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美國歷史可以發現,美國的發家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一戰二戰時,美國獨善其身,私下大量兜售武器裝備,大發戰爭財,二戰後期,如果不是日本挑釁,美國恐怕還會「坐山觀虎鬥」。之後,美國成功拖垮蘇聯,成為了世界頭號大國,然而即便這樣,美國也沒有放棄打仗,哪裡有利益美國就去哪裡引戰,利用武力為自己謀取私利,將國際攪得烏煙瘴氣。
據悉,美國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將近500場,那麼,美國打了這麼多戰役,真的所向披靡,沒有任何懼怕的東西嗎?實則不然,俗話說,「一物降一物」,美國打仗也有害怕的狀況。對此,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四個字點出了美國打仗最害怕的局面:後院起火。為何這麼說呢?後院起火,實際上就是害怕國內會有矛盾和反對的聲音,然後引發一系列的狀況,導致戰爭失敗。而這種狀況一般分兩種。
第一種就是斷錢斷糧。自古以來,戰爭就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更是,高科技武器需要消耗的不僅是「糧草」,更是大把大把的金錢,一旦美國國會斷了美軍打仗的金錢,美軍只能撤回。那麼美國為何會有這樣的擔憂呢?實際上,這是由美國憲法決定的,美國總統有開戰的權利,然而戰爭經費卻要由國會撥款,如果國會不支持這場戰役,就不會撥款,美總統再下令開戰也沒用,這也是美軍最擔心的一點。
另一種就是民生問題。雖然美軍四處徵戰,但是美國人民卻十分渴望和平,不願意看到戰爭發生,這從美國日益減少的徵兵率就可以看出。而且縱觀歷次歷史也可以發現,美國國民經常為了阻止戰爭而上街遊行,要求美國撤軍。越南戰爭時,美軍就深陷戰爭泥沼,拖得國內經濟下滑,民眾生活質量下降,於是美國國民十分不滿,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活動,逼的美軍不得不從前線撤回。很明顯,一旦國內民眾不同意,就容易影響到前線士兵的作戰積極性,戰爭很容易陷入敗局。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開戰前,總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引導民眾輿論。
實際上,不止美軍,任何國家打仗都害怕這兩種情況發生。目前國際局勢整體向和平發展邁進,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大國,更應該為國際和平事業做一份貢獻,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頻繁在國際上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