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71年,這個時期堪稱是織田信長的巔峰時刻,他隨隨便便抖動一下胳膊,估計整個日本都得抖上幾抖。
這個時期,日本戰國軍力最大的勢力就是織田家,可以很多底層的日本佛教所煽動,發展成了有著不小的規模的「一向一揆」。

一向一揆的打扮在歷史上和上杉謙信等人的打扮很像,他們的領導者也是武士階層,但是其實是披著佛教徒外衣的武士階層。
他們努力的傳播佛教思想,其中比睿山乃當時一向一揆在伊勢國的核心,其中住了許多「天台宗」的高僧,這天台宗源自中國時期的唐朝,他們有些一向一揆高層其實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與其說他們是報團取款,不如說他們是各取所需。
公元1571年左右,與佛教交好的近江國大名淺井長政聽說織田信長要打擊一向一揆,所以發兵搗亂,卻被織田軍名將木下秀吉當頭棒喝,迎頭重擊,屁顛屁顛的滾回了居城。並且在這兩年之內,織田信長關係非常好的親弟弟戰死於一向一揆之首,眾所周知織田信秀有二十多個子女,所以織田信長兄弟不少。

然而與他關係最好的一個兄弟卻在與一向一揆的戰鬥中戰死沙場,這樣的仇恨,再加上信長那種有仇必報的性格,火山比睿山只是時間問題。
公元1571年5月12日,織田信長率領織田家與德川家共50000大軍,進攻伊勢國的一向一揆勢力,竟然遭遇了其頑強的抵抗,其中曾臣服織田家的美濃三人眾之一還戰死了並且是為了撤退時掩護信長,所以信長發誓,此仇不報,絕不可能!
公元1571年9月12日,織田信長率軍80000攻擊比睿山,將比睿山高僧殺光,不亂男女,到了最後,在秀吉的請求下才留下了數十個嬰兒。
至此,全日本的佛教與織田信長為敵,但織田信長也報了「殺弟之仇」。從此日本佛教稱其為「佛敵」,「第六天魔王」等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