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雲南的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這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關於三七,我覺得我還是很熟悉的,因為小編從小就跟在爺爺屁股後面長大,因此,也算是耳熟能詳的了。
最近小編發現市場上充斥著很多各種比較不好的或者說是劣質的三七,都在打著文山三七的名號進行銷售,但又不是真正的文山本地三七,對此,小編感覺很心塞。
還有一些更為可惡的,就是一些黑心不良商家拿一些劣質三七、打蠟三七等。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下面我們來看下該怎麼辨別分辨挑選好的三七吧。
一、市面上的便宜三七的「真相」有哪些:
1、打蠟三七;
為什麼會有人往三七上打上蠟呢,這有什麼好處呢,這就好比汽車一樣,有車的都知道,往車上打上蠟,會讓表面更加光滑,更加好看,打蠟的三七也是一樣的道理。如今銷售市場上打蠟三七比本色三七的價格划算,由於三七打蠟的最關鍵因素是遮蓋三七本身的缺陷,許多壞的三七無法售賣,打了蠟之後它的缺陷就被掩蓋住了。所以這類三七很便宜。
2、毛根打粉;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毛根,毛根就是三七上面的根須,這類三七根須,所含有的三七成分是比較低的,原材料的價格是相當的便宜的。這類三七毛根用來打粉,市面上很多不良賣家。然後會以高價冒充20頭、30頭三七,因此所出的價格會比普通的要低。
3、發黴三七;
這類發黴三七,小編要告訴大家,千萬不要買這種來食用,多便宜都不要買,有點常識的應該都知道,發黴的東西裡面是含有黃麴黴毒素的,吃了對身體是有害的,嚴重的話還會致癌。
4、病態三七;
顧名思義就是長得比較不太健康,也就是很多地方出現了腐爛。網上沒有找到合適的圖片就不展示了。
5、土三七;
這個要特別留意,三七就是叫三七,多了一個土字的三七,也就是土三七,這種三七吃了對身體的是非常不好,吃多了還會引起中毒,跟三七是不一樣的,這兩種是不一樣的中藥材。不要被混淆了。切記。
6、冬三七;
這裡得說一下什麼是春三七,以及冬三七的區別
春三七:9月份下旬至10月份便可收挖,此時收挖加工的三七,稱為春三七,也叫春七。這類三七是比較好的,形狀飽滿。
冬三七:三年生三七,假如採收三七種子後獲得的三七則稱為「冬七」。換句話說,假如準備留三七種子,並且病害偏輕這就就能夠養種子。留下來的子的三年七,一般在七、八月份開花、結子,紅子較二年七結得多、完善的早,紅子採摘後,再收挖生產加工的三七,稱為冬三七,也叫冬七。這類三七的特點外形是乾癟瘦小,很容易辨認。價格便宜。
二、如何挑選好三七呢,方法有哪些?
以下幾個是你要知道的:
1.三七頭數是怎麼來的?頭數大小決定價格也不一樣:
三七頭數實際上便是三七頭個頭的大小了、三七頭數越低表明其單體越大、藥用含量高、藥用好用;
如四年之上種植的三七、個頭就越大;個頭越大表明種植年代越長;自然裡邊的藥用含量就高。
市面上常見的三七有20頭三七、30頭三七、40頭三七、60頭三七。
2.那麼三七頭數是什麼意思呢?怎麼知道是多少頭?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比如30頭的三七,一斤裡面含有多少個,就叫多少頭的三七,比如一斤裡面有32個,那麼就叫30頭32個一斤的。
3.那麼好三七有哪些特徵呢,長什麼樣子的呢?
以下五點是分辨好三七的特點:
銅皮:指的是灰褐色或黃色外皮;
鐵骨:指的是其如鐵般堅硬的質地,且有分量,很乾,無水分;
獅子頭:指的是頂端及周圍的瘤狀突起物,外形有點像獅子頭;
菊花心:指的是斷面呈灰綠色或黃綠色,微有放射狀紋理。
水洗春三七:指的是水洗過的春三七,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比如打蠟等。
以上就是好三七的一些特點以及注意事項了。
三、三七怎麼吃比較好呢?
一般是磨成粉或者切片食用,每次吃的量大概是3~5克左右,每天2次,分早晚食用,早空腹食用,晚上睡前2小時食用。
點評一下:吃進嘴裡三七的味道應該是怎麼樣的:首先是入口苦、然後回甜,無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馬上回甜,苦味在口裡停留的時間不長,「到口不到喉」就是說,不能有苦到喉嚨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