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保密」應當成為基本規則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 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就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對於薪酬保密怎麼看?且看下面幾種觀點。

  應當成為基本規則

  企業酬薪「彈性」較大,每個人的薪酬情況不一樣,一些企業用合同約定的方式,「禁止員工私下交流工資獎金」,這應該說是現代企業薪酬管理制度上的進步。

  也許有人說,企業「薪酬保密」有違「同工同酬」的法律規定。但是我國法律中並無明文規定薪酬必須保密,也沒有限制用人單位實施薪酬保密制度,只要用人單位和個人協商一致,籤訂合同後就應當遵守。如今,薪酬保密制度已是不少企業、單位的一項重要管理制度,目的是減少員工之間相互攀比,保護個人薪酬隱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也是旨在打破「大鍋飯」,即便是同等學歷、同時參加工作、同一崗位,薪酬也未必完全相同。

  基於此,筆者以為「薪酬保密」應當成為各行各業的一項基本規則,員工私下打聽,企業有權進行適度幹預。當然,一些企業將打聽同事薪酬的行為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則有處罰擴大化之嫌,並不可取。(唐衛毅)

  不能破壞同工同酬

  在同一單位工作,崗位相似,工作內容相似,付出的勞動相似,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工資待遇比他人少,這就是「同工同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不必諱言,用人單位實行薪酬保密制度,主要是從保護員工隱私、防止互相攀比、減少員工流失等方面考慮。也就是說,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薪酬保密條款在制定過程中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制定程序合法有效,就當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

  不過,應注意另一種情形的存在。即打著薪酬保密制度的幌子破壞「同工同酬」。有的用人單位就提出,嚴禁互相打聽、攀比,如有違反者,公司一律以除名論處。這樣的做法顯然欠妥。因為,薪酬保密不能以侵犯勞動者的知情權為代價。而因打聽工資就施壓甚至開除員工的做法更於法無據。(楊玉龍)

  須明確工資支付制度

  用人單位因員工違反公司薪酬保密制度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糾紛,時有發生。這其中核心之因正在於管理者在薪酬保密方面沒有把控好邊界。既要保障勞動者的知情權,又應兼顧薪酬保密,最為基本的須有明確的工資支付制度做保障。即便出臺薪酬保密制度,也應遵守規章制度和制定、公示程序,並且不得與法律法規相牴觸。

  從情理角度來講,科學的薪酬保密制度也彰顯出對勞動者權益的尊重。比如,若是員工在本單位對他們最切身的利益所在都不能擁有知情權與參與權,必然會影響到他們對工作的積極性與滿意度。而且,正如有法官指出,公開的薪酬制度使內部溝通更為有效,可以減少誤傳,增強信任感。

  綜合來看,法律對於工資是否公開並無強制性要求,但勞動者享有知情權,這樣的權益,用人單位絕不能侵犯。當然,面對薪酬保密導致的同工不同酬,也要大膽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李 雪)

(責任編輯:臧夢雅)

相關焦點

  • 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 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
    張漫所在的公司,將薪酬保密列入員工行為守則,員工在入職培訓時,公司會強調這是公司管理的高壓線。工作中,常有同事找張漫詢問其他同事的收入情況。這時,張漫一般會用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為其解釋,並強調薪酬保密的規則,「如果員工沒辦法理解,我們會嚴肅地找他談話。」
  • 薪酬保密合理嗎?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
    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目前主要的薪酬就是工資。但我們在入職的時候很多公司會要求我們籤訂薪酬保密協議,不能向同事告知自己的薪酬,也不能打聽同事的薪酬,那麼薪酬保密合理嗎?公司為何規定薪酬保密?
  • 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
    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薪酬保密就真的合法嗎?據媒體報導,何靜曾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一次偶然,何靜獲悉,與她從事相同工作內容、業績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都高出自己不少。何靜以分配不公為由,向主管經理提出加薪要求。
  • 主動洩露個人薪資被開除,薪酬保密制度真的合法嗎?
    有不少工作單位設立薪酬保密制度,在規章制度中載明薪酬保密條款,如有違反的,輕則警告處分,重則解除辭退。企業這樣做,是合法的嗎?今天小蜂給大家講一個相關案例,讓大家對薪酬保密制度更加了解~基本案情2017年6月12日,某科技公司與宿某籤訂《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年,自2017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1日,試用期6個月,宿某崗位為大數據開發經理,約定了月稅前薪酬。
  • 海象新材: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議事規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簡稱《公司章程》)及其他有關規定,公司特設立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並制訂本議事規則。
  • 「薪酬保密制度」不應被濫用
    並且依據公司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這個「薪酬保密制度」具有法律效力,能夠對員工形成一定約束力。一面是法律不禁止員工私下交流工資情況,另一面是公司可以約定要求禁止。這看似是個反覆循環、糾纏不清的悖論,但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對「薪酬保密制度」的使用不當造成的。
  • 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時間:2020-01-06 18:36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 薪酬保密合理嗎?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
    原標題: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有員工因違反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爭議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不過,即使是用人單位的明文規定,薪酬保密就真的合法嗎?企業管理的「高壓線」因為打聽同事工資,剛畢業的李穎雖然沒有被解聘,但也因此吃了苦頭。
  • 華虹計通: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議事規則
    上海華虹計通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議事規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建立和規範上海華虹計通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董事(非獨立董事
  • 釋義|監督執紀人員在審查調查工作中應當如何執行保密制度?
    釋義本條是關於監督執紀人員在審查調查工作中應當執行保密制度和相關要求的規定。監督執紀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監督執紀人員應當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和底線意識,把監督執紀紀律作為鐵的紀律,貫穿到監督執紀的全過程。
  • 「公開薪酬才能實現同工...
    △圖片源於網絡法院審理認為,雖然勞動法沒有明文規定勞動者的收入是否應當公開,但公司規章制度中「對員工個人收入情況實行保密」的做法與《勞動合同法》中同工同酬的規定相悖。由此,法院認為公司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除勞動關係,判令公司向何靜支付經濟賠償金。
  • 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酬合法嗎?
    觀點一:同工同酬是《勞動合同法》的基本要求,公司規章制度中載明的「薪酬保密」是與法律規定精神相悖的,故該規章制度不合法。案件索引:(2012)錫法民初字第0959號 (2013)錫民終字第0543號薪酬保密制度屬於用人單位的內部規章,每個企業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但是應當遵守規章制度和制定、公示程序,並且其內容不得與法律法規相牴觸。
  • 制定薪酬方案和制度的注意事項
    狹義的薪酬制度僅指與經濟性薪酬直接相關的制度。廣義薪酬制度是一套薪酬相關制度組成的制度體系。其包含的相關要素與廣義薪酬概念包含要素的關係是一一對應的。按照大類分,可以分成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和非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兩大類。再細分,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又可以分為工資分配製度、福利制度、保障計劃、中長期激勵制度等相關制度。
  • 工資到底應不應該保密!
    老闆說薪酬保密護企業和諧 保員工隱私對企業來說,薪酬保密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必須要看到,確實有一些用人單位,用薪酬保密作為擋箭牌,儘量避免收入公開,主要是想壓低員工的薪酬水平。員工說薪酬保密侵犯知情權 打擊士氣收入是個人隱私,薪酬透明才能保證員工的個人知情權。
  • 薪酬設計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薪酬設計的內容所謂薪酬設計,就是一個組織針對所有員工提供的服務來確定他們應當得到的薪酬總額、薪酬結構以及薪酬形式的一個過程。4.薪酬設計過程的公平性有的企業以暗箱操作的方式進行薪酬設計,員工對於薪酬制度的制定過程一無所知,缺乏必要的知情權;有的企業採取薪酬保密制度,要求每個員工對自己的薪酬水平嚴格保密,也不能打探其他員工的薪酬收入,這兩種做法都違背了薪酬設計過程公平性的原則,往往會導致員工對企業的薪酬制度不信任,而公開、透明的薪酬決策制定與執行過程
  • 喜哥說:員工薪酬還是公開透明好
    薪酬是一個敏感話題,在一些企業或者單位中,員工彼此之間並不知道各自的薪酬是多少。但在另一些企業或者單位中,薪酬是公開的。那麼,薪酬需要保密嗎?筆者認為,員工薪酬,無論是否公開,必須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有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有利於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有利於鼓勵競爭進取,有利於企業、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從企業、單位管理角度來說,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是任何企業、單位必須堅持的管理理念。
  • 員工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薪資保密合理嗎?
    最終,這場因為薪資保密引發的紛爭鬧上了法庭。「薪資保密」這個概念,可能很多人最早是從一些外資企業聽說的。現代企業中,普遍採取的薪資保密制度是新進員工會被告知企業實行薪資保密制度,很多企業的聘用合同裡還會把薪資保密當做條款寫進去,或者與員工籤署保密協議來進行約束。
  • 關於保密事項範圍的注意事項
    保密法實施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在國家秘密產生的同時,由承辦人依據有關保密事項範圍擬定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報定密責任人審核批准,並採取相應的保密措施。依據保密事項範圍定密是法律的明確要求。對機關單位來說,其原始產生的事項是否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應當依據保密事項範圍作出判斷。
  • 同工不同酬,美國薪酬保密緻使女性「打白工」,為何女性比男性收入少?
    只有五分之二的人表示,她們的薪酬與男性同事相同。 調查還表明,大約五分之二的女性感到被低估,令她們憤怒和不安,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女性表示理解這樣的薪酬差異。