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小傳:佛擋殺佛,想統一日本的大魔王,死後屍骨無存

2021-01-19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雪爪淤泥)

【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小傳:佛擋殺佛,想統一日本的大魔王,死後屍骨無存

【尾張的大傻瓜】

1534年6月23日,織田信長出生於日本尾張國(今名古屋),父親是大名手下的軍官。當時正值日本戰國時期,幾十個小國林立,戰亂頻繁。

織田信長是嫡長子,是家族的繼承人,他卻整天穿著邋遢混跡於市井鄉間,帶著小夥伴們,遊手好閒,四處打架鬥毆,尋釁滋事。其中一個小夥伴名叫德川家康。

因為行為放蕩不羈,大家都叫他「尾張的大傻瓜」。1548年(14歲),他與美濃國大名的女兒政治聯姻。1551年(17歲),父親去世,他平定家臣的叛亂,繼承了父業。

(放蕩不羈的年輕的織田信長)

【兄弟相殘的織田家】

1554年(20歲),尾張國發生政變,大名被殺。在混戰中,織田信長奪取了清洲城,正式成了織田家的首領。

1556年,支持織田信長的美濃國大名被兒子謀殺。信長的弟弟也趁機反叛,在被信長擊敗後,不久又再次謀反。信長只好派人將弟弟給殺了。

1559年(25歲),信長成為了尾張國的大名。

【桶狹間的奇蹟】

1560年(26歲),東部實力強大的大名今川義元,率領25000兵,進攻只有3000兵的信長。消息傳到清洲,信長從被窩中跳起,揮舞摺扇,高歌「人間五十年,如夢亦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長不滅?」唱罷,穿上甲冑,率隊出徵。

今川軍隊攻佔兩座小城後,在桶狹間(今愛知縣豐明市)紮營休息。織田信長親率部隊發動突襲,一舉將今川義元斬首,奇蹟般獲得勝利,震驚全國。

隨後,信長與控制東部的「小夥伴」德川家康締結盟約,史稱「清州同盟」。清洲同盟一直保持了二十年,這在日本戰國時代絕無僅有。織田信長得以專心向西發展。

【天下布武的野心】

1567年(33歲),他擊敗外甥,將美濃國納入版圖。借鑑中國的周朝起於岐山,將美濃的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阜就是土山的意思)。天皇封他為「古今無雙名將」,他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他統一日本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這時,三好氏控制了京都的幕府,扶持了一個傀儡將軍。1568年,信長帶兵5萬,進入京都,趕走三好氏,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控制了京都。

當時的京都已出現了高鼻藍眼的「南蠻人」——葡萄牙等國的基督教傳教士。信長會見傳教士,允許他們在在京都建教堂、立教會、傳教。他與「南蠻人」進行貿易(史稱南蠻貿易)。傳入的火槍、大炮等,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突圍的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的強大勢力,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包括將軍足利義昭。足利義昭與三好氏、淺井家等兩次組成了強大的反信長包圍網。織田信長陷入了苦戰,多次戰敗,曾經只剩10人逃脫。

1571年,他攻擊燒毀了拒絕中立的比睿山延曆寺,成為佛教徒的「佛敵」。他也有了「第六天魔王」的綽號。「第六天魔王」是佛教欲界天魔之首,專門阻撓人們修道成佛。

1573年,經過不斷苦戰,他先後擊敗三好氏、淺井家,成為勢力最強大的大名。他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宣告室町幕府時代終結。

【佛擋殺佛的徵戰】

1574年(40歲),越前武士和伊勢國的本願寺佛教徒叛亂,信長率領7萬大軍,格殺勿論,放火將城裡2萬男女信徒全部燒死。

1576年,信長在琵琶湖邊興建安土城,共五層七重,極其雄偉壯麗。耶穌會的傳教士讚嘆道:「即使歐洲也沒有如此豪華的城堡」。

1582年(48歲),在天目山之戰中,徹底消滅了東部武田勢力。至此,他消滅了最強大的對手,統一了大半個日本,同時也樹敵無數。

【屍首無存的本能寺之變】

在即將統一日本的前夕,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發生叛亂,將信長包圍在京都本能寺中。絕望的織田信長,火燒本能寺,玉石俱焚。

但之後,人們始終沒有找到他的屍體,更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2017年3月20日,織田信長與明智光秀兩家的後人共同出席茶會,為400年前的本能寺之變握手和解。

【統一日本的戰國三英傑】

他的手下將領豐田秀吉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徵戰四方,逐步統一了日本。1615年,兒時小夥伴德川家康,擊敗豐田秀吉,日本的戰國時代結束。三人並稱為「戰國三英傑」。

2014年,日本人評選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獲得第一名。

(愛知縣清須市的織田信長雕像)

(本文是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3篇作品,營員「雪爪淤泥」的第9篇作品)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為什麼被稱呼為「第六天魔王」?
    尤其是大魔頭,比如第六天魔王,作為佛的宿敵,其神通可想而知。世人提及「第六天魔王」名號,除了魔波旬的名字,總會讓人想起另一個名字——織田信長。這個曾被日本民眾評選為「2014年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第一名」獲獎者如何得到「第六天魔王」綽號?日本不是個著名的佛教國度麼,怎麼不信奉佛反尊崇魔?
  • 日本風雲人物 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地方的大諸侯們在織田信長的攻擊下勢如累卵。 由於信長的勢力愈發炙熱,以天皇為代表的朝廷表現得十分順從,為了拉攏織田信長,朝廷派出使者向信長開出優待條件,希望信長能從太政大臣、關白、徵夷大將軍這三個最高官位中任選其一。織田信長的回應讓所有人驚愕,竟然斷然拒絕,這一事件史稱「三職退讓」。
  • 【霓虹國專欄】從尾張的大傻瓜到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
    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一代霸主,織田信長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總是能在逆境當中迸發出新的活力,最後卻在不幸中隕落。青少年時期的他被稱為"尾張的大傻瓜"(織田信長青少年時期總是奇裝異服,為人處事與常人大相逕庭,從而被人稱為尾張的大傻瓜),但在父親信秀去世之後,卻以雷霆手段統一了尾張一國、並兩次挫敗其弟信行的反叛。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末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梟雄,他性格特立獨行,冷酷,殘忍,任性,野心無比巨大,甚至以第六天魔王自居,雖然人們諷刺他為尾張的大笨蛋,但他卻終結了長達二百年的日本亂世。他備受日本人崇拜,甚至人們將其奉若神明,但也有日本人質疑是不是他放大了日本的擴張野心。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日本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初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於1534年出生。
  • 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
    極有可能統一整個日本的織田信長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家臣反叛之下,這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之變」。  隨後,明智光秀率領的軍隊在山崎與信長家臣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等人的部隊發生了遭遇戰。明智光秀的萬人不敵對方的3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光秀本人雖得以逃脫,但是喬裝打扮想要從小路逃脫的光秀遭到了流浪農民武士的伏擊,戰國一代知名武將被一群攔路打劫的烏合之眾用竹槍捅死。
  •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桶狹間合戰」 不過,上文中提到的這些大名梟雄,名氣雖然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只佔據了一方領土,英雄豪傑也好,小人奸佞也罷,始終都沒能完成心中所共有的「統一大業」。
  • 織田信長死後,德川家康已有強大實力,為何卻當豐臣秀吉家臣
    可是,為什麼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被自己的家臣明智光秀逼得自焚以後,他竟然倒向了新崛起的豐臣秀吉,對豐臣秀吉表示臣服,成為豐臣秀吉的「五大老」之一呢?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回憶一下日本著名的史學家李明宇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在日本的統一史上,織田信長是個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是個做餅的人,德川家康是個吃餅的人。
  • 第六天魔王!FGO人物誌:織田信長
    年少時被戲稱為「尾張的大傻瓜」,長大後卻一擊擊敗今川義元揚名天下,敢於對阻礙自己霸業,卻在日本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佛教出手,最終在心腹明智光秀的造反下,於本能寺中自殺。織田信長,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和衝田總司一樣,這位在日本民眾最為喜歡的日本歷史人物自然是逃不過我們FGO創作者們的魔爪的。
  • 第六天魔王嫉妒部下顏值高,明智光秀轉生後依然尊敬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動畫版中的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死亡,四百多年後轉生成一條名為肉桂的柴犬,即使過了四百多年,並且轉生成完全不同的物種,織田信長仍然憎恨明智光秀,誓要向明智光秀復仇!很多轉生成狗的武將都不記仇,這輩子的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關係很好,今川義元也不記恨織田信長殺了他的事情,大家認為身為武將就要有被殺的覺悟,沒什麼可記恨的。唯獨織田信長無法放下對明智光秀的仇恨,究其原因,織田信長大概不是因為明智光秀謀反的事情生氣。
  • 織田信長前最有可能統一日本的大名: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並以武田鐵騎橫掃大地,大有統一日本之趨勢。在三方原合戰中,武田信玄以一敵二,重創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組建的聯軍。被稱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本可以完成上洛,成為新一代的徵夷大將軍,但卻於公元1573年病死於信濃,年僅五十三歲。
  • 為什麼織田信長被稱為第六天魔王?第六天魔王又是什麼呢?
    提起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朋友並不陌生,特別是各種各樣的人物綽號更是這一時期顯著的標誌,如小豆坂七本槍、強情公方(公方是將軍的意思)等。在所有綽號裡最知名的莫過於是要「布武天下」的尾張大名織田信長,他有第六天魔王的綽號,那麼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呢?
  • 統一事業的開創者織田信長——本能寺之變
    隨著統一進程的推進,織田信長在朝廷的官位也不斷得到升遷。自從八年前上京開始,織田信長就陸續受命擔任權大納言兼近衛府長官右近衛大將、內大臣、右大臣等職。就在1582年5月,武田氏滅亡後不久,朝廷請織田信長在朝廷最高官位「太政大臣」、「關白」、武家首領「徵夷大將軍」中任選一個職位,即有名的「三職推任」。但是,織田信長卻沒有積極回應。
  •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利用守護被殺的這個機會,織田信長擁戴斯波義統之子巖龍丸為主,號召尾張國的國眾們討伐「下克上」的不義之臣大和守家,很快大和守家就在信長的攻擊下滅亡了。早在織田信長的叔父織田信光去世時,弟弟織田信勝就已經表達了僭越之意,開始在文書裡沿用「彈正忠」這個官職。眾所周知,「彈正忠」是織田信秀自稱的官職,信秀死後理應由織田信長繼承,但是彼時信長還有諸多敵人,遂對弟弟的忤逆之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失去重要盟友以後,織田信勝立即舉兵攻擊信長的領地,開始與信長爭奪家督之位。
  • 本能寺之變沒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能統一日本並建立幕府嗎?
    織田信長雖說歷史沒有辦法假設,但這不失為思考問題的一個好方式。很多人讀日本戰國歷史為織田信長感到可惜,於是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本能寺之變沒有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有可能統一日本並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幕府嗎?
  • 織田信長日本版的「曹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平行宇宙?
    很多人會嘲笑說到:日本戰國只不過是一個村子去攻打另一個村子,我不敢苟同不能因為戰爭的規模大小而否定別人的勢力,這樣的確有些自欺欺人!兩人相隔千山萬水,一個號稱「奸雄」一個號稱「第六天魔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個人,是什麼冥冥之中將這兩個人牽連到一起!
  • 後織田時代:信長死後織田家衰敗始末
    在瓜分織田信長遺產的清州會議之後,織田信長的三子織田信孝成為了新任家督三法師的後見人,並且他還與織田家的家老柴田勝家、瀧川一益等人結成了「反秀吉同盟」。此時因為正值冬季,柴田勝家無法有效地支援織田信孝,最終導致織田信孝的居城岐阜城被包圍,織田信孝山窮水盡之後,將母親與女兒送到了羽柴秀吉處做人質議和。隨著大地回春,冰消雪融,柴田勝家在北陸舉兵討伐秀吉,織田信孝再次在岐阜城舉兵與秀吉敵對。信孝原本想自己的母親與女兒,一個是織田信長的遺孀,一個是織田信長的孫女,秀吉會顧及到二人身份不敢太過放肆。
  • 織田信長 信仰毀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