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策略:盈利整體回暖,科技成長佔優—詳解中報業績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粵開崇利論市

作者:殷越

下半年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如下亮點:(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2)結構方面,中小板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

中報業績盤點: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全A(非金融兩油)20Q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環比提升18個百分點。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全A(非金融兩油)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

結構上,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科創板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毛利率環比上升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兩油)的ROE(TTM)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環比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全A(非金融兩油)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Q1的6.86%回落至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Q1的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Q1的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Q1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詳情請參見正文內容)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多數行業的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多數行業的毛利率回落。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等行業Q2的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金融等行業有所下降。現金流方面,18個申萬一級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居首,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

風險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經濟超預期下行;外圍環境走弱

一、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大小板塊分化明顯

營收方面,上半年A股營收增速整體回暖,單季度除上證50外,各主要板塊的營收增速均由負轉正。20H1 全部A股的營收同比增速為-2.85%,各主要板塊的營收情況較20Q1明顯改善。單季度數據亦向好,20Q2全部A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7%,較20Q1的-8.76%顯著修復。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後,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1%,較上一季度提升18個百分點。分板塊看,主板(非金融)/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的20Q2營收增速分別為0.31%/5.45%/8.48%/4.78%,均由負轉正。

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受益於二季度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復甦,20H1/20Q2全部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由20Q1的-24.05%分別收窄至-17.91%/-12.21%,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塊後,20Q2全部A股的業績增速已轉正至9.47%,高於去年同期水平(19Q2為-5.71%)。A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整體企穩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中小創盈利大幅修復,科創板延續高增長,主板恢復相對較慢。分板塊看,中小板(非金融)/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科創板20H1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7%/8.36%/27.35%;20Q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3.93%/42.31%/28.29%。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大幅下滑,科創板表現亮眼實現逆勢增長。進入二季度,科創板延續強勢,業績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增速也由負轉正,科技板塊的成長屬性及業績穩定性凸顯。回顧二季度權益市場的表現,成長股的走勢強勁,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於中小創及科創板業績向好的充分預期。所有板塊中只有上證50同比跌幅擴大,主要系銀行以及石油石化的業績拖累所致。

二、盈利分析:ROE企穩回升,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

(一)盈利驅動: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

盈利驅動方面,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毛利率分別為18.57%/18.49%,環比上升了0.82/0.0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仍低0.94/1.19個百分點。創業板/中小板的毛利率分別為31.74%23.48%,在環比改善的同時,同比也出現了改善,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96/1.04個百分點。

受益於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壓縮成本,二季度費用率下降,帶動A股盈利修復。企業財務費用率由20Q1的2.07%下降至1.39%,同時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均環比下降,三項費用比率降至10.4%,低於20Q1以及19Q2。

(二)盈利能力:全A(非金融兩油)ROE企穩回升,中小創同、環比雙重改善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ROE企穩回升,中小創ROE同比、環比雙重改善。20Q2全A / 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ROE(TTM)分別為7.89%/6.93%,環比變化分別為-0.35/0.25個百分點。20Q2創業板/中小板的ROE(TTM)分別為4.37%/6.05%,環比20Q1提升1.54/0.75個百分點,同比19Q2提升2.98/0.39個百分點,創業板ROE回暖的幅度更為明顯。

槓桿率提升或為主要驅動因素。拆分ROE來看,資產負債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三因素均環比有所回升,剔除金融石化後的A股資產負債率由20Q1的61.55%上升至62.23%,主要由於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支持中小企業及實體經濟,企業債務融資規模上升;銷售淨利率TTM由4.61%修復至4.71%,主要由於減稅降費政策之下,企業費用率下降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總資產周轉率由0.11上升至0.14,主要由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上升。分板塊來看,主板ROE(TTM)由一季度的6.86%回落至二季度的6.65%,主要受淨利率下降拖累;中小板ROE(TTM)由一季度5.70%增長至6.05%,三因素皆有提升;創業板ROE(TTM)由2.1%大幅提升至4.03%,主要由淨利率驅動。

(三)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邊際改善,投資現金流恢復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大幅走低,在寬鬆的金融條件下,籌資現金流大幅改善;進入二季度,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以及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企業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二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營業收入環比由負轉正,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走弱的幅度明顯收斂。二季度投資現金流大幅提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三、行業比較:成長、消費、周期性改善行業業績表現更優

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金融行業外,20Q2的業績同比均較20Q1有所改善,農林牧漁Q2業績增速雖較Q1有所下滑,但依舊維持高增長水平。有15個行業實現盈利同比正增長,其中通信、傳媒、農林牧漁的單季利潤增速超過100%,機械設備、公用事業、電氣設備、電子和醫藥生物的增速超過30%,另外汽車、食品飲料、建築材料、建築裝飾、計算機的盈利增速在二季度由負轉正。休閒服務、交運、採掘、非銀金融板塊20Q2的業績降幅較為明顯。

申萬二級行業中,二季度104個二級行業中有57個實現淨利潤同比正增長,成長性板塊、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板塊以及周期性改善行業表現更優。其中塑料二季度單季淨利潤增速超過 700%,網際網路傳媒、飼料、通用機械超過 200%,醫療器械、園林工程、通信設備、通用機械、證券、半導體和醫療服務超過 100%。

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塊:

(1)成長性板塊,如醫療服務、金融、半導體、TMT;

(2)疫情下的必選消費以及疫情催化的需求板塊,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傳媒遊戲等;

(3)周期性改善行業,如通用機械、汽車、建材等。未來隨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周期性行業進入補庫存階段,原材料及工業品等利潤和收入增速有望進一步增長。

毛利率方面,科技、資源、基建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提升,而消費、金融類的多數行業毛利率回落。

ROE方面,農林牧漁、通信、傳媒、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行業二季度ROE(TTM)環比改善,服務業、交通運輸、金融等行業ROE(TTM)有所下滑。

籌資現金流託底,經營性現金流修復。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8個行業經營性淨現金流環比改善,化工行業居首,交通運輸業經營現金流走弱。

投資恢復,製造業和周期性行業加大投資。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9個行業投資淨現金流環比流出增大,公用事業、醫藥、農林牧漁、化工、建築建材、機械設備的投資現金流均顯著增加。

四、業績展望: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力度可能放緩

整體而言,二季度企業盈利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有所改善,呈現出如下亮點:

(1)整體盈利增速觸底反彈,刺激政策對於經濟的正向拉動作用逐步顯現;

(2)結構方面,中小板以及創業板企業績修復優於主板,ROE已回升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3)行業方面,以周期恢復/消費/高成長為代表的行業,如通信、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二季度單季盈利實現高增長。

國內的需求仍處於復甦階段,預計下半年逆周期政策對於經濟的支持仍將持續。根據我國7月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下滑10.2%,仍是當前經濟的主要拖累,消費繼續恢復,但整體表現明顯弱於市場預期。展望下半年的政策方向,貨幣政策對製造業及中小企業仍有結構上的傾斜,融資環境有望持續改善,信用寬鬆的拐點尚未到來;財政支出後續的確定性較高,稅費負擔下降對於企業盈利產生的動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後續A股盈利改善仍有空間。但考慮到隨著經濟的復甦和企業盈利的改善,下一階段寬信用政策將主要發揮結構性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可能較上半年有所降低,疊加二季度盈利改善較為明顯,提高了基數水平,三、四季度盈利復甦的力度可能放緩。

行業配置方面,關注經濟復甦及A股盈利恢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1)周期性行業。重點關注產能周期觸底回升、補庫存、收入改善的行業,如通用機械、稀有金屬、化工、建材等;

(2)必需消費品。高利潤率支撐ROE、卓越的經營現金流,依然是相對優勢,如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3)可選消費品。庫存消化、現金流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周期上行,未來業績改善趨勢將更加明確,如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傳媒等,另外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好,酒店、餐飲、旅遊等行業具備業績改善空間;

(4)高彈性成長股。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先進位造等。

相關焦點

  • 粵開策略:2020年10月十大金股及市場展望
    (4)關注三季報業績明顯好轉的部分反彈品種,以及中報和三季報均表現亮眼的白馬股,同時關注在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業績目標的優質企業。  風險提示:政策發力不及預期,外部環境超預期走弱  企業盈利方面,截止10月7日,A股全部上市公司共有599家公司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喜的概率約為42%,在國內經濟持續復甦的大環境下,企業盈利有望持續改善,將對市場形成支撐。
  • 粵開證券:12月金股組合盈利0.42% 1月薦股名單出爐
    【金股復盤】2020年12月,粵開證券推薦的金股組合收益率0.42%,在30家券商中排第26名,收益率最高的3隻股票分別為天箭科技、三一重工、國聯證券,月漲幅分別為16.01%、13.9%、11.68%。報告詳見《券商12月金股組合"戰績":國金證券17%奪冠 國聯最差》。
  • 張憶東策略世界:反擊戰的勝負手在於業績
    三、策略:配置保險、銀行等低估值藍籌,聚焦中報業績、擁抱績優成長3.1、倉位:維持此前建議,逐步提高到8月初的中性偏高倉位。珍惜三季度的反彈機會,但是中期風險仍在,因此,倉位不必過度激進,賺錢仍靠業績。
  • 國君策略:短期承壓科技為矛、周期為盾
    因此,當前周期板塊更佔優。第三季度周期板塊盈利有望相對佔優,驅動周期板塊9月領跑。儘管周期板塊Q2盈利增速不佔優,6月PPI出現向上拐點,從7月工業企業盈利數據看,有色、鋼鐵、機械單月利潤總額均呈現2位數增長,周期板塊延續6月以來的盈利快速修復趨勢,Q3周期板塊盈利向上拐點將現,邊際上盈利的相對優勢顯現。
  • 【基金中報劃重點】後市如何?查曉磊、向偉、劉宏達這樣說!
    科技驅動價值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近日,眾多上市公司中報公布,業績全面回暖,同時,基金的中報也出爐啦!具體來看,截至8月28日,全市場整體的股債價值比較位於歷史的44%分位數,而代表核心資產的滬深300指數整體則位於59%分位數。 從歷史上看,到達當前水平的市場,接下來可能將會呈現相對劇烈的結構性行情。因為,一方面看,市場整體已經不屬於絕對便宜的階段,同時,從相對便宜角度,性價比也在減弱,但前期積累了大量盈利資金,以及吸引了更多增量資金。
  •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經濟復甦震蕩 低估值持續佔優
    (五)行業比較:製造業中報業績回暖,本周市場明顯回調中小創中報預告業績改善,汽車、機械、電氣設備等製造業行業企業業績改善明顯。醫療和科技板塊業績回升,消費業績依舊保持穩健。近期全球貿易摩擦有所加劇,本周工業金屬開始走弱,BDI指數繼續回落。
  • 粵開策略:政治局會議傳遞了怎樣的市場信號
    原標題:粵開策略大勢研判 | 政治局會議傳遞了怎樣的市場信號 摘要 【粵開策略:政治局會議傳遞了怎樣的市場信號】下方空間相對有限,指數有望企穩。
  • 2021年A股掘金去哪兒 眾機構普遍看好消費科技復甦三賽道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券商已公布的2021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方正證券、粵開證券、中信證券等19家券商看好2021年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從機構看好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分析來看,主要有四方面的邏輯支撐:一是「雙循環」下的進口替代;二是「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支持;三是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四是業績佔優,成長為輔。從19家券商對於細分領域的看好數量來看,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這四大領域獲機構看好家數最多。
  • 盤後機構策略:短期指數震蕩蓄勢 關注中報業績優異的股票
    :短期指數震蕩蓄勢 關注中報業績優異的股票 2020-09-02 16:06 來源
  • A股2020年中報業績掃描:八成公司盈利 中國石油成「虧損王」
    金融投資報記者 蘇啟桃 實習記者 劉敏隨著中報的收官,上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已悉數呈現。剔除千山退、暴風集團、星期六3家公司因自身原因暫未發布中報外,其餘3972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中報。八成公司盈利金融業最賺錢Wind數據顯示,A股已經發布中報業績的3972家上市公司中有3184家在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達八成。
  • 1146份中報標出成長股營地 三行業績優品種領跑
    ■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徐一鳴編者按:2018年中報披露已進入高峰期,公司經營狀況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業績較好的行業龍頭股備受青睞。《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8月21日,共有114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超九成公司實現盈利,逾七成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
  • 粵開策略大勢研判|RCEP籤署提振市場情緒,滬指突破箱體可期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新三板研究負責人 殷越 粵開策略團隊,為您投資提供及時與實際的幫助,歡迎您關注與轉發!點亮文末「在看」!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震蕩抱周期 逢跌加科技
    (2)科技板塊同時受益於經濟復甦(消費類科技)、5G周期向上與「國內大循環」下自主可控加速推進,兼具中期的盈利彈性與長期的成長空間。短期看,風險偏好下行壓制科技板塊;中期看,盈利向上使下半年科技板塊仍將有明顯的投資機會。科技賽道間差別較大,根據PB-ROE和盈利修復節奏,當前科技中新能源>;消費電子>;雲計算>;IDC>;半導體。
  • 國君策略:重盈利、乘勢而上 重點把握三條盈利主線
    策略重在結構,以盈利面對猶疑,重點把握創新驅動/內需驅動/出口驅動三條盈利主線。摘要3100-3500震蕩:重盈利,乘勢而上。10月末在市場悲觀之際我們明確提出臨近下沿,積極布局。往後看,我們認為應重盈利,乘勢而上。
  • 中報業績高增長的5隻科技藍籌,選一隻下半年吃肉!
    其實嘛,改變策略就不用絕望了,做低位首板就能完美規避。 樂歌股份(300729): 6 月 15 日公布了 2020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 內,公司人體工學工作站系列產品銷售大幅增長,尤其線性驅動系 列產品銷售同比增長 150%左右,其中,預計二季度線性驅動系列產 品銷售同比增長 215%左右;境外電商銷售同比增長 68%左右。
  • 【招商策略】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 SoC,政策助力科技主線——科技...
    (3)招商電子:景氣度溫和回暖,行情受5G擴散效應驅動  本周關鍵詞:本篇報告對 PCB 板塊中報進行了梳理,對 5G 射頻及高速通信 CCL 論壇進行了回顧。8 月份以來行業溫和回暖,在 18 年下半年板塊企業業績基數較低情況下19 年下半年相關標的業績增速望回升,疊加 5G 訂單擴散效應的驅動市場近期迎來一輪估值提升行情。
  • 東吳證券--淳中科技:二季度業績穩步回升 股權激勵彰顯未來成長信心
    二季度業績回暖,高毛利率穩定向好: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公司經營情況恢復良好:2020H1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1億元(YOY-9.57%),經調整後的加回股權激勵費用後的2020年H1扣非淨利潤同比上升0.7%,整體略有回升;其中,Q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9%,環比增長122%,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64%,環比增長1800%,公司盈利能力穩步回升。
  • 福耀玻璃中報:盈利能力正在恢復
    業績符合市場一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高附加值產品佔比同比增加2.46%。財報中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3.4%,財經塗鴉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德國FYSAM今年中報營收5.3億,虧損2億(Q1/Q2分別虧損1億左右),去年Q1/Q2營收1.4億/5.1億(3月與福耀玻璃並表後帶來負面影響);  二、美國市場下滑——福耀美國今年中報營收13.3億,虧損0.9億(去年中報19億,盈利1.5億);  三、中報裡提到實現匯兌收益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