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季節,將課堂從城市空間搬到更大的原生態世界,自然總能教我們些新的東西。田園鄉村裡,孩子們開啟了最放肆的撒歡時刻,在自然這座博物館,他們總能找到想要的……
慶豐村
南渡,一個有溫度的古鎮;慶豐,一個擁有豐收盛景的鄉村。一到慶豐,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走進稻田,花香、稻穗香、泥土香...交錯襲來。學生們聞聞稻香,摸摸稻穗,和大自然進行面對面地交流。
學生們捲起小褲腿彎下腰,左手抓稻,右手握鐮刀,用最傳統的方式,收穫秋天裡的第一把「豐收的果實」。
在小菜園,大家興致盎然地了解各式蔬菜。在農機展,不同時代的各種農具,造型不一的農業雕塑,讓孩子們對於農業機械了更深刻的認識。
慶豐的美景讓小畫家們忍不住拿起畫筆,在畫板上描繪出美好慶豐的樣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慶豐研學活動多多,金色慶豐期待著每一個個田園夢想家的到來!
禮詩圩村
村村是畫,步步是景。秋天的禮詩圩隨手一拍都是驚豔的大片。秋天棲息在禮詩圩的圩鄉共享菜園。
孩子們來到禮詩圩開展了有趣的秋遊農耕「挖紅薯」社會實踐活動。
大家忙碌地在田地中穿梭,有的小朋友負責尋找紅薯,有的小朋友負責挖紅薯,還有的小朋友在田裡嬉戲……
整個紅薯地裡都充斥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連孩子們身上的泥土都散發著幸福開心的味道。
悠然南山
稻香豐歌,悠然南山像是好客的主人,滿載獨屬秋日田園的爛漫,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孩子們追逐嬉戲在山野田園間,重新拾起了對大地的渴望。
一邁入Hi森林,孩子們的玩樂天性就被觸發,森林鞦韆蕩一蕩,把歡聲笑語也蕩上雲端。還有滾滾筒、打沙包、跳小溝、小木馬、蹺蹺板……孩子們在田園的綠意青黛間,享儘自然野趣。
這裡既有面向孩子健康成長的自然教育基地——Hi森林,也有與大自然無縫接軌的千畝稻田山野,所見的地方,都是自然的課堂,天地間的每一個元素,都可以是一本翻閱無數遍的書。
塘馬村
「秋風如同柔韌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閃耀。」 語文課本中的秋天在塘馬找尋。
孩子們走進塘馬自留地,採摘新鮮的蔬菜,烤兩個香噴噴的地瓜,配上塘馬特色花生,午餐便能品嘗一桌純正的農家味道。
讓孩子們了解稻穀的一生,然後帶上草帽,拿起鐮刀,化身小農夫,走進田野感受勞動的快樂。分小組比一比,看看哪組的穀子打得多!哪組的稻穀捆得快!哪組長繩最結實!
未脫殼的稻米,稻米脫的殼,光滑的稻米,研磨後的米粉,用稻米瓶分層裝好,記錄稻米的這一生!
農作少不了的標配就是草帽啦!孩子們發揮想像,在草帽上進行創意彩繪。帶上自己設計的草帽,成為田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南山後村
讓藝術點亮生活,讓鄉村充滿創造。近日,一群少先隊員走進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範村上黃鎮南山後村,讓原本美麗的村莊更添光彩。
小畫家們在村裡轉了一圈,找到滿意的創作場景後,很快確定了創作思路,擺開顏料畫起來。他們有的在小河邊畫長壽龜、五彩魚,有的在井臺上畫小貓咪……
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天空,小藝術家們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個個充滿童趣又五彩繽紛的卡通形象,讓村民們都讚不絕口。
去田園、去鄉村,去大自然的懷抱裡,用自然教育的魔法,打開孩子的天性。來源:溧陽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