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
TESTE
雖然2016年的所有假期都已經用完了,但不少小夥伴還省著年休的假期沒有用,小編在此提醒~
十一過了就開始了旅遊淡季,現在去旅遊可是比之前十一便宜了不止一點點,今天小編給大家種草的就是廣西啦!
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燦爛的文物古蹟,濃鬱的民族風情,使廣西獨具魅力。以灕江風光盛名的桂林早已爛熟於心,那地道酸蘿蔔搭配最正宗的桂林米粉你可嘗到?
廣西菜不在中國八大菜系內,是因為廣西非常大,在桂東、桂南是以粵菜係為主,在桂北、桂西是以湘菜係為主,沒有一個統一的菜系。廣西有很多流傳至今的傳統美食,各地有各地的獨特風味。正因如此,廣西菜讓我們更加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廣西有很多流傳很久的傳統美食,各地美食有各地的風味。我們走遍廣西,把廣西各地的美食與特色小吃找回來,匯集在一起,讓你們更加懂得何為廣西菜,並且愛上它。
井乳荔芋扣肉
荔浦芋是古時廣西在歲末進貢的首選貢品,乾隆皇帝嘗過荔浦芋頭後非常喜愛。井乳荔芋扣肉是廣西有名的大菜,荔浦芋頭和土豬肉搭配,用廣西特產井水腐乳調味,肥膩適口,入口即化。
老友醬
純天然酸壇醃製而成的酸筍是主料,加入蒜米、豆豉、辣椒、姜,高油爆香,慢火熬製三小時,各種天然食材盡情出味,相互融合,成為醇香無比的老友味。
邕城老友魚
新鮮活魚被熱油猛火煎得金黃,又在自製老友醬裡被慢火炆制,魚肉吸飽了酸筍和豆豉的汁味,外香裡嫩、口感酸辣、濃香開胃。
老友牛雜
酸筍與豆豉、辣椒、蒜米煸炒出味後,用醬油熗出獨特酸香,猛火將食材的酸辣鮮香逼入湯中,浸泡在濃香汁液裡的爽脆牛雜讓人食慾大振。
廣西米粉
南方人愛吃米粉,而廣西被譽為「米粉之鄉」、「米粉之都」。廣西的米粉有二十多種,其中,桂林米粉、柳州螺師粉和南寧老友粉歷史夠久,人氣最高。
桂林榮記滷菜粉
做桂林米粉很費功夫,滷水用真材實料的牛肉、牛骨頭慢慢熬滷而出,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米粉軟糯,滷汁香濃,嘗過以後念念不忘。
柳州老表鴨腳螺螄粉
新鮮石螺,和豬骨一起,用傳統手藝慢慢熬,熬足六小時,螺味全部滲透進食材裡,酸辣爽口,開胃無比。
南寧阿姆老友牛雜粉
南寧人大清早排隊就為一碗老友粉。夏天開胃,冬天驅寒,又酸又辣,桂小廚老友粉裡的酸筍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阿亮酸筍,酸筍和牛雜一起吃,再來一口熱辣的湯,無比過癮。
博白白切粉
博白人用傳統手藝釀醬油,自己榨油,做白切油汁,用來拌新鮮米粉,地地道道的博白風味,清爽鮮香。
很多傳統的手藝流失殆盡,成為紙上的文化遺產,很多傳統的飲食也逐漸從我們嘴邊消失,再也找不到它的美味蹤影了。拿四川泡菜打個簡單的比方,最早的工藝是用老醋、粗鹽、辣椒和十幾種傳統調料一起醃製,放置在壇中,避光處儲存,十幾天過後,才剛剛制出了泡菜的水而已,再用泡菜水浸泡各種蔬菜幾日,方可醃製出正宗的四川泡菜來。泡菜本身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以及鈣、鐵、鋅等豐富的礦物質,對消化系統和腸胃都有保護和促進循環的作用。
而今,老手藝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重新拾起,是因為大家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更關注食物本身的內容了。年輕的時候吃過的味道統統找出來,不加防腐劑、色素、增稠劑、發酵粉,讓工業化遠去,保留最本真的手藝,也保留食物最本真的營養和味道。我們本期找來廣西菜的這些老手藝做法,帶給你味蕾上的驚喜。
外酥裡糯的壯鄉黑米粽
在廣西,老一輩都會包粽子,現在會包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韋姐包粽子的手藝,是奶奶教的。把黑米粽切片,煎來吃。外層焦脆,裡面軟糯,綠豆蓉夠粉,五花肉夠香,嗯,是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天然發酵的酸筍聞似臭,入口酸爽,讓人慾罷不能。廣西人離不開酸筍,連炒個青菜都喜歡拿酸筍來佐。春秋兩季,廣西人將竹筍嫩芽砍下,剝殼,切成片,取清晨不見太陽光的井水,與竹筍一齊藏入缸中,天然發酵,足足醃製半個月,是廣西最特別的味道。酸筍第一次聞起來酸餿難忍,吃起來卻無比開胃爽口。
我們來到柳州市柳城縣沙埔鎮古仁村葉家屯,找到了《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酸筍大王」——阿亮酸筍。阿亮家製作酸筍的歷史已有上百年,做酸筍的技藝是傳統土法醃製,選取「個大肉靚」的大頭甜筍,輔以專門從山上引來的天然無汙染山泉水,一定要用大瓦缸醃製,才能保證酸筍的風味。
中醫認為,酸筍天然發酵有利於身體新陳代謝,酸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
柳州原味螺螄粉
加入酸筍,螺螄湯的味道更鮮。
邕城老友魚
酸筍的酸讓魚更鮮,肉更嫩,每一口有回味。
柳州螺螄鴨腳煲
多筋的鴨腳吸飽了螺螄和酸筍的味道,美味無比。
腐竹是怎樣做成的?浸泡了一夜的新鮮大豆,再經歷洗豆、磨漿,濾去豆腐渣,這時的產品就是豆漿。然後煮豆漿,倒在各個平面面積基本一致的槽裡,以蒸汽加熱,在其表面會凝固起一層高蛋白質含量的薄膜皮,就像加熱牛奶會出現的奶皮一樣,這層皮就是腐皮,口感最滑,用細竹條挑起薄膜後掛起,再晾曬乾保存。我們找到已經不做腐竹一年多的廖師傅,答應我們,重新拾起手藝。她用祖傳石磨、巴馬的山泉和黃豆,歷經近十道繁複工藝,細推慢磨,溫火灼熱,豆香慢慢散發出來……
海螺肉蒸鮮腐竹
手工做的腐竹,無添加、豆味足,和海螺肉搭配,鮮美微辣。
野菌豬肚煲
廣西平果縣的珍珠黃豆經傳統工藝製作的新鮮腐竹,和山野珍菌、新鮮豬肚一起燉煮,鮮味全部融入湯裡,暖身養胃。
石磨黑豆腐鍋
用巴馬的黃豆和黑芝麻歷經十幾道工序手工製成,質地細膩,豆香很濃,要趁熱嘗。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也想用僅存的年休來個說走就走的吃貨之旅呢?
如果已經用完年休,也不要緊,溫州就有可以吃到這些地道廣西味道的地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