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以說是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國家,該國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500場之多,而且隨著戰爭的爆發,美國的實力不減反退,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奇蹟。當然奇蹟的出現是有原因的,美國之所以能夠在戰爭中成長而不是毀滅,是因為他們在發動戰爭的時候都格外的謹慎,會認真衡量戰爭爆發之後的收益與損失,確保收益能夠大於損失。
不過戰場的情況下來是瞬息萬變,縱然美國實力強大也不能完全操縱戰局,所以他們也難免會有失敗的情況。那麼,美國外出打仗的時候究竟在怕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有相關專家說出了實話,最讓美國害怕的有兩點。
首先來說就是後勤保障不到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對於戰爭的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強如美軍,如果在後勤保障出現問題的話,打仗的時候也會後勁不足,甚至是因此失敗。不過美軍一向都是財大氣粗,特別是美國士兵的福利待遇更是令不少國家都羨慕不已,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會出現後勤保障不到位的情況嗎?
需要注意的是,常年戰爭令美國的軍費開支極為龐大,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國會的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擁有開戰的權利,可是如果戰爭爆發的話,卻需要獲得國會的同意才能夠撥款。因此,美軍有能力保證後勤,但是卻不一定會這樣做,這才是令他們比較擔心的一點。畢竟如果國會打定拖後腿的話,就算是美軍有足夠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會因為缺乏軍費沒有辦法對其進行維護保養,到了那個時候,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只是鐵疙瘩。
至於第2個問題就是國內的厭戰情緒,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南戰爭。美國在攻打越南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國家讓他們吃了那麼大的虧。越南戰爭持續的時間很長,美國更是因為這場戰爭進行了長期投入,但是卻始終都沒能得到回報。也是因為如此,美國國內的厭戰情緒日益增加,包括那些越戰老兵回國以後也都會被另眼相待。原因就是美國民眾對於越南戰爭頗為厭惡,以至於連那些老兵都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另外,通過美國徵兵困難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發現,美國民眾對於戰爭的態度是頗為厭惡的。事實上,美國國內有因為厭戰情緒而引發的遊行示威活動。只不過,不管美國民眾對於戰爭是怎樣的厭惡,美國政府都不可能完全放棄對外開戰。畢竟隨著實力的增加,能夠給美國造成威脅的國家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戰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會隨之增加。當然,雖然美國政府有些時候會無視民眾的厭戰情緒強行開戰,可是當民憤到達一定程度之後,政府還是要有所顧忌的,不然就很有可能造成內憂外患的局面。
總而言之,對於美國政府來講,戰爭是他們獲得收益的一種方式,至於戰爭會不會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會對其他國家造成怎樣的傷害就不是美國政府所考慮的事情了。但也正是因為美國把戰爭當成了生意來做,所以想要讓該國停止發動戰爭的方式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想辦法提升自身的實力,哪怕沒有辦法真正的打敗美國,但只要自身的實力足夠強大,能夠給美國造成較大的傷害,令他們的收益與回報不成正比,那麼一向不可一世的美國就會立馬改變態度。比如說俄羅斯就是最為典型代表,美國對俄羅斯可以說是反感至極,如果有可能的話更是希望可以讓俄羅斯再無翻身的餘地,但俄羅斯本身又威脅到美國的能力,所以美國在面對俄羅斯的時候也就頗為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