,就在球迷都不相信的目光中,中國臺北男籃以57-96輸給了日本男籃,而且從這一輪的比賽中,球迷也發現了兩年的時間,已經讓兩支球隊的實力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場比賽,除了第一節,中國臺北男籃與日本男籃打的難解難分,但從第二節開始,中國臺北男籃就全面潰敗,在賽後數據方面,日本男籃領先21個,突破禁區的次數,日本男籃也領先10次,更誇張的就是三分球命中率了,中國臺北三分球命中率只有19.1%,比日本男籃低了近13%,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陣容實力,中國臺北男籃都是完敗。
當然中國臺北男籃也有可圈可點的球員,他就是陳盈駿,在本賽比賽中,陳盈駿一個人就拿到了13分5籃板,差不多相當於臺北男籃得分的三分之一,可見陳盈駿能成為CBA選秀狀元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反觀賽前被臺北球迷看好的周儀翔,在這場比賽中狀態低迷,雖然出手多次,但最終卻只有4分的進帳。
這一場比賽也揭開了中國臺北男籃的遮羞布,雖然在十多年前,中國臺北男籃也是亞洲賽區頂級強隊,但是自從當年那一批在CBA效力過的黃金一代退役後,就沒有出現過優秀的人才,尤其是從2015年的亞錦賽開始,中國臺北男籃下滑速度就更快了,甚至淪為三流球隊,在15年和17年的亞洲杯上,連前十名都排不上。
不過中國臺北男籃的衰弱早就前兆,在最近幾年臺北SBL聯賽一直受到球員的不滿,甚至最終還在去年演變成停擺事件,而最後雖然重新開賽,但事情解決的並不完美,導致SBL聯賽的頂級強隊都選擇脫離SBL聯賽,轉戰進入ABL聯賽,最終只剩下一批墊底球隊在SBL聯賽打的你來我往,這也難怪中國臺北男籃這一次戶敗得那麼慘了!
人才的斷層是中國臺北男籃輸球的主要原因,而且在最近幾年尤為明顯,在早期的時候CBA聯賽中擁有很多來自臺灣的球員,但是最近幾年就大幅度下滑,而且真正能夠擁有一定出戰時間的似乎也只有陳盈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